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流言
穿越古代後的農家生活 作者:白玉蘇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嘿嘿,也是沒想到,說不得就是那姓呂的替姓陸的背了黑鍋,誰讓她在村兒裏惹事太多,竟沒有人替她說句話。”
耳邊傳來刻意壓低著卻別有意味的笑聲,巧兒怔怔立在當地,臉色煞白。
也不知自己是怎麽迴的家,巧兒迴去了把自己關進堂屋便不出來,杜文秀不放心,過來察看,卻聽裏麵傳出壓抑的哭聲。
“巧兒,怎麽了這是?怎麽出去一趟迴來這樣了?”杜文秀心下有所猜想,不過還是想問問清楚。
方氏打從院外迴來,看見杜文秀在堂屋門上拍著,便走了過來。
“幹啥呢這是?不幹活又想偷懶。”
“娘,巧兒剛從外邊兒迴來,也不知道誰惹著她了,在裏頭哭呢。”杜文秀略有些焦急地說。
方氏想起來剛剛自己聽到的那些渾話,雖是和她們對罵了一頓不落下風,但是細思之下,卻有些怕,難不成巧兒聽到自己和別人罵的那些話了?
“哎呀,秀娘,方嫂子,這是幹啥呢?”陸家的大門被推開,焦婆子搖著個扇子一晃一晃走了進來。
看見她來,方氏忙丟了這頭兒去招唿她。
最近村兒裏很有些不好的傳言,家裏人不敢讓巧兒出去,怕她聽到了受不了。
隻是這大山村的小劉哥兒,原本說好了就要來下定的,也遲遲不來,兩個村兒離得不遠,就怕聽到些什麽壞了事。
這不,焦婆子今日來便是來說這事兒來了。
“說實話方嫂子,巧兒遇到這種事誰都不想的,那小劉哥兒也說,既然官府都將人抓了,這事兒定就是那呂氏想害人不成,讓巧兒受了驚。隻是劉家舉全家之力才供出這麽一個讀書苗子,實在不想在這種事兒上有什麽差池啊。”
“咋地?我家巧兒差點被人淹死,就因為這事兒,跟他家結親還能妨了他的前程不是?”方氏有些急眼。
焦婆子忙安慰道:“不是不是,不是這個意思,方嫂子別著急,坐下說話。”
杜文秀奉上茶水,焦婆子端起來飲了一口,才又說道:“那小劉哥兒一家子泥腿子出身,想要做官,自是不敢行遲踏錯一步,這會子與巧兒閨女隻是議親,合了八字說不合適,這事兒過了也就罷了。咱們條件好,什麽樣兒的找不著,往後啊,我自會替巧兒操著心,咱們尋個更好的,啊。”
方氏臉色一片灰暗,還想再爭取一下。“焦姐姐,你也知道,這事兒不賴我們巧兒啊,若不是那天殺的呂氏將她推下河,又怎會有陌生男子近了身,這......”
焦婆子將茶杯輕輕放在桌子上,斟酌了一下,才慢悠悠開口:“現下風氣最重禮教,方嫂子你也知道。他們家奔著當官兒去,不管會不會影響到小劉哥兒的考學,自是按最穩妥的來,倒也不是嫌棄巧兒......”
“焦嬸子。”杜文秀出言打斷了焦婆子的話,嘴角上翹,眼底卻無一絲笑意。“這門親事就這麽算了吧,有福之女不入無福之門,我們巧兒自有大好的前程等在後邊兒,就不去這一家子勢利眼的人家兒廝混了,他們不配。”
方氏急得轉身去扯她的衣襟,卻被她冷冷撥開手。“巧兒妹妹自有我們這哥嫂照看,絕不會讓她上趕著去到眼中隻會衡量得失而沒有人情味兒的人家去。現下我們家還好,若是強求結了親,有一天他們家比我們好了,隻怕也沒有我們妹妹什麽好日子過得。”
“就請焦嬸子幫我們巧兒迴絕了吧,這事兒勞焦嬸子跑了那麽些趟,區區一點兒腳錢,焦嬸子可別嫌少。”說著,塞了幾枚大錢給了焦婆子。
焦婆子原以為這媒沒有說成,自己怕是一分不落,算下來竟是虧了。
哪知這邊兒陸家這麽會做人,便是錢不多,心下也是和順。
隻可惜陸方巧這閨女,壞了名聲,不然衝著家裏人這麽會來事兒,也得緊著好媒給她說。
可惜了......
焦婆子搖著頭走了,杜文秀送了她,關了門,一迴身,方氏就拿著笤帚舞了過來,嘴裏還罵著“壞了我閨女的好親事,打死你都不虧”。
杜文秀一邊兒躲著,一邊兒叫道:“娘你真是老糊塗了,這麽樣兒的火坑偏你覺得好,若是巧兒硬是嫁過去了,怕是過不了一天好日子。”
“那就在家養著,養成個老閨女!這個家什麽時候輪到你做主了,一點兒規矩都沒有。”方氏氣狠了,手下不停,直把陸文秀從大門趕到了雞窩那邊。
“養著就養著,隻要我和方海還活著,就少不得她一口吃的,你怕什麽。”杜文秀被攆得狼狽,嘴裏卻不吃虧。
堂屋的門“吱呀”一聲打開了,哭腫了眼睛的巧兒俏生生的立在當前。
方氏看見她,手裏稍有停頓,杜文秀就麻溜地從旁邊躥了過去。
“娘,劉家的事兒就這麽算了,我聽嫂子的。”巧兒對方氏說道。
方氏還待再說,卻被巧兒打斷。
“我什麽都沒做,便傳出來這麽些閑話,難道非要我丟了命才算是保了清白?不管劉家人心裏怎麽想,都是有了嫌隙,隻要哥嫂不嫌棄我,願意留我在家,我就一輩子在家待著。要是這個家容不下我,我就去找個庵堂住著。”
話趕話的說到這兒,巧兒鼻子一酸,眼淚又流了下來。
明明自己是受害者,為什麽風言風語卻對著自己來?是不是當日死在河裏,才能讓她們閉嘴?
不,就算是自己死在了河裏,她們也隻會說同樣的話。
鞭子不打在自己的身上,誰又知道什麽叫痛?
張口說話是容易的,卻沒想過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
也許,就算是知道自己對他人造成了傷害,她們也是不在意的。
杜文秀上前去抱住她,任憑她的眼淚打濕了自己的衣裳。
晚間,去鎮上送貨的陸方海迴了家,杜文秀把這件事兒告訴他,他悶了半晌,說了一句知道了。
“村婦愚昧,不知道流言蜚語能殺人,按著自己的揣測編出多少故事來,千防萬防,不讓巧兒出去,哪曉得還是出了紕漏,讓她聽了這些渾話去。”杜文秀歎道,這些天她斷斷續續也聽了不少,才迴來跟方氏商量著不讓巧兒聽到這些。
隻是一個大活人,怎麽能一直關在家裏說不讓出去呢,何況還出了劉家中斷議親這件事兒,更是捂不住。
耳邊傳來刻意壓低著卻別有意味的笑聲,巧兒怔怔立在當地,臉色煞白。
也不知自己是怎麽迴的家,巧兒迴去了把自己關進堂屋便不出來,杜文秀不放心,過來察看,卻聽裏麵傳出壓抑的哭聲。
“巧兒,怎麽了這是?怎麽出去一趟迴來這樣了?”杜文秀心下有所猜想,不過還是想問問清楚。
方氏打從院外迴來,看見杜文秀在堂屋門上拍著,便走了過來。
“幹啥呢這是?不幹活又想偷懶。”
“娘,巧兒剛從外邊兒迴來,也不知道誰惹著她了,在裏頭哭呢。”杜文秀略有些焦急地說。
方氏想起來剛剛自己聽到的那些渾話,雖是和她們對罵了一頓不落下風,但是細思之下,卻有些怕,難不成巧兒聽到自己和別人罵的那些話了?
“哎呀,秀娘,方嫂子,這是幹啥呢?”陸家的大門被推開,焦婆子搖著個扇子一晃一晃走了進來。
看見她來,方氏忙丟了這頭兒去招唿她。
最近村兒裏很有些不好的傳言,家裏人不敢讓巧兒出去,怕她聽到了受不了。
隻是這大山村的小劉哥兒,原本說好了就要來下定的,也遲遲不來,兩個村兒離得不遠,就怕聽到些什麽壞了事。
這不,焦婆子今日來便是來說這事兒來了。
“說實話方嫂子,巧兒遇到這種事誰都不想的,那小劉哥兒也說,既然官府都將人抓了,這事兒定就是那呂氏想害人不成,讓巧兒受了驚。隻是劉家舉全家之力才供出這麽一個讀書苗子,實在不想在這種事兒上有什麽差池啊。”
“咋地?我家巧兒差點被人淹死,就因為這事兒,跟他家結親還能妨了他的前程不是?”方氏有些急眼。
焦婆子忙安慰道:“不是不是,不是這個意思,方嫂子別著急,坐下說話。”
杜文秀奉上茶水,焦婆子端起來飲了一口,才又說道:“那小劉哥兒一家子泥腿子出身,想要做官,自是不敢行遲踏錯一步,這會子與巧兒閨女隻是議親,合了八字說不合適,這事兒過了也就罷了。咱們條件好,什麽樣兒的找不著,往後啊,我自會替巧兒操著心,咱們尋個更好的,啊。”
方氏臉色一片灰暗,還想再爭取一下。“焦姐姐,你也知道,這事兒不賴我們巧兒啊,若不是那天殺的呂氏將她推下河,又怎會有陌生男子近了身,這......”
焦婆子將茶杯輕輕放在桌子上,斟酌了一下,才慢悠悠開口:“現下風氣最重禮教,方嫂子你也知道。他們家奔著當官兒去,不管會不會影響到小劉哥兒的考學,自是按最穩妥的來,倒也不是嫌棄巧兒......”
“焦嬸子。”杜文秀出言打斷了焦婆子的話,嘴角上翹,眼底卻無一絲笑意。“這門親事就這麽算了吧,有福之女不入無福之門,我們巧兒自有大好的前程等在後邊兒,就不去這一家子勢利眼的人家兒廝混了,他們不配。”
方氏急得轉身去扯她的衣襟,卻被她冷冷撥開手。“巧兒妹妹自有我們這哥嫂照看,絕不會讓她上趕著去到眼中隻會衡量得失而沒有人情味兒的人家去。現下我們家還好,若是強求結了親,有一天他們家比我們好了,隻怕也沒有我們妹妹什麽好日子過得。”
“就請焦嬸子幫我們巧兒迴絕了吧,這事兒勞焦嬸子跑了那麽些趟,區區一點兒腳錢,焦嬸子可別嫌少。”說著,塞了幾枚大錢給了焦婆子。
焦婆子原以為這媒沒有說成,自己怕是一分不落,算下來竟是虧了。
哪知這邊兒陸家這麽會做人,便是錢不多,心下也是和順。
隻可惜陸方巧這閨女,壞了名聲,不然衝著家裏人這麽會來事兒,也得緊著好媒給她說。
可惜了......
焦婆子搖著頭走了,杜文秀送了她,關了門,一迴身,方氏就拿著笤帚舞了過來,嘴裏還罵著“壞了我閨女的好親事,打死你都不虧”。
杜文秀一邊兒躲著,一邊兒叫道:“娘你真是老糊塗了,這麽樣兒的火坑偏你覺得好,若是巧兒硬是嫁過去了,怕是過不了一天好日子。”
“那就在家養著,養成個老閨女!這個家什麽時候輪到你做主了,一點兒規矩都沒有。”方氏氣狠了,手下不停,直把陸文秀從大門趕到了雞窩那邊。
“養著就養著,隻要我和方海還活著,就少不得她一口吃的,你怕什麽。”杜文秀被攆得狼狽,嘴裏卻不吃虧。
堂屋的門“吱呀”一聲打開了,哭腫了眼睛的巧兒俏生生的立在當前。
方氏看見她,手裏稍有停頓,杜文秀就麻溜地從旁邊躥了過去。
“娘,劉家的事兒就這麽算了,我聽嫂子的。”巧兒對方氏說道。
方氏還待再說,卻被巧兒打斷。
“我什麽都沒做,便傳出來這麽些閑話,難道非要我丟了命才算是保了清白?不管劉家人心裏怎麽想,都是有了嫌隙,隻要哥嫂不嫌棄我,願意留我在家,我就一輩子在家待著。要是這個家容不下我,我就去找個庵堂住著。”
話趕話的說到這兒,巧兒鼻子一酸,眼淚又流了下來。
明明自己是受害者,為什麽風言風語卻對著自己來?是不是當日死在河裏,才能讓她們閉嘴?
不,就算是自己死在了河裏,她們也隻會說同樣的話。
鞭子不打在自己的身上,誰又知道什麽叫痛?
張口說話是容易的,卻沒想過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
也許,就算是知道自己對他人造成了傷害,她們也是不在意的。
杜文秀上前去抱住她,任憑她的眼淚打濕了自己的衣裳。
晚間,去鎮上送貨的陸方海迴了家,杜文秀把這件事兒告訴他,他悶了半晌,說了一句知道了。
“村婦愚昧,不知道流言蜚語能殺人,按著自己的揣測編出多少故事來,千防萬防,不讓巧兒出去,哪曉得還是出了紕漏,讓她聽了這些渾話去。”杜文秀歎道,這些天她斷斷續續也聽了不少,才迴來跟方氏商量著不讓巧兒聽到這些。
隻是一個大活人,怎麽能一直關在家裏說不讓出去呢,何況還出了劉家中斷議親這件事兒,更是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