坩堝買迴來了,楊文禮就有事可幹了,他第二天就準備開始幹起來。
可是當他走進兵器製作坊,正想開幹時,楊仁日卻向他報告:“大當家,我們已經製造出少量標準製式弓箭,請你審核。”
“哦!是嗎?你自己試過了嗎?”聽到這個好消息,楊文禮露出了笑意問他道。
“屬下試過了,和我們以前使用的弓箭射程一致,射擊精準,完全達到了製式弓的標準。”楊仁日肯定的迴答。
“好!非常好!這證明我們掌握了快速製造弓箭的能力,並且能夠批量製造,這是我們將來能戰勝強大對手的最有力的一個優勢。哈哈哈!”楊文禮興奮異常的對楊仁日說道,最後哈哈大笑起來。
也難怪他高興,要想戰勝強大的對手,先進的戰略戰術思想,兵員的素質,強大的軍備實力,以及還要有一部分天時地利的因素,這幾個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其中強大的軍備實力也是一個主要因素,古代弓箭製作周期長,又要製弓大師親手製作,才能製造出少量的優秀弓箭,所以被之為寶弓。
可就是這些寶弓,都比不過楊文禮根據後世製弓技術製造出來的這些標準製式弓,無論是射程、精確度還是使用難異度都相差好遠。而且他如今還能批量製造,製作周期很短,你們說他能不興奮嗎?
楊文禮腦海裏已經想象出將來在他統領下的千軍萬馬,人手使用一把標準製式弓射向敵軍形成箭雨的情景,這就是碾壓,到時沒有任何對手能阻擋他的進攻。
意淫之後,楊文禮就大手一揮高興地對楊仁日說道:“走!帶上一些樣品,我們到後山去試試。”
“是”楊仁日應諾之後就馬上轉身命令他的五個奴隸兵道:“義巨、義闕、義珠、義稱、義夜,你們先停下手頭的事情,每人帶上一張五鬥弓和一張兩石弓以及適量的弓箭,隨大當家去後山試箭。”
“是”五個奴隸兵也立刻立正,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高聲應諾。
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他們每人都學會了軍人禮儀,漸漸的由一個普通的土匪嘍囉變成了一個基本合格的軍人。
軍人強於土匪的是什麽?就是紀律,鐵一般的紀律以及嚴格的上下級關係。不僅是戰場上,就是日常生活中,也要嚴格遵守。
戚家軍為什麽被稱為天下強軍,屢屢以少擊多,打敗了比他們多得多的倭寇,就是因為有嚴格的軍紀,鳴鼓則進,前麵就是有刀山火海,縱或是萬丈深淵也不能退後一步,即便是遲疑都要受到嚴厲的處罰。
楊文禮就是學習戚家軍的治軍思想,並且比他還更嚴厲,戰場上如果不聽軍令或當逃兵,敗退等行為,不僅本人會斬首,連家人都會遭秧,在古代,婦人之仁不久會害死自己,還有可能會害死千千萬萬的百姓。建奴殘暴強悍,他會比他們更野蠻強悍,以暴製暴,最終徹底的打敗他們。
……
“嘣”一陣弓弦響起,箭枝似閃電一樣,以肉眼看不清的速度,擊中了遠處二百米外約一抱粗的樹幹,箭頭沒入樹幹足有二寸之深,隻有箭杆在高速的顫動。
楊文禮左手遞過手中的五鬥弓箭,右手又接過一張兩石強弓,又一次搭箭再射,“嘣”……又是嘣的一聲,箭枝已沒入了剛才那樹幹約一尺之深,這次使用的是重箭,威力更甚,肉眼已看不到尾杆顫抖,好像是鋼鐵鑄就的箭杆一樣。其實是顫動頻率太快,所以造成這種視覺假相。
楊文禮接連把所有帶來的弓箭都試了一遍,基本判斷出了各張弓箭的射程和精確度,才對身邊的楊仁日說道:“不錯,已經基本合格,接下來就大量製造吧!”
“是,保證完成任務。”楊仁日又是條件反射式的一個立正行禮應道。
其實五鬥弓和兩石弓在戰場的實際射程沒有多少區別,不僅一個是使用輕箭,一個是使用重箭的原因,雖然兩石弓的最遠射程要比五鬥弓遠一百米左右,可在實際的戰鬥中,為了提高命中率,往往在100米至150米左右的距離才射擊,這樣兩種弓箭的最遠射程其實已沒有意義,因為五鬥弓也能射這麽遠。
不過兩種弓箭的破甲能力就區別很大了,兩石弓幾乎可以破任何盔甲,其中包括建奴白甲兵的三層甲,而五鬥弓卻做不到,它最多可以破棉甲或防禦能力差一點的鎖子甲。
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大量製造,由於采用了很多模具進行規範,不用擔心刨多刨少,製作速度很快。又由於釆用流水線思想的並列製造方法,在訓弓的同時,還可以製作弓體或後期的纏絲、上漆等工序,楊仁日他們六個人,每一個人每兩天大約可以製作出一把標準弓箭。
合計每天可以製作出三張弓箭,隻要三個月時間,就可以為山寨裏的每一個戰鬥人員製一張標準弓。
三個月似乎很長,卻是這些奴隸兵和屯田兵經過力量訓練,初步達到可以訓練弓箭的標準。
所以楊文禮暫時不打算再增加兵器坊的人員規模。三百張弓,從長遠來看是遠遠不夠的,至少要三千張弓甚至三萬張弓,但那是將來增加兵員和地盤之後的事情。
事情要一步一步的來,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未來的變化因素很大,有可能他要將兵器坊遷到東北去,那麽帶太多的成品弓就是一個累贄。
從大別山到東北太遠了,即便是坐海船去,每一點運力,甚至每一滴淡水都是非常寶貴的。
試過弓箭之後,心情高興的楊文禮帶著楊仁日以及他的五個奴隸兵返迴了兵器坊。
剛才耽擱了一點時間,他要去幹他自己的事了。由於其他人都有事幹,楊文禮親自一個人開始幹起來。
先為爐子引火,將木碳燒起來先,要先熱一下爐子,第一次的木碳基本上浪費了近半,還要再加一次木碳,才能正式放坩堝開始實驗融煉。
他這一通忙下來就到了中午了,他就任爐子在燒著,先迴家吃飯了。
……未完待續
可是當他走進兵器製作坊,正想開幹時,楊仁日卻向他報告:“大當家,我們已經製造出少量標準製式弓箭,請你審核。”
“哦!是嗎?你自己試過了嗎?”聽到這個好消息,楊文禮露出了笑意問他道。
“屬下試過了,和我們以前使用的弓箭射程一致,射擊精準,完全達到了製式弓的標準。”楊仁日肯定的迴答。
“好!非常好!這證明我們掌握了快速製造弓箭的能力,並且能夠批量製造,這是我們將來能戰勝強大對手的最有力的一個優勢。哈哈哈!”楊文禮興奮異常的對楊仁日說道,最後哈哈大笑起來。
也難怪他高興,要想戰勝強大的對手,先進的戰略戰術思想,兵員的素質,強大的軍備實力,以及還要有一部分天時地利的因素,這幾個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其中強大的軍備實力也是一個主要因素,古代弓箭製作周期長,又要製弓大師親手製作,才能製造出少量的優秀弓箭,所以被之為寶弓。
可就是這些寶弓,都比不過楊文禮根據後世製弓技術製造出來的這些標準製式弓,無論是射程、精確度還是使用難異度都相差好遠。而且他如今還能批量製造,製作周期很短,你們說他能不興奮嗎?
楊文禮腦海裏已經想象出將來在他統領下的千軍萬馬,人手使用一把標準製式弓射向敵軍形成箭雨的情景,這就是碾壓,到時沒有任何對手能阻擋他的進攻。
意淫之後,楊文禮就大手一揮高興地對楊仁日說道:“走!帶上一些樣品,我們到後山去試試。”
“是”楊仁日應諾之後就馬上轉身命令他的五個奴隸兵道:“義巨、義闕、義珠、義稱、義夜,你們先停下手頭的事情,每人帶上一張五鬥弓和一張兩石弓以及適量的弓箭,隨大當家去後山試箭。”
“是”五個奴隸兵也立刻立正,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高聲應諾。
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他們每人都學會了軍人禮儀,漸漸的由一個普通的土匪嘍囉變成了一個基本合格的軍人。
軍人強於土匪的是什麽?就是紀律,鐵一般的紀律以及嚴格的上下級關係。不僅是戰場上,就是日常生活中,也要嚴格遵守。
戚家軍為什麽被稱為天下強軍,屢屢以少擊多,打敗了比他們多得多的倭寇,就是因為有嚴格的軍紀,鳴鼓則進,前麵就是有刀山火海,縱或是萬丈深淵也不能退後一步,即便是遲疑都要受到嚴厲的處罰。
楊文禮就是學習戚家軍的治軍思想,並且比他還更嚴厲,戰場上如果不聽軍令或當逃兵,敗退等行為,不僅本人會斬首,連家人都會遭秧,在古代,婦人之仁不久會害死自己,還有可能會害死千千萬萬的百姓。建奴殘暴強悍,他會比他們更野蠻強悍,以暴製暴,最終徹底的打敗他們。
……
“嘣”一陣弓弦響起,箭枝似閃電一樣,以肉眼看不清的速度,擊中了遠處二百米外約一抱粗的樹幹,箭頭沒入樹幹足有二寸之深,隻有箭杆在高速的顫動。
楊文禮左手遞過手中的五鬥弓箭,右手又接過一張兩石強弓,又一次搭箭再射,“嘣”……又是嘣的一聲,箭枝已沒入了剛才那樹幹約一尺之深,這次使用的是重箭,威力更甚,肉眼已看不到尾杆顫抖,好像是鋼鐵鑄就的箭杆一樣。其實是顫動頻率太快,所以造成這種視覺假相。
楊文禮接連把所有帶來的弓箭都試了一遍,基本判斷出了各張弓箭的射程和精確度,才對身邊的楊仁日說道:“不錯,已經基本合格,接下來就大量製造吧!”
“是,保證完成任務。”楊仁日又是條件反射式的一個立正行禮應道。
其實五鬥弓和兩石弓在戰場的實際射程沒有多少區別,不僅一個是使用輕箭,一個是使用重箭的原因,雖然兩石弓的最遠射程要比五鬥弓遠一百米左右,可在實際的戰鬥中,為了提高命中率,往往在100米至150米左右的距離才射擊,這樣兩種弓箭的最遠射程其實已沒有意義,因為五鬥弓也能射這麽遠。
不過兩種弓箭的破甲能力就區別很大了,兩石弓幾乎可以破任何盔甲,其中包括建奴白甲兵的三層甲,而五鬥弓卻做不到,它最多可以破棉甲或防禦能力差一點的鎖子甲。
確實可以稱得上是大量製造,由於采用了很多模具進行規範,不用擔心刨多刨少,製作速度很快。又由於釆用流水線思想的並列製造方法,在訓弓的同時,還可以製作弓體或後期的纏絲、上漆等工序,楊仁日他們六個人,每一個人每兩天大約可以製作出一把標準弓箭。
合計每天可以製作出三張弓箭,隻要三個月時間,就可以為山寨裏的每一個戰鬥人員製一張標準弓。
三個月似乎很長,卻是這些奴隸兵和屯田兵經過力量訓練,初步達到可以訓練弓箭的標準。
所以楊文禮暫時不打算再增加兵器坊的人員規模。三百張弓,從長遠來看是遠遠不夠的,至少要三千張弓甚至三萬張弓,但那是將來增加兵員和地盤之後的事情。
事情要一步一步的來,一口吃不了一個胖子,未來的變化因素很大,有可能他要將兵器坊遷到東北去,那麽帶太多的成品弓就是一個累贄。
從大別山到東北太遠了,即便是坐海船去,每一點運力,甚至每一滴淡水都是非常寶貴的。
試過弓箭之後,心情高興的楊文禮帶著楊仁日以及他的五個奴隸兵返迴了兵器坊。
剛才耽擱了一點時間,他要去幹他自己的事了。由於其他人都有事幹,楊文禮親自一個人開始幹起來。
先為爐子引火,將木碳燒起來先,要先熱一下爐子,第一次的木碳基本上浪費了近半,還要再加一次木碳,才能正式放坩堝開始實驗融煉。
他這一通忙下來就到了中午了,他就任爐子在燒著,先迴家吃飯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