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步雲心想:這話倒不假,兩兄弟聯手,自己也的確沒有必勝的把握。若是用劍,兩兄弟隻怕還在自己之上。白天和他倆鬥劍就險些敗下陣來。
寶山尋思:若是潤林不來援手,哪需兩百招,剛才已然險象環生,敗局已定。想到這裏,對潤林很是不滿,瞧了瞧潤林。潤林卻麵無表情,好似什麽事都沒發生。
金昌大聲道:“開門見山,大家都是為寶藏而來,何必非要鬥得你死我活,對誰都沒好處。我是做生意的,生意人喜歡有財大家一起發。你們怎麽說?”
周步雲道:“你想怎樣?”
“很簡單,合作。”
潤林終於開口,冷冷地:“怎麽合作?”
“這寶藏埋在地下深處,隻怕難找得很,即便你手上有本經書。要找到寶藏也非易事。更何況強敵環伺。依我看,不如我們拋開成見,精誠合作,集眾人之力找尋寶藏。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何況你我也非笨人,我們一起尋方覓策,定能找到寶藏的真實方位。到時每人均分一份。這寶藏大得很,即使我們每人一份,也夠榮華富貴一生了。如何?”金昌自覺此方案公平合理,眾人都能接受,臉上很是得意。
周步雲點點頭:“是這話。”
寶山卻道:“不行,這寶藏是我家的。憑什麽要跟你們分。”
周步雲喝道:“呸,誰說寶藏便是你家的。這寶藏是錢家的。你也不過是一個盜寶賊而已。若你家老爺子不偷取寶藏,豈會有你們今日光景。”
寶山大怒:“你說什麽。”又要動手。
金昌點道:“寶山兄弟,有話好說。動起手來,你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寶山一想不錯,隻好強忍下來。
潤林冷笑兩聲道:“不錯,這寶藏的確不是我家的。不過,經書在我們手裏,我們有尋找寶藏的鑰匙,你要想入夥,卻又有什麽籌碼。憑什麽跟你分寶藏。”
金昌一笑,舉起鐵盒:“這裏麵的藏寶圖,就是我和這位周兄弟的籌碼。隻要你願意,我們可以共享藏寶圖。”
寶山怒道:“那是你們剛才搶去的。”
周步雲道:“誰說搶來的不可以做籌碼。怪隻能怪你學藝不精。”
寶山大罵:“無恥小兒。潤林,我們一起把寶圖搶迴來。”
說著,飛身上前。金昌拿著寶盒的手往身後一背,隻以單掌接招。寶山身子躍起,向對方疾撞過去。金昌單掌向外穿出,往寶山小腹擊去。寶山向右避過,左掌疾向對方肩井穴查下。金昌左肩微沉,手肘已搭在他掌上,橫掃一拳,待他低頭避過,迴手又猛劈他雙頰。寶山自知不敵,突然靈機一動。身子一沉,從對方兩腿之間竄了過去,到了對方身後,迴手一點,正點在金昌背手肘心“曲池穴”上。這是人身要穴,點中後全臂酸麻失靈,動彈不得。金昌一不留神竟著了道兒,拿鐵盒的手掌登時無力,鐵盒脫手掉下。寶生一見伸手急抓。
金昌反應奇快,並不轉身,算準那鐵盒的落處,右腳跟搶先一磕,鐵盒急飛了出去,正落在一人腳下。那人撿起鐵盒,怔怔看得出神。
四人都是一驚,仔細再看,周步雲、戚寶山同時唿喚,一人喊:“師妹。”一人喊:“蓮妹。”眼前之人正是銀蓮。
銀蓮冷冷地:“現下鐵盒在我手裏,我是否可以入夥。”
寶山喜道:“蓮妹,快把寶圖給我。我的就是你的,有了寶藏,你我富貴榮華一生。”
銀蓮有些神傷,話音淒婉:“戚寶山,你我相識也許是個錯誤。我們本無那個緣分,不過…不過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我想問你一句,你可曾真心…喜歡過我。”
寶山忙道:“蓮妹,我對你一片真心蒼天可見。”
“好,我信你。我再問你,寶藏和我,如果隻能選一個,你選誰。”
寶山一時啞口:“呃…別鬧了。快把寶圖給我。”
銀蓮語氣鏗鏘,不容辯駁:“你說。”
寶山心下躊躇,果真讓他在這兩者間選一個,原本是極為難的。他雖然很中意銀蓮,不過內心裏似乎喜愛寶藏更多一些。這時讓他表態,一時猶豫不決。
銀蓮見其臉色為難,絕望地:“你是喜愛寶藏多些了。”
寶山見銀蓮神色,恐怕當下就要與自己斬斷情絲。心想先把她穩住,寶藏反正也跑不了,過了此關再說。忙道:“蓮妹,我要你。”
“當真?”
周步雲譏諷道:“哼!想了許久才說,誰知道是真話假話,你就是騙師妹,寶藏也少不了。”一語點破寶山的心事。
寶山怒道:“你閉嘴,我和蓮妹的事,用不著別人多管。我告訴你周步雲。她早就已許配給我,已經是我們戚家人了。退一萬步說,也輪不上你。”
周步雲冷笑不語。
銀蓮卻道:“好。既然如此,現在我就把這鐵盒扔下山澗去,沒有這寶藏,今後就是吃糠咽菜,沿街乞討,我也跟著你。”說著就要扔。
眾人均是一驚,齊叫道:“不可。”一人突然朗聲笑道:“眾位都在這裏啊。我們被困著這山寺裏,眾位倒是不急,居然有閑情來此夜賞。嗯,雅興的很啊。”
眾人齊望去,卻見蘇軾、蘇祥、淨安三人來到。
蘇軾微笑看著銀蓮:“銀蓮姑娘,你手裏拿的什麽,給我看看好嗎?”
銀蓮將鐵盒遞給蘇軾。蘇軾拿在手中把玩兒著,眯著眼掃視了眾人:“一個鐵盒,這裏麵有什麽東西,惹得眾位如此拚命啊。”
眾人心中忐忑,默然不語。蘇軾又問道:“這鐵盒是從哪裏來的?”
寶山道:“是從地下剛挖出來的。”
蘇軾大笑:“剛挖出來?哈哈哈,隻怕是剛埋下去的吧。”眾人疑惑地看著蘇軾,均是不解。
蘇軾舉起鐵盒,示給眾人:“此等鐵盒,若是在地下埋個一年半載,早不知道鏽成幾片了。你們看這鐵盒,雖然沾了些泥土,可是依然新嶄嶄的,哪裏有半點鏽跡。”眾人上前仔細再看,果然不假。
寶山尋思:若是潤林不來援手,哪需兩百招,剛才已然險象環生,敗局已定。想到這裏,對潤林很是不滿,瞧了瞧潤林。潤林卻麵無表情,好似什麽事都沒發生。
金昌大聲道:“開門見山,大家都是為寶藏而來,何必非要鬥得你死我活,對誰都沒好處。我是做生意的,生意人喜歡有財大家一起發。你們怎麽說?”
周步雲道:“你想怎樣?”
“很簡單,合作。”
潤林終於開口,冷冷地:“怎麽合作?”
“這寶藏埋在地下深處,隻怕難找得很,即便你手上有本經書。要找到寶藏也非易事。更何況強敵環伺。依我看,不如我們拋開成見,精誠合作,集眾人之力找尋寶藏。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何況你我也非笨人,我們一起尋方覓策,定能找到寶藏的真實方位。到時每人均分一份。這寶藏大得很,即使我們每人一份,也夠榮華富貴一生了。如何?”金昌自覺此方案公平合理,眾人都能接受,臉上很是得意。
周步雲點點頭:“是這話。”
寶山卻道:“不行,這寶藏是我家的。憑什麽要跟你們分。”
周步雲喝道:“呸,誰說寶藏便是你家的。這寶藏是錢家的。你也不過是一個盜寶賊而已。若你家老爺子不偷取寶藏,豈會有你們今日光景。”
寶山大怒:“你說什麽。”又要動手。
金昌點道:“寶山兄弟,有話好說。動起手來,你也未必是他的對手。”
寶山一想不錯,隻好強忍下來。
潤林冷笑兩聲道:“不錯,這寶藏的確不是我家的。不過,經書在我們手裏,我們有尋找寶藏的鑰匙,你要想入夥,卻又有什麽籌碼。憑什麽跟你分寶藏。”
金昌一笑,舉起鐵盒:“這裏麵的藏寶圖,就是我和這位周兄弟的籌碼。隻要你願意,我們可以共享藏寶圖。”
寶山怒道:“那是你們剛才搶去的。”
周步雲道:“誰說搶來的不可以做籌碼。怪隻能怪你學藝不精。”
寶山大罵:“無恥小兒。潤林,我們一起把寶圖搶迴來。”
說著,飛身上前。金昌拿著寶盒的手往身後一背,隻以單掌接招。寶山身子躍起,向對方疾撞過去。金昌單掌向外穿出,往寶山小腹擊去。寶山向右避過,左掌疾向對方肩井穴查下。金昌左肩微沉,手肘已搭在他掌上,橫掃一拳,待他低頭避過,迴手又猛劈他雙頰。寶山自知不敵,突然靈機一動。身子一沉,從對方兩腿之間竄了過去,到了對方身後,迴手一點,正點在金昌背手肘心“曲池穴”上。這是人身要穴,點中後全臂酸麻失靈,動彈不得。金昌一不留神竟著了道兒,拿鐵盒的手掌登時無力,鐵盒脫手掉下。寶生一見伸手急抓。
金昌反應奇快,並不轉身,算準那鐵盒的落處,右腳跟搶先一磕,鐵盒急飛了出去,正落在一人腳下。那人撿起鐵盒,怔怔看得出神。
四人都是一驚,仔細再看,周步雲、戚寶山同時唿喚,一人喊:“師妹。”一人喊:“蓮妹。”眼前之人正是銀蓮。
銀蓮冷冷地:“現下鐵盒在我手裏,我是否可以入夥。”
寶山喜道:“蓮妹,快把寶圖給我。我的就是你的,有了寶藏,你我富貴榮華一生。”
銀蓮有些神傷,話音淒婉:“戚寶山,你我相識也許是個錯誤。我們本無那個緣分,不過…不過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我想問你一句,你可曾真心…喜歡過我。”
寶山忙道:“蓮妹,我對你一片真心蒼天可見。”
“好,我信你。我再問你,寶藏和我,如果隻能選一個,你選誰。”
寶山一時啞口:“呃…別鬧了。快把寶圖給我。”
銀蓮語氣鏗鏘,不容辯駁:“你說。”
寶山心下躊躇,果真讓他在這兩者間選一個,原本是極為難的。他雖然很中意銀蓮,不過內心裏似乎喜愛寶藏更多一些。這時讓他表態,一時猶豫不決。
銀蓮見其臉色為難,絕望地:“你是喜愛寶藏多些了。”
寶山見銀蓮神色,恐怕當下就要與自己斬斷情絲。心想先把她穩住,寶藏反正也跑不了,過了此關再說。忙道:“蓮妹,我要你。”
“當真?”
周步雲譏諷道:“哼!想了許久才說,誰知道是真話假話,你就是騙師妹,寶藏也少不了。”一語點破寶山的心事。
寶山怒道:“你閉嘴,我和蓮妹的事,用不著別人多管。我告訴你周步雲。她早就已許配給我,已經是我們戚家人了。退一萬步說,也輪不上你。”
周步雲冷笑不語。
銀蓮卻道:“好。既然如此,現在我就把這鐵盒扔下山澗去,沒有這寶藏,今後就是吃糠咽菜,沿街乞討,我也跟著你。”說著就要扔。
眾人均是一驚,齊叫道:“不可。”一人突然朗聲笑道:“眾位都在這裏啊。我們被困著這山寺裏,眾位倒是不急,居然有閑情來此夜賞。嗯,雅興的很啊。”
眾人齊望去,卻見蘇軾、蘇祥、淨安三人來到。
蘇軾微笑看著銀蓮:“銀蓮姑娘,你手裏拿的什麽,給我看看好嗎?”
銀蓮將鐵盒遞給蘇軾。蘇軾拿在手中把玩兒著,眯著眼掃視了眾人:“一個鐵盒,這裏麵有什麽東西,惹得眾位如此拚命啊。”
眾人心中忐忑,默然不語。蘇軾又問道:“這鐵盒是從哪裏來的?”
寶山道:“是從地下剛挖出來的。”
蘇軾大笑:“剛挖出來?哈哈哈,隻怕是剛埋下去的吧。”眾人疑惑地看著蘇軾,均是不解。
蘇軾舉起鐵盒,示給眾人:“此等鐵盒,若是在地下埋個一年半載,早不知道鏽成幾片了。你們看這鐵盒,雖然沾了些泥土,可是依然新嶄嶄的,哪裏有半點鏽跡。”眾人上前仔細再看,果然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