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襄助
穿越古代後的農家生活 作者:白玉蘇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多懂事的孩子啊。
杜文秀忍不住又讚歎道。
這時程素英端著茶碗進來,看見她已經坐了起來,笑道:
“才說這藥茶要趁熱喝,還在猶豫要不要叫醒你,偏你就醒了。”
杜文秀伸出雙手接了過來,也淺笑道:
“許是睡得沉,隻一會兒便覺得精神好了起來。”
“是這樣的,陽出於陰則悟,陽入於陰則寐,睡得好,病就少。”
程素英一旁坐下,將杜文秀臉上察看一番。
“氣色還好。以後這樣的事兒,你還是別來迴跑了,眼見肚子越來越大,得小心著些才好。”
程素英殷殷關切道,卻不聽杜文秀應聲,便疑惑抬起頭看向她。
杜文秀端著藥茶正自出神,見她瞧來,“撲哧”一笑。
“今日我若不來,你們又當如何了結此事?”
“哎。”程素英歎了口氣。“都那麽一把年紀了,還總做些為老不尊的事來。”
“若你不來,她將我家小妹弄疼,孩子哭起來,少不得我也撒潑裝瘋,將她打上一頓再說。”
“喲,你這說的我可不信。”杜文秀滿麵笑意,打趣道:“平日裏說話都不曾大聲,怎麽下得去手打人?”
“人若被逼急了,自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的。”程素英卻不理她言語調笑,正色道。
“當日受得那般磋磨,我都沒有舍下小妹,如今日子過得好了,他們反過來搶孩子,無非是聽說我現在不是累贅,反能掙錢養家了,便打上我們娘兒倆的主意。”
見她心中清明,自是什麽都懂,杜文秀也就不再多言,自捧著藥茶小口喝著。
“他們搶走了小妹,便能用這個做為借口讓我給銀錢,隻是我也瞧明白了,這人心自來是不足的。”
“便是小妹是他們的親孫女,搶迴去也不會善待,不過是作個搖錢樹養著,餓不死便成。”
“等孩子大了,再隨便賣了哪裏去,我沒有養她,又能說些什麽?”
程素英陳述間不由淚水漣漣,輕輕撫著程小妹梳得整齊溜滑的丫髻。
程小妹仰臉兒看著母親,踮起腳小手舉著帕子去夠母親的臉,想要為她拭去淚水。
程素英順勢握著孩子的手,望向杜文秀。
“我要謝謝杜娘子,讓我母女有個容身之處,還能掙得幾個銀錢。文月坊對我的恩德,程素英沒齒難忘。”
“那也是你自家有本事。”杜文秀喝完了藥茶,將茶碗放在一旁桌案上,用帕子擦了嘴。
“說到底,還是你自己爭氣。你若要同他們走,誰也攔不住。若是你答應小妹跟他們走,誰又會出手去攔?”
“你得到的,都是你用本事掙來的,就算沒有我提供安身之處,以你的能力,但凡有個機會在眼前,伸出手便能抓住。”
“而且我也不是白白養著你不是?”杜文秀靜靜說完這番話,便翻身下了床。
程素英忙上前扶了,輕聲道:“遇到杜娘子之前,我也是這般作想。”
“隻是你瞧,縱我有一身的本事,還不是為著一壇子鹵水急得要去死?”
“杜娘子,程素英雖是出身不好,但因著學著醫書,也會讀上幾本聖賢教誨之言。”
“古人雲,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便我再有千裏馬的資質,無人看重,也不過是平常代步之駒的用處罷了。”
“說不得,連活命下去都難,更別提養女兒了。杜娘子,我都知道,也都記在心裏。”
走到外間,杜文秀停了腳步,手撫著程素英的手,微微笑道:
“你我同是女人,咱們工坊裏頭也多是女人,這吃人的世道,若不襄扶互助,又能指望誰來幫助我們?”
“你且留步吧,我這就走了。你帶著孩子好生過活,有什麽難處,就去找我。”
“你得到的,都是你憑本事掙來的。”
看著杜文秀漸漸遠去的背影,程素英目光越發堅定。
她知道自己的心,該說的,都說與她知,而她的話,自己也會記著。
自那日起,工坊裏做工的婦人眼中笑意比之先前更多了。
據不可靠的小道消息,吳三妹雖是長得一副粗壯模樣,但在婆家卻十分受欺負。
丈夫嫌棄她隻養得下三個賠錢貨的姑娘,沒有生出來一個帶把兒的,日日對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吳三妹生怕自己被休了無處可去,少不得時常忍氣吞聲。
再一次她那在碼頭做零工的丈夫因著一整天都沒掙著銀錢,迴家卻還要她拿出自己的工錢與自己打酒買菜,被吳三妹拒絕後抄起牆角的破爛板凳將她腦袋砸了個頭破血流。
偏那男人還不以為意,翻將出來她藏起的銀錢,跨過倒在地上血流不止的吳三妹便出去找樂嗬去。
隻有三個年幼的女兒趴在吳三妹的身上哭嚎不休。
同在工坊做工的鄰居趙大菊循聲過來查看,見到這番情景不由大吃一驚。
急忙喚人將她抬到工坊藥房去。
因著傷重,程素英很是費了番功夫,終是救得她一條命迴來。
吳三妹才醒,便掙紮著要迴去,卻被程素英攔下。
吳三妹心中忐忑不安,對程素英哭訴:“我若不迴,怕是以後他連家門都不讓我們娘兒幾個進了。”
程素英不免勸道:“你若這會子迴去,他再將你打了,我可不能保證定能將你救迴來。到時候,你的三個女兒可就沒有娘了。”
“沒娘的孩子過得什麽日子,你自想去吧。”
說罷,便不理她。
吳三妹那般大的塊頭兒,竟縮在一處“嗚嗚”哭得一時,看向自己三個骨架子隨了自己一般粗大,卻瘦得皮包骨頭的女兒。
再想想那個沒有心的男人,這會子不曉得拿著自己賣力氣掙來的銀錢,卻不知道窩在哪家的溫柔鄉享受。
思得一時,終是醒轉迴來,湊過來問程素英可能收留她母女四人幾天。
“若是程娘子大發慈悲,容我母女有個安身的地方,待我找著住處,定馬上便搬出去。”
吳三妹猶豫了一下又急切道:
“我每日裏上工掙的銀錢,自家還在那可靠的地方存著一些,自是有錢租房的,程娘子不必擔心我賴著你。”
程素英被她說的話氣得直道:“我若怕你賴著,又豈會勸你莫要迴去?”
真是好笑。
杜文秀忍不住又讚歎道。
這時程素英端著茶碗進來,看見她已經坐了起來,笑道:
“才說這藥茶要趁熱喝,還在猶豫要不要叫醒你,偏你就醒了。”
杜文秀伸出雙手接了過來,也淺笑道:
“許是睡得沉,隻一會兒便覺得精神好了起來。”
“是這樣的,陽出於陰則悟,陽入於陰則寐,睡得好,病就少。”
程素英一旁坐下,將杜文秀臉上察看一番。
“氣色還好。以後這樣的事兒,你還是別來迴跑了,眼見肚子越來越大,得小心著些才好。”
程素英殷殷關切道,卻不聽杜文秀應聲,便疑惑抬起頭看向她。
杜文秀端著藥茶正自出神,見她瞧來,“撲哧”一笑。
“今日我若不來,你們又當如何了結此事?”
“哎。”程素英歎了口氣。“都那麽一把年紀了,還總做些為老不尊的事來。”
“若你不來,她將我家小妹弄疼,孩子哭起來,少不得我也撒潑裝瘋,將她打上一頓再說。”
“喲,你這說的我可不信。”杜文秀滿麵笑意,打趣道:“平日裏說話都不曾大聲,怎麽下得去手打人?”
“人若被逼急了,自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的。”程素英卻不理她言語調笑,正色道。
“當日受得那般磋磨,我都沒有舍下小妹,如今日子過得好了,他們反過來搶孩子,無非是聽說我現在不是累贅,反能掙錢養家了,便打上我們娘兒倆的主意。”
見她心中清明,自是什麽都懂,杜文秀也就不再多言,自捧著藥茶小口喝著。
“他們搶走了小妹,便能用這個做為借口讓我給銀錢,隻是我也瞧明白了,這人心自來是不足的。”
“便是小妹是他們的親孫女,搶迴去也不會善待,不過是作個搖錢樹養著,餓不死便成。”
“等孩子大了,再隨便賣了哪裏去,我沒有養她,又能說些什麽?”
程素英陳述間不由淚水漣漣,輕輕撫著程小妹梳得整齊溜滑的丫髻。
程小妹仰臉兒看著母親,踮起腳小手舉著帕子去夠母親的臉,想要為她拭去淚水。
程素英順勢握著孩子的手,望向杜文秀。
“我要謝謝杜娘子,讓我母女有個容身之處,還能掙得幾個銀錢。文月坊對我的恩德,程素英沒齒難忘。”
“那也是你自家有本事。”杜文秀喝完了藥茶,將茶碗放在一旁桌案上,用帕子擦了嘴。
“說到底,還是你自己爭氣。你若要同他們走,誰也攔不住。若是你答應小妹跟他們走,誰又會出手去攔?”
“你得到的,都是你用本事掙來的,就算沒有我提供安身之處,以你的能力,但凡有個機會在眼前,伸出手便能抓住。”
“而且我也不是白白養著你不是?”杜文秀靜靜說完這番話,便翻身下了床。
程素英忙上前扶了,輕聲道:“遇到杜娘子之前,我也是這般作想。”
“隻是你瞧,縱我有一身的本事,還不是為著一壇子鹵水急得要去死?”
“杜娘子,程素英雖是出身不好,但因著學著醫書,也會讀上幾本聖賢教誨之言。”
“古人雲,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便我再有千裏馬的資質,無人看重,也不過是平常代步之駒的用處罷了。”
“說不得,連活命下去都難,更別提養女兒了。杜娘子,我都知道,也都記在心裏。”
走到外間,杜文秀停了腳步,手撫著程素英的手,微微笑道:
“你我同是女人,咱們工坊裏頭也多是女人,這吃人的世道,若不襄扶互助,又能指望誰來幫助我們?”
“你且留步吧,我這就走了。你帶著孩子好生過活,有什麽難處,就去找我。”
“你得到的,都是你憑本事掙來的。”
看著杜文秀漸漸遠去的背影,程素英目光越發堅定。
她知道自己的心,該說的,都說與她知,而她的話,自己也會記著。
自那日起,工坊裏做工的婦人眼中笑意比之先前更多了。
據不可靠的小道消息,吳三妹雖是長得一副粗壯模樣,但在婆家卻十分受欺負。
丈夫嫌棄她隻養得下三個賠錢貨的姑娘,沒有生出來一個帶把兒的,日日對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吳三妹生怕自己被休了無處可去,少不得時常忍氣吞聲。
再一次她那在碼頭做零工的丈夫因著一整天都沒掙著銀錢,迴家卻還要她拿出自己的工錢與自己打酒買菜,被吳三妹拒絕後抄起牆角的破爛板凳將她腦袋砸了個頭破血流。
偏那男人還不以為意,翻將出來她藏起的銀錢,跨過倒在地上血流不止的吳三妹便出去找樂嗬去。
隻有三個年幼的女兒趴在吳三妹的身上哭嚎不休。
同在工坊做工的鄰居趙大菊循聲過來查看,見到這番情景不由大吃一驚。
急忙喚人將她抬到工坊藥房去。
因著傷重,程素英很是費了番功夫,終是救得她一條命迴來。
吳三妹才醒,便掙紮著要迴去,卻被程素英攔下。
吳三妹心中忐忑不安,對程素英哭訴:“我若不迴,怕是以後他連家門都不讓我們娘兒幾個進了。”
程素英不免勸道:“你若這會子迴去,他再將你打了,我可不能保證定能將你救迴來。到時候,你的三個女兒可就沒有娘了。”
“沒娘的孩子過得什麽日子,你自想去吧。”
說罷,便不理她。
吳三妹那般大的塊頭兒,竟縮在一處“嗚嗚”哭得一時,看向自己三個骨架子隨了自己一般粗大,卻瘦得皮包骨頭的女兒。
再想想那個沒有心的男人,這會子不曉得拿著自己賣力氣掙來的銀錢,卻不知道窩在哪家的溫柔鄉享受。
思得一時,終是醒轉迴來,湊過來問程素英可能收留她母女四人幾天。
“若是程娘子大發慈悲,容我母女有個安身的地方,待我找著住處,定馬上便搬出去。”
吳三妹猶豫了一下又急切道:
“我每日裏上工掙的銀錢,自家還在那可靠的地方存著一些,自是有錢租房的,程娘子不必擔心我賴著你。”
程素英被她說的話氣得直道:“我若怕你賴著,又豈會勸你莫要迴去?”
真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