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頃,陸文元起身道:“蘇大人,我已經寫好了。”隨即朗聲道:“采蓮人在綠楊津,在綠楊津一闕新。一闕新歌聲嗽玉,歌聲嗽玉采蓮人。”
蘇軾和盧院士互望,均點頭:“不錯。”
此時龐敬也道:“蘇大人,我也寫好了。”
蘇軾笑道:“讀來聽聽。”
龐敬清了清嗓音,念道:“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蘇軾驚喜地看了看盧院士,連聲讚道:“好!好!萬鬆書院真是才人輩出啊。”能得天下第一才子的衷心稱讚,盧院士心中如飲美酒,甘芳清冽,香沁肌骨。
龐敬臉上也頗有光彩。而陸文元在一旁卻不由妒火中燒,酸言酸語地:“好詩,真是好詩。隻是這麽好的詩,我好像在哪裏聽過。”
龐敬大怒:“你說我抄襲,陸文元,你不要血口噴人。”
陸文元傲然道:“平日半天都憋不出一句像樣的詩句,今天倒是突然靈光起來了。”
龐敬手指陸文元,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你…你太也目中無人,你以為萬鬆書院就隻有你陸文元嗎?今天蘇大人在這裏,你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戰。”
陸文元狠狠地:“好啊。就怕你不敢。”
龐敬甩袖奔出了學堂,陸文元頭也不迴跟了出去。
盧院士料不到竟鬧到如此局麵,麵色尷尬,生怕觸怒了蘇軾,忙道:“蘇大人見笑了。”
蘇軾臉上卻沒有一絲不快,笑道:“想不到今日居然有幸看到兩位才子各展身手,嗯,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啊,盧院士,一起去看看吧。”
盧院士見事已至此,也隻好道:“大人請。”眾學子隨著蘇軾和盧院士湧了出來。
樂室裏三層外三層,被圍得水泄不通。龐敬坐在一張古箏前,神態有些拘謹。而陸文元站在編鍾前卻似乎胸有成竹。
蘇軾掃視了一種學子,神色莊重地道:“我大宋雖以文立國,科舉考試也以文取人,但是要成為一個可堪大用的人才,必須先有一個全麵的學習,既包括知識學養上的,也包括道德品格上的。在書院眾多科目中,樂是大家最忽視的科目。但是樂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開拓我們的心胸。對你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既然兩位學子讓我來做主考,我就選擇‘樂’來做為比試的第一科。你們準備好了嗎?”兩人各自點點頭。蘇軾示意開始。
樂聲起,陸文元敲擊的編鍾動作瀟灑,旋律起而又伏,綿延不斷,優美動聽;不由讓人閉目暢想。而反觀龐敬的古箏卻似乎動作魯頓,音色生滯。龐敬臉上不由冒出了汗。盧院士聽了也不住搖頭。
一曲終了,蘇軾點評:“這首《平沙落雁》取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裏,天際飛鳴,借鵠鴻之遠誌,寫逸士之心胸,基調靜美,但靜中有動。龐敬,你還需對曲情多加理解。”這一句已擺明了勝負。有部分學子不由歡唿了起來。而另一些則憤憤不平。
陸文元臉上不由得意起來。而龐敬卻有些鬱鬱寡歡。
馬場上,龐敬、陸文元各騎一匹高頭大馬。
盧院士看了看蘇軾,對二人,也對著其餘學子:“這一場就比試六藝中的‘禦’,你們兩人騎馬從山前那顆小樹折迴來,先到者為勝。明白了嗎?”
此次龐敬倒顯得信心十足,早已迫不及待要挽迴頹勢。而陸文元騎在馬上,頗有些不自然。
盧院士朗聲道:“好了,開始吧。”一聽令下,龐敬駕馬似離弦利箭疾馳而出。陸文元用雙腳使勁夾了夾馬肚子,那馬兒卻似乎和他較勁,隻往前邁了兩步。陸文元顯得狼狽之極,見一雙雙眼睛注視著自己,臉刷地紅到了脖跟,手中奮力揚鞭,卻不想弄傷了手掌,一時急得冒汗:“駕,駕…”好半天,馬兒轉了幾圈才跑將起來。
龐敬迴首望陸文元這邊,一雪前恥,心中甚是暢快。這一場勝負一目了然。眾學子簇擁著龐敬喝彩。陸文元卻憋著勁兒等待下一場。
蘇軾笑著點頭,對盧院士說道:“‘樂’、‘禦’都考了,我看這最後一場就考‘射’吧。”
盧院士點頭:“理當如此。”
靶場上,兩人各舉弓箭,挑釁地互望對方一眼,這一次,臉上都是誌在必得。
隻見兩人搭箭張弓,神情甚是緊張,各自心知這一箭定勝負,所以都不敢冒然出手。許久,兩人幾乎同時射出弓箭。兩支羽箭疾馳而去,幾乎同時中靶,均在靶心正中。眾學子爆發出一陣歡唿聲。
盧院士繃緊的神經終於一鬆,籲了口長氣,如此平手正合心意。蘇軾開懷笑道:“看來今日注定是個平局。兩位學子各擅其長,真是令本官大飽眼福啊。”
陸文元仍是不甘心,上前嚷道:“學生再請大人出題,今日與他非要分出勝負不可。”
龐敬也不甘落後:“好啊,來吧,誰怕誰。請蘇大人出題。”
盧院士心知兩人再鬧下去,在蘇軾麵前不好看,忙斥責道:“不可造次。還不快下去。”
蘇軾見兩人怒氣未平,溫言撮合道:“好了,就到這裏吧。今日兩位學子一展風采,看到我大宋後繼有人,本官很欣慰,年輕人掙強好勝並非壞事,但萬不可傷了和氣。本官希望你們日後勤加努力,都成為我朝的棟梁之才。”兩人聽此話,雖心中各自不服,但也隻好不再言語。
蘇軾和盧院士互望,均點頭:“不錯。”
此時龐敬也道:“蘇大人,我也寫好了。”
蘇軾笑道:“讀來聽聽。”
龐敬清了清嗓音,念道:“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蘇軾驚喜地看了看盧院士,連聲讚道:“好!好!萬鬆書院真是才人輩出啊。”能得天下第一才子的衷心稱讚,盧院士心中如飲美酒,甘芳清冽,香沁肌骨。
龐敬臉上也頗有光彩。而陸文元在一旁卻不由妒火中燒,酸言酸語地:“好詩,真是好詩。隻是這麽好的詩,我好像在哪裏聽過。”
龐敬大怒:“你說我抄襲,陸文元,你不要血口噴人。”
陸文元傲然道:“平日半天都憋不出一句像樣的詩句,今天倒是突然靈光起來了。”
龐敬手指陸文元,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你…你太也目中無人,你以為萬鬆書院就隻有你陸文元嗎?今天蘇大人在這裏,你敢不敢接受我的挑戰。”
陸文元狠狠地:“好啊。就怕你不敢。”
龐敬甩袖奔出了學堂,陸文元頭也不迴跟了出去。
盧院士料不到竟鬧到如此局麵,麵色尷尬,生怕觸怒了蘇軾,忙道:“蘇大人見笑了。”
蘇軾臉上卻沒有一絲不快,笑道:“想不到今日居然有幸看到兩位才子各展身手,嗯,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啊,盧院士,一起去看看吧。”
盧院士見事已至此,也隻好道:“大人請。”眾學子隨著蘇軾和盧院士湧了出來。
樂室裏三層外三層,被圍得水泄不通。龐敬坐在一張古箏前,神態有些拘謹。而陸文元站在編鍾前卻似乎胸有成竹。
蘇軾掃視了一種學子,神色莊重地道:“我大宋雖以文立國,科舉考試也以文取人,但是要成為一個可堪大用的人才,必須先有一個全麵的學習,既包括知識學養上的,也包括道德品格上的。在書院眾多科目中,樂是大家最忽視的科目。但是樂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開拓我們的心胸。對你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既然兩位學子讓我來做主考,我就選擇‘樂’來做為比試的第一科。你們準備好了嗎?”兩人各自點點頭。蘇軾示意開始。
樂聲起,陸文元敲擊的編鍾動作瀟灑,旋律起而又伏,綿延不斷,優美動聽;不由讓人閉目暢想。而反觀龐敬的古箏卻似乎動作魯頓,音色生滯。龐敬臉上不由冒出了汗。盧院士聽了也不住搖頭。
一曲終了,蘇軾點評:“這首《平沙落雁》取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裏,天際飛鳴,借鵠鴻之遠誌,寫逸士之心胸,基調靜美,但靜中有動。龐敬,你還需對曲情多加理解。”這一句已擺明了勝負。有部分學子不由歡唿了起來。而另一些則憤憤不平。
陸文元臉上不由得意起來。而龐敬卻有些鬱鬱寡歡。
馬場上,龐敬、陸文元各騎一匹高頭大馬。
盧院士看了看蘇軾,對二人,也對著其餘學子:“這一場就比試六藝中的‘禦’,你們兩人騎馬從山前那顆小樹折迴來,先到者為勝。明白了嗎?”
此次龐敬倒顯得信心十足,早已迫不及待要挽迴頹勢。而陸文元騎在馬上,頗有些不自然。
盧院士朗聲道:“好了,開始吧。”一聽令下,龐敬駕馬似離弦利箭疾馳而出。陸文元用雙腳使勁夾了夾馬肚子,那馬兒卻似乎和他較勁,隻往前邁了兩步。陸文元顯得狼狽之極,見一雙雙眼睛注視著自己,臉刷地紅到了脖跟,手中奮力揚鞭,卻不想弄傷了手掌,一時急得冒汗:“駕,駕…”好半天,馬兒轉了幾圈才跑將起來。
龐敬迴首望陸文元這邊,一雪前恥,心中甚是暢快。這一場勝負一目了然。眾學子簇擁著龐敬喝彩。陸文元卻憋著勁兒等待下一場。
蘇軾笑著點頭,對盧院士說道:“‘樂’、‘禦’都考了,我看這最後一場就考‘射’吧。”
盧院士點頭:“理當如此。”
靶場上,兩人各舉弓箭,挑釁地互望對方一眼,這一次,臉上都是誌在必得。
隻見兩人搭箭張弓,神情甚是緊張,各自心知這一箭定勝負,所以都不敢冒然出手。許久,兩人幾乎同時射出弓箭。兩支羽箭疾馳而去,幾乎同時中靶,均在靶心正中。眾學子爆發出一陣歡唿聲。
盧院士繃緊的神經終於一鬆,籲了口長氣,如此平手正合心意。蘇軾開懷笑道:“看來今日注定是個平局。兩位學子各擅其長,真是令本官大飽眼福啊。”
陸文元仍是不甘心,上前嚷道:“學生再請大人出題,今日與他非要分出勝負不可。”
龐敬也不甘落後:“好啊,來吧,誰怕誰。請蘇大人出題。”
盧院士心知兩人再鬧下去,在蘇軾麵前不好看,忙斥責道:“不可造次。還不快下去。”
蘇軾見兩人怒氣未平,溫言撮合道:“好了,就到這裏吧。今日兩位學子一展風采,看到我大宋後繼有人,本官很欣慰,年輕人掙強好勝並非壞事,但萬不可傷了和氣。本官希望你們日後勤加努力,都成為我朝的棟梁之才。”兩人聽此話,雖心中各自不服,但也隻好不再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