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策馬歸營之時,就覺得自己右手在微微地顫抖,趕緊插手入懷,假裝撫胸,遮掩了過去——否則若讓士卒們瞧見,知道主將心生怯意,仗還能繼續打下去嗎?
這顫抖純粹是神經性的,雖然與羯軍展開激戰僅僅三日,他卻感覺度日如年,平生驕氣都已消磨殆盡,怕是再來這麽兩天,就連誌氣也要逐漸喪失掉啦……
因為,這石虎真是特麽的太過驍勇善戰了!
本來王澤按照樞部的預先謀劃,立營堯祠,麵朝汾水,前壘距離河岸不過五裏地而已。這隨時一邁步便可抵達河岸哪,即便趙軍真的渡河來擊,你還有立營的地方嗎?背水而陣,我隻消一輪衝鋒,你們全都得掉進水裏去喂了王八!
可是沒想到啊……沒想到第一,是石虎真敢親率主力渡汾來攻,還利用騎兵的速度,反複從側翼侵擾晉壘,使王澤不能擊敵於半渡,也不能殲賊於河岸;沒想到第二,石虎假意背水而陣,吸引晉軍反複向西北方向發起突擊,他卻在涉渡後將主力潛至堯祠之北,順利紮下了大營……
如此一來,晉方原本的地理優勢便即喪失大半,被迫要依靠新掘成的壕溝,新堆成的土壘,悍拒三四倍於己的羯軍。王澤一開始還信心滿滿,覺得憑堅而守——雖然也算不上太堅——隻要自己不犯錯,硬扛石虎十天半個月的沒啥問題。誰成想羯軍攻勢之猛,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而且石虎的主攻方向忽而在西,忽焉在東,殺得王澤腦袋都快不好使了……
他不禁暗歎,倘若甄督在此,必能當麵對戰石虎而少落下風;倘若楊清在此,就他那奸猾本性,也多半能預測到石虎的進攻方向……我本來自投大都督,說不上百戰百勝,也少有敗績,就覺得既擁強兵,天下不足平也!誰想到今天撞見硬碴兒了……真是臨陣之時,方知謀少;對戰之際,方恨力弱啊!
這三天裏,晉軍基本上就是被羯兵壓著在打。王澤初始還敢嚐試遣軍前出,欲逆賊於平野之上,但很快就被殺得隻能蜷縮於壘後了。最關鍵他手上幾乎全是步兵,沒有什麽機動力量,而羯趙的騎兵數量少說在三千以上,則憑壘尚且可守,出去基本上就是白送人頭的。
石虎每常親臨前陣,高聲叫罵,王澤一開始還想利用少股精銳逾壘而出,去突襲石虎,取其首級,沒想到石虎當真是太勇了,一杆長矛舞將開來,身前幾無一合之敵!晉方僅隊長以上,就被石虎親手挑殺了七員之多,王澤不禁暗道:幸虧我本人沒衝出去……
別說甄隨了,即便陳安在此,又豈能容得石虎如此張狂哪?!
想到陳安,王澤就更加鬱悶。陳安見在平陽城內,他怎麽不殺出來掩襲敵後,策應我部呢?
當然啦,王澤也知道,石虎雖將主力東渡,但在汾西的平陽城下,不可能不留兵馬,平陽守軍想要衝殺出來配合自己,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根據樞部的預先推演,既然距離如此之近,隻隔一條汾水,則羯軍很可能於某處大造浮橋,以便隨時機動;說不定石虎就盼著平陽守軍殺出城外,他好趁機快速返師,破之於平原之上呢!
隻要能在平原上重創守軍,則平陽還可守麽?倘若平陽有失,他王澤在堯祠也站不住腳啊,隻能全麵退卻……
可即便如此,平陽方麵也不至於幹瞧著不動吧?倘若守將為甄隨,那必然是會趁機衝殺出來的,至於最終勝負,暫且另說……可惜守將是劉央,素來謹慎,說不定就會盼望著我跟這兒長久牽絆著羯軍,以分其守城之困。
可問題是,我自己都不知道還能攔住石虎幾天哪!
今日又是一場好殺,祠北之壘險些被破,王澤親自前往押陣,費勁心力,好不容易才扛到紅日西墮。然而羯軍晚間也往往不閑著,會或南、或北地來嚐試劫營,王澤都已經好幾天沒能真正睡上一覺了,眼圈兒是黑的,眼白卻是紅的,瞧上去分外的嚇人……
王澤尤其擔心的是糧草問題。其部從河西而來,所經途程超過了四百裏地,但所攜帶的口糧卻相當有限。根據樞部的謀劃——其實主要是楊清的建議——這支援軍動身時隻帶半月之糧,就足夠跑平陽城下再打一個來迴有餘了,更多的糧草則從關中先輸至河東郡治安邑,然後沿著汾水向北方搬運,如此,則可以盡量減少需用人力和於途消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安全係數也更高一些。
然而紙上運籌,永遠無法算盡實際情況,此番石虎南下之速、動兵之眾,以及決心之大,確實出乎了長安方麵的預料之外,再加上一係列具體操作過程中的陰差陽錯,就導致王澤困守堯祠,憂心糧秣不繼……
王澤有時候也會瞎琢磨:就楊清你多事,倘若我攜帶足夠的糧草而行,就不至於如此窘迫啦!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倘若援軍攜帶著足夠數月吃用的物資東渡,估計行軍速度起碼慢上一倍,還很可能遭到郭太騎兵的抄掠……王澤多半會被迫退守臨汾、絳邑,不敢遽然北上平陽;即便抵近平陽,也很可能被石虎圍城打援,包了餃子;即便沒被石虎截住,恐怕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堯祠構建起工事來……
總之,樞部沒有錯,楊清沒有錯,他王澤也沒錯,錯的是石虎,那廝就不應該這麽強!
主要是關中晉軍屢次擊敗強敵,確乎從上而下,驕氣漸生,未將羯軍放在眼中……其實仔細想想,昔日在平陽城下,所部皆核心精銳,又有大都督親自坐鎮,才能勉強擊退石虎;後在河內,即便甄隨都會中石勒的圈套,導致幾乎是平生頭迴喪師,還差點兒把楊清給坑了……則羯兵與石氏叔侄,實不可小覷也!
大都督雖雲“料敵從寬”,但在麵對石趙的時候,真把這句話聽進去的將領,恐怕不多哪……
目前軍中之糧,加上遇敵前特意從襄陵搜集到的,也不過尚可資供五日吃用而已——幸好普通士卒並不清楚——若是對非核心力量限製口糧,則能多拖兩三天。故此倘若三日之後,戰事尚無轉機,王澤就非得撤退不可啦,或者東躥襄陵,或者南遁絳邑。
他現在隻盼著莫懷忠可以趕緊把糧食給運上來。然而莫部不過五百人,即便再加上臨汾、絳邑等城的守軍,怕也上不了三千,則多帶糧食,行動遲緩,必為羯賊所劫,若少帶糧食……他來也沒用啊!
王澤不禁緊咬牙關,暗自籌謀:我是不是幹脆冒個險,放棄堯祠陣地,南下去接應莫懷忠,然後退歸絳邑為好啊?不行,絳邑太遠了,無法策應平陽的戰事。不如我主動東退到襄陵去?
正當他籌思難決之際,十數裏外的平陽城內,姚弋仲終於想明白了問題所在,於是匆匆找到劉央,分析道:
“樞部遣援軍來,為我唿應,助守平陽,其所謀劃,一得一失。
“其得,先置軍於夏陽,複儲糧於安邑,預作準備,一旦聞警,可以快速來援,大出賊之預料,使石虎不得不分兵擊之。
“然而,不當使援軍駐於堯祠——堯祠距平陽城不過十裏,即便步兵疾行,兩刻可至,惜乎中隔汾水……倘無汾水,兩相策應,足抗羯勢;今汾水為隔,於我為有害,於敵則無傷——羯賊勢眾,但建浮橋汾上,或平陽,或堯祠,隨時可以機動策應。
“是以末將以為,援軍上計,當謀求入城——平陽城廣,即五萬眾亦可容納;中計,入襄陵以威脅羯賊側翼;下計才是駐軍堯祠……”
劉央沉吟了好一會兒,這才苦笑一聲,說:“卿所言是也,惜乎太遲……”倘若裴大都督在,估計他會用一個新詞兒,叫“馬後炮”——“且卿所言上計雖好,可惜羯賊環伺之際,援軍不易入城;所言中計,襄陵終究太遠,且彼處背山而地狹,賊但遣一軍以撓之,恐不能抄出其後,更等閑難救平陽……”
你所說的上計、中計,樞部未必沒有考慮過,但也並非十全十美之策,總存在著難以解決的問題啊——
“卿言至此,實乃我等之失也。既守平陽,倘若能於城南平原上,汾水西岸,起或壁壘、或小城,相距二三十裏,以備援軍之來,則無憂矣!”
當然啦,這也同樣屬於“馬後炮”。此前石虎東歸,石勒使石生守並州,則平陽方麵的晉軍隻會考慮如何進攻,不會再琢磨固守待援之事;等到石虎秘密潛歸,又大破拓跋鮮卑,逼得平陽方麵隻能暫取守勢,終究時間太短,也根本來不及別立小城或者壁壘啊。
再者說了,即便立起了小城,那你要不要放兵哪?放得多了,反弱平陽的防守之力,放得少了,羯軍必然先往攻取。終究不是看似無害的堯祠,難道羯軍會允許你空著城,單等援軍前來入駐不成麽?
聽了劉央的話,姚弋仲也不禁點點頭,隨即建議道:“援軍入駐堯祠,出敵預料,使石虎進退失據,平陽壓力驟然輕減。然正如末將適才所言,有汾水為隔,則石虎可全力以攻堯祠,我等卻不便救援、策應——援軍必不能久持!
“是以欲破此局,當先毀棄汾上浮橋,使賊難以兩岸機動;而欲毀浮橋,必先摧破郭太所部羯騎!”
劉央“哦”了一聲,心說原來你跟這兒等著我哪……
對於平陽守軍是先去攻打西平城,還是先尋找和捕捉郭太所部,數日以來,劉、陳、姚三將始終爭持不下。陳安是主張去打郭太的,一則他善將騎兵,乃欲與羯騎當麵較量;二則騎兵機動性強,若不能先將之摧垮,咱們敢全力去攻西平城嗎?
再者說了,就平陽城內這一萬多兵,對於汾西之敵占據了絕對優勢,本來先打誰都沒區別。然而大敵還在汾東啊,倘若急援西平城,兩時可至——當然更大可能性是先攻平陽,圍魏救趙——那咱們撤下來的途中,若是被羯騎抄殺甚至是牢牢咬住,恐怕全局都會糜爛吧!
劉央卻不讚同陳安的主張,一則他本人善將步兵,打騎兵沒有充足把握,二則,他的理由也很充分——
“郭太抄掠四鄉,行蹤不定,如何捕捉之?倘若遷延日久而不能破,正中羯賊下懷,恐怕堯祠將先陷落……我若先攻西平城,郭太必然來救,或可趁機攻殺之。”
姚弋仲聽了,趕緊規勸,說將軍您打算用攻打西平城來引誘郭太,這個思路是對的,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隻是如此一來,我軍恐怕需要同時應對西平城的堅固壁壘和羯騎的機動性了,倘若石虎趁機迴師……咱們不但會死,還會死得很難看哪!
劉央一擺手,說這我當然知道——“是故不可輕動,還當仔細籌謀。”
這一仔細籌謀,就耽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晉軍多次嚐試外出,以摧垮羯軍留下的空壘,但因為所出不遠,兵數也不多,故而並未能夠引誘出郭太所部,前來攔截和騷擾。陳安說這樣不行啊,咱們必須主動出城去搜尋羯騎,並且待機而戰。
劉央尚在猶疑,姚弋仲乃突然間跑來跟他說,我想明白了,欲圖破局,必須毀掉汾上浮橋——浮橋被毀,羯軍主力便無法在東西兩岸快速機動,或平陽,或堯祠,起碼一路晉軍就徹底活了,可以自在運籌——而若想順利毀掉浮橋,必須將趙方留在汾西的機動兵團,即郭太所部給先端掉!
劉央說這兩天我也一直在琢磨,不管去打郭太所部騎兵,還是西平城,都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關鍵咱們不敢派主力出城太過遙遠,要防石虎得信,返身殺迴來,謀奪平陽城。你們不要以為我就光在墮毀城外羯賊空壘了,我可一直在擔心堯祠方麵哪!
“敵情不明,不能得勝,敵情若明,方可籌劃,”劉央很快便又喚來陳安等人,指點著地圖對他們說,“我今遣人哨探得實,西平城內羯將乃是陳川,所部不過三四千老弱殘兵而已,攻亦不難,破也無益……石虎主力在堯祠之北,正猛攻堯祠王將軍所部;浮橋在其營正北五裏外,南北六座;至於羯賊之糧秣、牛羊,則多半藏於高梁,在其浮橋以東二十裏……”
對於晉軍來說,內線作戰始終是一大優勢啊!
這顫抖純粹是神經性的,雖然與羯軍展開激戰僅僅三日,他卻感覺度日如年,平生驕氣都已消磨殆盡,怕是再來這麽兩天,就連誌氣也要逐漸喪失掉啦……
因為,這石虎真是特麽的太過驍勇善戰了!
本來王澤按照樞部的預先謀劃,立營堯祠,麵朝汾水,前壘距離河岸不過五裏地而已。這隨時一邁步便可抵達河岸哪,即便趙軍真的渡河來擊,你還有立營的地方嗎?背水而陣,我隻消一輪衝鋒,你們全都得掉進水裏去喂了王八!
可是沒想到啊……沒想到第一,是石虎真敢親率主力渡汾來攻,還利用騎兵的速度,反複從側翼侵擾晉壘,使王澤不能擊敵於半渡,也不能殲賊於河岸;沒想到第二,石虎假意背水而陣,吸引晉軍反複向西北方向發起突擊,他卻在涉渡後將主力潛至堯祠之北,順利紮下了大營……
如此一來,晉方原本的地理優勢便即喪失大半,被迫要依靠新掘成的壕溝,新堆成的土壘,悍拒三四倍於己的羯軍。王澤一開始還信心滿滿,覺得憑堅而守——雖然也算不上太堅——隻要自己不犯錯,硬扛石虎十天半個月的沒啥問題。誰成想羯軍攻勢之猛,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而且石虎的主攻方向忽而在西,忽焉在東,殺得王澤腦袋都快不好使了……
他不禁暗歎,倘若甄督在此,必能當麵對戰石虎而少落下風;倘若楊清在此,就他那奸猾本性,也多半能預測到石虎的進攻方向……我本來自投大都督,說不上百戰百勝,也少有敗績,就覺得既擁強兵,天下不足平也!誰想到今天撞見硬碴兒了……真是臨陣之時,方知謀少;對戰之際,方恨力弱啊!
這三天裏,晉軍基本上就是被羯兵壓著在打。王澤初始還敢嚐試遣軍前出,欲逆賊於平野之上,但很快就被殺得隻能蜷縮於壘後了。最關鍵他手上幾乎全是步兵,沒有什麽機動力量,而羯趙的騎兵數量少說在三千以上,則憑壘尚且可守,出去基本上就是白送人頭的。
石虎每常親臨前陣,高聲叫罵,王澤一開始還想利用少股精銳逾壘而出,去突襲石虎,取其首級,沒想到石虎當真是太勇了,一杆長矛舞將開來,身前幾無一合之敵!晉方僅隊長以上,就被石虎親手挑殺了七員之多,王澤不禁暗道:幸虧我本人沒衝出去……
別說甄隨了,即便陳安在此,又豈能容得石虎如此張狂哪?!
想到陳安,王澤就更加鬱悶。陳安見在平陽城內,他怎麽不殺出來掩襲敵後,策應我部呢?
當然啦,王澤也知道,石虎雖將主力東渡,但在汾西的平陽城下,不可能不留兵馬,平陽守軍想要衝殺出來配合自己,也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根據樞部的預先推演,既然距離如此之近,隻隔一條汾水,則羯軍很可能於某處大造浮橋,以便隨時機動;說不定石虎就盼著平陽守軍殺出城外,他好趁機快速返師,破之於平原之上呢!
隻要能在平原上重創守軍,則平陽還可守麽?倘若平陽有失,他王澤在堯祠也站不住腳啊,隻能全麵退卻……
可即便如此,平陽方麵也不至於幹瞧著不動吧?倘若守將為甄隨,那必然是會趁機衝殺出來的,至於最終勝負,暫且另說……可惜守將是劉央,素來謹慎,說不定就會盼望著我跟這兒長久牽絆著羯軍,以分其守城之困。
可問題是,我自己都不知道還能攔住石虎幾天哪!
今日又是一場好殺,祠北之壘險些被破,王澤親自前往押陣,費勁心力,好不容易才扛到紅日西墮。然而羯軍晚間也往往不閑著,會或南、或北地來嚐試劫營,王澤都已經好幾天沒能真正睡上一覺了,眼圈兒是黑的,眼白卻是紅的,瞧上去分外的嚇人……
王澤尤其擔心的是糧草問題。其部從河西而來,所經途程超過了四百裏地,但所攜帶的口糧卻相當有限。根據樞部的謀劃——其實主要是楊清的建議——這支援軍動身時隻帶半月之糧,就足夠跑平陽城下再打一個來迴有餘了,更多的糧草則從關中先輸至河東郡治安邑,然後沿著汾水向北方搬運,如此,則可以盡量減少需用人力和於途消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安全係數也更高一些。
然而紙上運籌,永遠無法算盡實際情況,此番石虎南下之速、動兵之眾,以及決心之大,確實出乎了長安方麵的預料之外,再加上一係列具體操作過程中的陰差陽錯,就導致王澤困守堯祠,憂心糧秣不繼……
王澤有時候也會瞎琢磨:就楊清你多事,倘若我攜帶足夠的糧草而行,就不至於如此窘迫啦!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倘若援軍攜帶著足夠數月吃用的物資東渡,估計行軍速度起碼慢上一倍,還很可能遭到郭太騎兵的抄掠……王澤多半會被迫退守臨汾、絳邑,不敢遽然北上平陽;即便抵近平陽,也很可能被石虎圍城打援,包了餃子;即便沒被石虎截住,恐怕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堯祠構建起工事來……
總之,樞部沒有錯,楊清沒有錯,他王澤也沒錯,錯的是石虎,那廝就不應該這麽強!
主要是關中晉軍屢次擊敗強敵,確乎從上而下,驕氣漸生,未將羯軍放在眼中……其實仔細想想,昔日在平陽城下,所部皆核心精銳,又有大都督親自坐鎮,才能勉強擊退石虎;後在河內,即便甄隨都會中石勒的圈套,導致幾乎是平生頭迴喪師,還差點兒把楊清給坑了……則羯兵與石氏叔侄,實不可小覷也!
大都督雖雲“料敵從寬”,但在麵對石趙的時候,真把這句話聽進去的將領,恐怕不多哪……
目前軍中之糧,加上遇敵前特意從襄陵搜集到的,也不過尚可資供五日吃用而已——幸好普通士卒並不清楚——若是對非核心力量限製口糧,則能多拖兩三天。故此倘若三日之後,戰事尚無轉機,王澤就非得撤退不可啦,或者東躥襄陵,或者南遁絳邑。
他現在隻盼著莫懷忠可以趕緊把糧食給運上來。然而莫部不過五百人,即便再加上臨汾、絳邑等城的守軍,怕也上不了三千,則多帶糧食,行動遲緩,必為羯賊所劫,若少帶糧食……他來也沒用啊!
王澤不禁緊咬牙關,暗自籌謀:我是不是幹脆冒個險,放棄堯祠陣地,南下去接應莫懷忠,然後退歸絳邑為好啊?不行,絳邑太遠了,無法策應平陽的戰事。不如我主動東退到襄陵去?
正當他籌思難決之際,十數裏外的平陽城內,姚弋仲終於想明白了問題所在,於是匆匆找到劉央,分析道:
“樞部遣援軍來,為我唿應,助守平陽,其所謀劃,一得一失。
“其得,先置軍於夏陽,複儲糧於安邑,預作準備,一旦聞警,可以快速來援,大出賊之預料,使石虎不得不分兵擊之。
“然而,不當使援軍駐於堯祠——堯祠距平陽城不過十裏,即便步兵疾行,兩刻可至,惜乎中隔汾水……倘無汾水,兩相策應,足抗羯勢;今汾水為隔,於我為有害,於敵則無傷——羯賊勢眾,但建浮橋汾上,或平陽,或堯祠,隨時可以機動策應。
“是以末將以為,援軍上計,當謀求入城——平陽城廣,即五萬眾亦可容納;中計,入襄陵以威脅羯賊側翼;下計才是駐軍堯祠……”
劉央沉吟了好一會兒,這才苦笑一聲,說:“卿所言是也,惜乎太遲……”倘若裴大都督在,估計他會用一個新詞兒,叫“馬後炮”——“且卿所言上計雖好,可惜羯賊環伺之際,援軍不易入城;所言中計,襄陵終究太遠,且彼處背山而地狹,賊但遣一軍以撓之,恐不能抄出其後,更等閑難救平陽……”
你所說的上計、中計,樞部未必沒有考慮過,但也並非十全十美之策,總存在著難以解決的問題啊——
“卿言至此,實乃我等之失也。既守平陽,倘若能於城南平原上,汾水西岸,起或壁壘、或小城,相距二三十裏,以備援軍之來,則無憂矣!”
當然啦,這也同樣屬於“馬後炮”。此前石虎東歸,石勒使石生守並州,則平陽方麵的晉軍隻會考慮如何進攻,不會再琢磨固守待援之事;等到石虎秘密潛歸,又大破拓跋鮮卑,逼得平陽方麵隻能暫取守勢,終究時間太短,也根本來不及別立小城或者壁壘啊。
再者說了,即便立起了小城,那你要不要放兵哪?放得多了,反弱平陽的防守之力,放得少了,羯軍必然先往攻取。終究不是看似無害的堯祠,難道羯軍會允許你空著城,單等援軍前來入駐不成麽?
聽了劉央的話,姚弋仲也不禁點點頭,隨即建議道:“援軍入駐堯祠,出敵預料,使石虎進退失據,平陽壓力驟然輕減。然正如末將適才所言,有汾水為隔,則石虎可全力以攻堯祠,我等卻不便救援、策應——援軍必不能久持!
“是以欲破此局,當先毀棄汾上浮橋,使賊難以兩岸機動;而欲毀浮橋,必先摧破郭太所部羯騎!”
劉央“哦”了一聲,心說原來你跟這兒等著我哪……
對於平陽守軍是先去攻打西平城,還是先尋找和捕捉郭太所部,數日以來,劉、陳、姚三將始終爭持不下。陳安是主張去打郭太的,一則他善將騎兵,乃欲與羯騎當麵較量;二則騎兵機動性強,若不能先將之摧垮,咱們敢全力去攻西平城嗎?
再者說了,就平陽城內這一萬多兵,對於汾西之敵占據了絕對優勢,本來先打誰都沒區別。然而大敵還在汾東啊,倘若急援西平城,兩時可至——當然更大可能性是先攻平陽,圍魏救趙——那咱們撤下來的途中,若是被羯騎抄殺甚至是牢牢咬住,恐怕全局都會糜爛吧!
劉央卻不讚同陳安的主張,一則他本人善將步兵,打騎兵沒有充足把握,二則,他的理由也很充分——
“郭太抄掠四鄉,行蹤不定,如何捕捉之?倘若遷延日久而不能破,正中羯賊下懷,恐怕堯祠將先陷落……我若先攻西平城,郭太必然來救,或可趁機攻殺之。”
姚弋仲聽了,趕緊規勸,說將軍您打算用攻打西平城來引誘郭太,這個思路是對的,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隻是如此一來,我軍恐怕需要同時應對西平城的堅固壁壘和羯騎的機動性了,倘若石虎趁機迴師……咱們不但會死,還會死得很難看哪!
劉央一擺手,說這我當然知道——“是故不可輕動,還當仔細籌謀。”
這一仔細籌謀,就耽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晉軍多次嚐試外出,以摧垮羯軍留下的空壘,但因為所出不遠,兵數也不多,故而並未能夠引誘出郭太所部,前來攔截和騷擾。陳安說這樣不行啊,咱們必須主動出城去搜尋羯騎,並且待機而戰。
劉央尚在猶疑,姚弋仲乃突然間跑來跟他說,我想明白了,欲圖破局,必須毀掉汾上浮橋——浮橋被毀,羯軍主力便無法在東西兩岸快速機動,或平陽,或堯祠,起碼一路晉軍就徹底活了,可以自在運籌——而若想順利毀掉浮橋,必須將趙方留在汾西的機動兵團,即郭太所部給先端掉!
劉央說這兩天我也一直在琢磨,不管去打郭太所部騎兵,還是西平城,都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關鍵咱們不敢派主力出城太過遙遠,要防石虎得信,返身殺迴來,謀奪平陽城。你們不要以為我就光在墮毀城外羯賊空壘了,我可一直在擔心堯祠方麵哪!
“敵情不明,不能得勝,敵情若明,方可籌劃,”劉央很快便又喚來陳安等人,指點著地圖對他們說,“我今遣人哨探得實,西平城內羯將乃是陳川,所部不過三四千老弱殘兵而已,攻亦不難,破也無益……石虎主力在堯祠之北,正猛攻堯祠王將軍所部;浮橋在其營正北五裏外,南北六座;至於羯賊之糧秣、牛羊,則多半藏於高梁,在其浮橋以東二十裏……”
對於晉軍來說,內線作戰始終是一大優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