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在三台戰敗之後,石勒被迫收縮全部兵力,聚集周邊物資,固守襄國城。
襄國終究是羯趙的都城,雖說原本不過一座普通縣邑,因為立國時間不長,也未能加以擴建,終究加厚城牆、增築城堞等固防手段,是陸陸續續一直在搞的。因而石勒覺得隻要上下一心,指揮得法,應該有希望堅守半年甚至於更長的時間。
倘若華軍遲遲不能攻克襄國,周邊郡縣的百姓因為戰爭而耽誤了農時,又被羯兵幾乎奪盡存糧,到時候衣食無著,是肯定會起亂的。倘若華人物資足夠充裕,自可加以賑濟——不過可能性不大——若不充裕,則勢難久持,要被迫退迴漳水以南去,則羯趙政權未必沒有死灰複燃的機會。
故而石勒先在城內大索,不但把明顯降意不堅的段匹磾兄弟等一概斬殺,還將趙人(故晉人)平民全都空身逐出城外,獨留國人(胡羯等)守城。並且他急召程遐,自冀州搜掠存糧,聚集兵馬,返都來勤王。
可是祖逖都已然列陣襄國城下,將城池團團圍困起來了,卻始終不聞程子遠的消息……石勒為此惱恨,甚至於嗬斥其後程氏,導致程後與太子石弘拜伏請罪,泣血叩首,好不容易才使石勒暫時消了氣。
那麽程子遠為啥不來呢?原因也很簡單,他來不了……
程遐自至冀州,即分派兵馬,四處剿匪,順便搜掠物資。但盜匪之生,本就源於石趙政權在冀州涸澤而漁,迫使百姓鋌而走險,如今不但不加以賑濟、安撫,反倒變本加厲,則盜勢愈演愈熾,也就是情理中事了。
尤其當祖逖北伐,連戰得勝的消息傳來後,冀州很多大族、豪門,也不禁蠢蠢欲動起來。
冀州高門,向以博陵、清河兩家崔氏為首,其下趙郡李氏、河間邢氏、渤海高氏等等,多數謹守門戶,不肯輕率出仕於趙——就跟河東的裴氏、薛氏一般。一則天下方亂,局勢晦暗不明,越是大家族,進退越須謹慎;二則這些高門子弟,也打心眼兒裏瞧不起無文的胡羯,不願屈身相從。
而相對的,羯趙政權想要盡快穩定地方,料民抽稅,就不能不一定程度上依靠這些地頭蛇,不敢迫之過甚;隻要各家肯裝模作樣出一兩名遠支子弟,仕至郡縣,算給割據政權麵子了,也便暫時相安無事。石勒麾下世家出身之臣,比方說荀綽、裴憲、傅暢等等,多數都是孤零一人,遠離家族,戰敗為俘,由此才被逼迫出仕的——在原本曆史上,這路貨還有劉琨舊部的崔悅、盧諶等等。
同樣原本曆史上,要等到拓跋氏入主中原後,拓跋燾強征範陽盧玄、博陵崔綽、趙郡李靈、河間邢穎、渤海高允、廣平遊雅、太原張偉等至平城,才開始一步步地,把這些中原世族綁上自家的戰車。
故此,終後趙一朝三十三年,都不能徹底臣服那些河北世族,則如今立國不過數載,便即兵敗如山倒,河北世族又豈肯繼續與之敷衍、周旋啊?這萬一華軍來了,以從賊為藉口抄殺我等,根本就沒處說理去嘛。
於是世家紛紛出手,於暗中煽動民亂,以為將來降華的晉身之階。一時間,河北盜賊之勢大熾,不再跟從前那樣,隻是攔路劫奪商人、行旅了,小勢力逐漸雪球一般滾成大勢力,開始燒殺村鎮、攻掠城邑、驅逐戍兵。
——倘若張賓在這個時候妄圖從幽州返迴襄國,估計不用程遐設謀,就自然會在半道上被人給砍了——而且有能力、有意願砍他的,還不止一兩支隊伍。
程遐時在高陽郡治博陸縣中,竟被四方流民、盜匪數萬之眾團團包圍起來,別說運糧資助襄國,率兵返迴勤王了,就連孤身逃歸的可能性都跌至了穀底,隻能籠城固守……
繼而以博陸為中心,動亂迅速向西、北兩個方向蔓延,冀州流民紛紛前往幽州就食,幽州乃亦盜賊紛起。即便張賓臨行前,在幽州的布置還算是比較牢靠的,終究主要兵馬都早為孔萇率之南下,剩下不到一萬之眾,因而隻能謹守幾座中心城市而已,就連打通相互間的交通線都很難辦到。
消息傳到遼西,慕容翰坐不住了,當即上奏其父慕容廆,要求發兵西進,去規複幽州。
慕容廆就此事寫信跟劉琨商議,劉琨初時不願。因為原本說得好好的,你得先助我攻打高句麗,以防崔毖借了句麗兵來奪平州,要讓我先解決了後顧之憂,咱們才能並立西向啊。但是溫嶠勸說劉琨道:
“羯賊前在滎陽戰敗,不料竟成土崩之勢,導致幽、冀二州群盜紛起,趙兵難守。如此大好時機,千萬不可錯失,一旦我先東向破句麗,則恐平州方定,而羯賊已滅,幽、冀俱入官軍之手,大人乃無尺寸之功。
“大人昔為晉之柱石,而於華朝,幾無建樹,即便天子仍重大人,大人尚能覥顏與故人(指祖逖)同朝乎?且二州既亂,百姓塗炭,大人既受國家上公之賞,豈能置若罔聞?崔毖無謀,句麗遠夷,未必敢來侵擾平州;而即其來也,我雖失平,卻能得幽、冀,足可抵償——進退之間,還望大人三思啊。”
於是劉琨最終決定,派出劉演率兵三千,會合慕容翰,去攻幽州。然而此事卻為慕容皝所沮——怎麽能讓大哥你再立功勞,再占土地呢——反複勸說慕容廆,與其規複幽州,不如趁著拓跋氏內亂的機會,咱們先把宿敵宇文部給滅了吧。
好在慕容廆所信重的謀主魯昌、陽耽等,全都站在慕容翰一邊——他們都是幽州人士,自然想要收複鄉梓了,卻對征討宇文興趣缺缺。因而最終,慕容廆獨留慕容皝守國,大起三軍,以慕容翰為先鋒,浩浩蕩蕩,直往燕國殺來。
幽州的趙將隻能向宇文遜昵延求救,遜昵延基於唇亡齒寒之意,不敢不救,遂率兵南下,駐在狐奴,以期威脅慕容和劉氏聯軍的側翼。慕容皝得報,不待父命即率留守人馬西征,順利擊敗了宇文部大人逸豆歸。遜昵延被迫北走,卻為慕容翰所追及,一箭將之射落馬下……
就此,原本雄強一時的宇文部,兵馬幾乎全滅,部眾半數為慕容部所吞並,半數西逃去依附了拓跋氏。
不過與此同時,不出劉琨所料,平州果聞警訊——高句麗國王乙弗利受了崔毖的挑唆,趁機沿著馬訾水入寇。劉琨所餘兵馬不多,不敢出城抵禦,句麗軍遂蹂躪遼東,進而將襄平城團團包圍起來。劉琨親自登城,指揮攻防戰,高句麗終究技術水平比較落後,不擅攻城,因而連圍襄平兩月,皆不能克……
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
祖逖圍攻襄國城,進展卻並不怎麽順利。
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華軍久戰而疲,糧秣物資也逐漸的接濟不上了,雖然分兵而取周邊各縣,但往往所得的都是被趙兵搜擄一空,複經盜賊再搶一遍,留下來的空城罷了。就理論上來說,這就已經接近“強弩之末”的狀態啦。
因而長史張敞提出三條建議:上策,暫釋襄國之圍,退至邯鄲以南地區,收縮戰線,以方便物資的調集和供輸;中策,深壁高壘,將襄國城圍困得水泄不通,然後釋出半數兵馬,南下兗州就食,也可減輕運路的壓力;下策,請朝廷派一支生力軍來,協助攻城。然而,祖逖尚在猶豫,皆不肯取。
第二點,石勒終究老於戰陣,麾下又有蘷安、孔萇等大將,於城池護守得相當嚴密。如今襄國城內居民多數都被逐出——自然也有部分是主動跑的——唯餘趙吏千餘人,以及胡、羯兵近萬而已。以萬人護守這種工事完善的小城,隻要糧食、物資足夠吃用,易成堅固不拔之勢——把平民都轟走之後,城中存糧確實還夠吃好幾個月的。
並且到處傳說,華軍所經之處,於胡、羯一概殺盡,婦孺不赦,雞犬不留。因而城內羯兵、胡卒,都已然存了死誌,鬥戰得極其悍勇。
這也是祖逖不敢遽用張敞所獻三策的原因所在——退歸邯鄲,以期再舉,自然不怎麽甘心。而敵軍上萬,士氣不降反升,猶作困獸之鬥,我若稍有疏失,都難免被其窺見破綻,破圍而出,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全軍潰敗,圍城之勢瞬間瓦解啊,當此緊要關頭,哪敢放一半兵馬南下去就食啊?
此際不能弱勢,反當增兵。可是即便向朝廷求取援軍,糧食已經快要供應不上了,魏亥、楊清三天兩頭寫信來訴苦,則朝廷又能派、敢派多少援兵過來?
至於形勢不佳的第三點,支屈六聽聞三台失守,襄國遭受威脅,果然盡起樂平、上黨兩郡兵馬,自井陘東出太行,複馳騁南下,前來應援。
其實上黨軍早就已經被蘷安抽調得七七八八了,支屈六最終也隻能拉出來五千多兵,而且才入河北地界,便即跑散了三分之一……不過剩下三千多都是他多年轉戰帶出來的舊部、老卒,不但忠於主將,抑且久經沙場,驍勇敢戰。
支屈六首先擊潰一路盜匪,收複了元氏縣,稍稍休整後,便即領兵沿著太行山東麓南下,繞過襄國,去偷襲邯鄲。祖逖聞報,急遣其子祖渙率部前往救援。
祖渙輕視敵勢之寡,導致疏忽大意,卻被支屈六偽退設伏,將之擊敗於邯鄲、武安之間。就此華軍的糧道,亦曾一度為支屈六所阻,還好楊清布置得當,魏亥及時應對,才沒被羯軍給搶走多少去。
祖逖被迫親往邯鄲坐鎮,以圍剿支屈六。不過他不敢調動太多圍攻襄國城的軍隊,隻能將圍城戰中作用不大的騎兵幾乎全都用上了,前後花費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把支屈六逐退,進而團團圍困在林慮城中。
——這主要是因為支屈六兵數既寡,戰馬也不多,自上黨長途歸來勤王,複四處遊鬥,不敢攻取名城大邑,遂沒有較長時間的休整和補充機會,終至疲累難繼,這才被華軍給圍住了。
部將陳劍也曾經規勸過支屈六,說:“華寇數萬圍困襄國,我等勢不能破圍而入,隻在周邊逡巡,於事何補啊?況且還容易被華寇咬住,導致全軍覆沒。將軍不如暫離魏郡、廣平而北去,占據冀州或幽州各城,剿除盜賊,徐徐擴充兵馬、積聚物資。則即便襄國不守,我等也可有個立錐之地……”
支屈六對此卻隻是搖頭,他說:“天王危在旦夕,我又豈能棄之而去?若欲占據幽、冀,何如不東來,而繼續守備樂平、上黨啊?且冀州形勢混沌不明,我若往取,終難在數月之間,覓得可立定腳跟之處。
“即便我能奪占幽、冀,立定腳跟,襄國卻破,天王多半難以逃出,則又有何益啊?我明知事不可為,不過拖延華寇破城的時間,再圖最後為天王盡一份忠悃罷了。我與天王相交於微時,天王待我甚厚,大丈夫有恩必報,我唯有殉國而已,豈肯他走?”
就此仍在廣平、魏郡西部遊鬥,最終被華騎往來堵截、兜抄,給圍困在了林慮縣中。
陳劍安排好防守事宜,就來稟報支屈六,說:“敵騎不甚多,未必能夠輕克此城,然而我欲破圍而走,卻必然為敵所追及,導致覆沒……如今唯有守城了,勢如襄國一般,城中糧草有限,城外卻無救援,遲早傾覆……”
支屈六就此對陳劍笑笑說:“聞華寇欲殺盡胡、羯,卻不擅屠趙人……今此林慮,便是我的死地,而汝等若不肯為國效死,不妨各自散去吧。改名易服,從此躬耕壟畝,做一百姓可也……或者直接去投華人,我亦不會怪罪汝等。”
陳劍當即正色道:“將軍此言,難道是試探末將麽?我與裴某有殺兄之仇,將軍素知,則豈有投華之理啊?既然將軍欲殉天王,則末將便殉了將軍,有何為難——自從軍投效以來,某早便已將生死置之於度外了!”
襄國終究是羯趙的都城,雖說原本不過一座普通縣邑,因為立國時間不長,也未能加以擴建,終究加厚城牆、增築城堞等固防手段,是陸陸續續一直在搞的。因而石勒覺得隻要上下一心,指揮得法,應該有希望堅守半年甚至於更長的時間。
倘若華軍遲遲不能攻克襄國,周邊郡縣的百姓因為戰爭而耽誤了農時,又被羯兵幾乎奪盡存糧,到時候衣食無著,是肯定會起亂的。倘若華人物資足夠充裕,自可加以賑濟——不過可能性不大——若不充裕,則勢難久持,要被迫退迴漳水以南去,則羯趙政權未必沒有死灰複燃的機會。
故而石勒先在城內大索,不但把明顯降意不堅的段匹磾兄弟等一概斬殺,還將趙人(故晉人)平民全都空身逐出城外,獨留國人(胡羯等)守城。並且他急召程遐,自冀州搜掠存糧,聚集兵馬,返都來勤王。
可是祖逖都已然列陣襄國城下,將城池團團圍困起來了,卻始終不聞程子遠的消息……石勒為此惱恨,甚至於嗬斥其後程氏,導致程後與太子石弘拜伏請罪,泣血叩首,好不容易才使石勒暫時消了氣。
那麽程子遠為啥不來呢?原因也很簡單,他來不了……
程遐自至冀州,即分派兵馬,四處剿匪,順便搜掠物資。但盜匪之生,本就源於石趙政權在冀州涸澤而漁,迫使百姓鋌而走險,如今不但不加以賑濟、安撫,反倒變本加厲,則盜勢愈演愈熾,也就是情理中事了。
尤其當祖逖北伐,連戰得勝的消息傳來後,冀州很多大族、豪門,也不禁蠢蠢欲動起來。
冀州高門,向以博陵、清河兩家崔氏為首,其下趙郡李氏、河間邢氏、渤海高氏等等,多數謹守門戶,不肯輕率出仕於趙——就跟河東的裴氏、薛氏一般。一則天下方亂,局勢晦暗不明,越是大家族,進退越須謹慎;二則這些高門子弟,也打心眼兒裏瞧不起無文的胡羯,不願屈身相從。
而相對的,羯趙政權想要盡快穩定地方,料民抽稅,就不能不一定程度上依靠這些地頭蛇,不敢迫之過甚;隻要各家肯裝模作樣出一兩名遠支子弟,仕至郡縣,算給割據政權麵子了,也便暫時相安無事。石勒麾下世家出身之臣,比方說荀綽、裴憲、傅暢等等,多數都是孤零一人,遠離家族,戰敗為俘,由此才被逼迫出仕的——在原本曆史上,這路貨還有劉琨舊部的崔悅、盧諶等等。
同樣原本曆史上,要等到拓跋氏入主中原後,拓跋燾強征範陽盧玄、博陵崔綽、趙郡李靈、河間邢穎、渤海高允、廣平遊雅、太原張偉等至平城,才開始一步步地,把這些中原世族綁上自家的戰車。
故此,終後趙一朝三十三年,都不能徹底臣服那些河北世族,則如今立國不過數載,便即兵敗如山倒,河北世族又豈肯繼續與之敷衍、周旋啊?這萬一華軍來了,以從賊為藉口抄殺我等,根本就沒處說理去嘛。
於是世家紛紛出手,於暗中煽動民亂,以為將來降華的晉身之階。一時間,河北盜賊之勢大熾,不再跟從前那樣,隻是攔路劫奪商人、行旅了,小勢力逐漸雪球一般滾成大勢力,開始燒殺村鎮、攻掠城邑、驅逐戍兵。
——倘若張賓在這個時候妄圖從幽州返迴襄國,估計不用程遐設謀,就自然會在半道上被人給砍了——而且有能力、有意願砍他的,還不止一兩支隊伍。
程遐時在高陽郡治博陸縣中,竟被四方流民、盜匪數萬之眾團團包圍起來,別說運糧資助襄國,率兵返迴勤王了,就連孤身逃歸的可能性都跌至了穀底,隻能籠城固守……
繼而以博陸為中心,動亂迅速向西、北兩個方向蔓延,冀州流民紛紛前往幽州就食,幽州乃亦盜賊紛起。即便張賓臨行前,在幽州的布置還算是比較牢靠的,終究主要兵馬都早為孔萇率之南下,剩下不到一萬之眾,因而隻能謹守幾座中心城市而已,就連打通相互間的交通線都很難辦到。
消息傳到遼西,慕容翰坐不住了,當即上奏其父慕容廆,要求發兵西進,去規複幽州。
慕容廆就此事寫信跟劉琨商議,劉琨初時不願。因為原本說得好好的,你得先助我攻打高句麗,以防崔毖借了句麗兵來奪平州,要讓我先解決了後顧之憂,咱們才能並立西向啊。但是溫嶠勸說劉琨道:
“羯賊前在滎陽戰敗,不料竟成土崩之勢,導致幽、冀二州群盜紛起,趙兵難守。如此大好時機,千萬不可錯失,一旦我先東向破句麗,則恐平州方定,而羯賊已滅,幽、冀俱入官軍之手,大人乃無尺寸之功。
“大人昔為晉之柱石,而於華朝,幾無建樹,即便天子仍重大人,大人尚能覥顏與故人(指祖逖)同朝乎?且二州既亂,百姓塗炭,大人既受國家上公之賞,豈能置若罔聞?崔毖無謀,句麗遠夷,未必敢來侵擾平州;而即其來也,我雖失平,卻能得幽、冀,足可抵償——進退之間,還望大人三思啊。”
於是劉琨最終決定,派出劉演率兵三千,會合慕容翰,去攻幽州。然而此事卻為慕容皝所沮——怎麽能讓大哥你再立功勞,再占土地呢——反複勸說慕容廆,與其規複幽州,不如趁著拓跋氏內亂的機會,咱們先把宿敵宇文部給滅了吧。
好在慕容廆所信重的謀主魯昌、陽耽等,全都站在慕容翰一邊——他們都是幽州人士,自然想要收複鄉梓了,卻對征討宇文興趣缺缺。因而最終,慕容廆獨留慕容皝守國,大起三軍,以慕容翰為先鋒,浩浩蕩蕩,直往燕國殺來。
幽州的趙將隻能向宇文遜昵延求救,遜昵延基於唇亡齒寒之意,不敢不救,遂率兵南下,駐在狐奴,以期威脅慕容和劉氏聯軍的側翼。慕容皝得報,不待父命即率留守人馬西征,順利擊敗了宇文部大人逸豆歸。遜昵延被迫北走,卻為慕容翰所追及,一箭將之射落馬下……
就此,原本雄強一時的宇文部,兵馬幾乎全滅,部眾半數為慕容部所吞並,半數西逃去依附了拓跋氏。
不過與此同時,不出劉琨所料,平州果聞警訊——高句麗國王乙弗利受了崔毖的挑唆,趁機沿著馬訾水入寇。劉琨所餘兵馬不多,不敢出城抵禦,句麗軍遂蹂躪遼東,進而將襄平城團團包圍起來。劉琨親自登城,指揮攻防戰,高句麗終究技術水平比較落後,不擅攻城,因而連圍襄平兩月,皆不能克……
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
祖逖圍攻襄國城,進展卻並不怎麽順利。
主要原因有三:其一,華軍久戰而疲,糧秣物資也逐漸的接濟不上了,雖然分兵而取周邊各縣,但往往所得的都是被趙兵搜擄一空,複經盜賊再搶一遍,留下來的空城罷了。就理論上來說,這就已經接近“強弩之末”的狀態啦。
因而長史張敞提出三條建議:上策,暫釋襄國之圍,退至邯鄲以南地區,收縮戰線,以方便物資的調集和供輸;中策,深壁高壘,將襄國城圍困得水泄不通,然後釋出半數兵馬,南下兗州就食,也可減輕運路的壓力;下策,請朝廷派一支生力軍來,協助攻城。然而,祖逖尚在猶豫,皆不肯取。
第二點,石勒終究老於戰陣,麾下又有蘷安、孔萇等大將,於城池護守得相當嚴密。如今襄國城內居民多數都被逐出——自然也有部分是主動跑的——唯餘趙吏千餘人,以及胡、羯兵近萬而已。以萬人護守這種工事完善的小城,隻要糧食、物資足夠吃用,易成堅固不拔之勢——把平民都轟走之後,城中存糧確實還夠吃好幾個月的。
並且到處傳說,華軍所經之處,於胡、羯一概殺盡,婦孺不赦,雞犬不留。因而城內羯兵、胡卒,都已然存了死誌,鬥戰得極其悍勇。
這也是祖逖不敢遽用張敞所獻三策的原因所在——退歸邯鄲,以期再舉,自然不怎麽甘心。而敵軍上萬,士氣不降反升,猶作困獸之鬥,我若稍有疏失,都難免被其窺見破綻,破圍而出,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全軍潰敗,圍城之勢瞬間瓦解啊,當此緊要關頭,哪敢放一半兵馬南下去就食啊?
此際不能弱勢,反當增兵。可是即便向朝廷求取援軍,糧食已經快要供應不上了,魏亥、楊清三天兩頭寫信來訴苦,則朝廷又能派、敢派多少援兵過來?
至於形勢不佳的第三點,支屈六聽聞三台失守,襄國遭受威脅,果然盡起樂平、上黨兩郡兵馬,自井陘東出太行,複馳騁南下,前來應援。
其實上黨軍早就已經被蘷安抽調得七七八八了,支屈六最終也隻能拉出來五千多兵,而且才入河北地界,便即跑散了三分之一……不過剩下三千多都是他多年轉戰帶出來的舊部、老卒,不但忠於主將,抑且久經沙場,驍勇敢戰。
支屈六首先擊潰一路盜匪,收複了元氏縣,稍稍休整後,便即領兵沿著太行山東麓南下,繞過襄國,去偷襲邯鄲。祖逖聞報,急遣其子祖渙率部前往救援。
祖渙輕視敵勢之寡,導致疏忽大意,卻被支屈六偽退設伏,將之擊敗於邯鄲、武安之間。就此華軍的糧道,亦曾一度為支屈六所阻,還好楊清布置得當,魏亥及時應對,才沒被羯軍給搶走多少去。
祖逖被迫親往邯鄲坐鎮,以圍剿支屈六。不過他不敢調動太多圍攻襄國城的軍隊,隻能將圍城戰中作用不大的騎兵幾乎全都用上了,前後花費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把支屈六逐退,進而團團圍困在林慮城中。
——這主要是因為支屈六兵數既寡,戰馬也不多,自上黨長途歸來勤王,複四處遊鬥,不敢攻取名城大邑,遂沒有較長時間的休整和補充機會,終至疲累難繼,這才被華軍給圍住了。
部將陳劍也曾經規勸過支屈六,說:“華寇數萬圍困襄國,我等勢不能破圍而入,隻在周邊逡巡,於事何補啊?況且還容易被華寇咬住,導致全軍覆沒。將軍不如暫離魏郡、廣平而北去,占據冀州或幽州各城,剿除盜賊,徐徐擴充兵馬、積聚物資。則即便襄國不守,我等也可有個立錐之地……”
支屈六對此卻隻是搖頭,他說:“天王危在旦夕,我又豈能棄之而去?若欲占據幽、冀,何如不東來,而繼續守備樂平、上黨啊?且冀州形勢混沌不明,我若往取,終難在數月之間,覓得可立定腳跟之處。
“即便我能奪占幽、冀,立定腳跟,襄國卻破,天王多半難以逃出,則又有何益啊?我明知事不可為,不過拖延華寇破城的時間,再圖最後為天王盡一份忠悃罷了。我與天王相交於微時,天王待我甚厚,大丈夫有恩必報,我唯有殉國而已,豈肯他走?”
就此仍在廣平、魏郡西部遊鬥,最終被華騎往來堵截、兜抄,給圍困在了林慮縣中。
陳劍安排好防守事宜,就來稟報支屈六,說:“敵騎不甚多,未必能夠輕克此城,然而我欲破圍而走,卻必然為敵所追及,導致覆沒……如今唯有守城了,勢如襄國一般,城中糧草有限,城外卻無救援,遲早傾覆……”
支屈六就此對陳劍笑笑說:“聞華寇欲殺盡胡、羯,卻不擅屠趙人……今此林慮,便是我的死地,而汝等若不肯為國效死,不妨各自散去吧。改名易服,從此躬耕壟畝,做一百姓可也……或者直接去投華人,我亦不會怪罪汝等。”
陳劍當即正色道:“將軍此言,難道是試探末將麽?我與裴某有殺兄之仇,將軍素知,則豈有投華之理啊?既然將軍欲殉天王,則末將便殉了將軍,有何為難——自從軍投效以來,某早便已將生死置之於度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