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壼順著裴該的話頭質問,說你不願意自比劉淵,說那廝是匈奴人,跟咱們自非同國,然而——“匈奴不也是夏後氏之苗裔麽?”
裴該答道:“這不過史遷妄語罷了,安可當真?匈奴之俗,與夏後氏絕然不同啊……”其實關於匈奴的來源、風俗,就算裴該穿來的後世,也是眾說紛紜,沒有定論,至於夏後氏……是不是真有也還兩說呢,但裴該就必須得認定不同啊——“即便同源,亦如逐出之不肖子弟,何雲一國?”
隨即趕緊把話頭給扯迴來:“卞君,以君看來,我在關西行台之施政,比王莽改製如何?我自興軍以來,艱難百戰,禦戎安民,與胡賊蹂躪中原,安能相提並論?君又為何要以王莽、劉淵來比類於我呢?”
卞壼擺手道:“多言無益……我心甚亂,唯覺大司馬不當如此做。”
裴該誠摯地說道:“時也勢也,不可悖也,昔武皇帝從魏禪,誰曰不當如此做?卞君有命世之才,須不是庸碌腐儒,今天子已下禪讓之詔,想必聽聞……”若沒聽說這迴事兒,估計你也不會一上來就質問我——“則我若不受,唯走而已,到時候部屬星散、州縣混亂,羯賊又覬覦於側,豈是國家之福啊?又奈百姓何?”
卞望之忍不住又是長歎一聲,隨即問道:“昔於徐方,與君共事之時,君可曾想到有今日啊?”
裴該迴答說:“固不敢想。然而與卞君論及時勢,君亦以為司馬氏德薄,天下喪亂,肇由其藩。今我雖扶危定傾,奈何司馬氏實不堪佐……”
卞壼打斷他的話,問道:“大司馬雲若不受禪,則天下將複亂。然祖驃騎見在滎陽,十萬虎賁,方敗羯賊,若其聞訊,引軍歸洛,難道天下就不會亂麽?”
裴該笑一笑:“實不瞞卞君,祖君已率軍駐於洛東,吾方見之而還。”
裴該跟祖逖一番懇談,終於將之說動,但於利益上,也自然不得不有所讓步。他允諾仍使祖逖負責對羯戰事,大軍暫駐滎陽,糧秣物資,當從洛陽和關中源源不斷地供奉,以助其休歇半月後,便再渡河,殺向襄國。
祖逖則承諾暫駐軍於城外,不遣一兵一卒邁入洛陽一步——以免使某些人誤以為可恃——隻是命長史張敞入城,去向尚書省匯報前一段時間的戰事經過。裴該出其營而歸後,也即刻下令,放開諸門之禁,示之以誠。
當然啦,沒必要跟卞壼說那麽多,裴該隻要表示,我是見過祖逖剛迴來,第二個跑來見你的,則卞望之玲瓏心竅,自然知曉——祖士稚也已經上了賊船啦。
但他雖感驚訝,卻仍不動搖,隻是說:“我既食晉祿,豈忍背之?適又染病,是天不肯使我親見晉之亡也——當即上表請辭。”
卞壼的態度很堅決,然而裴該的心反倒踏實了下來——你不尋死覓活的要殉晉就成啊,隻要不死,假以時日,徐徐說之,難道還不能動搖你老兄的心誌嗎?勸了幾句,卞壼不聽,裴該便顧左右道:“卞君二子,皆已成年,承君庭訓,想亦是有用之才,不仕可惜啊。”
卞壼搖頭道:“二子非才,有負大司馬寄望——且待病愈,我便當攜子而歸鄉梓,詩書終老……”
裴該遊說卞壼半日,反複表述自己的誠意,也多次迴想當初共事之樂,可惜卞望之心如鐵石,堅決不肯上賊船,裴該亦隻得悻悻然而出。好在這個結果雖然並不能讓他滿意,倒也還不算太糟糕。又再數日,陶侃率主力抵達,屯駐在洛陽西郊,裴該便召其來會,打點精神,要闖這第三關。
可成想這第三關,卻比第二關要好過得多,陶侃聞訊後,隻是沉默半晌,然後俯首:“如此,恭賀大司馬了。”
終究久在關西,裴嶷、荀崧等人暗中謀劃何事,陶士行不可能毫無察覺——那幾位還曾多次當麵試探嘞。倘若真的忠誠於司馬氏,他就該當場跳起來,加以嚴厲駁斥;或者,他也應該暗中培植黨羽,以與謀篡之輩相拮抗,但那必然逃不過裴詵的法眼——裴子羽可一直盯著陶侃呢。
陶侃不但沒那麽做,反倒在局勢逐漸明朗之後,不聲不響地把自家子侄全都從江南給接了過來……其實他是不想摻和這路事兒,以免罹患千古罵名,但也預料到裴該終不免一個“篡”字,到時候南北可能分裂,則親眷在老家呆著,實在太過危險啦。
他隻是沒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得這麽快,故此在聞訊後,才沉默半晌,然後表態。想陶士行跟裴該決裂是不可能的,他在江南的根基已毀,後半生功業都依附在裴氏身上,且家人俱在長安,怎忍心一並受戮啊?想他跟卞壼似的,辭官表示不合作,也不可能,終究陶士行年雖老,身猶壯,雄心亦未消磨殆盡。
再者說了,陶侃終究與卞壼不同,在關西將兵多年,就算沒有刻意培植黨羽,也多少有些親信,在軍中更有足夠聲望,則一旦表態不合作,卞望之大可全身而退,陶士行有這個好命嗎?裴該或許心軟不殺他,但若說任由他辭官而去……裴該若執那般婦人之仁,陶侃又怎麽可能跟他合作恁長時間哪?
所以說,思慮過後,陶士行果斷就認了。
認了的人,不僅僅陶士行而已。這數日間,天子下詔之事,已然紛傳洛中內外,很快就有朝臣陸陸續續地上奏,恭請大司馬順天應人,接受禪讓。甚至於不少小吏、百姓匯聚在西門內,擺設香案,跪求大司馬受禪……
裴該當即質問裴詵、王貢,是不是你們組織的這活動啊,太過無聊了吧。裴、王等人全都矢口否認,說我們要想組織這種活動,肯定得跟明公您報備啊……至於真相如何,倒也不必深究。
辭表上三日後,司馬鄴再次下詔,這迴沒通過華恆,而命中官至西門宣旨。順便那中官還暗示裴嶷,說天子既然這麽合作,你們是不是趕緊把梁芳和朱飛給放出來啊……
裴該即命釋放梁芳,卻把朱飛喚至麵前,直截了當地問他:“天子欲禪位於我,汝雲我當受不當受啊?”因為通過詢問、了解,他知道梁芳就一庸碌小人而已,反倒是這個宦官有些才學,也能對司馬鄴施加足夠的影響力,故此探問,以免釋放了朱飛之後,別起波折。
朱飛倒是挺合作——前有明達自剄,後有牢獄之災,他實在是怕了——急忙俯身道:“臣乃天家奴婢,但從天子之命,既然天子欲禪大司馬,自唯大司馬是聽。”
裴該笑笑,這才把朱飛放歸宮中。
可是他很快就笑不出來了——朱飛方去不久,就有人來獻祥瑞……
先是洛西十三裏橋的亭長馬蒙,捧一方白石來獻,自稱是才從金穀澗裏撿到的,石上有黑色紋路,瞧上去仿佛是個“非”字。馬蒙說,此乃大司馬代晉之預兆也。
“裴”的本字,上非下邑,是指“非子(秦國初代國君)後裔所受封之邑”,後假借為裴字,本意是長衣服。所以“邑”、“衣”都是附屬的形旁,而“非”既是聲旁,也是字之主體,以“非”代“裴”,勉強是說得通的。
而且似“非”的天然紋路尚可取信於人,“裴”字筆畫那麽多,則石生“裴”紋,假造的可能性太大啦。想那馬蒙終究是個亭長,而且還讀過幾年書,不至於那麽不懂事兒。
裴嶷見裴該表情懵懂,便即解釋道:“晉為金德,尚白,是故金穀濺中得其白石;明公若受禪,五行相生,當為水德,尚黑,是故市上現黑字也。”
裴詵聽了忍不住插嘴道:“新朝固當為水德,而秦亦水德,五百年一輪替,宜矣。”還是建議定國號為“秦”。
裴嶷反駁道:“秦為閏統,安可作數啊?且若紹秦為水德,則漢之火德何來?”
裴該對此是一頭霧水——他從前還真沒有研究過這類迷信問題——於是誠心請教,裴嶷備悉解說,他這才明白,曆朝曆代的所謂“德性”,其實是從秦朝才開始論的……
五行學說始於戰國時代的陰陽家鄒衍,所以從前是沒有“德性”一說的,秦始皇始正水德,服色尚黑。等到劉邦建立漢朝,初亦沿用水德,逮漢武帝才改成土德——因為土克水嘛。然而這是從鄒衍“五行相勝”的說法搞出來的花樣,董仲舒卻言“五行相生”,新朝的德性不是要克傷舊朝的德性,而要是從舊朝之德裏生出來……於是劉歆修改舊說,定漢為火德,上繼周之木德。
至於秦朝,那不是閏統嗎,水不水的隨便啦,本來就沒他什麽事兒。
劉歆的新說因為王莽的支持而漸成主流,其後劉秀踐祚,也沒有凡王莽主張的便一概推翻,仍舊沿用此說,漢為火德,就此而深入人心——乃有“炎漢”、“炎劉”的稱謂。其後漢之火德生魏之土德,魏之土德生晉之金德,晉之金德再生新王朝的水德,也便順理成章了。
裴該聽完這一大套,不禁是哭笑不得啊,就對裴嶷說:“德性如何,且容再議……”當時讀書人就吃這一套,你要是徹底否了也不合適——“然天若有所預示,何不示我,何不示卿等,而要示一亭長啊?必是狡徒冀望倖進,假造祥瑞。且我向來不信此等事。”趕緊的,給我把人轟走。
裴嶷勸阻道:“不可,明公或能明辨真偽,愚夫愚婦唯信此等事,倘若加以斥退,反倒易使人心紊亂。何不暫且受之呢?”
裴該終究對這類迷信活動不但不感興趣,還天生厭惡,於是最終賞賜馬蒙五百錢,以易那塊白石——至於象王莽那樣,直接封拜獻祥瑞的哀章為將軍、國公,打死裴該也不肯幹哪。
不過相信,裴詵、王貢等人一定會把這祥瑞之事散布出去,鬧得盡人皆知的,說不定將來史書上還會記上一筆,裴該想起來就鬱悶得慌。故而對於第二個來獻祥瑞的,他直接就給亂棍打將出去了。
那第二人也是自作,本是洛陽城內的平民,估計沒有馬蒙的手藝,偽造不出白石黑字來,所以光說自己昨晚做了一夢,有條黑龍出於洛水,一路朝西飛去——“是大司馬將代晉而興,定水德之象也。”裴該顧左右說:“我若納此,豈非愚人麽?”趕緊給我轟走!
司馬鄴這第二道禪位詔書下來,裴該並未命人草擬辭表,因為在他覺得,一辭就夠了,無謂搞那麽多花樣。然而也不急於接受,還得等此事繼續發酵一番,尤其是,他想了解一下荀氏的態度。
其實自從禪位之詔下達,荀邃就曾多次遣人過來,說希望能跟大司馬見上一麵,裴該卻總是不允——跟我見麵商談?你還不夠格啊!但他也沒有主動去見荀組,而要等著荀泰章來拜自己。
誰成想荀組並沒有親自前來,反倒是送來了一封勸進的表章。有荀泰章帶頭,洛中大小官吏,從荀邃以下,陸陸續續都有表章呈上。裴該見此,知道火候到了,方才正式接受了禪位之詔。
荀組老頭子還算挺識相的,既然知道祖逖已不足恃,且裴該堅決不見荀邃,他也就清楚了,即便親自來跟裴該討價還價,估計也落不到多少好處。那還不如趕緊表態,多少賣個人情,以期留個好印象吧。荀氏本為高門,荀組又是司馬鄴的娘舅,如今連他都不反對大司馬受禪,那旁人還敢奓毛嗎?
估計反對者即便再鳳毛麟角,也肯定還是有的,隻是高位者多卑怯,就連象卞壼一般表態不合作都不敢,再鬱悶也隻能跟心裏憋著;若是低位者,根本無害大局,裴詵等人直接就處理了,不會讓他們攪擾到大司馬。
乃命華恆、王卓於洛陽南郊起受禪台——就是當年司馬炎受魏禪的地方。華恆領此命,自然是因為家學淵源了;至於王卓,乃是王渾之孫、王沈從孫,跟裴該的關係也向來不錯。想當年司馬炎受禪,主要勸進的曹魏大臣有何曾、鄭衝、裴秀和王沈,其中何、鄭兩家皆已式微,裴氏天然不合適……唯太原王氏,還留下一家郡公,則王文宣是負責受禪事比較合適的人選。
裴該答道:“這不過史遷妄語罷了,安可當真?匈奴之俗,與夏後氏絕然不同啊……”其實關於匈奴的來源、風俗,就算裴該穿來的後世,也是眾說紛紜,沒有定論,至於夏後氏……是不是真有也還兩說呢,但裴該就必須得認定不同啊——“即便同源,亦如逐出之不肖子弟,何雲一國?”
隨即趕緊把話頭給扯迴來:“卞君,以君看來,我在關西行台之施政,比王莽改製如何?我自興軍以來,艱難百戰,禦戎安民,與胡賊蹂躪中原,安能相提並論?君又為何要以王莽、劉淵來比類於我呢?”
卞壼擺手道:“多言無益……我心甚亂,唯覺大司馬不當如此做。”
裴該誠摯地說道:“時也勢也,不可悖也,昔武皇帝從魏禪,誰曰不當如此做?卞君有命世之才,須不是庸碌腐儒,今天子已下禪讓之詔,想必聽聞……”若沒聽說這迴事兒,估計你也不會一上來就質問我——“則我若不受,唯走而已,到時候部屬星散、州縣混亂,羯賊又覬覦於側,豈是國家之福啊?又奈百姓何?”
卞望之忍不住又是長歎一聲,隨即問道:“昔於徐方,與君共事之時,君可曾想到有今日啊?”
裴該迴答說:“固不敢想。然而與卞君論及時勢,君亦以為司馬氏德薄,天下喪亂,肇由其藩。今我雖扶危定傾,奈何司馬氏實不堪佐……”
卞壼打斷他的話,問道:“大司馬雲若不受禪,則天下將複亂。然祖驃騎見在滎陽,十萬虎賁,方敗羯賊,若其聞訊,引軍歸洛,難道天下就不會亂麽?”
裴該笑一笑:“實不瞞卞君,祖君已率軍駐於洛東,吾方見之而還。”
裴該跟祖逖一番懇談,終於將之說動,但於利益上,也自然不得不有所讓步。他允諾仍使祖逖負責對羯戰事,大軍暫駐滎陽,糧秣物資,當從洛陽和關中源源不斷地供奉,以助其休歇半月後,便再渡河,殺向襄國。
祖逖則承諾暫駐軍於城外,不遣一兵一卒邁入洛陽一步——以免使某些人誤以為可恃——隻是命長史張敞入城,去向尚書省匯報前一段時間的戰事經過。裴該出其營而歸後,也即刻下令,放開諸門之禁,示之以誠。
當然啦,沒必要跟卞壼說那麽多,裴該隻要表示,我是見過祖逖剛迴來,第二個跑來見你的,則卞望之玲瓏心竅,自然知曉——祖士稚也已經上了賊船啦。
但他雖感驚訝,卻仍不動搖,隻是說:“我既食晉祿,豈忍背之?適又染病,是天不肯使我親見晉之亡也——當即上表請辭。”
卞壼的態度很堅決,然而裴該的心反倒踏實了下來——你不尋死覓活的要殉晉就成啊,隻要不死,假以時日,徐徐說之,難道還不能動搖你老兄的心誌嗎?勸了幾句,卞壼不聽,裴該便顧左右道:“卞君二子,皆已成年,承君庭訓,想亦是有用之才,不仕可惜啊。”
卞壼搖頭道:“二子非才,有負大司馬寄望——且待病愈,我便當攜子而歸鄉梓,詩書終老……”
裴該遊說卞壼半日,反複表述自己的誠意,也多次迴想當初共事之樂,可惜卞望之心如鐵石,堅決不肯上賊船,裴該亦隻得悻悻然而出。好在這個結果雖然並不能讓他滿意,倒也還不算太糟糕。又再數日,陶侃率主力抵達,屯駐在洛陽西郊,裴該便召其來會,打點精神,要闖這第三關。
可成想這第三關,卻比第二關要好過得多,陶侃聞訊後,隻是沉默半晌,然後俯首:“如此,恭賀大司馬了。”
終究久在關西,裴嶷、荀崧等人暗中謀劃何事,陶士行不可能毫無察覺——那幾位還曾多次當麵試探嘞。倘若真的忠誠於司馬氏,他就該當場跳起來,加以嚴厲駁斥;或者,他也應該暗中培植黨羽,以與謀篡之輩相拮抗,但那必然逃不過裴詵的法眼——裴子羽可一直盯著陶侃呢。
陶侃不但沒那麽做,反倒在局勢逐漸明朗之後,不聲不響地把自家子侄全都從江南給接了過來……其實他是不想摻和這路事兒,以免罹患千古罵名,但也預料到裴該終不免一個“篡”字,到時候南北可能分裂,則親眷在老家呆著,實在太過危險啦。
他隻是沒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得這麽快,故此在聞訊後,才沉默半晌,然後表態。想陶士行跟裴該決裂是不可能的,他在江南的根基已毀,後半生功業都依附在裴氏身上,且家人俱在長安,怎忍心一並受戮啊?想他跟卞壼似的,辭官表示不合作,也不可能,終究陶士行年雖老,身猶壯,雄心亦未消磨殆盡。
再者說了,陶侃終究與卞壼不同,在關西將兵多年,就算沒有刻意培植黨羽,也多少有些親信,在軍中更有足夠聲望,則一旦表態不合作,卞望之大可全身而退,陶士行有這個好命嗎?裴該或許心軟不殺他,但若說任由他辭官而去……裴該若執那般婦人之仁,陶侃又怎麽可能跟他合作恁長時間哪?
所以說,思慮過後,陶士行果斷就認了。
認了的人,不僅僅陶士行而已。這數日間,天子下詔之事,已然紛傳洛中內外,很快就有朝臣陸陸續續地上奏,恭請大司馬順天應人,接受禪讓。甚至於不少小吏、百姓匯聚在西門內,擺設香案,跪求大司馬受禪……
裴該當即質問裴詵、王貢,是不是你們組織的這活動啊,太過無聊了吧。裴、王等人全都矢口否認,說我們要想組織這種活動,肯定得跟明公您報備啊……至於真相如何,倒也不必深究。
辭表上三日後,司馬鄴再次下詔,這迴沒通過華恆,而命中官至西門宣旨。順便那中官還暗示裴嶷,說天子既然這麽合作,你們是不是趕緊把梁芳和朱飛給放出來啊……
裴該即命釋放梁芳,卻把朱飛喚至麵前,直截了當地問他:“天子欲禪位於我,汝雲我當受不當受啊?”因為通過詢問、了解,他知道梁芳就一庸碌小人而已,反倒是這個宦官有些才學,也能對司馬鄴施加足夠的影響力,故此探問,以免釋放了朱飛之後,別起波折。
朱飛倒是挺合作——前有明達自剄,後有牢獄之災,他實在是怕了——急忙俯身道:“臣乃天家奴婢,但從天子之命,既然天子欲禪大司馬,自唯大司馬是聽。”
裴該笑笑,這才把朱飛放歸宮中。
可是他很快就笑不出來了——朱飛方去不久,就有人來獻祥瑞……
先是洛西十三裏橋的亭長馬蒙,捧一方白石來獻,自稱是才從金穀澗裏撿到的,石上有黑色紋路,瞧上去仿佛是個“非”字。馬蒙說,此乃大司馬代晉之預兆也。
“裴”的本字,上非下邑,是指“非子(秦國初代國君)後裔所受封之邑”,後假借為裴字,本意是長衣服。所以“邑”、“衣”都是附屬的形旁,而“非”既是聲旁,也是字之主體,以“非”代“裴”,勉強是說得通的。
而且似“非”的天然紋路尚可取信於人,“裴”字筆畫那麽多,則石生“裴”紋,假造的可能性太大啦。想那馬蒙終究是個亭長,而且還讀過幾年書,不至於那麽不懂事兒。
裴嶷見裴該表情懵懂,便即解釋道:“晉為金德,尚白,是故金穀濺中得其白石;明公若受禪,五行相生,當為水德,尚黑,是故市上現黑字也。”
裴詵聽了忍不住插嘴道:“新朝固當為水德,而秦亦水德,五百年一輪替,宜矣。”還是建議定國號為“秦”。
裴嶷反駁道:“秦為閏統,安可作數啊?且若紹秦為水德,則漢之火德何來?”
裴該對此是一頭霧水——他從前還真沒有研究過這類迷信問題——於是誠心請教,裴嶷備悉解說,他這才明白,曆朝曆代的所謂“德性”,其實是從秦朝才開始論的……
五行學說始於戰國時代的陰陽家鄒衍,所以從前是沒有“德性”一說的,秦始皇始正水德,服色尚黑。等到劉邦建立漢朝,初亦沿用水德,逮漢武帝才改成土德——因為土克水嘛。然而這是從鄒衍“五行相勝”的說法搞出來的花樣,董仲舒卻言“五行相生”,新朝的德性不是要克傷舊朝的德性,而要是從舊朝之德裏生出來……於是劉歆修改舊說,定漢為火德,上繼周之木德。
至於秦朝,那不是閏統嗎,水不水的隨便啦,本來就沒他什麽事兒。
劉歆的新說因為王莽的支持而漸成主流,其後劉秀踐祚,也沒有凡王莽主張的便一概推翻,仍舊沿用此說,漢為火德,就此而深入人心——乃有“炎漢”、“炎劉”的稱謂。其後漢之火德生魏之土德,魏之土德生晉之金德,晉之金德再生新王朝的水德,也便順理成章了。
裴該聽完這一大套,不禁是哭笑不得啊,就對裴嶷說:“德性如何,且容再議……”當時讀書人就吃這一套,你要是徹底否了也不合適——“然天若有所預示,何不示我,何不示卿等,而要示一亭長啊?必是狡徒冀望倖進,假造祥瑞。且我向來不信此等事。”趕緊的,給我把人轟走。
裴嶷勸阻道:“不可,明公或能明辨真偽,愚夫愚婦唯信此等事,倘若加以斥退,反倒易使人心紊亂。何不暫且受之呢?”
裴該終究對這類迷信活動不但不感興趣,還天生厭惡,於是最終賞賜馬蒙五百錢,以易那塊白石——至於象王莽那樣,直接封拜獻祥瑞的哀章為將軍、國公,打死裴該也不肯幹哪。
不過相信,裴詵、王貢等人一定會把這祥瑞之事散布出去,鬧得盡人皆知的,說不定將來史書上還會記上一筆,裴該想起來就鬱悶得慌。故而對於第二個來獻祥瑞的,他直接就給亂棍打將出去了。
那第二人也是自作,本是洛陽城內的平民,估計沒有馬蒙的手藝,偽造不出白石黑字來,所以光說自己昨晚做了一夢,有條黑龍出於洛水,一路朝西飛去——“是大司馬將代晉而興,定水德之象也。”裴該顧左右說:“我若納此,豈非愚人麽?”趕緊給我轟走!
司馬鄴這第二道禪位詔書下來,裴該並未命人草擬辭表,因為在他覺得,一辭就夠了,無謂搞那麽多花樣。然而也不急於接受,還得等此事繼續發酵一番,尤其是,他想了解一下荀氏的態度。
其實自從禪位之詔下達,荀邃就曾多次遣人過來,說希望能跟大司馬見上一麵,裴該卻總是不允——跟我見麵商談?你還不夠格啊!但他也沒有主動去見荀組,而要等著荀泰章來拜自己。
誰成想荀組並沒有親自前來,反倒是送來了一封勸進的表章。有荀泰章帶頭,洛中大小官吏,從荀邃以下,陸陸續續都有表章呈上。裴該見此,知道火候到了,方才正式接受了禪位之詔。
荀組老頭子還算挺識相的,既然知道祖逖已不足恃,且裴該堅決不見荀邃,他也就清楚了,即便親自來跟裴該討價還價,估計也落不到多少好處。那還不如趕緊表態,多少賣個人情,以期留個好印象吧。荀氏本為高門,荀組又是司馬鄴的娘舅,如今連他都不反對大司馬受禪,那旁人還敢奓毛嗎?
估計反對者即便再鳳毛麟角,也肯定還是有的,隻是高位者多卑怯,就連象卞壼一般表態不合作都不敢,再鬱悶也隻能跟心裏憋著;若是低位者,根本無害大局,裴詵等人直接就處理了,不會讓他們攪擾到大司馬。
乃命華恆、王卓於洛陽南郊起受禪台——就是當年司馬炎受魏禪的地方。華恆領此命,自然是因為家學淵源了;至於王卓,乃是王渾之孫、王沈從孫,跟裴該的關係也向來不錯。想當年司馬炎受禪,主要勸進的曹魏大臣有何曾、鄭衝、裴秀和王沈,其中何、鄭兩家皆已式微,裴氏天然不合適……唯太原王氏,還留下一家郡公,則王文宣是負責受禪事比較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