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烔剛離開沒多久,王誌龍府上便是來了一位意外之客。看到那身著黃色道袍枯瘦老道,驚訝之後的王誌龍,便是忙上前對其恭敬行禮:“師父!您老人家怎麽來金陵了?”
“你不肯來見為師,為師隻好親自來見你了,”沒好氣說著的木桑道長,徑直走到一旁坐了下來。
看他這個樣子,王誌龍不禁目光一閃的陪笑連道:“師父,徒兒也想侍奉您老人家左右,時常聆聽教誨。可是,您老人家神龍見首不見尾,我這不是找不到您嗎?弟子下山以來,可是謹記您老人家的教誨,不敢肆意胡來,若有什麽做錯的地方,還請師父您言明。”
“你小子,下山以來,做了好大的事,連滿清韃子皇帝都被你給殺了,真是好本事啊!”木桑道長道。
“師父,莫非你是因為我出手得罪了師叔而生弟子的氣?”王誌龍則是連忙問道。
木桑道長則是冷哼了聲道:“他投靠滿清韃子,忘祖背宗,罪該萬死!你隻廢了他的武功,饒他一條性命,已是對他寬大為懷了。”
“師父若是有氣,責罰弟子便是,”王誌龍一聽不禁對木桑道長跪下道:“我自知對師叔出手,忤逆犯上,可一開始,我也不知道他投靠了滿清。有他阻攔,我很難殺死皇太極。沒辦法,我也隻能對他出手了。事情弟子做了,卻不後悔,若非他是我師叔,憑他所犯的惡行,盛京街頭的京觀中必有他的一顆腦袋。”
“你..”瞪眼看著王誌龍豁然起身的木桑道長,看著王誌龍目光平靜看著他的樣子,最終卻是頹然一歎道:“罷了,罷了!你親手處置了他,也算是為我鐵劍門清理門戶了。隻是,你年紀輕輕,如此大的殺性..”
聞言不待木桑道長說完,王誌龍已是連道:“師父,弟子所殺之人,盡皆有取死之道。適逢亂世,百姓受苦,流離失所,弟子所為,也隻是興利除弊,希望天下早日太平,我中華衣冠不為外族所取代罷了。男子漢,大丈夫,既然來到了這時間走一遭,就算不求富貴榮華,也總該不枉此生才是。有所能為而不為,與那些誇誇其談的腐儒有何異?”
“為師今日前來,沒心思聽你的一腔抱負,而是向你求救命的良藥而來,”木桑道長則道。
救命良藥?王誌龍聽得一愣,而後神色一動:“師父,您說的莫非是那茯苓首烏丸?您是要救誰?”
“別那麽多的廢話,這藥你有沒有?”木桑道長卻是有些不耐煩的道:“我那位老友重病垂危,正等著這靈藥活命呢!”
見木桑道長明顯著急有氣的樣子,王誌龍也不敢多問,忙去取來了茯苓首烏丸,本要給木桑道長二十顆,可他隻要了一顆,便匆匆離去,讓王誌龍頗有些無可奈何的搖頭苦笑。
“師父的老友?究竟是什麽人呢?總不會是穆人清穆老前輩吧?以他的一身功夫,怎會重病?”轉而王誌龍便是對木桑道長口中的那位老友有些好奇了起來。
直到數日後,朱慈烔帶著一個二三十歲模樣的儒生前來,說是感謝自己救他叔祖性命,王誌龍這才從其口中知道了那被救之人的身份,木桑道長那位老友姓顧,字長青,正是王誌龍一開始受諸天倉庫考驗進入這一方世界時遇到的那位名為顧長青的老者。
而儒生的身份,則更是讓王誌龍驚訝,他叫顧絳。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很陌生,王誌龍也是等他和朱慈烔離開之後,才突然想起這家夥乃是顧炎武啊!
“難怪!我說這顧長青不是一般人,沒想到竟然會是顧炎武的叔祖。隻是,他怎麽認識師父的呢?看來,我再次穿越到這個世界遇到師父,似乎並不是湊巧啊!說不定,師父之所以收我為徒,乃是因為顧長青的緣故,”前後一想,王誌龍隻覺很多事情都明了了。
既然是老相識了,王誌龍也是隨後找到顧炎武,跟著他去拜訪了一下顧長青。再次見麵,一老一少詳談甚歡,對於王誌龍教導朱慈烔,殺死滿清韃子皇帝等等舉動,顧長青頗為欣賞。可是,和木桑道長一樣,顧長青也是覺得王誌龍的殺性太重了一些,叮囑王誌龍以後當克製,一味的殺戮並非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和顧長青的交談中,王誌龍也了解到,顧長青也曾為官,但他最擅長的還是治學,門生滿天下,在士林中也是頗有聲望。
和王誌龍一樣,顧長青對崇禎很失望,認為他怕是要成為亡國之君。朱慈烔雖然年少,卻少年英武,顯露出明主之象,看透崇禎讓這位皇三子坐鎮金陵之用意的顧長青,遂來到了金陵,並安排侄孫顧絳到朱慈烔身旁輔佐與他。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王誌龍雖然知道崇禎即將成為亡國之君了,但對於天下局勢的理解,終究還是不如顧長青。至於該當如何中興大明,顧長青的考慮也比王誌龍更為全麵細致。
顧長青雖然沒坐過太大的官,但他卻是真正心懷天下,忠於大明,希望有生之年盡自己所能,挽狂瀾於既倒,哪怕力有不足,也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誌龍也是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說給了顧長青聽,這些想法雖然大膽,或是獨辟蹊徑,卻是聽得顧長青激動欣喜不已,隻覺如醍醐灌頂一般豁然開朗。二人說了一兩個時辰,聽得一旁的顧絳都驚歎不已,大有受教開了眼界的感覺。
此後王誌龍三天兩頭的跑到顧長青家中,與他品茗下棋,縱論天下..可沒有想到的是,就是因為去得太勤了,還給自己招來了桃花運。
這桃花運的對象,正是當初在顧長青身旁的少女丫丫。當初髒兮兮的小女孩,七八年過去,已是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有顧長青這樣一位學識淵博的爺爺在,這丫頭自然也是深受熏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標準的書香門第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
丫丫隻是她的小名,她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大名,叫做顧雅雯。顧長青的兒子英年早逝,兒媳也是優思成疾病故,如今膝下隻有這樣一個孫女兒。顧雅雯芳齡十九,依舊未曾出嫁,也是顧長青舍不得孫女兒的緣故。
可是,江南不少所謂的青年才俊他都沒看上眼,偏偏就看中了王誌龍。而且,由於當年王誌龍奮不顧身相救他們爺孫的事,給顧雅雯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讓她早就喜歡上了這個大哥哥。
本來呢,這事兒王誌龍是沒打算同意的,畢竟他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何苦去禍害人家呢?
可沒想到,先是朱慈烔湊熱鬧般的從中說和,後來柳如是不知怎麽的知道了這事,竟然也勸說他娶了顧雅雯為妻。
“你不肯來見為師,為師隻好親自來見你了,”沒好氣說著的木桑道長,徑直走到一旁坐了下來。
看他這個樣子,王誌龍不禁目光一閃的陪笑連道:“師父,徒兒也想侍奉您老人家左右,時常聆聽教誨。可是,您老人家神龍見首不見尾,我這不是找不到您嗎?弟子下山以來,可是謹記您老人家的教誨,不敢肆意胡來,若有什麽做錯的地方,還請師父您言明。”
“你小子,下山以來,做了好大的事,連滿清韃子皇帝都被你給殺了,真是好本事啊!”木桑道長道。
“師父,莫非你是因為我出手得罪了師叔而生弟子的氣?”王誌龍則是連忙問道。
木桑道長則是冷哼了聲道:“他投靠滿清韃子,忘祖背宗,罪該萬死!你隻廢了他的武功,饒他一條性命,已是對他寬大為懷了。”
“師父若是有氣,責罰弟子便是,”王誌龍一聽不禁對木桑道長跪下道:“我自知對師叔出手,忤逆犯上,可一開始,我也不知道他投靠了滿清。有他阻攔,我很難殺死皇太極。沒辦法,我也隻能對他出手了。事情弟子做了,卻不後悔,若非他是我師叔,憑他所犯的惡行,盛京街頭的京觀中必有他的一顆腦袋。”
“你..”瞪眼看著王誌龍豁然起身的木桑道長,看著王誌龍目光平靜看著他的樣子,最終卻是頹然一歎道:“罷了,罷了!你親手處置了他,也算是為我鐵劍門清理門戶了。隻是,你年紀輕輕,如此大的殺性..”
聞言不待木桑道長說完,王誌龍已是連道:“師父,弟子所殺之人,盡皆有取死之道。適逢亂世,百姓受苦,流離失所,弟子所為,也隻是興利除弊,希望天下早日太平,我中華衣冠不為外族所取代罷了。男子漢,大丈夫,既然來到了這時間走一遭,就算不求富貴榮華,也總該不枉此生才是。有所能為而不為,與那些誇誇其談的腐儒有何異?”
“為師今日前來,沒心思聽你的一腔抱負,而是向你求救命的良藥而來,”木桑道長則道。
救命良藥?王誌龍聽得一愣,而後神色一動:“師父,您說的莫非是那茯苓首烏丸?您是要救誰?”
“別那麽多的廢話,這藥你有沒有?”木桑道長卻是有些不耐煩的道:“我那位老友重病垂危,正等著這靈藥活命呢!”
見木桑道長明顯著急有氣的樣子,王誌龍也不敢多問,忙去取來了茯苓首烏丸,本要給木桑道長二十顆,可他隻要了一顆,便匆匆離去,讓王誌龍頗有些無可奈何的搖頭苦笑。
“師父的老友?究竟是什麽人呢?總不會是穆人清穆老前輩吧?以他的一身功夫,怎會重病?”轉而王誌龍便是對木桑道長口中的那位老友有些好奇了起來。
直到數日後,朱慈烔帶著一個二三十歲模樣的儒生前來,說是感謝自己救他叔祖性命,王誌龍這才從其口中知道了那被救之人的身份,木桑道長那位老友姓顧,字長青,正是王誌龍一開始受諸天倉庫考驗進入這一方世界時遇到的那位名為顧長青的老者。
而儒生的身份,則更是讓王誌龍驚訝,他叫顧絳。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很陌生,王誌龍也是等他和朱慈烔離開之後,才突然想起這家夥乃是顧炎武啊!
“難怪!我說這顧長青不是一般人,沒想到竟然會是顧炎武的叔祖。隻是,他怎麽認識師父的呢?看來,我再次穿越到這個世界遇到師父,似乎並不是湊巧啊!說不定,師父之所以收我為徒,乃是因為顧長青的緣故,”前後一想,王誌龍隻覺很多事情都明了了。
既然是老相識了,王誌龍也是隨後找到顧炎武,跟著他去拜訪了一下顧長青。再次見麵,一老一少詳談甚歡,對於王誌龍教導朱慈烔,殺死滿清韃子皇帝等等舉動,顧長青頗為欣賞。可是,和木桑道長一樣,顧長青也是覺得王誌龍的殺性太重了一些,叮囑王誌龍以後當克製,一味的殺戮並非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和顧長青的交談中,王誌龍也了解到,顧長青也曾為官,但他最擅長的還是治學,門生滿天下,在士林中也是頗有聲望。
和王誌龍一樣,顧長青對崇禎很失望,認為他怕是要成為亡國之君。朱慈烔雖然年少,卻少年英武,顯露出明主之象,看透崇禎讓這位皇三子坐鎮金陵之用意的顧長青,遂來到了金陵,並安排侄孫顧絳到朱慈烔身旁輔佐與他。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王誌龍雖然知道崇禎即將成為亡國之君了,但對於天下局勢的理解,終究還是不如顧長青。至於該當如何中興大明,顧長青的考慮也比王誌龍更為全麵細致。
顧長青雖然沒坐過太大的官,但他卻是真正心懷天下,忠於大明,希望有生之年盡自己所能,挽狂瀾於既倒,哪怕力有不足,也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誌龍也是將自己的一些想法說給了顧長青聽,這些想法雖然大膽,或是獨辟蹊徑,卻是聽得顧長青激動欣喜不已,隻覺如醍醐灌頂一般豁然開朗。二人說了一兩個時辰,聽得一旁的顧絳都驚歎不已,大有受教開了眼界的感覺。
此後王誌龍三天兩頭的跑到顧長青家中,與他品茗下棋,縱論天下..可沒有想到的是,就是因為去得太勤了,還給自己招來了桃花運。
這桃花運的對象,正是當初在顧長青身旁的少女丫丫。當初髒兮兮的小女孩,七八年過去,已是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有顧長青這樣一位學識淵博的爺爺在,這丫頭自然也是深受熏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標準的書香門第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
丫丫隻是她的小名,她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大名,叫做顧雅雯。顧長青的兒子英年早逝,兒媳也是優思成疾病故,如今膝下隻有這樣一個孫女兒。顧雅雯芳齡十九,依舊未曾出嫁,也是顧長青舍不得孫女兒的緣故。
可是,江南不少所謂的青年才俊他都沒看上眼,偏偏就看中了王誌龍。而且,由於當年王誌龍奮不顧身相救他們爺孫的事,給顧雅雯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讓她早就喜歡上了這個大哥哥。
本來呢,這事兒王誌龍是沒打算同意的,畢竟他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何苦去禍害人家呢?
可沒想到,先是朱慈烔湊熱鬧般的從中說和,後來柳如是不知怎麽的知道了這事,竟然也勸說他娶了顧雅雯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