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兒故作不悅道:“怎麽就瞧不出來了,我們家海生長得一副好相貌,以後喜歡海生的小姑娘定要排隊到城門口去。”


    杜文秀哈哈大笑,又聽得外邊兒一陣喧嘩,跟在巧兒身後的俏麗丫鬟出去瞧了一眼,過來迴道:


    “迴奶奶,舅奶奶,是我們大爺見了蘆大爺,倆人在外麵打起來啦。”


    巧兒笑著啐道:“就知道他們倆湊一塊兒沒什麽正事幹,且叫他們打去,一會兒自己就過來了。”


    杜文秀拿眼看著這丫鬟,隻覺得她口齒清晰,很是喜歡。


    “這是範家給你的丫鬟?瞧起來好生爽利,是個好的。”


    巧兒微微一笑,說道:“是我婆婆的陪房趙嬤嬤的女兒,原先過來東興縣,趙嬤嬤留在家裏守屋子,等我們迴來,就將她給了我用。”


    “原來如此。好孩子,你叫什麽名字?多大啦?”杜文秀聽著巧兒這話,似還有些深意,她沒說,也便不深究,隻拿話問道。


    “迴奶奶的話,婢子名喚荷葉,今年十四歲了。”荷葉乖巧答話。


    “瞧瞧這大戶人家出來的,就是與咱們家的不一樣,迴頭還得勞煩你帶著秋月秋雲,好生教導教導。”


    杜文秀笑著說道,荷葉連聲道不敢。


    杜文秀又哄了兩句話,便使她出去告訴秋月,讓她去喚杜文嬋迴來。


    “原來我婆婆久不在家,這荷葉還被歸到了公中哩。後來我們迴去,婆婆發了脾氣才還迴來,就這,還鬧了一場。”


    巧兒壓低了聲音對杜文秀說道,杜文秀一臉訝異:“媳婦的私產都能歸於公中,你那婆家......辦事兒可真的有些不顧臉麵哩。”


    “誰說不是呢,更可氣的還在後頭呢。迴來沒幾日,便有四房的二老爺過來尋我公爹,繞了半日彎子才說明來意。”


    巧兒撇了撇嘴,頗有幾分不屑:“卻是看上了荷葉,但凡我們再晚迴去半個月,就要擺酒開臉收房哩。”


    “啊?”杜文秀不禁掩住嘴驚訝道:“那可是別人家的陪房丫頭!”


    “可不是,老不羞,死不要臉的。我婆婆專門喚了荷葉過來,問她願不願意跟著二老爺去,她哭著求我婆婆救她哩。”


    說起來,巧兒就一肚子氣:“自家裏連女兒的嫁妝都出不起了,還慣得他那色心,扒拉別人家的丫頭。”


    “二嬸子還巴巴的坐我婆婆麵前抹了半天眼淚,我婆婆沒法兒,說是才迴來就把荷葉給了承義了,看他拉不拉下那個臉,跟侄兒子搶人。”


    “啊?那承義他答應啦?”杜文秀真的是,這爆炸性新聞一個連著一個,竟讓她有些招架不住。


    “我先時答應著,後頭也避著人抹眼淚哩,還是婆婆帶著荷葉找我,說她不願意與人做小,想嫁個好人家兒做正頭娘子哩。”


    “我們夫妻不過白替她擔個名頭,擋著災罷了。”巧兒說著,幽幽歎了口氣,“這世道,女子難哩。”


    杜文秀這才放下心來。


    若是巧兒才生了女兒,婆家就要往她房裏硬塞人,隻怕她也要找上門去好好說道說道。


    “既如此,你就在家好好兒住著,便是逢年過節迴去,也不必帶荷葉,到時候她也躲了災,你也落得個清淨。”


    杜文秀伸手攀了巧兒的胳膊,湊近了她低聲說道,巧兒自點頭應是。


    杜文秀又領她去見了齊三娘和阿洛,阿洛是早先就認得,隻是見得少。


    齊三娘卻是初次見,聽聞是杜文秀的生母,巧兒不免狠狠看了兩眼,直道兩母女長得有些相似,卻又不是十分像。


    “秀娘與嬋兒都是像她們父親哩,長得一副好相貌。”


    齊三娘輕柔的聲音說著,巧兒連連點頭,倒與她沒有太多話說。


    這迴了家,雖說換了宅子,但是眼前人還是如往日一般護著自己,巧兒也覺得心中踏實。


    逗弄了一會兒海生,巧兒不免也想自家孩子。


    雖有婆婆帶著不需擔心,但是自打孩子出生以來,自己還是第一次離開她這麽久,心下總有些不是味兒。


    海生要睡,杜文秀便抱了孩子迴裏間,也好叫齊三娘騰出手來去做些別的,巧兒自跟了進去說話。


    兩人皆歪在床上,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杜文秀也越發了解範昭這一家在範家老宅的艱難處境。


    範昭自是範家五房的次子,上麵還有個大哥範明,考了秀才之後便賦閑在家,多年不事生產,全靠著媳婦的陪嫁過活。


    原範昭雖不在家,但是房子家仆俱在,托了嫂子照看,逢年過節的還送些節禮迴去。


    雖拿不出什麽奇珍異寶來,但是光養護房子和養著些子家仆還是夠的。


    這迴迴去,待大家知道他是告病歸家,以他這個年紀,這個資曆,隻怕以後也難以起複。


    在任上又沒攢下多少銀錢,娶了個兒媳又是似她婆婆那般沒有多少陪嫁,不由便有幾分小瞧。


    人來人往,話裏話外,難免帶出了些顏色,光是範太太串門,就被氣了幾迴。


    後來幹脆借口在家看孩子,任誰請也不出去了。


    即便如此,該見的人還是要見,該給的禮還是要給。


    兩婆媳閑來無事,便在家中帶著丫鬟做些子針線補貼家用,還要留出些做見麵禮。


    ——嗯,範家最寒酸的見麵禮。


    巧兒與婆母這般好脾氣的人,都因著範家事發了幾迴火。


    但是人窮誌短,光發火有什麽用。


    範承義打京城迴來,知道了家中困境,可是即便他有心,也是無力。


    這錢財哪裏是說掙來就掙來的,不過是白跟著犯愁罷了。


    巧兒勸他,先緊著手上的事做好,把陸方海的消息先傳迴給杜文秀。


    這才先來了東興縣,又被杜文秀一番話說動,迴去接了巧兒過來。


    杜文嬋聽了信兒迴來,見了巧兒又是一陣親熱,張羅著殺西瓜她吃。


    “承義帶迴去兩個西瓜哩,很是叫我們家在族裏長了一迴臉。”


    “雖說沒有家家都送到,但是每個長輩那裏都分了一小塊兒去,有見識的,自然又高看我們家幾分,想來公婆帶著孩子帶那邊也可以稍稍緩口氣來。”巧兒一邊吃著瓜,一邊笑道。


    倒叫杜文嬋失了笑:“瞧你這話兒說的,範家老宅倒像是龍潭虎穴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古代後的農家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玉蘇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玉蘇蘇並收藏穿越古代後的農家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