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太後崩
穿越古代後的農家生活 作者:白玉蘇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文嬋這時也顧不上累,忙坐過來看著她問道:“姐姐,這話是怎麽說的?”
“我猜啊,你必定是去了就表明身份,說自己是文月坊來人,找掌櫃的有事要問。是不是這樣啊?”
杜文秀舒服地躺在躺椅上,瞧著杜文嬋笑問她。
“呀,姐姐,你說的,怎麽像是親見了一般?”杜文嬋十分驚訝。
杜文秀抿嘴一笑,伸了個懶腰。
“你現下管著咱們工坊的賬目,可曾注意到咱們都是多長時間供貨與會安樓一迴?”
杜文嬋好生想得一時,疑惑說道:“去年還曾有往會安樓那邊供貨的記錄,今年卻是越發的少了。”
“我已經許久沒有看到有往石河鎮會安樓供貨的記錄了。”
“這就是了。”杜文秀微微笑道。
“據我所知,自那迴吳氏醬菜坊的人來過之後,會安樓打從咱們這進醬菜是越來越少。”
“想來應是吳氏醬菜坊靠著低價打從咱們這將這個客戶給搶了去也說不一定。”
“你是生麵孔,在石河鎮自無人認得你。若我是你,不如先扮作客人打探一下會安樓的醬菜如今賣得如何。”
“哎呀,那我這次,可不是浪費了我的這張臉?”杜文嬋不由驚叫道。
杜文秀一滯,哈哈笑出聲。
“無妨無妨,不過是順手而為之的事情。”
“不過接下來,見著了掌櫃的,可是不能單刀直入去問西瓜商人,一開口便露了咱們的底。”
“若我是你,必定與他東拉西扯說上半日,不經意間提一下去年所說的西瓜商人一事。”
“這樣他雖也能猜出我們的來意,卻不會小瞧了咱們,三言兩語的便打發走。”
杜文嬋聽了,愣得半晌,思忖一時便知自己哪裏疏忽。
不過事既已成,多思無益,撲扇著大眼睛望向杜文秀,帶著幾分委屈問道:
“姐姐,我將事情辦砸了,那該如何補救才好?”
“放心,也不是什麽大事。便是想從他那裏打聽,也不過是多著一條路罷了。”
杜文秀微微笑著,語氣鎮定,杜文嬋心中也安定下來。
“他不肯說,咱們就再尋路子就是,府城更比咱們這處繁華許多,想來也更好打聽。”
“可是,咱們府城中並不認得人呀?”杜文嬋疑惑道。
“傻丫頭,等你月娘姐姐迴來,什麽路子沒有。莫說府城,便是京城的線,她也能牽上幾條。”
“真的嗎?也是,月娘姐姐嫁的才是大商人哩,說不得咱們的生意,還能做得更大些。”
兩人嘰嘰喳喳,直說到日頭西沉,阿洛將飯菜端上了桌,還意猶未盡。
隻是今日杜文秀本就歇得少,杜文嬋又趕了一天的路,吃罷飯,陪著杜文秀在院兒裏稍走動一時,便被阿洛趕去睡覺。
沒等月娘迴來,便有驚天的消息傳來。
——榮太後崩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涼爽的初夏,街頭巷尾傳揚個遍。
茶館兒裏的說書先生有了新素材,桌案上鎮尺拍得震天晌,口中宣講的唾沫橫飛。
“這榮太後一介奇女子,誰知道竟死於一場熊熊大火之中,香消玉隕,真是可惜,可歎啊。”
“想當初榮太後孤身入王營,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為先帝贏得殘喘之機,如今一朝喪命,誰人又可預測呢?”
任憑城中如何討論得熱火朝天,杜文秀皆都關起門來,一概不理。
也約束工坊內的工人全部不許談論此事。
她不知為什麽要用榮太後牽製英王的當今聖上為何縱容百姓吹噓榮太後的英雄往事;
也不知為何才年四十有餘,養尊處優的榮太後為何死於一場大火,以這種並不體麵的方式離開自己的政治舞台;
她更不知,陸方海是不是在其間,又起到了關鍵作用......
她什麽都不知道,所以她很害怕。
這些日子,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就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滿腦子飛的都是陸方海在家時的模樣。
嗬,什麽叫“悔教夫婿覓封侯”,如今她體會的真真切切。
杜文秀注意到,除了自家閉門不出,兩點一線的生活,就連縣令與教諭,也比往常行事更為謹慎。
新來的縣令除了擊鼓鳴冤的案子不得不理,根本就不見任何遞帖子求見的人。
而往常無事總在街上走來走去的教諭王東昌,如今也不見人影。
“姐姐,出了大事了。”杜文嬋下了工迴家,才一進門,便將大門自裏麵閂起,急急走近杜文秀低聲說道。
杜文秀心頭一跳,忙問何事。
杜文嬋說道:“縣學的王教諭,昨日夜裏死啦!”
杜文秀一時思緒紛亂,理不清頭緒。
這榮太後前腳才崩了,後腳王東昌又死了。
千裏之外的京城,與這東興縣的一樁命案,會不會有什麽聯係?
缺少更多的內情,杜文秀推測不出來,隻覺得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縣太爺是怎麽說,你可知道?”杜文秀問她。
杜文嬋搖了搖頭:“聽說王教諭死得......十分不體麵,縣太爺匆匆過去瞧了一眼,便叫抬走了呢。”
不體麵?
如何不體麵法?
杜文秀想問,又看杜文嬋一副天真無邪的模樣,生生忍住了。
便囑咐她這些時日在外莫要亂跑,別想著去看熱鬧,下了工便早些歸家。
“哎呀姐姐,我自是知道的。這事兒還是小伍哥特意來與我說,我才知道的,並不是去外麵瞧了熱鬧。”
伍小六特意來告訴的?
杜文秀不由生疑。
範承義走後,伍小六無事便到工坊那邊轉轉,有什麽事也好照應一下,想來是範承義走前曾托付於他。
隻是這特意上門傳遞消息,卻還是頭一次。
而且伍小六並不知陸家的事情,或者,是縣太爺讓他這般做的?
那又是因著什麽呢?
杜文秀想不通。
卻又覺得時局不穩,心中不安。
京城中的陸方海,現下到底是個什麽情形,這般久了,也不知道寫封信過來說明,叫自己擔心不已。
杜文秀不由哀怨,在心裏將他罵得個狗血淋頭才爽快。
次日杜文嬋去上工,這邊家裏卻迎來不速之客。
伍小六帶著新任縣令登門了。
杜文秀忐忑不安將人迎了進來,還特特看了下後麵沒有跟來的尾巴。
“我猜啊,你必定是去了就表明身份,說自己是文月坊來人,找掌櫃的有事要問。是不是這樣啊?”
杜文秀舒服地躺在躺椅上,瞧著杜文嬋笑問她。
“呀,姐姐,你說的,怎麽像是親見了一般?”杜文嬋十分驚訝。
杜文秀抿嘴一笑,伸了個懶腰。
“你現下管著咱們工坊的賬目,可曾注意到咱們都是多長時間供貨與會安樓一迴?”
杜文嬋好生想得一時,疑惑說道:“去年還曾有往會安樓那邊供貨的記錄,今年卻是越發的少了。”
“我已經許久沒有看到有往石河鎮會安樓供貨的記錄了。”
“這就是了。”杜文秀微微笑道。
“據我所知,自那迴吳氏醬菜坊的人來過之後,會安樓打從咱們這進醬菜是越來越少。”
“想來應是吳氏醬菜坊靠著低價打從咱們這將這個客戶給搶了去也說不一定。”
“你是生麵孔,在石河鎮自無人認得你。若我是你,不如先扮作客人打探一下會安樓的醬菜如今賣得如何。”
“哎呀,那我這次,可不是浪費了我的這張臉?”杜文嬋不由驚叫道。
杜文秀一滯,哈哈笑出聲。
“無妨無妨,不過是順手而為之的事情。”
“不過接下來,見著了掌櫃的,可是不能單刀直入去問西瓜商人,一開口便露了咱們的底。”
“若我是你,必定與他東拉西扯說上半日,不經意間提一下去年所說的西瓜商人一事。”
“這樣他雖也能猜出我們的來意,卻不會小瞧了咱們,三言兩語的便打發走。”
杜文嬋聽了,愣得半晌,思忖一時便知自己哪裏疏忽。
不過事既已成,多思無益,撲扇著大眼睛望向杜文秀,帶著幾分委屈問道:
“姐姐,我將事情辦砸了,那該如何補救才好?”
“放心,也不是什麽大事。便是想從他那裏打聽,也不過是多著一條路罷了。”
杜文秀微微笑著,語氣鎮定,杜文嬋心中也安定下來。
“他不肯說,咱們就再尋路子就是,府城更比咱們這處繁華許多,想來也更好打聽。”
“可是,咱們府城中並不認得人呀?”杜文嬋疑惑道。
“傻丫頭,等你月娘姐姐迴來,什麽路子沒有。莫說府城,便是京城的線,她也能牽上幾條。”
“真的嗎?也是,月娘姐姐嫁的才是大商人哩,說不得咱們的生意,還能做得更大些。”
兩人嘰嘰喳喳,直說到日頭西沉,阿洛將飯菜端上了桌,還意猶未盡。
隻是今日杜文秀本就歇得少,杜文嬋又趕了一天的路,吃罷飯,陪著杜文秀在院兒裏稍走動一時,便被阿洛趕去睡覺。
沒等月娘迴來,便有驚天的消息傳來。
——榮太後崩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這涼爽的初夏,街頭巷尾傳揚個遍。
茶館兒裏的說書先生有了新素材,桌案上鎮尺拍得震天晌,口中宣講的唾沫橫飛。
“這榮太後一介奇女子,誰知道竟死於一場熊熊大火之中,香消玉隕,真是可惜,可歎啊。”
“想當初榮太後孤身入王營,憑借三寸不爛之舌為先帝贏得殘喘之機,如今一朝喪命,誰人又可預測呢?”
任憑城中如何討論得熱火朝天,杜文秀皆都關起門來,一概不理。
也約束工坊內的工人全部不許談論此事。
她不知為什麽要用榮太後牽製英王的當今聖上為何縱容百姓吹噓榮太後的英雄往事;
也不知為何才年四十有餘,養尊處優的榮太後為何死於一場大火,以這種並不體麵的方式離開自己的政治舞台;
她更不知,陸方海是不是在其間,又起到了關鍵作用......
她什麽都不知道,所以她很害怕。
這些日子,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她就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滿腦子飛的都是陸方海在家時的模樣。
嗬,什麽叫“悔教夫婿覓封侯”,如今她體會的真真切切。
杜文秀注意到,除了自家閉門不出,兩點一線的生活,就連縣令與教諭,也比往常行事更為謹慎。
新來的縣令除了擊鼓鳴冤的案子不得不理,根本就不見任何遞帖子求見的人。
而往常無事總在街上走來走去的教諭王東昌,如今也不見人影。
“姐姐,出了大事了。”杜文嬋下了工迴家,才一進門,便將大門自裏麵閂起,急急走近杜文秀低聲說道。
杜文秀心頭一跳,忙問何事。
杜文嬋說道:“縣學的王教諭,昨日夜裏死啦!”
杜文秀一時思緒紛亂,理不清頭緒。
這榮太後前腳才崩了,後腳王東昌又死了。
千裏之外的京城,與這東興縣的一樁命案,會不會有什麽聯係?
缺少更多的內情,杜文秀推測不出來,隻覺得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縣太爺是怎麽說,你可知道?”杜文秀問她。
杜文嬋搖了搖頭:“聽說王教諭死得......十分不體麵,縣太爺匆匆過去瞧了一眼,便叫抬走了呢。”
不體麵?
如何不體麵法?
杜文秀想問,又看杜文嬋一副天真無邪的模樣,生生忍住了。
便囑咐她這些時日在外莫要亂跑,別想著去看熱鬧,下了工便早些歸家。
“哎呀姐姐,我自是知道的。這事兒還是小伍哥特意來與我說,我才知道的,並不是去外麵瞧了熱鬧。”
伍小六特意來告訴的?
杜文秀不由生疑。
範承義走後,伍小六無事便到工坊那邊轉轉,有什麽事也好照應一下,想來是範承義走前曾托付於他。
隻是這特意上門傳遞消息,卻還是頭一次。
而且伍小六並不知陸家的事情,或者,是縣太爺讓他這般做的?
那又是因著什麽呢?
杜文秀想不通。
卻又覺得時局不穩,心中不安。
京城中的陸方海,現下到底是個什麽情形,這般久了,也不知道寫封信過來說明,叫自己擔心不已。
杜文秀不由哀怨,在心裏將他罵得個狗血淋頭才爽快。
次日杜文嬋去上工,這邊家裏卻迎來不速之客。
伍小六帶著新任縣令登門了。
杜文秀忐忑不安將人迎了進來,還特特看了下後麵沒有跟來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