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八章 脫胎換骨
訓練都是真槍實彈,有一個重要指標是耗彈量。像炮兵指揮員,就一定要實實在在親自指揮大炮發射到400發炮彈才算達到訓練量,於是訓練基地四周隨時炮火連天,槍聲則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似乎永遠用不完的美國彈藥幫助駐印軍培訓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官兵。
幾乎同樣裝備的國內美械部隊步兵分隊就享受不了這種待遇:飛越喜馬拉雅山的駝峰航線的運力承受不了這樣的消耗。李學坤是駐印軍中唯一受史笛威敬佩和敢與美軍將軍直接叫板的人,他也因此為自己和新38師爭來了權利,他在蘭姆伽全麵督促新38師訓練時,戰鬥訓練計劃甚至是以他的軍官為主而美國軍官隻能服從。
他特別注重射擊、格鬥、遊泳、駕舟、武裝泅渡、登山、攀爬、防暑、耐寒、防蚊、抗瘧、泥濘地行軍等特殊技能,還把一個信條灌注到全體官兵的內心:相信自己經過努力一定能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當陷入困境時,相信上級一定會來救援和幫助;麵臨危險時,相信本師友軍一定盡力前來營救。
孫立仁是一個很會學習的人,他看到李學坤的訓練方法很好,立即效仿起來,如此一來,新三十八師的戰鬥力也是直線上升,雖趕不上李學坤的二百師,但卻也相差不多。
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隨著新兵的到來,又一個話題提上了日程,那就是,中國駐印軍的組建,番號已經下來了,名叫新一軍,隻是,誰來當這個軍長卻沒有定論。
從內心情感角度來講,史迪威更傾向於孫立仁,因為孫立仁是美國軍校畢業,有著濃重的美國背景,對美國的態度也是最友好。
不過,他的內心卻有另外一個聲音,那就是,讓李學坤來當這個軍長,這是因為,從能力上來講,李學坤無疑是最強的,隻是,李學坤並沒有美國背景,他對美國的態度也並不明確(史迪威並不知道普拉德霍油田的實際控製人是李學坤),所以,史迪威並不敢冒這個險,最終,他決定讓孫立仁當這個軍長,並且上報軍委會。
此時的重慶,蔣委員長在看到史迪威的報告後,不由連罵了幾句“娘希匹”!
孫立仁擁有著濃厚的美國背景,然而,這次孫立仁遠走印度,讓蔣委員長很失望,在蔣委員長看來,這是對自己的背叛,孫立仁的行為觸及到了他的底線,如果讓孫立仁掌控這支中國未來最強大的軍隊,那麽,自己並沒有把握控製孫立仁的行為,蔣委員長相信,與自己相比,孫立仁更傾向於聽從美國的話,這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
所以,讓自己並不相信的孫立仁做軍長,蔣委員長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蔣委員長下意識的想到了李學坤,從能力上,從戰功上,李學坤無疑是這個軍長最合適的人選,隻是,李學坤太年青了,他還不到三十歲,蔣委員長擔心,他無法壓服孫立仁與廖耀湘這樣的驕兵悍將。
思來想去,蔣委員長決定,讓原第五軍副軍長邱清泉擔任中國駐印軍,即將成立的新一軍軍長。
邱清泉號稱邱瘋子,打仗敢玩命,又曾經在德國學習過現代裝甲戰術,就是為人性情暴烈。
在得知重慶方麵打算派邱清泉擔任新一軍軍長後,史迪威極力反對,他與邱清泉認識,知道邱清泉的火暴脾氣,真的讓他當了軍長,一定會與自己爭奪新一軍的指揮權。
由於史迪威的堅決反對,蔣委員長幾經考慮,改派了溫厚誠懇的黃埔一期生鄭洞國中將到印度當軍長。
可這是個最不好當的軍長,因為不管是誰來,史迪威都一概認為是重慶的“花生米”派來的掣肘之人,處處加以防範限製,鄭到印度後,其境遇與羅卓英無異,一直在坐冷板凳,身邊的所謂軍部,連兵帶官竟然隻有40餘人,連軍紀都難以管理得過來。
新成立的新一軍實際的軍權,在史迪威與三個師長的手裏,以李學坤為代表的三個師長擁有著極大的話語權,沒有他們的同意史迪威是無法指揮他們的軍隊的,這也很符合李學坤的性格,自己的部隊,隻能自己說了算。
在初步整頓了駐印的軍隊後,中國在印度的三個師麵貌煥然一新,三個師加起來,足有五萬人,雖說離史迪威的十萬人計劃差了些,但是,卻也是一支足夠與日軍爭雄的隊伍了。
在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之後,史迪威終於為這支軍隊配備上了武器,他為每個師都配備了一個坦克營,史迪威知道,這三個師中,李學坤的二百師戰鬥力是最強的,所以,他也將最好的武器也配備給了李學坤部,算是對李學坤戰功的獎賞。
駐印軍的裝備全部換裝美式,那是真正的美械,所有武器裝備一應俱全,李學坤的戰車一營擁有30輛重達32噸的m4a2“謝爾曼”中型坦克,與它相比日軍的95式和97式坦克僅僅比玩具強一點。
新三十八師的坦克第2營和新二十二師的坦克第3營裝備的m3a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也不是好惹的,日軍當時最好的97式中型坦克必須要接近到300米才有可能將之擊毀,而它卻足以在500米外直接點燃97式坦克。至於汽車的數量之大,每個師都配備了三百輛,那就更是不足為奇了。
與中國駐印軍相比,很多美械裝備也被運到了國內,裝備中國軍隊。
國內的美械部隊跟駐印軍根本比不了,他們的重武器數量嚴重不足,多數情況下1個軍才有1個75毫米山炮營,這還不如駐印軍1個師的炮兵火力,吃的穿的用的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國內部隊士兵一月能吃一次肉,兩年一套皺巴巴的粗布軍服。
後來,史迪威被蔣委員長趕走後,美國停止了美械軍的繼續裝備,為了平衡,重慶政府又將總共10個軍的裝備平均分給了20個軍,這樣,國內的部隊質量下降得可就相當厲害了。
所以說,這個時期,中國真正達到美械標準的軍隊,實際上隻有駐印軍的三個師。
駐印軍的編製相當繁雜,尤其是師直屬隊,係由1個由2噸半卡車牽引的12門製105毫米榴彈炮營、2個由騾馬牽引的12門製75毫米山炮營、1個汽車騾馬混合輜重營、1個裝備無線電的通訊營、1個工兵營、1個教導營、1個特務連、1個搜索連、1個軍械連、1個衛生隊和1個野戰醫院組成。
師下設步兵團,每個步兵團由3個步兵營和團直屬隊組成,團直屬隊包括1個12門製81毫米迫擊炮連、1個吉普車牽引的12門製37毫米反坦克炮連、1個騾馬輜重連、1個通訊連、1個衛生隊,以及搜索排、特務排;步兵營由3個步兵連、1個12挺製機槍連和1個裝備4具巴祖卡火箭筒的炮排組成,全團2750人。
步兵連下設3個排,每排下設3個步兵班和一個輕迫擊炮班,步兵班有2支衝鋒槍、一挺輕機槍和8支步槍,炮班裝備60毫米迫擊炮2門。全連170餘人。
新的編製大大加強了師的支援力量,要求每個師最少要達到12500人,這個數字比1939年型步兵師高出3000人以上。
相應的,武器裝備得到了質的飛躍,1個師共計擁有汽車300輛,騾馬千餘匹,105毫米榴彈炮12門,75毫米山炮24門,37毫米反坦克炮36門,81毫米迫擊炮36門,60毫米迫擊炮162門,重機槍108挺,輕機槍360挺,火箭筒108具,火焰噴射器85具,衝鋒槍與卡賓槍各400支,步槍數千支。這樣的編製體現了現代戰爭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火力密度和後勤保障的重要性。
訓練都是真槍實彈,有一個重要指標是耗彈量。像炮兵指揮員,就一定要實實在在親自指揮大炮發射到400發炮彈才算達到訓練量,於是訓練基地四周隨時炮火連天,槍聲則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似乎永遠用不完的美國彈藥幫助駐印軍培訓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官兵。
幾乎同樣裝備的國內美械部隊步兵分隊就享受不了這種待遇:飛越喜馬拉雅山的駝峰航線的運力承受不了這樣的消耗。李學坤是駐印軍中唯一受史笛威敬佩和敢與美軍將軍直接叫板的人,他也因此為自己和新38師爭來了權利,他在蘭姆伽全麵督促新38師訓練時,戰鬥訓練計劃甚至是以他的軍官為主而美國軍官隻能服從。
他特別注重射擊、格鬥、遊泳、駕舟、武裝泅渡、登山、攀爬、防暑、耐寒、防蚊、抗瘧、泥濘地行軍等特殊技能,還把一個信條灌注到全體官兵的內心:相信自己經過努力一定能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當陷入困境時,相信上級一定會來救援和幫助;麵臨危險時,相信本師友軍一定盡力前來營救。
孫立仁是一個很會學習的人,他看到李學坤的訓練方法很好,立即效仿起來,如此一來,新三十八師的戰鬥力也是直線上升,雖趕不上李學坤的二百師,但卻也相差不多。
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隨著新兵的到來,又一個話題提上了日程,那就是,中國駐印軍的組建,番號已經下來了,名叫新一軍,隻是,誰來當這個軍長卻沒有定論。
從內心情感角度來講,史迪威更傾向於孫立仁,因為孫立仁是美國軍校畢業,有著濃重的美國背景,對美國的態度也是最友好。
不過,他的內心卻有另外一個聲音,那就是,讓李學坤來當這個軍長,這是因為,從能力上來講,李學坤無疑是最強的,隻是,李學坤並沒有美國背景,他對美國的態度也並不明確(史迪威並不知道普拉德霍油田的實際控製人是李學坤),所以,史迪威並不敢冒這個險,最終,他決定讓孫立仁當這個軍長,並且上報軍委會。
此時的重慶,蔣委員長在看到史迪威的報告後,不由連罵了幾句“娘希匹”!
孫立仁擁有著濃厚的美國背景,然而,這次孫立仁遠走印度,讓蔣委員長很失望,在蔣委員長看來,這是對自己的背叛,孫立仁的行為觸及到了他的底線,如果讓孫立仁掌控這支中國未來最強大的軍隊,那麽,自己並沒有把握控製孫立仁的行為,蔣委員長相信,與自己相比,孫立仁更傾向於聽從美國的話,這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
所以,讓自己並不相信的孫立仁做軍長,蔣委員長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蔣委員長下意識的想到了李學坤,從能力上,從戰功上,李學坤無疑是這個軍長最合適的人選,隻是,李學坤太年青了,他還不到三十歲,蔣委員長擔心,他無法壓服孫立仁與廖耀湘這樣的驕兵悍將。
思來想去,蔣委員長決定,讓原第五軍副軍長邱清泉擔任中國駐印軍,即將成立的新一軍軍長。
邱清泉號稱邱瘋子,打仗敢玩命,又曾經在德國學習過現代裝甲戰術,就是為人性情暴烈。
在得知重慶方麵打算派邱清泉擔任新一軍軍長後,史迪威極力反對,他與邱清泉認識,知道邱清泉的火暴脾氣,真的讓他當了軍長,一定會與自己爭奪新一軍的指揮權。
由於史迪威的堅決反對,蔣委員長幾經考慮,改派了溫厚誠懇的黃埔一期生鄭洞國中將到印度當軍長。
可這是個最不好當的軍長,因為不管是誰來,史迪威都一概認為是重慶的“花生米”派來的掣肘之人,處處加以防範限製,鄭到印度後,其境遇與羅卓英無異,一直在坐冷板凳,身邊的所謂軍部,連兵帶官竟然隻有40餘人,連軍紀都難以管理得過來。
新成立的新一軍實際的軍權,在史迪威與三個師長的手裏,以李學坤為代表的三個師長擁有著極大的話語權,沒有他們的同意史迪威是無法指揮他們的軍隊的,這也很符合李學坤的性格,自己的部隊,隻能自己說了算。
在初步整頓了駐印的軍隊後,中國在印度的三個師麵貌煥然一新,三個師加起來,足有五萬人,雖說離史迪威的十萬人計劃差了些,但是,卻也是一支足夠與日軍爭雄的隊伍了。
在經過幾個月的訓練之後,史迪威終於為這支軍隊配備上了武器,他為每個師都配備了一個坦克營,史迪威知道,這三個師中,李學坤的二百師戰鬥力是最強的,所以,他也將最好的武器也配備給了李學坤部,算是對李學坤戰功的獎賞。
駐印軍的裝備全部換裝美式,那是真正的美械,所有武器裝備一應俱全,李學坤的戰車一營擁有30輛重達32噸的m4a2“謝爾曼”中型坦克,與它相比日軍的95式和97式坦克僅僅比玩具強一點。
新三十八師的坦克第2營和新二十二師的坦克第3營裝備的m3a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也不是好惹的,日軍當時最好的97式中型坦克必須要接近到300米才有可能將之擊毀,而它卻足以在500米外直接點燃97式坦克。至於汽車的數量之大,每個師都配備了三百輛,那就更是不足為奇了。
與中國駐印軍相比,很多美械裝備也被運到了國內,裝備中國軍隊。
國內的美械部隊跟駐印軍根本比不了,他們的重武器數量嚴重不足,多數情況下1個軍才有1個75毫米山炮營,這還不如駐印軍1個師的炮兵火力,吃的穿的用的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國內部隊士兵一月能吃一次肉,兩年一套皺巴巴的粗布軍服。
後來,史迪威被蔣委員長趕走後,美國停止了美械軍的繼續裝備,為了平衡,重慶政府又將總共10個軍的裝備平均分給了20個軍,這樣,國內的部隊質量下降得可就相當厲害了。
所以說,這個時期,中國真正達到美械標準的軍隊,實際上隻有駐印軍的三個師。
駐印軍的編製相當繁雜,尤其是師直屬隊,係由1個由2噸半卡車牽引的12門製105毫米榴彈炮營、2個由騾馬牽引的12門製75毫米山炮營、1個汽車騾馬混合輜重營、1個裝備無線電的通訊營、1個工兵營、1個教導營、1個特務連、1個搜索連、1個軍械連、1個衛生隊和1個野戰醫院組成。
師下設步兵團,每個步兵團由3個步兵營和團直屬隊組成,團直屬隊包括1個12門製81毫米迫擊炮連、1個吉普車牽引的12門製37毫米反坦克炮連、1個騾馬輜重連、1個通訊連、1個衛生隊,以及搜索排、特務排;步兵營由3個步兵連、1個12挺製機槍連和1個裝備4具巴祖卡火箭筒的炮排組成,全團2750人。
步兵連下設3個排,每排下設3個步兵班和一個輕迫擊炮班,步兵班有2支衝鋒槍、一挺輕機槍和8支步槍,炮班裝備60毫米迫擊炮2門。全連170餘人。
新的編製大大加強了師的支援力量,要求每個師最少要達到12500人,這個數字比1939年型步兵師高出3000人以上。
相應的,武器裝備得到了質的飛躍,1個師共計擁有汽車300輛,騾馬千餘匹,105毫米榴彈炮12門,75毫米山炮24門,37毫米反坦克炮36門,81毫米迫擊炮36門,60毫米迫擊炮162門,重機槍108挺,輕機槍360挺,火箭筒108具,火焰噴射器85具,衝鋒槍與卡賓槍各400支,步槍數千支。這樣的編製體現了現代戰爭的一個特點,那就是火力密度和後勤保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