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有護院了
穿越古代後的農家生活 作者:白玉蘇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範太太嗬嗬笑著,白胖的臉龐笑得像廟裏端坐的彌勒佛。
“哪有當娘的不想孩子的,我怪你做什麽?”又打桌盤上拿了西瓜給她。
“你也吃塊西瓜解解暑,看你這般樣子,定是路上走的急了,可莫要中了暑。”
巧兒乖巧接過,又謝了範太太,先將西瓜往慧姐兒嘴裏送去。
慧姐兒張口,卻又聽杜文秀急聲道:“將將她才吃了一點兒哩,莫要喂多了,招唿著拉肚。”
巧兒忙又將西瓜拿走,慧姐瞧著要到嘴的好吃沒了,嘴巴一癟便要哭。
巧兒又忙忙去哄,跟她打商量:“便隻嗦一下罷了,可是不許咬。”
又把西瓜舉到她麵前,稍在嘴裏停了幾息便拿開,慧姐尚沒吃夠,癟嘴要哭。
奶媽上前接過慧姐兒,道是看著像是要睡了,抱著便朝院兒裏走去。
巧兒這才鬆了手吃瓜,又問範太太一路上可順利。
“順利,都順利。還要謝過慧姐兒的舅母給了銀錢開銷,一路上早早的出發,又早早尋了客棧歇息,倒不曾受得什麽罪。”
巧兒驚訝看向杜文秀,此事她竟不知。
“承義也是嘴緊,這般大事也不告訴我知曉。”
“告訴你做什麽,讓你再來與我客氣一番?都是一家人,沒的做出這般樣子來瞧。”
杜文秀笑著說道,與範太太又是一遍你來我往的熱鬧,這才了結了此事。
“這院子買下來也不過幾天,我家裏人少,動作慢,也不知親家太太幾時到。”
“為著不耽誤事兒,特請了人過來收拾,隻是旁的人到底沒咱們家自己人經心,若有什麽沒做到的,請親家太太多海涵。”
杜文秀又對著範太太說道。
她叫張牙婆幫著找了做事經心的人來收拾旁邊的庭院,沒想到範昭一家這般快就來了,光收拾了倒還沒去看看。
“哎呀,真的是,又叫你破費了。我們知道家裏缺人,卻是帶了好些人,來了各人動一動就收好了。”
範太太如今在範家過了些子手頭兒無錢的日子,倒是知道心疼錢了。
杜文秀笑著說:“這大夏天的,大家來了也都累著了。若是到時候才開始收,怕是要緩上些日子才能好哩,不如這般進去了就能住的好。”
範太太自是對她謝了又謝,又告訴她自家將宅院托給自己的奶媽一家,其他的人都帶了來。
“共帶了男仆九人,仆婦十人,並三個丫鬟,一個奶娘。其中男仆裏頭有六人是借的,待咱們招到了人,還要放他們迴去哩。”
一聽帶了這般多的人過來,杜文秀不由心喜。
有範昭在家中坐鎮,以後家裏有何事都不需自己多費心。
雖是出了一個宅子的銀錢,但是換來與巧兒比鄰而居,想來陸方海迴來也是沒有話說。
便把自己的想法與範太太說了,以後兩家自還是各過各的,但是保衛工作必須得是一起做的。
像男仆護院,皆由杜文秀出錢,而範家的開銷,光是巧兒的薪俸卻也夠了。
自家再幫襯著些,日子定是無憂的。
她話兒說得巧妙,範太太聽得也是舒心,一個勁兒的道好。
外邊兒又有荷葉過來問,說老爺問太太可歇好了,若是歇好了,隻怕還要帶著人去將各屋分派一番才好。
瓜也吃了,茶也喝了,範家人怕失禮,早在午間便在飯館裏吃了午飯,如今這會兒隻差午睡歇眠。
邊兒上二郎也借這個機會要出去,杜文秀喚了齊三娘帶他到前院兒歇午睡。
範太太起身告罪,道是先過去收拾,杜文秀又與她說好晚上都在這邊吃飯,為他們接風。
初來乍到,也要讓別人盡地主之誼,範太太倒是大大方方應下,杜文秀又將她送到兩家院牆開的小門那處才迴轉。
瞧見荷葉,又想起來她通房的身份,不由心裏犯嘀咕。
這公公婆婆都來了,若是心疼兒子,打算著假戲真做,要範承義把荷葉收了房,自己該如何為巧兒做主?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法子來,隻好打定主意見招拆招,還是湊了功夫問問巧兒情況再說吧。
不過瞧著她看見孩子的歡喜樣子,隻怕一時也想不到這裏來。
正思忖間,秋月來迴鄒師傅來了,杜文秀這才“哎呀”一聲,家裏來了這般多的人,自己竟是忘了買菜。
阿洛這時也想起來,忙道:“你和鄒師傅先將家裏有的東西先備起來,要買些什麽,你告訴我,我去買就是。”
杜文秀原想著自己出去買,看看市場上有什麽再決定做什麽,不過這會子看著確是來不及了。
“市麵兒上有什麽家裏常吃的,姨娘看著買就是。我先與鄒師傅將木耳和粉條子泡上,配菜準備一下,姨娘了秋月去,快去快迴。”
阿洛應聲走了,杜文秀又在後麵喊:“姨娘別忘了到酒樓裏頭再提幾個菜,今日家裏人多哩。”
出來見了鄒師傅,笑著說:“昨日學的鄒師傅可記得了?”
“隻記得大概哩,那肘花卻是做了幾迴味道都不夠,也不知是錯到哪一步。”鄒師傅苦笑搖頭道。
“不急,不急,咱們今日再試就是。今日人多,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再多做兩道菜。”
說話間便係上了齊三娘這兩天才新給她做的圍裙,叫鄒師傅把木耳和粉條泡上,自己去後院兒摘菜。
如今盛夏,她家種的菜多,阿洛又時常打理,不多時,便摘了一籃子絲瓜南瓜茄子。
放到院兒裏樹下,與齊一娘一起邊看著孩子邊擇菜。
不一會兒,又一個小腦袋探頭探腦進來,杜文秀瞧見,笑著招手:
“就等你來打下手哩,偏偏這會子才到。”
原來正是程小妹到了,她笑嘻嘻說道:“才要出門,來了個病人,我娘一個人騰不開手,便叫我幫了會子忙才來。”
“今兒家裏來了客,吃飯的人多,隻怕要累著你。”杜文秀笑吟吟道。
“我才不怕累哩,娘說要是苦和累就能學到本事,那再苦再累也是值得哩。”
齊三娘微笑著看向程小妹,不由心中泛酸,若是當年自己有程素英這般的本事,是不是也不需要與女兒分開?
不過徒思無益,她既沒有程素英的本事,又是人家買來的妾,無論如何也護不得杜文秀的。
“哪有當娘的不想孩子的,我怪你做什麽?”又打桌盤上拿了西瓜給她。
“你也吃塊西瓜解解暑,看你這般樣子,定是路上走的急了,可莫要中了暑。”
巧兒乖巧接過,又謝了範太太,先將西瓜往慧姐兒嘴裏送去。
慧姐兒張口,卻又聽杜文秀急聲道:“將將她才吃了一點兒哩,莫要喂多了,招唿著拉肚。”
巧兒忙又將西瓜拿走,慧姐瞧著要到嘴的好吃沒了,嘴巴一癟便要哭。
巧兒又忙忙去哄,跟她打商量:“便隻嗦一下罷了,可是不許咬。”
又把西瓜舉到她麵前,稍在嘴裏停了幾息便拿開,慧姐尚沒吃夠,癟嘴要哭。
奶媽上前接過慧姐兒,道是看著像是要睡了,抱著便朝院兒裏走去。
巧兒這才鬆了手吃瓜,又問範太太一路上可順利。
“順利,都順利。還要謝過慧姐兒的舅母給了銀錢開銷,一路上早早的出發,又早早尋了客棧歇息,倒不曾受得什麽罪。”
巧兒驚訝看向杜文秀,此事她竟不知。
“承義也是嘴緊,這般大事也不告訴我知曉。”
“告訴你做什麽,讓你再來與我客氣一番?都是一家人,沒的做出這般樣子來瞧。”
杜文秀笑著說道,與範太太又是一遍你來我往的熱鬧,這才了結了此事。
“這院子買下來也不過幾天,我家裏人少,動作慢,也不知親家太太幾時到。”
“為著不耽誤事兒,特請了人過來收拾,隻是旁的人到底沒咱們家自己人經心,若有什麽沒做到的,請親家太太多海涵。”
杜文秀又對著範太太說道。
她叫張牙婆幫著找了做事經心的人來收拾旁邊的庭院,沒想到範昭一家這般快就來了,光收拾了倒還沒去看看。
“哎呀,真的是,又叫你破費了。我們知道家裏缺人,卻是帶了好些人,來了各人動一動就收好了。”
範太太如今在範家過了些子手頭兒無錢的日子,倒是知道心疼錢了。
杜文秀笑著說:“這大夏天的,大家來了也都累著了。若是到時候才開始收,怕是要緩上些日子才能好哩,不如這般進去了就能住的好。”
範太太自是對她謝了又謝,又告訴她自家將宅院托給自己的奶媽一家,其他的人都帶了來。
“共帶了男仆九人,仆婦十人,並三個丫鬟,一個奶娘。其中男仆裏頭有六人是借的,待咱們招到了人,還要放他們迴去哩。”
一聽帶了這般多的人過來,杜文秀不由心喜。
有範昭在家中坐鎮,以後家裏有何事都不需自己多費心。
雖是出了一個宅子的銀錢,但是換來與巧兒比鄰而居,想來陸方海迴來也是沒有話說。
便把自己的想法與範太太說了,以後兩家自還是各過各的,但是保衛工作必須得是一起做的。
像男仆護院,皆由杜文秀出錢,而範家的開銷,光是巧兒的薪俸卻也夠了。
自家再幫襯著些,日子定是無憂的。
她話兒說得巧妙,範太太聽得也是舒心,一個勁兒的道好。
外邊兒又有荷葉過來問,說老爺問太太可歇好了,若是歇好了,隻怕還要帶著人去將各屋分派一番才好。
瓜也吃了,茶也喝了,範家人怕失禮,早在午間便在飯館裏吃了午飯,如今這會兒隻差午睡歇眠。
邊兒上二郎也借這個機會要出去,杜文秀喚了齊三娘帶他到前院兒歇午睡。
範太太起身告罪,道是先過去收拾,杜文秀又與她說好晚上都在這邊吃飯,為他們接風。
初來乍到,也要讓別人盡地主之誼,範太太倒是大大方方應下,杜文秀又將她送到兩家院牆開的小門那處才迴轉。
瞧見荷葉,又想起來她通房的身份,不由心裏犯嘀咕。
這公公婆婆都來了,若是心疼兒子,打算著假戲真做,要範承義把荷葉收了房,自己該如何為巧兒做主?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法子來,隻好打定主意見招拆招,還是湊了功夫問問巧兒情況再說吧。
不過瞧著她看見孩子的歡喜樣子,隻怕一時也想不到這裏來。
正思忖間,秋月來迴鄒師傅來了,杜文秀這才“哎呀”一聲,家裏來了這般多的人,自己竟是忘了買菜。
阿洛這時也想起來,忙道:“你和鄒師傅先將家裏有的東西先備起來,要買些什麽,你告訴我,我去買就是。”
杜文秀原想著自己出去買,看看市場上有什麽再決定做什麽,不過這會子看著確是來不及了。
“市麵兒上有什麽家裏常吃的,姨娘看著買就是。我先與鄒師傅將木耳和粉條子泡上,配菜準備一下,姨娘了秋月去,快去快迴。”
阿洛應聲走了,杜文秀又在後麵喊:“姨娘別忘了到酒樓裏頭再提幾個菜,今日家裏人多哩。”
出來見了鄒師傅,笑著說:“昨日學的鄒師傅可記得了?”
“隻記得大概哩,那肘花卻是做了幾迴味道都不夠,也不知是錯到哪一步。”鄒師傅苦笑搖頭道。
“不急,不急,咱們今日再試就是。今日人多,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再多做兩道菜。”
說話間便係上了齊三娘這兩天才新給她做的圍裙,叫鄒師傅把木耳和粉條泡上,自己去後院兒摘菜。
如今盛夏,她家種的菜多,阿洛又時常打理,不多時,便摘了一籃子絲瓜南瓜茄子。
放到院兒裏樹下,與齊一娘一起邊看著孩子邊擇菜。
不一會兒,又一個小腦袋探頭探腦進來,杜文秀瞧見,笑著招手:
“就等你來打下手哩,偏偏這會子才到。”
原來正是程小妹到了,她笑嘻嘻說道:“才要出門,來了個病人,我娘一個人騰不開手,便叫我幫了會子忙才來。”
“今兒家裏來了客,吃飯的人多,隻怕要累著你。”杜文秀笑吟吟道。
“我才不怕累哩,娘說要是苦和累就能學到本事,那再苦再累也是值得哩。”
齊三娘微笑著看向程小妹,不由心中泛酸,若是當年自己有程素英這般的本事,是不是也不需要與女兒分開?
不過徒思無益,她既沒有程素英的本事,又是人家買來的妾,無論如何也護不得杜文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