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德四年二月,陶侃終於擊破李壽在綿竹的防線,進迫雒縣。
雒是益州舊治,距離成都不過百裏之遙,且無險阻。而李壽既敗,李班又被陸和圍困在閬中,則成都可用之兵,已不足萬眾了。
因為缺乏組織性、紀律性,使得成軍隻能打順風仗,一旦遇挫,士卒必然奔散,還肯跑迴成都去為李家效命的,少之又少。到了這般境地,李雄再無迴天之力,不禁氣沮,旋在李驤的反複勸說下,打算去帝號向華朝稱臣。
李壽倒是還不肯罷休,建議暫且放棄成都,南退至犍為郡內,聚集兵馬,圖謀再舉。但且不論這主意有多麽不靠譜,以他敗將之身,如今放屁也不響啊,終為李雄所斥退。
於是李雄就派李驤去往陶侃軍中商談條件。李驤先提出來,希望能夠去帝號而為華藩,並交出三巴和益州之半,僅守蜀郡以南地區,以換取陶侃的退兵。陶士行並不正麵迴答,隻是笑笑說:“大軍既至雒,旦夕可臨成都,則李仲俊(李雄)尚望王於蜀地麽?”
我也不要求你無條件投降,但你們提出來的條件,能不能更有誠意一點兒啊。
李驤頗感無奈,於是極言李氏本無外於中國之意,純屬為故晉官吏所逼,無奈而割據梁、益——“素聞天子仁厚,可能寬恕我主,使免死罪啊?”
陶侃點點頭,安慰道:“吾來前,亦請天子之命,將如何處置李氏。天子雲,李氏雖然割據一隅,不從王化,終無大殺戮百姓之惡,反有恩惠於益州,與胡、羯不可並類,自然不必顯戮。若肯幡然改悔,可如昔劉禪、孫皓故事……”
也就是說,李氏一族隻要肯投降,隨軍內附,不但性命無憂,且還能長享富貴——當然啦,幾代之內,別想要徹底的自由了。
然而陶侃隨即將話鋒一轉,道:“隻是,若李氏止王於梁、益,還則罷了,竟敢僭號稱帝!則不知究竟何人慫恿李仲俊啊?雖百死不能贖其辜也!”
這話就說得很明白了,於是李驤返迴成都之後,即奏明李雄,將前丞相範賁誘至朝中斬殺,隨即李驤就捧著範賁的首級,二入華營。
——當初攛掇李雄稱帝的本是範長生,可惜範長生早就已經掛了,故而李氏才斬其子範賁,以表示自家的誠意。而陶侃之所以授意李驤殺範賁,一是為了威嚇尚不甘願臣從的李氏族人、臣僚,二是明宣篡僭之惡,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當下見了範賁的首級,陶士行便即點頭道:“可矣——吾當先入雒。”
於是雒縣打開城門,放華軍進入,陶侃在城中歇兵三日,以待李雄做好投降的準備。甄隨對此表示不滿,說:“既已得雒,當直取成都——倘若李雄假意出降,其實南逃,又怎麽辦?”
陶侃笑道:“彼若敢逃,舉族殄滅——自可由甄將軍率兵往追,將軍豈不願乎?”
甄隨心說我腿腳要還利索的話,當然希望李氏不肯投降,我好把他們全都殺光啦,隻可惜……
三日之後,華軍主力離開雒縣,進至成都郊外,李雄果然自縛輿梓來降,陶侃乃親解其縛,命撤其棺,然後拉著李雄的手進入了成都城。
成國——原本曆史上,李壽篡位後改號為漢,故而史稱成漢——就此覆滅,李雄被押至洛陽,降為朱提侯。
終究李雄並無大惡——實話說當晉末天下大亂之時,李氏在益州自立後,頗為關注民生,尚能保安一方,對於地方而言,其功不下於涼州張氏——所以就不必如晉對待孫皓那樣,給個“歸命侯”之類極不厚道的惡號啦。
且說李雄既降,李班等亦不能獨存,周邊郡縣,乃陸續降附。自然還有堅決一條道兒走到黑的勢力存在,陶侃乃命陸和、周撫等分兵往定。
前後招收李氏降卒不下三萬之數,其中巴蜀之民,全都釋歸隴畝,至於略陽氐和原本跟隨李特兄弟入蜀的關西百姓,則計劃分批遷迴雍、秦二州。
想當年李氏之所以在蜀地造亂,進而割據一隅,除了晉吏的逼迫外,很大一個原因,乃是主客之隙——也就是流民和原住民之間的矛盾。倘若仍將這些流民安置在蜀地,恐怕幾代人之內,矛盾都不可解,必然導致地方不穩,盜賊四起,所以還不如趕他們迴老家去為好啊。
當初流民乃是因為關西大饑,無奈而入蜀就食——否則誰願意背井離鄉啊。後晉吏逐其還鄉,但關西饑荒雖解,社會仍不安定,則好容易跑出來了,誰肯毫無希望地再迴去?李特兄弟因此才豎起了反旗。如今關西已平,但是地多人少,正好把這些流民遷徙迴去,以實兩州。
即便李氏等略陽氐,也多以農耕為主,遊牧習性十不存一,既然如此,讓他們迴老家去屯墾,對於國家和對於個人,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至於巴蜀土著的排外情緒,這問題得另做籌謀,嚐試逐步消解,若想要利用主客矛盾來控馭巴蜀,必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巴蜀主眾而客寡,李氏乃靠著扶持客民鎮定地方,難道華朝還能這麽幹嗎?
所以巴蜀雖定,其事千頭萬緒,不是那麽容易就搞得掂的,而中朝雖然已有準備,將陸續委派能吏前去治理梁、益二州,山高水長,終須時日。陶侃為此不能離蜀,大軍亦不便遽歸中原。
直到仲夏之時,兩州才終於安撫得差不多了,而甄隨的斷腿也近乎痊愈。腿腳一靈便,甄蠻子又坐不住了,乃自請將兵三千,南下去收寧州。
對於此事,陶侃原本屬意陸和,但甄隨卻說:“正當暑熱,南中多瘴癘,小陸是青州人,哪裏呆得慣呢?一旦中了暑,甚至於染疾,軍中又無良醫,怕是有命南下,無命北歸,要埋骨在蠻荒之地啊……”
陸和在旁斜睨甄隨,心說我招你惹你啦,沒事兒你咒我幹嘛?!
“……末將是湘州人,走慣了山地,穿慣了叢林,也受得暑熱,也聞得瘴氣,則陶帥不委我往南中去,還能派何人呢?”
陶侃心說你總是有理由啊,問題這理由我還不好駁……沉吟少頃,便道:“甄將軍確是往定寧州的不二之選,隻是三千兵無乃太少乎?想李氏屢遣大將,率上萬兵馬南下,皆不能定寧,何況區區三千人?”
甄隨笑道:“兵有多何用?巴氐上萬,難道還能當老……末將所部三千不成麽?”隨即正色道:“如末將此前所言,須選體力上佳,能行蠻荒,能避瘴癘者,始能隨我往定南中。以此為條件,即三千人亦不易選,恐怕還須自蜀中現招募呢。”
於是最終,他就精挑細選了三千人,渡瀘水而向南中。陳劍從行,途中問甄隨:“本以為甄帥欲自益州出兵,東取荊、湘,不料卻向南中……”甄隨笑道:“小陳你想得不夠長遠。欲自巴蜀東進,須如昔日王濬一般,造大樓船,沿江而下,然而樓船豈是三五日便能造成的啊?我若待其船成,既無趣味,又恐朝廷召我還洛,不如先向寧州——等老爺迴來,估計船也造成了,自可再建東定江南之功。”
先打哪兒再打哪兒,怎麽才能讓自己永遠沒有坐冷板凳的機會,一直都有敵可殺,老爺心裏有數啊——做人呢,就得講點兒計劃性。
陳劍敬服不迭。但他並沒能跟著甄隨跑太遠,才到朱提,還沒能渡過瀘水呢,陳興國便即染疾病倒,差點兒連命都交代了,甄隨隻得命人將其輿歸成都,尋醫者好生調治。
從成都平原最南端的僰道縣(也即後世的宜賓市),進入丘陵山地,前往寧州治所滇池(在後世玉溪市江川區),足足一千五百裏之遙,即便甄隨找了合適的向導,所部又皆精兵,行軍時他更是帶頭跑在第一個,日行亦不過四五十裏而已——估計得走一個來月。好在才到銅虜山,王遜便遣部將爨琛前來接洽,表示願從王化。
王邵伯守備寧州,已經整整十年了,內撫諸夷,外禦巴氐,亦頗感心力交瘁。他曾經多次派人東行,經廣州北上,向司馬睿和王敦討要援軍,卻總是得不到迴應。等到聽聞應詹守牧湘州後,王遜看見了一線曙光,即致書懇請,希望應詹能夠西取牂柯,打通到寧州的道路——那以後請援兵、要物資就方便了呀,至不濟一旦失敗,我也有後路可退,不必要跑到同樣蠻荒的交、廣去。奈何應思遠所部兵馬不多,西行不久,即被氐兵逐退……
對於王遜來說,真所謂“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還剩幾個連”……
華朝肇建已然四歲,則再怎麽偏遠,消息閉塞,王邵伯也終於得著信了。他想派人前去洛陽表態,奈何北麵是巴氐,東麵是建康政權,山迢水長,根本就不可能潛行而過,無奈而隻得繼續跟滇池城內死扛。
巴氐殺得最遠的一次,前鋒已至同瀨,距離滇池不過四百裏之遙,卻被寧州將姚崇、爨琛拚死給堵了迴去。然而姚、爨所部也損失慘重,迴滇池後就對王遜說,這樣的仗咱們打不起幾場啊,倘若氐寇再來,必無幸理……
“使君何不暫降於成?寧州偏遠,成主必不能別遣官吏來接任,或大發軍來守備,我等乃可得著喘息的機會……”
然而此議卻被王邵伯一口給迴絕了。王遜說:“我持節來此,為國家守此荒蠻偏遠之地,已將十歲,雖死,有望留名青史,又豈可為德而不終啊?卿等且再堅持數歲,王師必來救我。”
姚、爨等人都說:“使君說夢話,王師唯能憑江自守,即牂柯亦不能下,安能來救我?”
王遜笑道:“卿等以為我所說是指建康麽?我實雲洛陽也。”隨即正色道:“華受晉禪,便為中國之主,我為晉吏,自當從舊主而臣於華。建康雖欲隔江而治,然晉王竟不敢踐位以紹晉祚,則名不正,言不順,其敗可期。然在某想來,華天子欲定東南,當先向西南,候取巴蜀後,伐吳乃易——因此不過數年,必將與氐寇交鋒。”
頓了一頓,看看眾人不以為然的臉色,他便說:“倘若我言無效,華軍先向吳而後取蜀,或者取蜀不勝,則我當自剄以謝天下,任由卿等或真降,或偽降於成都吧。”
眾將吏聞言,趕緊拱手,皆雲不敢。
等到陶侃接受了李氏的歸降,消息數月後終於傳入寧州,王遜大喜,即謂諸將:“我前日之言,不是應驗了麽?”就打算派出使者,前往成都,卻為諸將所阻。諸將都說:“我若從華,必惡於晉。倘若華軍止步於益,而交、廣之兵卻自東而來,如何處?”
王遜怫然道:“彼等前不能自交、廣來救我,如今又何能來伐我?”
然而諸將固請,說不如再等一段時間吧,看看華軍是否有收取寧州之意,再作決斷不遲。
主要他們跟空降兵王遜不同,都是南中大姓,屬於地頭蛇,巴不得華人雖滅成而不來理會寧州呢,那不就能光保著一個王使君,踏踏實實做西南土皇帝啦?幹嘛一定要再多找一個婆婆來啊。
一直等到甄隨入於寧州,諸將才不敢再阻王遜了,爨琛即奉命前往迎接。甄隨見了麵就問:“汝姓筆畫甚多,老爺認不得……可是西南夷種麽?”爨琛心中惱怒,卻不敢表露出來,隻得諂笑著解釋道:“非也,吾亦顓頊之玄胄,祝融之渺胤,乃春秋時楚國令尹班朗之後,漢末始入南中——昔蜀大將爨習,乃是末將曾祖。”
甄隨斜睨著他,心說:“老爺卻不信,多半是攀附——蜀將有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皇帝從前說古時,也從沒提過有姓什麽爨的……”
爨琛將華軍接至滇池,王遜出城來迎,見了甄隨,便即屈膝而拜。照道理來說,雖然甄隨的品級要高過王遜,但還不到天差地遠的地步,他就應該同樣跪倒,對拜還禮才是;然而甄隨卻隻是緩步上前,伸手去攙扶王邵伯而已。
寧州諸將吏見了,麵上都隱現怒色。
雒是益州舊治,距離成都不過百裏之遙,且無險阻。而李壽既敗,李班又被陸和圍困在閬中,則成都可用之兵,已不足萬眾了。
因為缺乏組織性、紀律性,使得成軍隻能打順風仗,一旦遇挫,士卒必然奔散,還肯跑迴成都去為李家效命的,少之又少。到了這般境地,李雄再無迴天之力,不禁氣沮,旋在李驤的反複勸說下,打算去帝號向華朝稱臣。
李壽倒是還不肯罷休,建議暫且放棄成都,南退至犍為郡內,聚集兵馬,圖謀再舉。但且不論這主意有多麽不靠譜,以他敗將之身,如今放屁也不響啊,終為李雄所斥退。
於是李雄就派李驤去往陶侃軍中商談條件。李驤先提出來,希望能夠去帝號而為華藩,並交出三巴和益州之半,僅守蜀郡以南地區,以換取陶侃的退兵。陶士行並不正麵迴答,隻是笑笑說:“大軍既至雒,旦夕可臨成都,則李仲俊(李雄)尚望王於蜀地麽?”
我也不要求你無條件投降,但你們提出來的條件,能不能更有誠意一點兒啊。
李驤頗感無奈,於是極言李氏本無外於中國之意,純屬為故晉官吏所逼,無奈而割據梁、益——“素聞天子仁厚,可能寬恕我主,使免死罪啊?”
陶侃點點頭,安慰道:“吾來前,亦請天子之命,將如何處置李氏。天子雲,李氏雖然割據一隅,不從王化,終無大殺戮百姓之惡,反有恩惠於益州,與胡、羯不可並類,自然不必顯戮。若肯幡然改悔,可如昔劉禪、孫皓故事……”
也就是說,李氏一族隻要肯投降,隨軍內附,不但性命無憂,且還能長享富貴——當然啦,幾代之內,別想要徹底的自由了。
然而陶侃隨即將話鋒一轉,道:“隻是,若李氏止王於梁、益,還則罷了,竟敢僭號稱帝!則不知究竟何人慫恿李仲俊啊?雖百死不能贖其辜也!”
這話就說得很明白了,於是李驤返迴成都之後,即奏明李雄,將前丞相範賁誘至朝中斬殺,隨即李驤就捧著範賁的首級,二入華營。
——當初攛掇李雄稱帝的本是範長生,可惜範長生早就已經掛了,故而李氏才斬其子範賁,以表示自家的誠意。而陶侃之所以授意李驤殺範賁,一是為了威嚇尚不甘願臣從的李氏族人、臣僚,二是明宣篡僭之惡,好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當下見了範賁的首級,陶士行便即點頭道:“可矣——吾當先入雒。”
於是雒縣打開城門,放華軍進入,陶侃在城中歇兵三日,以待李雄做好投降的準備。甄隨對此表示不滿,說:“既已得雒,當直取成都——倘若李雄假意出降,其實南逃,又怎麽辦?”
陶侃笑道:“彼若敢逃,舉族殄滅——自可由甄將軍率兵往追,將軍豈不願乎?”
甄隨心說我腿腳要還利索的話,當然希望李氏不肯投降,我好把他們全都殺光啦,隻可惜……
三日之後,華軍主力離開雒縣,進至成都郊外,李雄果然自縛輿梓來降,陶侃乃親解其縛,命撤其棺,然後拉著李雄的手進入了成都城。
成國——原本曆史上,李壽篡位後改號為漢,故而史稱成漢——就此覆滅,李雄被押至洛陽,降為朱提侯。
終究李雄並無大惡——實話說當晉末天下大亂之時,李氏在益州自立後,頗為關注民生,尚能保安一方,對於地方而言,其功不下於涼州張氏——所以就不必如晉對待孫皓那樣,給個“歸命侯”之類極不厚道的惡號啦。
且說李雄既降,李班等亦不能獨存,周邊郡縣,乃陸續降附。自然還有堅決一條道兒走到黑的勢力存在,陶侃乃命陸和、周撫等分兵往定。
前後招收李氏降卒不下三萬之數,其中巴蜀之民,全都釋歸隴畝,至於略陽氐和原本跟隨李特兄弟入蜀的關西百姓,則計劃分批遷迴雍、秦二州。
想當年李氏之所以在蜀地造亂,進而割據一隅,除了晉吏的逼迫外,很大一個原因,乃是主客之隙——也就是流民和原住民之間的矛盾。倘若仍將這些流民安置在蜀地,恐怕幾代人之內,矛盾都不可解,必然導致地方不穩,盜賊四起,所以還不如趕他們迴老家去為好啊。
當初流民乃是因為關西大饑,無奈而入蜀就食——否則誰願意背井離鄉啊。後晉吏逐其還鄉,但關西饑荒雖解,社會仍不安定,則好容易跑出來了,誰肯毫無希望地再迴去?李特兄弟因此才豎起了反旗。如今關西已平,但是地多人少,正好把這些流民遷徙迴去,以實兩州。
即便李氏等略陽氐,也多以農耕為主,遊牧習性十不存一,既然如此,讓他們迴老家去屯墾,對於國家和對於個人,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至於巴蜀土著的排外情緒,這問題得另做籌謀,嚐試逐步消解,若想要利用主客矛盾來控馭巴蜀,必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巴蜀主眾而客寡,李氏乃靠著扶持客民鎮定地方,難道華朝還能這麽幹嗎?
所以巴蜀雖定,其事千頭萬緒,不是那麽容易就搞得掂的,而中朝雖然已有準備,將陸續委派能吏前去治理梁、益二州,山高水長,終須時日。陶侃為此不能離蜀,大軍亦不便遽歸中原。
直到仲夏之時,兩州才終於安撫得差不多了,而甄隨的斷腿也近乎痊愈。腿腳一靈便,甄蠻子又坐不住了,乃自請將兵三千,南下去收寧州。
對於此事,陶侃原本屬意陸和,但甄隨卻說:“正當暑熱,南中多瘴癘,小陸是青州人,哪裏呆得慣呢?一旦中了暑,甚至於染疾,軍中又無良醫,怕是有命南下,無命北歸,要埋骨在蠻荒之地啊……”
陸和在旁斜睨甄隨,心說我招你惹你啦,沒事兒你咒我幹嘛?!
“……末將是湘州人,走慣了山地,穿慣了叢林,也受得暑熱,也聞得瘴氣,則陶帥不委我往南中去,還能派何人呢?”
陶侃心說你總是有理由啊,問題這理由我還不好駁……沉吟少頃,便道:“甄將軍確是往定寧州的不二之選,隻是三千兵無乃太少乎?想李氏屢遣大將,率上萬兵馬南下,皆不能定寧,何況區區三千人?”
甄隨笑道:“兵有多何用?巴氐上萬,難道還能當老……末將所部三千不成麽?”隨即正色道:“如末將此前所言,須選體力上佳,能行蠻荒,能避瘴癘者,始能隨我往定南中。以此為條件,即三千人亦不易選,恐怕還須自蜀中現招募呢。”
於是最終,他就精挑細選了三千人,渡瀘水而向南中。陳劍從行,途中問甄隨:“本以為甄帥欲自益州出兵,東取荊、湘,不料卻向南中……”甄隨笑道:“小陳你想得不夠長遠。欲自巴蜀東進,須如昔日王濬一般,造大樓船,沿江而下,然而樓船豈是三五日便能造成的啊?我若待其船成,既無趣味,又恐朝廷召我還洛,不如先向寧州——等老爺迴來,估計船也造成了,自可再建東定江南之功。”
先打哪兒再打哪兒,怎麽才能讓自己永遠沒有坐冷板凳的機會,一直都有敵可殺,老爺心裏有數啊——做人呢,就得講點兒計劃性。
陳劍敬服不迭。但他並沒能跟著甄隨跑太遠,才到朱提,還沒能渡過瀘水呢,陳興國便即染疾病倒,差點兒連命都交代了,甄隨隻得命人將其輿歸成都,尋醫者好生調治。
從成都平原最南端的僰道縣(也即後世的宜賓市),進入丘陵山地,前往寧州治所滇池(在後世玉溪市江川區),足足一千五百裏之遙,即便甄隨找了合適的向導,所部又皆精兵,行軍時他更是帶頭跑在第一個,日行亦不過四五十裏而已——估計得走一個來月。好在才到銅虜山,王遜便遣部將爨琛前來接洽,表示願從王化。
王邵伯守備寧州,已經整整十年了,內撫諸夷,外禦巴氐,亦頗感心力交瘁。他曾經多次派人東行,經廣州北上,向司馬睿和王敦討要援軍,卻總是得不到迴應。等到聽聞應詹守牧湘州後,王遜看見了一線曙光,即致書懇請,希望應詹能夠西取牂柯,打通到寧州的道路——那以後請援兵、要物資就方便了呀,至不濟一旦失敗,我也有後路可退,不必要跑到同樣蠻荒的交、廣去。奈何應思遠所部兵馬不多,西行不久,即被氐兵逐退……
對於王遜來說,真所謂“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還剩幾個連”……
華朝肇建已然四歲,則再怎麽偏遠,消息閉塞,王邵伯也終於得著信了。他想派人前去洛陽表態,奈何北麵是巴氐,東麵是建康政權,山迢水長,根本就不可能潛行而過,無奈而隻得繼續跟滇池城內死扛。
巴氐殺得最遠的一次,前鋒已至同瀨,距離滇池不過四百裏之遙,卻被寧州將姚崇、爨琛拚死給堵了迴去。然而姚、爨所部也損失慘重,迴滇池後就對王遜說,這樣的仗咱們打不起幾場啊,倘若氐寇再來,必無幸理……
“使君何不暫降於成?寧州偏遠,成主必不能別遣官吏來接任,或大發軍來守備,我等乃可得著喘息的機會……”
然而此議卻被王邵伯一口給迴絕了。王遜說:“我持節來此,為國家守此荒蠻偏遠之地,已將十歲,雖死,有望留名青史,又豈可為德而不終啊?卿等且再堅持數歲,王師必來救我。”
姚、爨等人都說:“使君說夢話,王師唯能憑江自守,即牂柯亦不能下,安能來救我?”
王遜笑道:“卿等以為我所說是指建康麽?我實雲洛陽也。”隨即正色道:“華受晉禪,便為中國之主,我為晉吏,自當從舊主而臣於華。建康雖欲隔江而治,然晉王竟不敢踐位以紹晉祚,則名不正,言不順,其敗可期。然在某想來,華天子欲定東南,當先向西南,候取巴蜀後,伐吳乃易——因此不過數年,必將與氐寇交鋒。”
頓了一頓,看看眾人不以為然的臉色,他便說:“倘若我言無效,華軍先向吳而後取蜀,或者取蜀不勝,則我當自剄以謝天下,任由卿等或真降,或偽降於成都吧。”
眾將吏聞言,趕緊拱手,皆雲不敢。
等到陶侃接受了李氏的歸降,消息數月後終於傳入寧州,王遜大喜,即謂諸將:“我前日之言,不是應驗了麽?”就打算派出使者,前往成都,卻為諸將所阻。諸將都說:“我若從華,必惡於晉。倘若華軍止步於益,而交、廣之兵卻自東而來,如何處?”
王遜怫然道:“彼等前不能自交、廣來救我,如今又何能來伐我?”
然而諸將固請,說不如再等一段時間吧,看看華軍是否有收取寧州之意,再作決斷不遲。
主要他們跟空降兵王遜不同,都是南中大姓,屬於地頭蛇,巴不得華人雖滅成而不來理會寧州呢,那不就能光保著一個王使君,踏踏實實做西南土皇帝啦?幹嘛一定要再多找一個婆婆來啊。
一直等到甄隨入於寧州,諸將才不敢再阻王遜了,爨琛即奉命前往迎接。甄隨見了麵就問:“汝姓筆畫甚多,老爺認不得……可是西南夷種麽?”爨琛心中惱怒,卻不敢表露出來,隻得諂笑著解釋道:“非也,吾亦顓頊之玄胄,祝融之渺胤,乃春秋時楚國令尹班朗之後,漢末始入南中——昔蜀大將爨習,乃是末將曾祖。”
甄隨斜睨著他,心說:“老爺卻不信,多半是攀附——蜀將有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皇帝從前說古時,也從沒提過有姓什麽爨的……”
爨琛將華軍接至滇池,王遜出城來迎,見了甄隨,便即屈膝而拜。照道理來說,雖然甄隨的品級要高過王遜,但還不到天差地遠的地步,他就應該同樣跪倒,對拜還禮才是;然而甄隨卻隻是緩步上前,伸手去攙扶王邵伯而已。
寧州諸將吏見了,麵上都隱現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