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即便如懿從不叫人胡亂說起,可永瓏畢竟已經虛歲十歲了,人情世故,並非一無所知。但凡聽人說起嫡子之類的話題,他的臉色總是有些悶悶不樂。如懿看在眼裏,也隻能對他說:“有些事,皇額娘不強求。但你想要的,皇額娘亦不阻攔。”如是,也算略略開解。
待到無人時分,夫妻二人枕畔私語,皇帝亦不覺嘆惋:“永瑾穩重識大體,允文允武,可惜於名利權勢都看得太淡。而說到文武之才,雖然永瓏和永瑄都是得朕悉心調/教,可比之永瑾當年,永瓏是青出於藍,永瑄卻顯得資質平平了。”
身為親母,如懿是知道的,永瑄一出生就是嫡子,無憂無慮到如今,沒有經歷過什麽磨難和大風大浪,上有皇帝太後和如懿海蘭疼愛,遠不如他的兩位兄長發育得快。而他的文韜武藝,比常人是有餘,卻不如永瑾、永琪、永瓏年幼時那般聰慧敏捷。
如懿感慨道:“皇上所言,臣妾如何不知。正是為此,臣妾十分擔憂,隻怕外麵有些不好的話傳到永瓏永瑄的耳朵裏,傷了兄弟情分。”
皇帝頗為驚異:“竟有這種事?後宮婦人,總是無事生非。永瓏永瑄都是朕的嫡子,無論哪一個有了出息,都是名正言順,她們誰敢說嘴?”
如懿聞言亦是唏噓:“皇上雖如此說,到底臣妾是繼後,真要說起來,難免有人覺得永瓏永瑄是不同的……唉,皇上疼他們,臣妾歡喜不已,可就怕是太疼愛了,過猶不及。永瑄還小暫且不說,可臣妾瞧皇上這些日子給永瓏讀的書,大半是君王治國之道。落在旁人眼裏,還當皇上動了立儲之意,反倒生出許多無謂的是非來。”
皇帝訕訕道:“朕隻是想著都是朕的兒子,若非永瑄還小,也該看著這些書的。如今看來是朕心急了,永瓏永瑄還小,還是該先跟著師傅學道理,再論這些。”
如懿婉然一笑:“後宮不得幹政,臣妾越矩了。”
皇帝笑著擁住她:“如懿,你沒有幹政。你是朕選的皇後,懂得在最合適的時候說最合適的話,做最合適的事。朕希望你,一直如此。”
“臣妾永誌不忘。”如懿半仰著肩,躲避著他追尋而來的青青的鬍渣:“隻是皇上,永璜與永璿出嗣,永璋、永瑾與永珹都已經出宮建府,成家立業。如今永琪已然成年,是時候選一位福晉了,皇上可曾考慮過?”
皇帝眉眼彎彎,笑看著她:“愉貴妃已經向朕提過一次,說自己出身寒微,不敢娶一個高門華第的媳婦兒,隻消人品佳即可。朕細想過了,已有了極好的人選,便是鄂爾泰的孫女,四川總督鄂弼之女,西林覺羅氏。”
如懿聞言,不覺笑道:“鄂爾泰是先皇留給皇上的輔政大臣,本配享太廟,入賢良祠。若不是被胡中藻牽連,也不會被撤出賢良祠,還賠上了侄子鄂昌的性命,累得全族惴惴。”她悄悄望著皇帝:“不過,讓永琪娶鄂爾泰的孫女,一則以示天家寬宏,不計舊事;二則寬慰鄂爾泰全族,也算勉勵他在朝為官的子侄;再則,這樣的人家家訓甚嚴,教出來的女兒必定不錯,又不會煊赫囂張,目中無人,皇上果然思慮周全。”
皇帝絞著她一縷青絲於指上,欣然道:“皇後果然最知朕心。永琪是愉貴妃之子,若非鄂爾泰這樣的老臣之後,如何配得上永琪。而西林覺羅氏曾遭變故,既對指婚感激涕零,又不會附為羽翼,結黨營私。”
這,便是皇帝的心思縝密之處。他願意給永琪寵信,委以重任,又絕不會讓他擋了嫡子的路,就如同多年前放棄永璜時一般決絕果斷。
魏嬿婉的身孕來到五個多月時,寵愛不絕的忻嬪便診出了兩個月的身孕。原來施加在她身上的寵遇,很快又在另一個女人身上重演。忻嬪懷胎還不足三月,皇帝便已經金尊玉貴地捧著。內務府的人對待啟祥宮和承幹宮的差事,漸漸也因為皇帝的態度分了彼此。
這種變化,或許是從太醫對皇帝說魏嬿婉腹中更有可能是個公主開始的。皇帝的薄情寡義,也就是這樣的不加掩飾。他的目光,他的關注,便自然而然地轉向了腹中未知男女的忻嬪。
誠然,皇帝眼裏,對忻嬪和對魏嬿婉總是不同的。可偏偏舊愛難捨,皇帝對於魏嬿婉,終究狠不下心來,或許這種情愫連他自己也說不上來原因。
幹隆二十二年的七月十七日,魏嬿婉果真早產生下了一個小小女嬰,序列第十,取名璟妘,是為和碩和恪公主。孩子雖然生下來了,可是體弱多病,遠不如忻嬪於臘月時生下的十一公主璟嫿那樣健康活潑。
北風正勁的時節,皇帝看著玉團兒似的女兒,漸漸散去了不是阿哥的遺憾,封璟嫿為和碩和恬公主,以示恬樂無憂之意,並晉其母忻嬪為忻妃。自此,妃位上四角齊全。
皇帝連得二女,卻無阿哥,難免引以為憾。直至幹隆二十三年的秋天,宮中嬪妃漸長,皇帝亦少有可心之人。內務府便提議要廣選秀女充斥後宮,也好為皇家綿延子嗣。
這一年九月,便由如懿和太後陪著皇帝主持了殿選。這次入選的,除了太後母家的遠親鈕鈷祿氏為誠貴人,禮部尚書德保之女索綽倫氏為瑞貴人,最為出挑的,應當是蒙古霍碩特部親王送來的女兒藍曦格格。另有幾位位分偏低的常在,都是江南織造特意送入宮中的漢軍旗包衣,雖然身份低微,但個個都是容貌昳麗的江南佳麗。
</br>
待到無人時分,夫妻二人枕畔私語,皇帝亦不覺嘆惋:“永瑾穩重識大體,允文允武,可惜於名利權勢都看得太淡。而說到文武之才,雖然永瓏和永瑄都是得朕悉心調/教,可比之永瑾當年,永瓏是青出於藍,永瑄卻顯得資質平平了。”
身為親母,如懿是知道的,永瑄一出生就是嫡子,無憂無慮到如今,沒有經歷過什麽磨難和大風大浪,上有皇帝太後和如懿海蘭疼愛,遠不如他的兩位兄長發育得快。而他的文韜武藝,比常人是有餘,卻不如永瑾、永琪、永瓏年幼時那般聰慧敏捷。
如懿感慨道:“皇上所言,臣妾如何不知。正是為此,臣妾十分擔憂,隻怕外麵有些不好的話傳到永瓏永瑄的耳朵裏,傷了兄弟情分。”
皇帝頗為驚異:“竟有這種事?後宮婦人,總是無事生非。永瓏永瑄都是朕的嫡子,無論哪一個有了出息,都是名正言順,她們誰敢說嘴?”
如懿聞言亦是唏噓:“皇上雖如此說,到底臣妾是繼後,真要說起來,難免有人覺得永瓏永瑄是不同的……唉,皇上疼他們,臣妾歡喜不已,可就怕是太疼愛了,過猶不及。永瑄還小暫且不說,可臣妾瞧皇上這些日子給永瓏讀的書,大半是君王治國之道。落在旁人眼裏,還當皇上動了立儲之意,反倒生出許多無謂的是非來。”
皇帝訕訕道:“朕隻是想著都是朕的兒子,若非永瑄還小,也該看著這些書的。如今看來是朕心急了,永瓏永瑄還小,還是該先跟著師傅學道理,再論這些。”
如懿婉然一笑:“後宮不得幹政,臣妾越矩了。”
皇帝笑著擁住她:“如懿,你沒有幹政。你是朕選的皇後,懂得在最合適的時候說最合適的話,做最合適的事。朕希望你,一直如此。”
“臣妾永誌不忘。”如懿半仰著肩,躲避著他追尋而來的青青的鬍渣:“隻是皇上,永璜與永璿出嗣,永璋、永瑾與永珹都已經出宮建府,成家立業。如今永琪已然成年,是時候選一位福晉了,皇上可曾考慮過?”
皇帝眉眼彎彎,笑看著她:“愉貴妃已經向朕提過一次,說自己出身寒微,不敢娶一個高門華第的媳婦兒,隻消人品佳即可。朕細想過了,已有了極好的人選,便是鄂爾泰的孫女,四川總督鄂弼之女,西林覺羅氏。”
如懿聞言,不覺笑道:“鄂爾泰是先皇留給皇上的輔政大臣,本配享太廟,入賢良祠。若不是被胡中藻牽連,也不會被撤出賢良祠,還賠上了侄子鄂昌的性命,累得全族惴惴。”她悄悄望著皇帝:“不過,讓永琪娶鄂爾泰的孫女,一則以示天家寬宏,不計舊事;二則寬慰鄂爾泰全族,也算勉勵他在朝為官的子侄;再則,這樣的人家家訓甚嚴,教出來的女兒必定不錯,又不會煊赫囂張,目中無人,皇上果然思慮周全。”
皇帝絞著她一縷青絲於指上,欣然道:“皇後果然最知朕心。永琪是愉貴妃之子,若非鄂爾泰這樣的老臣之後,如何配得上永琪。而西林覺羅氏曾遭變故,既對指婚感激涕零,又不會附為羽翼,結黨營私。”
這,便是皇帝的心思縝密之處。他願意給永琪寵信,委以重任,又絕不會讓他擋了嫡子的路,就如同多年前放棄永璜時一般決絕果斷。
魏嬿婉的身孕來到五個多月時,寵愛不絕的忻嬪便診出了兩個月的身孕。原來施加在她身上的寵遇,很快又在另一個女人身上重演。忻嬪懷胎還不足三月,皇帝便已經金尊玉貴地捧著。內務府的人對待啟祥宮和承幹宮的差事,漸漸也因為皇帝的態度分了彼此。
這種變化,或許是從太醫對皇帝說魏嬿婉腹中更有可能是個公主開始的。皇帝的薄情寡義,也就是這樣的不加掩飾。他的目光,他的關注,便自然而然地轉向了腹中未知男女的忻嬪。
誠然,皇帝眼裏,對忻嬪和對魏嬿婉總是不同的。可偏偏舊愛難捨,皇帝對於魏嬿婉,終究狠不下心來,或許這種情愫連他自己也說不上來原因。
幹隆二十二年的七月十七日,魏嬿婉果真早產生下了一個小小女嬰,序列第十,取名璟妘,是為和碩和恪公主。孩子雖然生下來了,可是體弱多病,遠不如忻嬪於臘月時生下的十一公主璟嫿那樣健康活潑。
北風正勁的時節,皇帝看著玉團兒似的女兒,漸漸散去了不是阿哥的遺憾,封璟嫿為和碩和恬公主,以示恬樂無憂之意,並晉其母忻嬪為忻妃。自此,妃位上四角齊全。
皇帝連得二女,卻無阿哥,難免引以為憾。直至幹隆二十三年的秋天,宮中嬪妃漸長,皇帝亦少有可心之人。內務府便提議要廣選秀女充斥後宮,也好為皇家綿延子嗣。
這一年九月,便由如懿和太後陪著皇帝主持了殿選。這次入選的,除了太後母家的遠親鈕鈷祿氏為誠貴人,禮部尚書德保之女索綽倫氏為瑞貴人,最為出挑的,應當是蒙古霍碩特部親王送來的女兒藍曦格格。另有幾位位分偏低的常在,都是江南織造特意送入宮中的漢軍旗包衣,雖然身份低微,但個個都是容貌昳麗的江南佳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