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綜同人)慢穿之還是社會主義好 作者:小二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往往會美化自己的記憶裏,何況是正情濃的髮妻,待隆慶帝使盡手段搞死老爹兄弟登上皇位。
他就將原後之位給了她,而他們的孩子,就成了極寵愛於一身,甚過所有子嗣的太子。
而所有的皇子都是在這種陰影中長大的,不管是生母寵冠後宮的皇子,還是本身就驚才絕艷的皇子……在皇帝眼裏全加一起也都不及太子重要,誰要敢挑戰這個事實,就要有被教訓的準備。
後來隨著太子長大,皇帝衰老,在前朝後宮所有人的努力下,這兩位的關係總算出了裂縫,當時的情況甚至比他們想像的更好,太子接受不了父皇猜疑打壓的事實,居然就在羽翼未豐時造反逼宮了。
眼看著他們的好日子就要來了,皇帝卻不像他們所料徹底厭惡了太子。
他雖然不說他們的關係,但他做的第一件事甚至不是調查太子餘孽,而是著人徹查“栽贓陷害”太子的所有事情。
接下來的事就很戲劇了,逼宮造反的前太子並沒有被厭惡,被疏離處置的反而是他們這些人。
不管是寵貫後宮的甄貴妃,還是被他親手拉起來打磨太子的兒子們,甚至是前朝任何要求處死太子的臣子,都失寵的失寵,圈養的圈養,流放的流放……
而一切的罪魁禍首太子殿下沒過幾年,就被賞了個“義忠”的親王封號,被恭恭敬敬的接出來了。
諷刺不諷刺,好笑不好笑?“義忠”兩個字居然被用到了一個大逆不道的人身上,偏偏所有人都攝於帝威,不敢有一句怨言。
而三皇子就是那個被抬起來跟太子打擂台的倒黴蛋之一。
他一出生生母就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甄貴妃了,所有人都捧著他,年幼時還受太子壓製,可等他初成年時,正巧就在皇帝與太子官係最緊張的時候,一領差事就被扶上了天,開始了光明正大的給太子找不自在的路。
理所當然的,等太子犯事後,就成了第一批被清算的對象,他運氣比其他幾個皇子好些,不過也可能是甄貴妃攬了大部分罪責的緣故,他隻被厭棄且擼了所有差事,卻並沒有被圈養起來。
可嚐過權利甜頭的人哪裏還會甘於寂寞?正好隆慶帝為了補償甄家,三天兩頭給奉聖夫人賜東西。
這才有了甥舅聯合控製江南官場並私扣鹽稅販賣私鹽的事情。
近些年皇帝因為身體康健的緣故,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犯猜疑心病了,這些日子正在洋洋自得,可甄家偏偏作死,扯進了幫助三皇子收買官員,甚至控製江南官員升遷的破事裏。
這要是單純牽扯到貪汙腐化,皇帝不但不會動怒,說不定還會遮掩過去,上次的拐賣事件不就如此?就算牽扯就去的皇親國戚也被法辦了,偏偏就甄家就被輕拿親放了,甚至還親自出手抹掉了所有痕跡,這無非就是看在奉聖夫人的麵子上。
可這次甄家牽扯進的是謀反的大事,這要被收拾了,也算情理之中。
因此甄家一幹人等,除了奉聖夫人抱著她的寶貝孫子被恭恭敬敬的請進了行宮,其餘人等,成年男丁一個沒跑的被全數下獄。
而此時,甄家的忠僕,把好幾個大箱子運到了京城,並給榮國府下了拜帖。
顧嫵得知後直接拒絕了接收贓物的請求,並報與賈代善與賈母知道。
賈母還在躊躇,賈代善卻當下就贊她做的對,畢竟這次甄家的事太醒目了,要真敢就收這種明知不幹淨的東西,那才是作死,畢竟榮國府現在得盛寵,可皇帝這種生物最擅長的就是變臉,誰知道他的容忍度有多好,什麽時候就莫名其妙的炸了?
府上兩個男丁剛升了官,而且一文一武都不是低位,旁的還好,但一旦卷進這種疑似造反的事端中,忽然就被清算也不是沒有可能,皇家又不是沒有辦過這種事。
賈母聽了唉聲嘆氣一番,到底沒有反對:“畢竟是數年的老親,待甄府眾人被押解進京論罪後,若在西市當街販賣,就援手一把。”
那些老少爺們倒也算了,可這種事一旦查起來,必然還要扯上其他官司,不光男丁,怕連女眷也逃不了。
朝廷法度,若無殺頭之罪,男定流放,女眷罪重者入教坊,罪輕者與家生子於西市當街發賣。
她這麽處理倒也不出格,甄家雖被抄家,但真的做了惡事的不是被殺頭就是入了教坊,而能被發賣的,不是未參與的小姐夫人們,就是手上未有案子的奴才,能救一救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畢竟人的劣根性還是很重的,不知多少有特殊愛好的富商甚至走卒販夫,都擎等著在西市買一兩個官家夫人小姐迴去。
這些閨閣千金們,平日裏要嫁的定是門當戶對之人,甚至是官家婢,也不是他們這些人能肖想的,現在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哪能不抓住機會好好弄迴去折辱一二。
這時候若被抄家的有一二親戚好友,便會在西市提前打點,免得被人提前訂走,受些折辱。
而甄家送財上京,未免沒有這個意思。
所以賈代善跟賈母的態度都很明顯,人可以救,但錢不能收,不然誰知道會不會被牽連。
可顧嫵前頭拒了,並應了跟西市那邊打聲招唿,那頭王夫人就派人去府外找了甄家的人,還狐假虎威的讓他們把東西抬進了一處二進的私宅。
</br>
他就將原後之位給了她,而他們的孩子,就成了極寵愛於一身,甚過所有子嗣的太子。
而所有的皇子都是在這種陰影中長大的,不管是生母寵冠後宮的皇子,還是本身就驚才絕艷的皇子……在皇帝眼裏全加一起也都不及太子重要,誰要敢挑戰這個事實,就要有被教訓的準備。
後來隨著太子長大,皇帝衰老,在前朝後宮所有人的努力下,這兩位的關係總算出了裂縫,當時的情況甚至比他們想像的更好,太子接受不了父皇猜疑打壓的事實,居然就在羽翼未豐時造反逼宮了。
眼看著他們的好日子就要來了,皇帝卻不像他們所料徹底厭惡了太子。
他雖然不說他們的關係,但他做的第一件事甚至不是調查太子餘孽,而是著人徹查“栽贓陷害”太子的所有事情。
接下來的事就很戲劇了,逼宮造反的前太子並沒有被厭惡,被疏離處置的反而是他們這些人。
不管是寵貫後宮的甄貴妃,還是被他親手拉起來打磨太子的兒子們,甚至是前朝任何要求處死太子的臣子,都失寵的失寵,圈養的圈養,流放的流放……
而一切的罪魁禍首太子殿下沒過幾年,就被賞了個“義忠”的親王封號,被恭恭敬敬的接出來了。
諷刺不諷刺,好笑不好笑?“義忠”兩個字居然被用到了一個大逆不道的人身上,偏偏所有人都攝於帝威,不敢有一句怨言。
而三皇子就是那個被抬起來跟太子打擂台的倒黴蛋之一。
他一出生生母就已經是高高在上的甄貴妃了,所有人都捧著他,年幼時還受太子壓製,可等他初成年時,正巧就在皇帝與太子官係最緊張的時候,一領差事就被扶上了天,開始了光明正大的給太子找不自在的路。
理所當然的,等太子犯事後,就成了第一批被清算的對象,他運氣比其他幾個皇子好些,不過也可能是甄貴妃攬了大部分罪責的緣故,他隻被厭棄且擼了所有差事,卻並沒有被圈養起來。
可嚐過權利甜頭的人哪裏還會甘於寂寞?正好隆慶帝為了補償甄家,三天兩頭給奉聖夫人賜東西。
這才有了甥舅聯合控製江南官場並私扣鹽稅販賣私鹽的事情。
近些年皇帝因為身體康健的緣故,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犯猜疑心病了,這些日子正在洋洋自得,可甄家偏偏作死,扯進了幫助三皇子收買官員,甚至控製江南官員升遷的破事裏。
這要是單純牽扯到貪汙腐化,皇帝不但不會動怒,說不定還會遮掩過去,上次的拐賣事件不就如此?就算牽扯就去的皇親國戚也被法辦了,偏偏就甄家就被輕拿親放了,甚至還親自出手抹掉了所有痕跡,這無非就是看在奉聖夫人的麵子上。
可這次甄家牽扯進的是謀反的大事,這要被收拾了,也算情理之中。
因此甄家一幹人等,除了奉聖夫人抱著她的寶貝孫子被恭恭敬敬的請進了行宮,其餘人等,成年男丁一個沒跑的被全數下獄。
而此時,甄家的忠僕,把好幾個大箱子運到了京城,並給榮國府下了拜帖。
顧嫵得知後直接拒絕了接收贓物的請求,並報與賈代善與賈母知道。
賈母還在躊躇,賈代善卻當下就贊她做的對,畢竟這次甄家的事太醒目了,要真敢就收這種明知不幹淨的東西,那才是作死,畢竟榮國府現在得盛寵,可皇帝這種生物最擅長的就是變臉,誰知道他的容忍度有多好,什麽時候就莫名其妙的炸了?
府上兩個男丁剛升了官,而且一文一武都不是低位,旁的還好,但一旦卷進這種疑似造反的事端中,忽然就被清算也不是沒有可能,皇家又不是沒有辦過這種事。
賈母聽了唉聲嘆氣一番,到底沒有反對:“畢竟是數年的老親,待甄府眾人被押解進京論罪後,若在西市當街販賣,就援手一把。”
那些老少爺們倒也算了,可這種事一旦查起來,必然還要扯上其他官司,不光男丁,怕連女眷也逃不了。
朝廷法度,若無殺頭之罪,男定流放,女眷罪重者入教坊,罪輕者與家生子於西市當街發賣。
她這麽處理倒也不出格,甄家雖被抄家,但真的做了惡事的不是被殺頭就是入了教坊,而能被發賣的,不是未參與的小姐夫人們,就是手上未有案子的奴才,能救一救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畢竟人的劣根性還是很重的,不知多少有特殊愛好的富商甚至走卒販夫,都擎等著在西市買一兩個官家夫人小姐迴去。
這些閨閣千金們,平日裏要嫁的定是門當戶對之人,甚至是官家婢,也不是他們這些人能肖想的,現在落毛的鳳凰不如雞,哪能不抓住機會好好弄迴去折辱一二。
這時候若被抄家的有一二親戚好友,便會在西市提前打點,免得被人提前訂走,受些折辱。
而甄家送財上京,未免沒有這個意思。
所以賈代善跟賈母的態度都很明顯,人可以救,但錢不能收,不然誰知道會不會被牽連。
可顧嫵前頭拒了,並應了跟西市那邊打聲招唿,那頭王夫人就派人去府外找了甄家的人,還狐假虎威的讓他們把東西抬進了一處二進的私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