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穀旅團司令部設在一個村子的邊上,有一個中隊日軍擔任保衛工作。
瀨穀啟帶著隊伍來到固始,目的是渡過史河,進攻潢川。在他看來,固始夾在兩條大河之間,是死地,不宜久留,所以並沒有進城。這個村子邊上有座城隍廟,他把參謀部設在廟裏,又在廟外搭了很大的帳篷,作為他的司令部,他安排了一個中隊保衛。在其他隊伍沒過河前,都駐紮在司令部所在村子或周圍幾個村子中。
這些日軍在村子裏秋毫無犯,甚至還送糖果等給小孩吃,所以村民並不害怕。
固始相對閉塞,村民弄不清楚日本兵是好人還是壞人,還以為是中國的南方軍隊呢!即使聽不懂日本兵講什麽,村民們對待日本兵很友善。
瀨穀啟少將和許多日本人一樣,從小確立了參軍打中國的誌向,為了長大後能更好地和中國打仗,他自覺向在日本留學的中國人學說中國話,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竟然在軍校畢業時,就學會了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他對中國人的友好全都是裝出來的,在他的心中,中國人全都該殺。在他將來擔任基隆要塞司令時,本性完全暴露,率領日軍四處殘殺抗日民眾,致使基隆地區幾乎變成無人區,手段之殘忍可想而知。
他在固始這個村子裏駐紮,對村民友好的目的,是想利用村民們的善良,從而防止村民們做對日軍不利的事情。假如由他帶著軍隊控製固始的話,他就會原形畢露,固始必然會血流成河。
張昊帶著獨立團一營包圍了這個村子後,隻能先向城隍廟打炮,讓村民因害怕而逃跑,時間很緊,張昊沒有時間疏散村民,更沒有時間向村民解釋。按計劃,張昊必須在一個小時之內結束戰鬥,因為史河以東日軍必然會迴救,在解決了瀨穀旅團司令部後,就必須立即趕往浮橋處,炸毀浮橋,和獨立團會合,消滅日軍。
保衛瀨穀旅團的一個中隊日軍,在司令部外麵三百米處,建有兩個用麻袋灌了泥土壘成的工事,每個工事內都有一挺重機槍,重機槍向一營噴射出彈雨。這個中隊日軍沒有迫擊炮,隊伍很分散,需要四麵防守。
部分日軍爬在屋頂上,用輕機槍和三八大蓋負隅頑抗。
第一輪炮擊後,搭建在城隍廟外日軍瀨穀旅團司令部帳篷立即被摧毀,大量紙張在風中飄飛。瀨穀啟少將爬進城隍廟,命令全體人員拿起槍參加戰鬥。
日軍重機槍啞火,工事被炸得七零八落,很多被炸傷鬼子蜷縮在地上鬼哭狼嚎。
張昊對一營長趙大誌說:“不要有太多顧慮,我們並不想抓任何一個活口,給我用迫擊炮把日軍工事及城隍廟全都轟掉。”
趙大誌答應一聲後,立即跑向炮兵連,下達命令。
張昊用望遠鏡看著,重型迫擊炮彈落在屋頂上爆炸,屋頂坍塌,屋頂上的日本兵掉下去。
幾枚輕型迫擊炮彈落門口,趴在門口射擊的日本兵被炸死,煙霧很快就把城隍廟籠罩住。
重型迫擊炮彈落在日軍工事處,工事處有日本兵被炸得飛起來落下,這是死亡舞蹈,是他們侵略中國的應得下場。日本鬼子在南京屠殺手無寸鐵百姓三十萬,在現代竟然還不承認,更讓現代中國熱血青年氣得吐血的是,現代日本人甚至不承認侵略過中國,政治家和精英還定期參拜設有戰犯靈牌的靖國神社。抗戰期間,中國至少有三千萬軍民被日本鬼子直接或間接殺死,數量之大不忍迴顧。
現在張昊獨立團不僅一營火力強大,其他營同樣強大。多次大仗打下來,隊伍雖然一直有重大死傷,但繳獲武器卻在不斷補充著隊伍。由於遠離22集團軍,很多繳獲沒法送給他們,好的迫擊炮和輕重機槍就盡可能多地裝備獨立團。獨立團彈藥也極其充足,打仗的時候可以盡情使用,用當時流行的話說,獨立團富得流油。
張昊一動不動站著,他對日本鬼子沒有絲毫憐憫,在張昊看來,獨立團一營代表正義,在宣判這些滅絕人性侵略者死刑。
一營的輕重機槍一起響起來,彈雨集中射向城隍廟。
周永強等雙手合十,張昊輕輕搖了搖頭。
張昊認為信仰是自由的,周永強等是佛教徒,他們用這種方法超度日軍,張昊不想發表意見,更不會幹預。
周永強等跟著張昊,還沒有真刀真槍殺過鬼子,他們也多次要求上戰場,張昊有點懷疑,他們麵對日軍下得了手嗎?佛教徒不能殺生呀!張昊對周永強等有著長遠的打算,很想在未來把他們打造成一股特種作戰力量。這些人都是武林高手,具備當特種兵潛質,隻是必須過訓練這一關。他們還有許多軍事技能需要學習,現在能不使用,就不使用,以免造成無謂損失。
解決瀨穀旅團司令部隻是時間問題,張昊雖然想以最短時間解決,但為了減少傷亡,能用機槍和迫擊炮彈解決的,還是不讓戰士們衝上去肉搏為好。
張昊相信,瀨穀啟一定向河西日軍發出了求救電報,河西日軍一定開始向史河方向移動,到時日軍就隻能蜷縮在河邊固守待援。張自忠將軍的隊伍和張昊的隊伍會給日軍救援時間嗎?用腳趾頭想,都不可能。也就是說,河西日軍不久就會象日軍旅團司令部一樣,麵臨滅頂之災。
用一個營直撲日軍旅團司令部這種戰法,一般隊伍想不出來,張昊是現代特種兵上尉穿越而來,隻要存在著機會,他必然會采用這種戰法。原因很簡單,現代特種部隊在作戰時,首先打擊敵人目標,就是敵人的指揮中樞和戰略目標。這股日軍沒有有價值的戰略目標,旅團部就成為首選。
瀨穀啟少將遇到張昊隻能自認倒黴,在用兵上他也算小心又小心了,但仍然在多種因素疊加作用下,使他把主力全都派過了河,導致他的司令部兵力空虛。一個中隊抵抗其他國軍隊伍也許能夠堅持更久,但麵對裝備如此精良的獨立團一營,他留下保衛旅團司令部的中隊竟然毫無還手之力。一百七八十人在炮火中,連開槍的機槍都沒有響幾次,就被炸得死傷遍地,慘不忍睹。
“完了!”瀨穀啟少將的大腦中浮現出全軍覆沒景象。
日軍第十師團司令官筱塚義男接到瀨穀啟少將的求救電報後,立即迴電問具體情況,結果沒有迴複,筱塚義男知道瀨穀啟少將可能要遭遇不測了。筱塚義男趕緊發電報給華北方麵軍司令長官寺內壽一報告這一情況。筱塚義男又給在史河以西隊伍發報,命令他們迴師救援。再給第十六師團發報,請求在商城的第十六師團日軍趕緊突破中國軍隊防線,前往固始。
一通電報發完後,筱塚義男中將跌坐椅上,抱住頭,讓人感覺瞬間蒼老了許多,顯得是何其落寞。
旅團長戰死這可是大事,會極大地動搖皇軍軍心,怎麽辦?能不能公布?
第十師團司令官筱塚義男竟然開始思考瀨穀啟少將戰死後的後事安排了。
在史河以西的日軍騎兵聯隊長接到電報後,立即撤出戰鬥,命令殘餘日軍騎馬向浮橋處飛奔而去。
正在和張自忠將軍隊伍交戰日軍接到電報後,也一起邊打邊向浮橋處退卻。
張昊謀劃的攻敵之必救策略已成功,張自忠將軍隊伍麵臨的壓力驟減,由守勢立即轉變為攻勢。
獨立團三個營在李康時副團長指揮下,派出一個連抓無主戰馬,主力追擊騎兵聯隊。
一營營長趙大誌來到張昊身邊,對張昊說:“河西傳來消息,日軍已全線動搖後撤,我們成功了。”
張昊笑說:“你帶一個步兵連在這裏收拾殘局,我帶主力前往浮橋,浮橋是日軍逃跑的唯一通過,日軍必然會拚命爭奪。我們要先於日軍到達,等你收拾完殘局過河後,就把它炸了。現在完全具備了全殲河西日軍的條件,我們馬上就會獲得空前大勝利。”
一營長趙大誌點頭說:“是啊!日軍瀨穀旅團司令部已被摧毀,河西的鬼子失去了主心骨,”
張昊說:“瀨穀啟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一營長趙大誌大聲說:“是!”
瀨穀啟帶著隊伍來到固始,目的是渡過史河,進攻潢川。在他看來,固始夾在兩條大河之間,是死地,不宜久留,所以並沒有進城。這個村子邊上有座城隍廟,他把參謀部設在廟裏,又在廟外搭了很大的帳篷,作為他的司令部,他安排了一個中隊保衛。在其他隊伍沒過河前,都駐紮在司令部所在村子或周圍幾個村子中。
這些日軍在村子裏秋毫無犯,甚至還送糖果等給小孩吃,所以村民並不害怕。
固始相對閉塞,村民弄不清楚日本兵是好人還是壞人,還以為是中國的南方軍隊呢!即使聽不懂日本兵講什麽,村民們對待日本兵很友善。
瀨穀啟少將和許多日本人一樣,從小確立了參軍打中國的誌向,為了長大後能更好地和中國打仗,他自覺向在日本留學的中國人學說中國話,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竟然在軍校畢業時,就學會了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他對中國人的友好全都是裝出來的,在他的心中,中國人全都該殺。在他將來擔任基隆要塞司令時,本性完全暴露,率領日軍四處殘殺抗日民眾,致使基隆地區幾乎變成無人區,手段之殘忍可想而知。
他在固始這個村子裏駐紮,對村民友好的目的,是想利用村民們的善良,從而防止村民們做對日軍不利的事情。假如由他帶著軍隊控製固始的話,他就會原形畢露,固始必然會血流成河。
張昊帶著獨立團一營包圍了這個村子後,隻能先向城隍廟打炮,讓村民因害怕而逃跑,時間很緊,張昊沒有時間疏散村民,更沒有時間向村民解釋。按計劃,張昊必須在一個小時之內結束戰鬥,因為史河以東日軍必然會迴救,在解決了瀨穀旅團司令部後,就必須立即趕往浮橋處,炸毀浮橋,和獨立團會合,消滅日軍。
保衛瀨穀旅團的一個中隊日軍,在司令部外麵三百米處,建有兩個用麻袋灌了泥土壘成的工事,每個工事內都有一挺重機槍,重機槍向一營噴射出彈雨。這個中隊日軍沒有迫擊炮,隊伍很分散,需要四麵防守。
部分日軍爬在屋頂上,用輕機槍和三八大蓋負隅頑抗。
第一輪炮擊後,搭建在城隍廟外日軍瀨穀旅團司令部帳篷立即被摧毀,大量紙張在風中飄飛。瀨穀啟少將爬進城隍廟,命令全體人員拿起槍參加戰鬥。
日軍重機槍啞火,工事被炸得七零八落,很多被炸傷鬼子蜷縮在地上鬼哭狼嚎。
張昊對一營長趙大誌說:“不要有太多顧慮,我們並不想抓任何一個活口,給我用迫擊炮把日軍工事及城隍廟全都轟掉。”
趙大誌答應一聲後,立即跑向炮兵連,下達命令。
張昊用望遠鏡看著,重型迫擊炮彈落在屋頂上爆炸,屋頂坍塌,屋頂上的日本兵掉下去。
幾枚輕型迫擊炮彈落門口,趴在門口射擊的日本兵被炸死,煙霧很快就把城隍廟籠罩住。
重型迫擊炮彈落在日軍工事處,工事處有日本兵被炸得飛起來落下,這是死亡舞蹈,是他們侵略中國的應得下場。日本鬼子在南京屠殺手無寸鐵百姓三十萬,在現代竟然還不承認,更讓現代中國熱血青年氣得吐血的是,現代日本人甚至不承認侵略過中國,政治家和精英還定期參拜設有戰犯靈牌的靖國神社。抗戰期間,中國至少有三千萬軍民被日本鬼子直接或間接殺死,數量之大不忍迴顧。
現在張昊獨立團不僅一營火力強大,其他營同樣強大。多次大仗打下來,隊伍雖然一直有重大死傷,但繳獲武器卻在不斷補充著隊伍。由於遠離22集團軍,很多繳獲沒法送給他們,好的迫擊炮和輕重機槍就盡可能多地裝備獨立團。獨立團彈藥也極其充足,打仗的時候可以盡情使用,用當時流行的話說,獨立團富得流油。
張昊一動不動站著,他對日本鬼子沒有絲毫憐憫,在張昊看來,獨立團一營代表正義,在宣判這些滅絕人性侵略者死刑。
一營的輕重機槍一起響起來,彈雨集中射向城隍廟。
周永強等雙手合十,張昊輕輕搖了搖頭。
張昊認為信仰是自由的,周永強等是佛教徒,他們用這種方法超度日軍,張昊不想發表意見,更不會幹預。
周永強等跟著張昊,還沒有真刀真槍殺過鬼子,他們也多次要求上戰場,張昊有點懷疑,他們麵對日軍下得了手嗎?佛教徒不能殺生呀!張昊對周永強等有著長遠的打算,很想在未來把他們打造成一股特種作戰力量。這些人都是武林高手,具備當特種兵潛質,隻是必須過訓練這一關。他們還有許多軍事技能需要學習,現在能不使用,就不使用,以免造成無謂損失。
解決瀨穀旅團司令部隻是時間問題,張昊雖然想以最短時間解決,但為了減少傷亡,能用機槍和迫擊炮彈解決的,還是不讓戰士們衝上去肉搏為好。
張昊相信,瀨穀啟一定向河西日軍發出了求救電報,河西日軍一定開始向史河方向移動,到時日軍就隻能蜷縮在河邊固守待援。張自忠將軍的隊伍和張昊的隊伍會給日軍救援時間嗎?用腳趾頭想,都不可能。也就是說,河西日軍不久就會象日軍旅團司令部一樣,麵臨滅頂之災。
用一個營直撲日軍旅團司令部這種戰法,一般隊伍想不出來,張昊是現代特種兵上尉穿越而來,隻要存在著機會,他必然會采用這種戰法。原因很簡單,現代特種部隊在作戰時,首先打擊敵人目標,就是敵人的指揮中樞和戰略目標。這股日軍沒有有價值的戰略目標,旅團部就成為首選。
瀨穀啟少將遇到張昊隻能自認倒黴,在用兵上他也算小心又小心了,但仍然在多種因素疊加作用下,使他把主力全都派過了河,導致他的司令部兵力空虛。一個中隊抵抗其他國軍隊伍也許能夠堅持更久,但麵對裝備如此精良的獨立團一營,他留下保衛旅團司令部的中隊竟然毫無還手之力。一百七八十人在炮火中,連開槍的機槍都沒有響幾次,就被炸得死傷遍地,慘不忍睹。
“完了!”瀨穀啟少將的大腦中浮現出全軍覆沒景象。
日軍第十師團司令官筱塚義男接到瀨穀啟少將的求救電報後,立即迴電問具體情況,結果沒有迴複,筱塚義男知道瀨穀啟少將可能要遭遇不測了。筱塚義男趕緊發電報給華北方麵軍司令長官寺內壽一報告這一情況。筱塚義男又給在史河以西隊伍發報,命令他們迴師救援。再給第十六師團發報,請求在商城的第十六師團日軍趕緊突破中國軍隊防線,前往固始。
一通電報發完後,筱塚義男中將跌坐椅上,抱住頭,讓人感覺瞬間蒼老了許多,顯得是何其落寞。
旅團長戰死這可是大事,會極大地動搖皇軍軍心,怎麽辦?能不能公布?
第十師團司令官筱塚義男竟然開始思考瀨穀啟少將戰死後的後事安排了。
在史河以西的日軍騎兵聯隊長接到電報後,立即撤出戰鬥,命令殘餘日軍騎馬向浮橋處飛奔而去。
正在和張自忠將軍隊伍交戰日軍接到電報後,也一起邊打邊向浮橋處退卻。
張昊謀劃的攻敵之必救策略已成功,張自忠將軍隊伍麵臨的壓力驟減,由守勢立即轉變為攻勢。
獨立團三個營在李康時副團長指揮下,派出一個連抓無主戰馬,主力追擊騎兵聯隊。
一營營長趙大誌來到張昊身邊,對張昊說:“河西傳來消息,日軍已全線動搖後撤,我們成功了。”
張昊笑說:“你帶一個步兵連在這裏收拾殘局,我帶主力前往浮橋,浮橋是日軍逃跑的唯一通過,日軍必然會拚命爭奪。我們要先於日軍到達,等你收拾完殘局過河後,就把它炸了。現在完全具備了全殲河西日軍的條件,我們馬上就會獲得空前大勝利。”
一營長趙大誌點頭說:“是啊!日軍瀨穀旅團司令部已被摧毀,河西的鬼子失去了主心骨,”
張昊說:“瀨穀啟我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一營長趙大誌大聲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