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文禮和少年們每天大量的運動,一個個都是大胃王,光米飯一人就可以吃三大碗,差不多是一斤的量。
家裏幾乎天天殺雞宰鴨,每一旬還要殺一頭肥豬,難怪老夫人心痛,要知道在此以前,她連吃個雞蛋,吃塊豆腐都是好菜。
不說別的,光是每天早上每個少年要吃米湯泡雞蛋就有夠敗家的了,還每人兩個。因為沒有牛奶,揚文禮就用早雞蛋代替了,他就是挖空心思想補充少年們的營養。要不然,他們小小年紀,為何一個個都是彪形大漢了呢?
……
“大家請看,竹片要削成和弓腹這個部位相同的樣式。首先刷一次稀一點的魚膠,任它風幹,弓腹和竹片裏麵都要刷,這是為了增強沾附性能。
時間不需要太長,表麵稍微風幹了就可以了。然後我們再用濃魚膠將竹片沾緊,魚膠要塗勻,不要太厚,隻要竹片貼穩了就可以了。
好啦!我們再準備沾另一麵的牛筋,也是同樣的步驟,刷兩次膠,先稀後幹,……”一天下午操練完後,揚文禮親身示範,手把手的教少年們製弓。
魚膠是個好東西,要論沾附性能,最先進的化學膠也比不過它。它一經沾穩,就能保持百年不開膠。
魚膠的做法,揚文禮沒有學習古人的方法。他是采用青魚的魚泡魚鱗,趁新鮮就搗碎成漿,這種魚膠的沾附力最霸道,隻要幹了,就像是天生的一樣,怎麽想辦法都不能分開了。
牛筋是揚文禮偷偷宰了自家的一頭水牛,還從外地花高價買了點牛筋,總算是備齊了。
製作弓箭最好的筋腱是牛筋和鹿筋,揚文禮是個完美主義者,因此哪怕是冒險都搞齊了牛筋。要做就做到最好,這是他的座位銘。
這番製弓,每人兩把,一把是短弓,大約1.2米左右,也稱為騎弓,五鬥弓,力道比較弱,隻能射輕箭,適合騎射,也適合普通人使用。
另一把弓長約1米8,是硬弓,也稱為兩石弓,射程遠,適合發射重箭,為破甲專用弓,一般人拉都拉不開,古代是名將專用。
揚文禮和家丁們當然能拉開,但是也拉不了多少下,兩石力可不是說笑的,已經基本脫離了普通人的範籌,兩石弓將來隻會用來射擊敵方重要人物,當古代版的阻擊槍使用。
到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纏絲線了,絲線要選用最好的蠶絲,在弓身的主要受力部位上綁上幾層,特別是剛剛沾竹片和牛筋的弓臂部分,還有弓箭的兩耳。
纏絲線費時間,而且要有相當大的耐心,那麽小的絲要緊緊密密的纏繞,纏一層還要刷一層魚膠,比繡花也不惶多讓了。
三天後絲線纏好了,可以進行最後一步刷油漆了。刷油漆的目的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保護弓身受潮,以免弓身失去彈力。因此,揚文禮在刷漆之前還刷了幾層桐油,桐油連船板都可以刷,防止船板受潮,可見其防水性能非常優良,故而揚文禮加了這道工序。
刷油漆一般是十天一層,要刷三到五層,這一刷就又是兩個月功夫,所以說製弓費時,這還是有現成的材料,否則真的要三年才能製成一把弓。
油漆幹了,一把合格的弓就基本完工了,隻要上了弦就可以使用了。
弓弦在製弓期間就已經製好了。一般人以為弓弦要用牛筋以增強彈性,其實是大錯特錯,正相反,弓弦最忌有彈性。
弓箭的力量來自弓臂,如果弓弦有彈性就會抵消掉一部分弓臂的張力,反而有害。
因此,揚文禮製作弓弦的材料選用了六成蠶絲四成麻線,非常牢固。大家都知道蠶絲的韌性非常強,還要強過鋼鐵幾籌,是製作弓弦的最好材料。摻麻線是防止蠶絲有彈性,而非增強韌性,所以六比四的比例最為適合。
弓箭弓箭,有弓還得有箭,這裏揚文禮又使用了一個小竅門。
古人製箭完全靠削,用手工一根一根地削,可見非常費時費工。揚文禮的小竅門是前世看到有人用電鑽製木杆而受啟發的。
這裏沒有電鑽,但是有畜力,通過畜力可以使用一個大齒輪帶動一個小齒輪的方法,小齒輪的轉速也能達到相當的速度。
通過這種半自動的方法,使用同一個模具切削,就可以保證箭杆是一模一樣。再加上標準化工序的弓身,可以保證同一拉力同一仰角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一樣的射程,這就是標準化的好處。
箭枝分兩種,一種輕箭,五鬥弓使用,一種重箭兩石弓專用。輕箭和重箭的區別就是箭頭和箭杆有區別。
先不說箭頭,箭杆的區別除了長度就是木質,輕箭用比較輕的木材,比如泡桐木,重箭用質量比較大的雜本,比如鐵力木,檀木。其中黃檀,中國南方的山裏到處都有,很容易獲得。
箭頭揚文禮選用了三菱鐵箭頭,一種短小的輕箭頭,一種長大的重箭頭,都采用同樣的三菱形。
大家都知道三菱軍刺刺傷的傷口很難止血,在戰場上基本上是一刀一個。三菱箭頭也是一樣的原理,殺傷力非常強。
製作三菱箭頭非常容易,首先用雜木削製兩種箭頭的形狀,由於別人都沒見過實物,由揚文禮親自一刀一刀削製而成。
木範製成,經過細致的打磨,就可以使用陶泥製範,待陶範陰幹之後,就放到火上燒,這樣一個簡單的模具就製成功了。
下一步就是融鐵成鋼進行澆鑄。是的,箭頭是重複使用的部件,必須是鋼,鐵易碎,不適合作箭頭。
總共隻有十一個人,箭頭的用量不大,平均每人以六十枝箭計算,隻有六、七百個左右。
其中五十枝輕箭,十枝重箭,輕箭頭重約一兩,重箭頭重約三兩,合計需要用鐵一百斤左右,因為融鐵為鋼也有損耗。
鐵在古代是管製產品,很難買到,幸虧揚文禮用量不大,可以買點農具湊合一下。
一般人以為煉鋼必須用平爐,其實不然,古代有炒鋼法,也一樣可以得到純度比較高的鋼。
……未完待續
家裏幾乎天天殺雞宰鴨,每一旬還要殺一頭肥豬,難怪老夫人心痛,要知道在此以前,她連吃個雞蛋,吃塊豆腐都是好菜。
不說別的,光是每天早上每個少年要吃米湯泡雞蛋就有夠敗家的了,還每人兩個。因為沒有牛奶,揚文禮就用早雞蛋代替了,他就是挖空心思想補充少年們的營養。要不然,他們小小年紀,為何一個個都是彪形大漢了呢?
……
“大家請看,竹片要削成和弓腹這個部位相同的樣式。首先刷一次稀一點的魚膠,任它風幹,弓腹和竹片裏麵都要刷,這是為了增強沾附性能。
時間不需要太長,表麵稍微風幹了就可以了。然後我們再用濃魚膠將竹片沾緊,魚膠要塗勻,不要太厚,隻要竹片貼穩了就可以了。
好啦!我們再準備沾另一麵的牛筋,也是同樣的步驟,刷兩次膠,先稀後幹,……”一天下午操練完後,揚文禮親身示範,手把手的教少年們製弓。
魚膠是個好東西,要論沾附性能,最先進的化學膠也比不過它。它一經沾穩,就能保持百年不開膠。
魚膠的做法,揚文禮沒有學習古人的方法。他是采用青魚的魚泡魚鱗,趁新鮮就搗碎成漿,這種魚膠的沾附力最霸道,隻要幹了,就像是天生的一樣,怎麽想辦法都不能分開了。
牛筋是揚文禮偷偷宰了自家的一頭水牛,還從外地花高價買了點牛筋,總算是備齊了。
製作弓箭最好的筋腱是牛筋和鹿筋,揚文禮是個完美主義者,因此哪怕是冒險都搞齊了牛筋。要做就做到最好,這是他的座位銘。
這番製弓,每人兩把,一把是短弓,大約1.2米左右,也稱為騎弓,五鬥弓,力道比較弱,隻能射輕箭,適合騎射,也適合普通人使用。
另一把弓長約1米8,是硬弓,也稱為兩石弓,射程遠,適合發射重箭,為破甲專用弓,一般人拉都拉不開,古代是名將專用。
揚文禮和家丁們當然能拉開,但是也拉不了多少下,兩石力可不是說笑的,已經基本脫離了普通人的範籌,兩石弓將來隻會用來射擊敵方重要人物,當古代版的阻擊槍使用。
到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纏絲線了,絲線要選用最好的蠶絲,在弓身的主要受力部位上綁上幾層,特別是剛剛沾竹片和牛筋的弓臂部分,還有弓箭的兩耳。
纏絲線費時間,而且要有相當大的耐心,那麽小的絲要緊緊密密的纏繞,纏一層還要刷一層魚膠,比繡花也不惶多讓了。
三天後絲線纏好了,可以進行最後一步刷油漆了。刷油漆的目的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保護弓身受潮,以免弓身失去彈力。因此,揚文禮在刷漆之前還刷了幾層桐油,桐油連船板都可以刷,防止船板受潮,可見其防水性能非常優良,故而揚文禮加了這道工序。
刷油漆一般是十天一層,要刷三到五層,這一刷就又是兩個月功夫,所以說製弓費時,這還是有現成的材料,否則真的要三年才能製成一把弓。
油漆幹了,一把合格的弓就基本完工了,隻要上了弦就可以使用了。
弓弦在製弓期間就已經製好了。一般人以為弓弦要用牛筋以增強彈性,其實是大錯特錯,正相反,弓弦最忌有彈性。
弓箭的力量來自弓臂,如果弓弦有彈性就會抵消掉一部分弓臂的張力,反而有害。
因此,揚文禮製作弓弦的材料選用了六成蠶絲四成麻線,非常牢固。大家都知道蠶絲的韌性非常強,還要強過鋼鐵幾籌,是製作弓弦的最好材料。摻麻線是防止蠶絲有彈性,而非增強韌性,所以六比四的比例最為適合。
弓箭弓箭,有弓還得有箭,這裏揚文禮又使用了一個小竅門。
古人製箭完全靠削,用手工一根一根地削,可見非常費時費工。揚文禮的小竅門是前世看到有人用電鑽製木杆而受啟發的。
這裏沒有電鑽,但是有畜力,通過畜力可以使用一個大齒輪帶動一個小齒輪的方法,小齒輪的轉速也能達到相當的速度。
通過這種半自動的方法,使用同一個模具切削,就可以保證箭杆是一模一樣。再加上標準化工序的弓身,可以保證同一拉力同一仰角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一樣的射程,這就是標準化的好處。
箭枝分兩種,一種輕箭,五鬥弓使用,一種重箭兩石弓專用。輕箭和重箭的區別就是箭頭和箭杆有區別。
先不說箭頭,箭杆的區別除了長度就是木質,輕箭用比較輕的木材,比如泡桐木,重箭用質量比較大的雜本,比如鐵力木,檀木。其中黃檀,中國南方的山裏到處都有,很容易獲得。
箭頭揚文禮選用了三菱鐵箭頭,一種短小的輕箭頭,一種長大的重箭頭,都采用同樣的三菱形。
大家都知道三菱軍刺刺傷的傷口很難止血,在戰場上基本上是一刀一個。三菱箭頭也是一樣的原理,殺傷力非常強。
製作三菱箭頭非常容易,首先用雜木削製兩種箭頭的形狀,由於別人都沒見過實物,由揚文禮親自一刀一刀削製而成。
木範製成,經過細致的打磨,就可以使用陶泥製範,待陶範陰幹之後,就放到火上燒,這樣一個簡單的模具就製成功了。
下一步就是融鐵成鋼進行澆鑄。是的,箭頭是重複使用的部件,必須是鋼,鐵易碎,不適合作箭頭。
總共隻有十一個人,箭頭的用量不大,平均每人以六十枝箭計算,隻有六、七百個左右。
其中五十枝輕箭,十枝重箭,輕箭頭重約一兩,重箭頭重約三兩,合計需要用鐵一百斤左右,因為融鐵為鋼也有損耗。
鐵在古代是管製產品,很難買到,幸虧揚文禮用量不大,可以買點農具湊合一下。
一般人以為煉鋼必須用平爐,其實不然,古代有炒鋼法,也一樣可以得到純度比較高的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