在於秋和李世民到達善陽的時候,長安方麵也終於收到了李世民關於這次會盟的詳細奏報。
不用說,李淵才剛讓人宣布完,朝堂上立即就響起了一陣反對之聲。
前次他們誣陷於秋謀反,被於秋用投靠突厥,倒戈攻唐的辦法給嚇的無果而終。
之後李淵又是允許洺州自治,又是讓於秋尚公主,極盡拉攏之意,也就沒有誰敢說什麽了。
畢竟,朝廷的軍事實力,現在不足以同時對付頡利和於秋。
而這並不代表倒於聯盟就此收手了,他們隻是在尋找機會而已。
這次,他們覺得就是於秋主動將機會送到了他們麵前。
花兩千萬貫給突厥人修建四大越冬場是什麽概念?
兩千萬貫可是朝廷好幾年的稅收結餘啊!
他這是要跪舔突厥人了麽?
現在的突厥人李唐都已經幹不過了,要是他們因為這個越冬場更加壯大了,李唐還不是等著被滅的份?
於秋這是做著李唐的官,當著李淵的女婿,卻胳膊肘往外拐,幫助突厥人做事啊!
莫非,李淵是要履行當初起事時,向突厥人稱臣的諾言?
“陛下,突厥若壯大,必將危及我李唐根基,於秋此人,隻貪個人之利,不為朝廷和天下黎民百姓著想,必將禍國殃民,您不能再讓這個弑父殺兄的混賬繼續胡鬧了。”在一幫低級的禦史言官噴過了一通之後,宰相裴寂跳出來道。
此時,被言官們揭開了舊傷疤的李淵早就一臉不悅了,心腹大臣加老友裴寂跳出來這麽一說,他同樣也認為於秋該死。
然而,李世民在奏章中說了,於秋給突厥人修建越冬場的錢,是他自己掏,跟朝廷無關,而不管怎麽樣,在修建的這兩年中,突厥人是不會寇邊的了。
朝廷也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肅清內部,修養生息,兩年以後,則可以集中力量,以圖消滅突厥。
到時候,隻不過是於秋的兩千萬貫投資打了水漂,並不能實際上讓突厥人壯大。
這是一個周期比較長的辦法,完成這個操作的前提條件就是朝廷先承認於秋與突厥人的會盟。
當然,這也是李世民完成幫於秋頂住朝廷壓力的承諾的一個比較偷懶的辦法。
“那麽,裴卿以為,朕該如何處置他?”李淵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裴寂道。
他是真希望有人給自己想個好辦法,狠狠處置於秋。
然而,裴寂張了張嘴,卻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擊敗突厥人的,可是洺州軍,於秋本人更是有引動天雷的能力,自己隨著大流跟著罵他幾句還可以,真要在朝堂上說出什麽整治於秋的具體手段,於秋知道後報複他怎麽辦?
人家引個天雷下來,把裴氏老宅給轟了,他就成了裴家的罪人了。
事到如今,他才發現,拳頭大才是硬道理這句話說的有多麽正確,現在就是人家於秋的拳頭大。
“陛下乃是一國之君,如何處理臣子,自然是憑陛下一言而決,臣怎敢僭越。”裴寂老臉一紅,抱拳道。
他這句說說的李淵差點歪倒在龍塌上,你裴寂可是堂堂尚書左仆射,跳出來喊叫了半天,卻沒有個實際辦法和建議,是在逗我玩麽?
“諸位愛卿難道就沒有一個具體的建議?”李淵不好責備裴寂一個人,目光朝剛才叫囂的那些人看去道。
然而,大殿中安靜異常,沒有任何人出聲。
這場景搞的李淵很尷尬,朝堂上下對於秋喊打喊殺的態度如此的一致,卻沒有任何人出來提具體意見,這是怎麽迴事,不敢麽?
肯定不是的,這些人是想讓我自己跟於秋剛,心思大大的壞,我才不上他們的當,李淵如是想著,又開口道,“既然大家並沒有其它意見提出來,那麽就先按照二郎的意見施行吧!此外,著禮部為剿滅梁師都以及擊退突厥的諸路軍議功。”
“陛下,洺州軍是否在議功之列?”禮部尚書劉文靜出班問道。
“攻陷梁師都老巢,擊敗突厥人,逼他們乞和的,都是洺州軍,朝廷如若不給他們論功行賞,天下人將怎麽看朝廷?”李淵反問道。
他此刻才有點感覺,朝堂上,也就他們李家的幾個人,在意朝廷的顏麵,百姓是否安居樂業,江山是否穩固,其它人,雖然是在朝堂上當官,但個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對於自家的利益,看的比朝廷的利益要重的多。
“可是,朝廷此前已經有旨意讓洺州自治,一應人員編製,官職任命等,均由洺州都督自行指派認命,朝廷不得幹涉,他們也並未將人員編製和現有職務爵位上報朝廷,禮部隻怕不好議功。”劉文靜算是李淵身邊最有統籌能力的人了,沒有之一,他做事向來周全,將難題提出來道。
“朕就是想要封賞洺州軍,都需要經過於秋的同意嘍?”李淵很是鬱悶的道。
劉文靜搖頭道,“那倒不是,陛下可以下詔讓於都督獎賞屬下有功之人,您隻對於都督進行一定封賞即可。這樣朝廷即有了顏麵,也能省下不少開支。”
聞言,李淵麵色一喜道,“還是劉愛卿有辦法,朕就是喜歡看於秋那小子把錢花出去的樣子,下詔,讓他重重的賞賜屬下的有功之臣,至於給他的封賞麽,你看著給他加個沒用的散官銜就行。”
劉文靜領命退下之後,大家本以為今天的早朝基本就結束了,誰知道,在大殿一側聽政的太子李建成卻是朝李淵道,“父皇,劉尚書的工作隻怕還不僅如此,此前您已經下詔讓於秋尚平陽安國公主,雖然三娘是再嫁,但兒臣認為,還是應該風光大辦,畢竟,她是咱大唐封號最高的公主,還有軍職在身,婚事理應按照禮儀製度舉行。”
被李建成這麽一提醒,李淵頓時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就是李秀寧為她屬下請賞,以及讓朝廷按照他們的官職品級,重新給他們分配職務,讓大部分普通士兵卸甲歸田的事情。
言下之意,是朝廷雖然給了洺州三萬六千人的軍隊編製,可於秋實際上,卻隻肯接收了八千多人。
“辦,應該大辦,三娘為朝廷征戰多年,勞苦功高,朕必不能讓她受了委屈,劉愛卿,你看,朕若是下詔讓於秋按照最高規格迎娶三娘去洺州,可好?”李淵三事也不煩二主,直接向劉文靜問道。
“最高?陛下,自秦漢以來,還從未對公主出嫁分級層,製定什麽具體的禮儀製度,最高是多高,可沒有誰知道啊!”劉文靜有些發愣道。
“你讓於秋看著辦唄!反正咱們提要求,挑理就成了,首先這聘禮,就該是前無古人一般的豐盛……”
李淵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天,李建成和眾多大臣也都聽明白了,簡單的來說,就是李淵想憑借嫁女兒的身份,敲詐於秋一大筆錢財。
等他自己說的有點不好意思之後,她才將話題轉移到了對娘子軍的安排來,而得知於秋居然隻要了少量娘子軍的人,大部分娘子軍勁卒居然要卸甲歸田,李建成突然覺得,自己爭取兵權的機會終於來了,立即就跳出來將這差事給攬了下來。
不用說,李淵才剛讓人宣布完,朝堂上立即就響起了一陣反對之聲。
前次他們誣陷於秋謀反,被於秋用投靠突厥,倒戈攻唐的辦法給嚇的無果而終。
之後李淵又是允許洺州自治,又是讓於秋尚公主,極盡拉攏之意,也就沒有誰敢說什麽了。
畢竟,朝廷的軍事實力,現在不足以同時對付頡利和於秋。
而這並不代表倒於聯盟就此收手了,他們隻是在尋找機會而已。
這次,他們覺得就是於秋主動將機會送到了他們麵前。
花兩千萬貫給突厥人修建四大越冬場是什麽概念?
兩千萬貫可是朝廷好幾年的稅收結餘啊!
他這是要跪舔突厥人了麽?
現在的突厥人李唐都已經幹不過了,要是他們因為這個越冬場更加壯大了,李唐還不是等著被滅的份?
於秋這是做著李唐的官,當著李淵的女婿,卻胳膊肘往外拐,幫助突厥人做事啊!
莫非,李淵是要履行當初起事時,向突厥人稱臣的諾言?
“陛下,突厥若壯大,必將危及我李唐根基,於秋此人,隻貪個人之利,不為朝廷和天下黎民百姓著想,必將禍國殃民,您不能再讓這個弑父殺兄的混賬繼續胡鬧了。”在一幫低級的禦史言官噴過了一通之後,宰相裴寂跳出來道。
此時,被言官們揭開了舊傷疤的李淵早就一臉不悅了,心腹大臣加老友裴寂跳出來這麽一說,他同樣也認為於秋該死。
然而,李世民在奏章中說了,於秋給突厥人修建越冬場的錢,是他自己掏,跟朝廷無關,而不管怎麽樣,在修建的這兩年中,突厥人是不會寇邊的了。
朝廷也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肅清內部,修養生息,兩年以後,則可以集中力量,以圖消滅突厥。
到時候,隻不過是於秋的兩千萬貫投資打了水漂,並不能實際上讓突厥人壯大。
這是一個周期比較長的辦法,完成這個操作的前提條件就是朝廷先承認於秋與突厥人的會盟。
當然,這也是李世民完成幫於秋頂住朝廷壓力的承諾的一個比較偷懶的辦法。
“那麽,裴卿以為,朕該如何處置他?”李淵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裴寂道。
他是真希望有人給自己想個好辦法,狠狠處置於秋。
然而,裴寂張了張嘴,卻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擊敗突厥人的,可是洺州軍,於秋本人更是有引動天雷的能力,自己隨著大流跟著罵他幾句還可以,真要在朝堂上說出什麽整治於秋的具體手段,於秋知道後報複他怎麽辦?
人家引個天雷下來,把裴氏老宅給轟了,他就成了裴家的罪人了。
事到如今,他才發現,拳頭大才是硬道理這句話說的有多麽正確,現在就是人家於秋的拳頭大。
“陛下乃是一國之君,如何處理臣子,自然是憑陛下一言而決,臣怎敢僭越。”裴寂老臉一紅,抱拳道。
他這句說說的李淵差點歪倒在龍塌上,你裴寂可是堂堂尚書左仆射,跳出來喊叫了半天,卻沒有個實際辦法和建議,是在逗我玩麽?
“諸位愛卿難道就沒有一個具體的建議?”李淵不好責備裴寂一個人,目光朝剛才叫囂的那些人看去道。
然而,大殿中安靜異常,沒有任何人出聲。
這場景搞的李淵很尷尬,朝堂上下對於秋喊打喊殺的態度如此的一致,卻沒有任何人出來提具體意見,這是怎麽迴事,不敢麽?
肯定不是的,這些人是想讓我自己跟於秋剛,心思大大的壞,我才不上他們的當,李淵如是想著,又開口道,“既然大家並沒有其它意見提出來,那麽就先按照二郎的意見施行吧!此外,著禮部為剿滅梁師都以及擊退突厥的諸路軍議功。”
“陛下,洺州軍是否在議功之列?”禮部尚書劉文靜出班問道。
“攻陷梁師都老巢,擊敗突厥人,逼他們乞和的,都是洺州軍,朝廷如若不給他們論功行賞,天下人將怎麽看朝廷?”李淵反問道。
他此刻才有點感覺,朝堂上,也就他們李家的幾個人,在意朝廷的顏麵,百姓是否安居樂業,江山是否穩固,其它人,雖然是在朝堂上當官,但個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對於自家的利益,看的比朝廷的利益要重的多。
“可是,朝廷此前已經有旨意讓洺州自治,一應人員編製,官職任命等,均由洺州都督自行指派認命,朝廷不得幹涉,他們也並未將人員編製和現有職務爵位上報朝廷,禮部隻怕不好議功。”劉文靜算是李淵身邊最有統籌能力的人了,沒有之一,他做事向來周全,將難題提出來道。
“朕就是想要封賞洺州軍,都需要經過於秋的同意嘍?”李淵很是鬱悶的道。
劉文靜搖頭道,“那倒不是,陛下可以下詔讓於都督獎賞屬下有功之人,您隻對於都督進行一定封賞即可。這樣朝廷即有了顏麵,也能省下不少開支。”
聞言,李淵麵色一喜道,“還是劉愛卿有辦法,朕就是喜歡看於秋那小子把錢花出去的樣子,下詔,讓他重重的賞賜屬下的有功之臣,至於給他的封賞麽,你看著給他加個沒用的散官銜就行。”
劉文靜領命退下之後,大家本以為今天的早朝基本就結束了,誰知道,在大殿一側聽政的太子李建成卻是朝李淵道,“父皇,劉尚書的工作隻怕還不僅如此,此前您已經下詔讓於秋尚平陽安國公主,雖然三娘是再嫁,但兒臣認為,還是應該風光大辦,畢竟,她是咱大唐封號最高的公主,還有軍職在身,婚事理應按照禮儀製度舉行。”
被李建成這麽一提醒,李淵頓時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就是李秀寧為她屬下請賞,以及讓朝廷按照他們的官職品級,重新給他們分配職務,讓大部分普通士兵卸甲歸田的事情。
言下之意,是朝廷雖然給了洺州三萬六千人的軍隊編製,可於秋實際上,卻隻肯接收了八千多人。
“辦,應該大辦,三娘為朝廷征戰多年,勞苦功高,朕必不能讓她受了委屈,劉愛卿,你看,朕若是下詔讓於秋按照最高規格迎娶三娘去洺州,可好?”李淵三事也不煩二主,直接向劉文靜問道。
“最高?陛下,自秦漢以來,還從未對公主出嫁分級層,製定什麽具體的禮儀製度,最高是多高,可沒有誰知道啊!”劉文靜有些發愣道。
“你讓於秋看著辦唄!反正咱們提要求,挑理就成了,首先這聘禮,就該是前無古人一般的豐盛……”
李淵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天,李建成和眾多大臣也都聽明白了,簡單的來說,就是李淵想憑借嫁女兒的身份,敲詐於秋一大筆錢財。
等他自己說的有點不好意思之後,她才將話題轉移到了對娘子軍的安排來,而得知於秋居然隻要了少量娘子軍的人,大部分娘子軍勁卒居然要卸甲歸田,李建成突然覺得,自己爭取兵權的機會終於來了,立即就跳出來將這差事給攬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