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初亂
穿越古代後的農家生活 作者:白玉蘇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先看看,咱們的工坊若是搬走,好些個婦人都要沒了來源,才給了人盼頭兒又親手斷去,我可做不來這樣的事。”
月娘說道:“何況我那婆母,地龍翻身時尚且那樣兒......八成她是不願意挪窩的,再說吧。”
各有各的難處,再說下去,便是強人所難了,杜文秀隻得閉了嘴。
在家裏歇過一夜,月娘與秋勇便趕著車迴了桃花村。
心裏記掛著呂氏與秦丁香的事情,杜文秀也不常出門。
陸方海每日裏迴來,還與她說幾嘴外麵的事情,免得她擔心。
有時候杜文嬋聽外麵客人說了些什麽,也與她閑話間討論。
一日早間,小虎才出去上學,過不得一會兒就又迴來了,杜文秀奇怪,便問他如何今日逃課了?
“哪裏是逃課了,先生鄉下的家被兵勇給搶了,媳婦爹娘都給殺啦,隻有鄰居抱了孩子來送給他,放我們幾天假。”
杜文秀倒吸一口冷氣,忙問先生老家是哪裏的?
小虎搖頭:“這卻不知,聽說與寧王府離得挺近的。”
“寧王府的兵勇還燒殺搶掠普通百姓嗎?”杜文秀更是覺得心驚。
“不是不是。”小虎道:“是被寧王的兵打散的逃兵哩。”
杜文秀不知方位幾何,自也不知那兵是往哪裏去。
一整天都忐忑不安,等陸方海迴來。
外麵杜文嬋突然下了門板,將鋪子關了到後麵來,杜文秀忙問怎麽了?
杜文嬋笑道:“沒事沒事,隻是大街上許多人搶米麵糧食,許是怕打到咱們這裏先囤糧,我也關了鋪子去買些去。”
杜文秀拍著胸口道:“那如何還要關門的?你去買米麵,我自守著鋪子就是了。”
“現在兵荒馬亂的,誰知道有沒有人看著我們鋪子隻有女子便起了歹心?還是隔壁的張婆子叫我先關了,免得被人看到眼裏再趁亂來搶肉。”
聽她說得有理,杜文秀也點頭稱是。
銀子是賺不完的,這會子兵還沒打過來,便先囤糧製造恐慌,確實怕有心人製造紛亂,渾水摸魚。
若真是順手把自家給搶了,隻怕都找不到人做主來。
小虎也要跟著去,杜文嬋本待嫌他年紀小搬不動東西,突然想起來平日裏陸方海不在家時,都是他來挑水。
“好,你跟著我去,咱們多買些米麵迴來。”
又扭頭囑咐杜文秀莫要出門,好好在家守好門戶,在杜文秀的笑罵聲中轉身離去。
這天下,就這樣亂了啊?
真是沒想到呢。
杜文秀將院門閂上,轉身去了鋪子。
梁上還掛了好幾條臘肉風幹雞鴨兔子這些,自家應是不會被餓著的。
便是沒有新鮮的菜了,還有一屋子的醬菜可食。
在這缺衣少食的古代,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已經不錯的。
突然外麵有人在砸門板,杜文秀試探著問了一聲:“誰?”
那人也不說話,“咣咣咣”砸得更響。
杜文秀不禁心下忐忑,慢慢湊過去,打側邊的門縫朝外看。
露出來的衣角表明對方一身的平民裝扮,看起來像是許久未清洗的衣裳......
看來杜文嬋的擔憂確是有道理,杜文秀不禁後悔,方才不應出聲的。
可是不出聲,他知裏麵無人,隻怕也不會罷休。
杜文秀跑到通往內院兒的門口,大聲喊道:“當家的,當家的,快拿斧頭出來,有人來搶咱家鋪子啦!”
多喊了幾聲,門外的砸門聲戛然而止。
杜文秀又進去拿了一長柄斧頭,狠狠朝門框上一慣。
門外的影子飛速跑遠了。
仔細聽了聽外麵沒了聲響,杜文秀才覺腿軟。
額頭涼嗖嗖的,伸手一抹,細細密密的汗鋪了一手。
喘著粗氣,杜文秀自牆上滑落到地上,心跳也越發得快。
世道亂了。
外麵又“嘭嘭嘭”的砸門聲,杜文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不敢應聲。
砸了幾下,又安靜下來。
轉而內院通往外麵街上的大門又被拍響,夾雜著熟悉的聲音。
杜文秀連忙起身,三步並作兩步跑過去開了門。
是杜文嬋與小虎迴來了,一人抱著一個米麵袋子。
“太多人了,還有許多沒錢的人,守在旁邊專門搶人家買來的米麵。”
杜文嬋頭發也亂了,氣喘籲籲,一臉後怕。
“幸好小虎曾隨姐夫學得幾手功夫,靠著蠻力擠進去買了米麵,又打跑了上來搶奪的人,我們不敢在外麵多待,便急急迴來了。”
當時的情形十分的兇險,他們倆一個小孩兒,一個弱質女流,正是那些不學無術的二流子盯上的目標。
隻是沒想到小虎這般頂用,一時失了手。
為著防他們糾結了人再來尋,兩人便急忙迴家了。
杜文秀也將方才的事情講給他們聽,直將他們也嚇了一跳。
看來不管是街上還是家裏,都說不上安全。
正說著,鋪子那裏又有人“咣咣咣”地砸,幾人互相看了一眼。
這樣下去不行的,鋪子那邊不過幾塊門板頂著,若真是有人有心來搶,光幾塊門板卻是攔不住的。
杜文秀帶著他們倆將鋪子裏的東西搬迴了內院,能放外邊兒的就放在院子裏擱著,不能的就掛到屋子裏頭去。
又將鋪子通往內院兒的門關好,讓小虎搬了重物抵著,又拿了粗木棍封上。
先這麽著吧。
這個時候來砸門的,多半是為了趁火打劫,想占些好處。
再大的惡是不敢做的。
等陸方海迴來就好了。
不過看外麵這情形,隻怕衙門裏的人都要出去維持秩序,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能迴來。
幾人擔驚受怕生熬著,直到晚飯時分也不見陸方海迴來,反倒是範家使人過來問家裏情形如何。
杜文秀隔著門報了平安,又問了巧兒和範太太的情況,得知都好。
又囑咐老家人看顧好範太太和少奶奶,叫小虎爬到院牆上接過範家送來的東西,又給老家人遞了臘肉和風幹雞,才叫走了。
“這一打仗,又在近前,以後的事兒可就說不好了。”
杜文秀很是擔心。
也不知道這仗要打到什麽時候,隻盼著莫要打得太久,到時候這平頭老百姓的日子可就難過嘍。
又擔心起月娘,這城裏尚且亂成這樣,不知鄉下現在可還平靜?
一時又想著,鄉下村兒裏都是知根知底的,你跟我是親戚,我跟她又是親家,這般守望相助,說不得也許比在城裏還好些。
自家這門一關,便是孤島。
月娘說道:“何況我那婆母,地龍翻身時尚且那樣兒......八成她是不願意挪窩的,再說吧。”
各有各的難處,再說下去,便是強人所難了,杜文秀隻得閉了嘴。
在家裏歇過一夜,月娘與秋勇便趕著車迴了桃花村。
心裏記掛著呂氏與秦丁香的事情,杜文秀也不常出門。
陸方海每日裏迴來,還與她說幾嘴外麵的事情,免得她擔心。
有時候杜文嬋聽外麵客人說了些什麽,也與她閑話間討論。
一日早間,小虎才出去上學,過不得一會兒就又迴來了,杜文秀奇怪,便問他如何今日逃課了?
“哪裏是逃課了,先生鄉下的家被兵勇給搶了,媳婦爹娘都給殺啦,隻有鄰居抱了孩子來送給他,放我們幾天假。”
杜文秀倒吸一口冷氣,忙問先生老家是哪裏的?
小虎搖頭:“這卻不知,聽說與寧王府離得挺近的。”
“寧王府的兵勇還燒殺搶掠普通百姓嗎?”杜文秀更是覺得心驚。
“不是不是。”小虎道:“是被寧王的兵打散的逃兵哩。”
杜文秀不知方位幾何,自也不知那兵是往哪裏去。
一整天都忐忑不安,等陸方海迴來。
外麵杜文嬋突然下了門板,將鋪子關了到後麵來,杜文秀忙問怎麽了?
杜文嬋笑道:“沒事沒事,隻是大街上許多人搶米麵糧食,許是怕打到咱們這裏先囤糧,我也關了鋪子去買些去。”
杜文秀拍著胸口道:“那如何還要關門的?你去買米麵,我自守著鋪子就是了。”
“現在兵荒馬亂的,誰知道有沒有人看著我們鋪子隻有女子便起了歹心?還是隔壁的張婆子叫我先關了,免得被人看到眼裏再趁亂來搶肉。”
聽她說得有理,杜文秀也點頭稱是。
銀子是賺不完的,這會子兵還沒打過來,便先囤糧製造恐慌,確實怕有心人製造紛亂,渾水摸魚。
若真是順手把自家給搶了,隻怕都找不到人做主來。
小虎也要跟著去,杜文嬋本待嫌他年紀小搬不動東西,突然想起來平日裏陸方海不在家時,都是他來挑水。
“好,你跟著我去,咱們多買些米麵迴來。”
又扭頭囑咐杜文秀莫要出門,好好在家守好門戶,在杜文秀的笑罵聲中轉身離去。
這天下,就這樣亂了啊?
真是沒想到呢。
杜文秀將院門閂上,轉身去了鋪子。
梁上還掛了好幾條臘肉風幹雞鴨兔子這些,自家應是不會被餓著的。
便是沒有新鮮的菜了,還有一屋子的醬菜可食。
在這缺衣少食的古代,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已經不錯的。
突然外麵有人在砸門板,杜文秀試探著問了一聲:“誰?”
那人也不說話,“咣咣咣”砸得更響。
杜文秀不禁心下忐忑,慢慢湊過去,打側邊的門縫朝外看。
露出來的衣角表明對方一身的平民裝扮,看起來像是許久未清洗的衣裳......
看來杜文嬋的擔憂確是有道理,杜文秀不禁後悔,方才不應出聲的。
可是不出聲,他知裏麵無人,隻怕也不會罷休。
杜文秀跑到通往內院兒的門口,大聲喊道:“當家的,當家的,快拿斧頭出來,有人來搶咱家鋪子啦!”
多喊了幾聲,門外的砸門聲戛然而止。
杜文秀又進去拿了一長柄斧頭,狠狠朝門框上一慣。
門外的影子飛速跑遠了。
仔細聽了聽外麵沒了聲響,杜文秀才覺腿軟。
額頭涼嗖嗖的,伸手一抹,細細密密的汗鋪了一手。
喘著粗氣,杜文秀自牆上滑落到地上,心跳也越發得快。
世道亂了。
外麵又“嘭嘭嘭”的砸門聲,杜文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不敢應聲。
砸了幾下,又安靜下來。
轉而內院通往外麵街上的大門又被拍響,夾雜著熟悉的聲音。
杜文秀連忙起身,三步並作兩步跑過去開了門。
是杜文嬋與小虎迴來了,一人抱著一個米麵袋子。
“太多人了,還有許多沒錢的人,守在旁邊專門搶人家買來的米麵。”
杜文嬋頭發也亂了,氣喘籲籲,一臉後怕。
“幸好小虎曾隨姐夫學得幾手功夫,靠著蠻力擠進去買了米麵,又打跑了上來搶奪的人,我們不敢在外麵多待,便急急迴來了。”
當時的情形十分的兇險,他們倆一個小孩兒,一個弱質女流,正是那些不學無術的二流子盯上的目標。
隻是沒想到小虎這般頂用,一時失了手。
為著防他們糾結了人再來尋,兩人便急忙迴家了。
杜文秀也將方才的事情講給他們聽,直將他們也嚇了一跳。
看來不管是街上還是家裏,都說不上安全。
正說著,鋪子那裏又有人“咣咣咣”地砸,幾人互相看了一眼。
這樣下去不行的,鋪子那邊不過幾塊門板頂著,若真是有人有心來搶,光幾塊門板卻是攔不住的。
杜文秀帶著他們倆將鋪子裏的東西搬迴了內院,能放外邊兒的就放在院子裏擱著,不能的就掛到屋子裏頭去。
又將鋪子通往內院兒的門關好,讓小虎搬了重物抵著,又拿了粗木棍封上。
先這麽著吧。
這個時候來砸門的,多半是為了趁火打劫,想占些好處。
再大的惡是不敢做的。
等陸方海迴來就好了。
不過看外麵這情形,隻怕衙門裏的人都要出去維持秩序,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能迴來。
幾人擔驚受怕生熬著,直到晚飯時分也不見陸方海迴來,反倒是範家使人過來問家裏情形如何。
杜文秀隔著門報了平安,又問了巧兒和範太太的情況,得知都好。
又囑咐老家人看顧好範太太和少奶奶,叫小虎爬到院牆上接過範家送來的東西,又給老家人遞了臘肉和風幹雞,才叫走了。
“這一打仗,又在近前,以後的事兒可就說不好了。”
杜文秀很是擔心。
也不知道這仗要打到什麽時候,隻盼著莫要打得太久,到時候這平頭老百姓的日子可就難過嘍。
又擔心起月娘,這城裏尚且亂成這樣,不知鄉下現在可還平靜?
一時又想著,鄉下村兒裏都是知根知底的,你跟我是親戚,我跟她又是親家,這般守望相助,說不得也許比在城裏還好些。
自家這門一關,便是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