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蓮決絕迴道:“這話你休要再提了,我是不會跟你走的,我要是獨自走了,娘要急死的。”
周步雲狠狠地:“夫人還不是看上了戚家的寶藏。”
銀蓮怒道:“什麽寶藏,你又在胡說八道?我不理你了。”轉過身去。
周步雲上前道:“蓮妹,你放心,我是不會讓那個戚寶山得逞的。”
銀蓮疑道:“師哥,你…我不許你胡來。對了,你還沒說剛才去幹了什麽?”
周步雲有些得意地:“剛才我去了趟戚家。”
銀蓮好奇:“你去戚家幹什麽?”
“戚老爺子昨晚歸西了。”
“哦?”
“你不感到吃驚嗎?”
“老人家年事已高,身體又不太好,也在意料之中。”
周步雲冷笑:“老頭子平日嘴嚴得很,從來不漏絲毫口風。不過今日死到臨頭,我料定他絕不會將那個秘密帶到墳墓裏。果然不錯。”
“什麽秘密?”
周步雲得意地:“沒什麽。師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很快你便會知道的。”走開。銀蓮遲疑地看著周步雲的背影離去。
法緣寺內,蘇軾、蘇祥、潤林、寶山四人分頭去廂房查看。卻一個僧侶也沒找到。
寶山從一間廂房出來,潤林趕過來:“怎麽樣?”
“奇怪,一個人都沒有。上次我隨爹來過這裏,這寺雖不大,倒也有四五個禿頭和尚。這會兒都跑到哪兒去了?”
潤林思忖:“莫不是被十三鷹那廝宰了。”
蘇祥奔迴到蘇軾身邊:“少爺,四下都找了,沒人啊。”
蘇軾穿過天王殿,徑直來到大雄寶殿內。殿內燭火通明。蘇軾環顧四周,卻發現一個眉須花白,麵目慈藹的老和尚耷拉著腦袋被綁在了柱子上,急忙上前鬆綁。此時寶山、潤林也趕來。
老和尚喘了口氣,擦擦腦門上的細汗:“阿彌陀佛,多謝施主相救。”
“大師,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適才老衲在大殿裏打坐。突然闖進來一個蒙麵人。此人將刀架在老衲脖子上,硬是要逼問寶藏藏在何處?”
“寶藏?”
“是啊。敝寺地處荒郊,香火不甚旺盛。平日裏柴米都甚是拮據,哪裏來的寶藏。我便想勸他離去。誰知他竟將老衲綁了起來。幸虧施主及時相救。”
蘇軾臉上疑慮重重:“寶藏…”看了看兄弟倆。兄弟倆神色頗有些不自然。蘇祥提醒道:“少爺,來人必是十三鷹。”
蘇軾點點頭又問:“大師可還看到其他人嗎?”
老和尚搖頭:“沒有,隻一人。此人來去甚快,功夫倒是不弱。”
沒有紫煙、墨郎的消息,蘇軾更是心急。
老和尚恢複了往日的持重:“貧僧多謝各位相救,敢請教各位施主名諱。”
蘇軾抱拳:“敝人蘇軾,忝居杭州通判。深夜冒叩寶刹,十分擾極,還望大師見諒。”
“原來是蘇大人,失敬失敬。貧僧淨安,拜見大人。”鞠躬。
蘇軾好奇:“大師,寺中其他僧侶呢?”
“寺中弟子前日下山化緣去了。隻有貧僧在此。”
蘇祥問道:“不知那蒙麵人現在何處去了?”
“那人將我綁在這裏後,四處查尋了一遍,就出去了。”
淨安將蘇軾四人帶到一間廂房,謙恭地:“蘇大人請上座,各位施主請座。”蘇軾等人落座。淨安取來些粗茶,為眾人沏上。
蘇軾腦中迅速對今晚發生的事,簡單梳理了一下,現在最讓他擔心的就是紫煙和墨郎的安危。十三鷹挾持了二人上山,在沒脫身之前,應不會加害二人。但是根據這位老僧的說法,此賊又在尋什麽寶藏,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呢?突然冒出的寶藏,讓蘇軾頗為意外,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大師,那蒙麵人尋的究竟是什麽寶藏?”
淨安眼中流露出不忍,長噓一口氣道:“蘇大人若是願聽,老衲不妨閑扯兩句。都是道聽途說,當不得真。”
“哦!正求之不得,大師請講。”
淨安捋了捋清須:“那還是在前朝末年的事,錢鏐、錢元瓘父子獨霸杭州期間,父子倆殘暴荒淫,不知有多少百姓冤死在他們手裏。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蘇軾點點頭,來杭州任職前,他也曾詳細了解了杭州的曆史,對於這一段,他是熟悉的:“錢鏐濫殺無辜、勞民傷財,這我是知道的。不過他們後來都歸順了大宋。”
“不錯,佛祖保佑,後來我朝平定天下建都汴京,錢家歸順了大宋。這段不堪迴首的曆史總算過去了。不過據傳父子倆在位時大量收集奇珍異寶,還將這些財寶藏匿於郊外的深山之中。據說是為了東山再起做準備。”
蘇軾驚道:“哦!真有此事?”
“這個隻是民間相傳,真相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後來一天夜裏,錢家發生了滅門慘案。全家上下百十號人悉數被殺絕。唉!那錢鏐、錢元瓘父子殺人如麻,可說是罪有應得,隻可惜其餘一眾家眷。罪過!罪過!”
蘇祥忍不住問道:“那些寶藏呢?”
淨安輕輕搖頭:“可惜錢家一滅,再也無人知曉寶藏的下落。這消息還是從那起滅門案中逃出的一名馬夫嘴裏透露出來的。自此數十年來,到這裏尋寶之人不計其數,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隻可惜沒有一人有好結果。隻是…”
寶山插嘴問:“怎樣?”
“老衲也是道聽傳聞,說二十年前,杭州府有一人倒是似乎找到了寶藏。”
“是誰?”
“此人據說曾是一名藥材店的夥計,常年在深山中采藥。本來家境貧寒,可是突然一夜間暴富,竟買下杭州府不少藥鋪。所有人都不知道此人哪裏來的這麽一大筆錢。”
“難道和那個寶藏有關聯?”
淨安頷首:“所有人都猜測此人的暴富和那個寶藏有關。”
蘇軾追問道:“大師可知道此人的姓名。”一聽此話,兄弟倆神色異常緊張。
周步雲狠狠地:“夫人還不是看上了戚家的寶藏。”
銀蓮怒道:“什麽寶藏,你又在胡說八道?我不理你了。”轉過身去。
周步雲上前道:“蓮妹,你放心,我是不會讓那個戚寶山得逞的。”
銀蓮疑道:“師哥,你…我不許你胡來。對了,你還沒說剛才去幹了什麽?”
周步雲有些得意地:“剛才我去了趟戚家。”
銀蓮好奇:“你去戚家幹什麽?”
“戚老爺子昨晚歸西了。”
“哦?”
“你不感到吃驚嗎?”
“老人家年事已高,身體又不太好,也在意料之中。”
周步雲冷笑:“老頭子平日嘴嚴得很,從來不漏絲毫口風。不過今日死到臨頭,我料定他絕不會將那個秘密帶到墳墓裏。果然不錯。”
“什麽秘密?”
周步雲得意地:“沒什麽。師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很快你便會知道的。”走開。銀蓮遲疑地看著周步雲的背影離去。
法緣寺內,蘇軾、蘇祥、潤林、寶山四人分頭去廂房查看。卻一個僧侶也沒找到。
寶山從一間廂房出來,潤林趕過來:“怎麽樣?”
“奇怪,一個人都沒有。上次我隨爹來過這裏,這寺雖不大,倒也有四五個禿頭和尚。這會兒都跑到哪兒去了?”
潤林思忖:“莫不是被十三鷹那廝宰了。”
蘇祥奔迴到蘇軾身邊:“少爺,四下都找了,沒人啊。”
蘇軾穿過天王殿,徑直來到大雄寶殿內。殿內燭火通明。蘇軾環顧四周,卻發現一個眉須花白,麵目慈藹的老和尚耷拉著腦袋被綁在了柱子上,急忙上前鬆綁。此時寶山、潤林也趕來。
老和尚喘了口氣,擦擦腦門上的細汗:“阿彌陀佛,多謝施主相救。”
“大師,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適才老衲在大殿裏打坐。突然闖進來一個蒙麵人。此人將刀架在老衲脖子上,硬是要逼問寶藏藏在何處?”
“寶藏?”
“是啊。敝寺地處荒郊,香火不甚旺盛。平日裏柴米都甚是拮據,哪裏來的寶藏。我便想勸他離去。誰知他竟將老衲綁了起來。幸虧施主及時相救。”
蘇軾臉上疑慮重重:“寶藏…”看了看兄弟倆。兄弟倆神色頗有些不自然。蘇祥提醒道:“少爺,來人必是十三鷹。”
蘇軾點點頭又問:“大師可還看到其他人嗎?”
老和尚搖頭:“沒有,隻一人。此人來去甚快,功夫倒是不弱。”
沒有紫煙、墨郎的消息,蘇軾更是心急。
老和尚恢複了往日的持重:“貧僧多謝各位相救,敢請教各位施主名諱。”
蘇軾抱拳:“敝人蘇軾,忝居杭州通判。深夜冒叩寶刹,十分擾極,還望大師見諒。”
“原來是蘇大人,失敬失敬。貧僧淨安,拜見大人。”鞠躬。
蘇軾好奇:“大師,寺中其他僧侶呢?”
“寺中弟子前日下山化緣去了。隻有貧僧在此。”
蘇祥問道:“不知那蒙麵人現在何處去了?”
“那人將我綁在這裏後,四處查尋了一遍,就出去了。”
淨安將蘇軾四人帶到一間廂房,謙恭地:“蘇大人請上座,各位施主請座。”蘇軾等人落座。淨安取來些粗茶,為眾人沏上。
蘇軾腦中迅速對今晚發生的事,簡單梳理了一下,現在最讓他擔心的就是紫煙和墨郎的安危。十三鷹挾持了二人上山,在沒脫身之前,應不會加害二人。但是根據這位老僧的說法,此賊又在尋什麽寶藏,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呢?突然冒出的寶藏,讓蘇軾頗為意外,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大師,那蒙麵人尋的究竟是什麽寶藏?”
淨安眼中流露出不忍,長噓一口氣道:“蘇大人若是願聽,老衲不妨閑扯兩句。都是道聽途說,當不得真。”
“哦!正求之不得,大師請講。”
淨安捋了捋清須:“那還是在前朝末年的事,錢鏐、錢元瓘父子獨霸杭州期間,父子倆殘暴荒淫,不知有多少百姓冤死在他們手裏。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蘇軾點點頭,來杭州任職前,他也曾詳細了解了杭州的曆史,對於這一段,他是熟悉的:“錢鏐濫殺無辜、勞民傷財,這我是知道的。不過他們後來都歸順了大宋。”
“不錯,佛祖保佑,後來我朝平定天下建都汴京,錢家歸順了大宋。這段不堪迴首的曆史總算過去了。不過據傳父子倆在位時大量收集奇珍異寶,還將這些財寶藏匿於郊外的深山之中。據說是為了東山再起做準備。”
蘇軾驚道:“哦!真有此事?”
“這個隻是民間相傳,真相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後來一天夜裏,錢家發生了滅門慘案。全家上下百十號人悉數被殺絕。唉!那錢鏐、錢元瓘父子殺人如麻,可說是罪有應得,隻可惜其餘一眾家眷。罪過!罪過!”
蘇祥忍不住問道:“那些寶藏呢?”
淨安輕輕搖頭:“可惜錢家一滅,再也無人知曉寶藏的下落。這消息還是從那起滅門案中逃出的一名馬夫嘴裏透露出來的。自此數十年來,到這裏尋寶之人不計其數,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隻可惜沒有一人有好結果。隻是…”
寶山插嘴問:“怎樣?”
“老衲也是道聽傳聞,說二十年前,杭州府有一人倒是似乎找到了寶藏。”
“是誰?”
“此人據說曾是一名藥材店的夥計,常年在深山中采藥。本來家境貧寒,可是突然一夜間暴富,竟買下杭州府不少藥鋪。所有人都不知道此人哪裏來的這麽一大筆錢。”
“難道和那個寶藏有關聯?”
淨安頷首:“所有人都猜測此人的暴富和那個寶藏有關。”
蘇軾追問道:“大師可知道此人的姓名。”一聽此話,兄弟倆神色異常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