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泰遁去,黑夜之中,陸衍也不敢遠追,便與董彪一般,分軍為二,一部前突西壘,一部去配合陶侃,攻打南壘。就此一夜之間,三麵城外的胡兵盡為晉軍所破,郃陽之圍被徹底解除了。
隻是未能尋見喬泰主力,雖然殺俘守壘胡軍不下三千之數,但估計喬泰手裏還有六七千甚至更多兵馬,倘若逡巡於郃陽附近,則裴該必不敢全師南下,去追趕劉粲哪。
判斷喬泰的去向,陶侃就說了:“若其向南,與劉粲相合,自不必說,我軍急南下追擊可也。若其西遁,或者北歸,乃可命郭將軍分一部軍以牽絆之。唯恐其去向西南方向,且不甚遠,仍然威脅郃陽,則我軍不可妄動。”
於是熬到天明,急遣哨探往覘,並遣使郭默軍中,要他謹惕喬泰的動向。裴該留傷勢未愈的莫懷忠等守備郃陽,自率大軍於郃陽南麵十裏外紮下營寨,同時命陶侃仍率舟船順流而下,去封堵蒲阪渡口,並尋機策應大荔城。
他在營中,心急火燎地等到近午時分,突然探馬來報,說喬泰果然遁向西南方向,當道立壘,但——“已為甄將軍擊破矣!”裴該聞言大驚:“甄隨如何在此處?!”
他原本想不到甄隨為了躲避胡軍的耳目,特意繞路來援郃陽,可是細細一琢磨,也便明了其意了。就兵法而言,甄隨此舉是明智的,而且也不算違反了將令——倘若前線將領連這點兒自主性都沒有,那真成牽線木偶了,有電報、電話甚至於飛機的年代,某運輸大隊長偏要微操,都瞬間喪失了半壁江山,何況如今的裴該呢?即便自命用兵如神,天下無對,他也不敢這麽胡來啊!
隻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甄隨如此行事,就等於放空了大荔,若被劉粲攻奪下大荔,戰局便會徹底逸出裴該的掌控,就此變得萬般艱難起來。大荔若能守住還則罷了,倘若有失,固然裴該要付一定的領導責任,難道甄隨就沒責任嗎?
裴該慣常愛護部下,最痛恨諉過於人之舉,總喜歡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扛,但麵臨如此危局,他也不禁拉下臉來,當即下令,命甄隨急忙統軍來合,午後申時之前必須趕到,不得延誤!
他打算在此地好好休歇一下兵馬,等甄隨到了,略加申斥後,便命其戴罪立功,急拔營南下去救大荔城。喬泰既破,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從郃陽城中運送糧秣、物資到軍中來,待準備萬全後,方可南下,以求一舉摧破劉粲主力……
陶德自然跟隨在裴該身邊,不時奉命跑腿,到各營去監督整備工作。來來迴迴的,他覺得自己馬腿都跑細了——路程雖不長,奈何總不得歇啊。某次才從劉夜堂軍中而出,忽見有一小隊晉卒押著一個人過來,其將遠遠地便招唿道:“陶兄且慢行!”
陶德勒停坐騎,掃了被俘那人一眼,見他辮發皮衣,不似晉人裝扮,便問:“可是拿獲了奸細,要請大都督發落麽?”
招唿陶德之將,乃是一名隊副,本為隴上氐人,孤身投入軍中——晉軍中除姚羌外,成建製的氐、羌從來都是不收的,但若二三人零星而來,則都等若晉人般考核、收納——想當年陶德跟著遊子遠巡遊各戎部的時候,便見過陶德數麵,因此認得。
那隊副小跑到陶德馬前,拱手稟報說:“確乎拿得一人,但自稱並非胡人,而是拓跋鮮卑的使者,欲待求見大都督……”
陶德皺了皺眉頭,說:“大戰方息,如何有鮮卑使者來此,這般湊巧?不要是胡人的刺客吧……既雲是使者,可有公文、書信啊?”
那隊副道:“我等也是如此詢問,此人卻道,因途中為胡騎所逐,正使被俘,他孤身逃出,不但無公文、書信,且無信物。我等便欲斬之,他卻說,乃是陶兄的故人,先求見陶兄也可。”
陶德聞言,不禁打馬過去,上下打量那人——此人身高在七尺左右,生得尚算雄健,年歲不大,最多也就三十掛零,一張麵孔極其普通,毫無特色可以使人記住——卻沒印象,便即問道:“我便是陶德,汝說是我故人?”
那人被反綁了雙手,略瞟陶德一眼,便即垂下頭去,說:“小人名叫拂竹真,實非陶將軍故人,但所從拓跋正使,卻與陶將軍有故,命我可通過陶將軍,拜會裴大司馬。”
“汝家正使,喚作何名啊?”陶德心說既是拓跋使者,自然是鮮卑人啦,我這輩子都沒能見過幾個鮮卑人嘛……除非是那家夥。
拂竹真迴答道:“正使名喚拓跋頭,相貌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曾說於薊城時救過陶將軍,還有一位盧誌父先生的性命……”
陶德聽對方描述拓跋頭相貌分毫不差,當即便信了幾分,便命那名隊副道:“可即隨我同往大帳,我去稟報大都督。”
等來到大帳門前,陶德翻身下馬,才待進入迴稟,突然想起來,對那隊副說:“可先下了此人綁縛……”終究拂竹真是拓跋鮮卑的使者,繩捆索綁地押著去見裴該,實在太不合禮數,再者說了,如今帳內、帳外,全是部曲護衛,也不怕他逃跑,也不怕他暴起傷人。
於是拂竹真便即解脫了束縛,就靜靜立在帳前等候。可是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裴該下令傳喚,身後倒聞馬蹄聲響,隨即數名頂盔貫甲的將領就在其側翻身下馬。其中一人貌似與裴該部曲都非常稔熟,才下馬就先逐一招唿,然後問道:“大都督此刻心情如何?”
有部曲笑道:“大都督慣常喜怒不形於色,但今日聞得甄督之名,卻往往蹙眉——甄督可仔細了。”
那將摘下頭盔來,五官略略一擠,道:“既如此,先不必通報——距離申時尚有半刻,我且再候一陣,說不定大都督心情就能好了……”隨即轉過頭來,瞥了一眼拂竹真,問道:“這胡兒如何在此?”
旁邊兒有人解釋,說此人非胡,乃是鮮卑,前來求見大都督的。那將冷哼一聲:“鮮卑與胡,有啥區別?我看他定是胡人的細作,假冒鮮卑,欲圖謀刺大都督!汝等為何不上綁縛啊?或者我先來問一問他看。”說著話,伸手便來扳拂竹真的肩膀。
——————————
此將非他,自然是蠻子甄隨了。
且說甄隨渡過上洛水後,兼程西進,軍行五十裏地,紮營一宿,預計翌日午後便可抵近郃陽城下胡壘。可是等再拔寨起行,不多時便有探馬來報,說西南方向二十裏外,有一支胡軍屯紮。
甄隨尚且不知劉粲主力南下,隻是奇怪,圍城胡軍為何會分出一支兵馬來,距離郃陽如此之遠下寨啊?詳細探問對方情狀,探馬迴稟道:“其部不足萬眾,看似初來,營壘尚不完全,軍中高打‘左車騎將軍喬’的旗號。”
甄隨便對王澤道:“劉粲遣這喬某西來,難道是防堵郭默所部麽?既然其壘未全,我等便可直殺過去……”王澤說且慢——“此處距離郃陽,不到二十裏路程,則知我軍與喬泰交鋒,劉粲必自城下更遣大軍殺來,數刻便至。此行太過兇險,甄督慎勿浪戰啊——還是就此下營,候頻陽大軍前來,同進共退為宜。”
甄隨撇嘴道:“我等在洛西時,並不聞郭默消息,可見其軍所距尚遠。且大都督之命,要我等南、西夾擊胡壘,若候郭默前來合軍,攻其一點,反倒是違了將令……我軍既已東渡,身前一馬平川,既然偵知胡軍所在,彼等多半也知我來,難道我不往攻,原地下營,劉粲便不會派發大軍來攻麽?何如直前,趁喬某立足未穩,一舉而摧破之,然後轉道南向,誘劉粲大軍來追,可以分薄圍城之勢……”
王澤勸諫道:“大都督約期五日,夾擊胡壘,今止四日,尚有一天,豈可驟然與胡交鋒,壞了大都督全盤謀劃?”
甄隨搖搖頭:“軍爭之勢,瞬息萬變,似汝這般膠……膠什麽的,如何能打勝仗?且大都督之命,燃烽五日後夾擊胡壘,我今隻在野外破敵,不及其壘,算不得違令。”
就此下令全軍急行,直迫喬泰大營。
他們雖是遠道而來,士卒難免疲累,但喬泰所部胡軍此前激戰半夜,然後又忙著下營,到天明時才得稍稍歇息,卻又被將官用鞭子抽打,驅趕起來,整軍列陣,精神隻有更加疲憊,而且滿肚子的怨氣。
更重要的是,胡軍士氣,已將要降至穀底了。
士氣、人心,無形無質,最難把握,但在名將眼中,終究有跡可循。原本胡軍據壘而守,士氣還算高昂,但激戰半夜,不能卻敵,卻反而被迫放棄營壘而退——尤其原本護守三座大營的數千同袍,等於全都被徹底拋棄了——就難免產生出嚴重的挫敗感來。等到才立營寨,歇息不久,卻又被斥喝起身,說是晉人將至,而且還是從西麵殺過來的……東方郃陽城下,本有晉軍,如今西方亦見敵蹤,那咱們不是被人兩翼包夾了麽?誰曉得東麵晉軍何時趕到啊!再加上喬泰對於此來的不是郭默,卻是甄隨,大出意料之外,猶疑之情難免形之於色,影響到身邊將士,就此胡兵多懷怯意。
相比之下,晉軍的士氣卻極高昂。甄隨、王澤既至大荔,每日整訓士卒,大家夥兒都知道大戰在即,將要去郃陽援救大都督,而且——大都督貌似身陷危城,其實智珠在握,此戰必可大敗胡軍。原本還擔心強攻胡壘,傷亡必大,如今聽說胡下平原,當道立寨,且未完全,則除少數臨戰經驗還不充足的新兵外,餘皆踴躍。
若使久練之卒能夠看到勝利的希望,則其瞬間爆發出來的強大衝擊力、破壞力,將是非常可怕的。
甄隨將統籌全局之任委托給了王澤,自己果然親率五百銳卒,冒著箭雨,當先衝陣,瞬間便即撕開了胡軍的陣列。譬如投石入水,形成一道道的漣漪向外擴散,胡兵的膽氣便被這道道漣漪逐步褫奪,陣列愈戰愈亂。喬泰見勢不妙,便不顧親信勸阻,親身上陣來戰甄隨——他知道這是唯一的機會了,若能擊敗甚至斬殺甄隨,猶有轉敗為勝的可能,否則必覆無疑!
喬泰知道自己沒有援軍,甄隨可不清楚,生怕郃陽城下胡軍主力會派發增援,急欲用最短的時間擊破當麵之敵,故此一見喬泰大旗向己方馳來,不禁大喜。他為了發揮自己的長處,幹脆下了馬,挺矛便朝喬泰殺去。喬泰以騎矛當胸直刺,被甄隨橫矛架開,隨即戰馬便即躍過了甄隨身側。甄隨所使步矛略短,但運用起來更為靈活,當即轉過矛杆來,反手朝著喬泰後背便是狠狠砸下——
“啪”的一聲,矛杆折斷,喬泰口中當即鮮血狂噴,再不敢圈馬而迴了,直接雙腿一磕馬腹,便即斜向落荒而逃。甄隨再想上馬去追,已經不趕趟了。
喬泰既走,胡軍乃徹底崩潰。王澤還想追殺敗兵,卻被甄隨阻住,說你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啦,倘若胡軍派發大部前來,我等又如何應對啊?趕緊收攏部眾,向南方且戰且走吧。
然而部眾才集,就傳來了裴該的將令,甄隨這才知道,原來劉粲先一日便已統率主力南下了……王澤急道:“如此一來,大荔危矣!”甄隨也道:“我等當急迴救大荔,大都督卻為何要我軍前去與他相合?”這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王澤瞥一眼甄隨,苦笑著道:“恐是大都督不放心甄督……”你都已經捅了一個簍子了,大都督還敢放你自領一軍,獨斷專行嗎?
甄隨這個鬱悶啊——這純屬天意,不算我籌劃失當,或者違令不遵吧?但若能斬下喬泰首級,腰懸著胡漢名將的腦袋前去謁見大都督,肯定功過相抵,如今卻被喬泰逸去,我雖然斬殺了十數名敵將,都是小角色,分量不夠啊!
無奈之下,隻得率部向裴該靠攏,他與王澤等則先騎快馬去見裴該——還特意帶上了那十多顆胡將的腦袋。甄隨正是一肚子怨氣無處發泄——不是怨自己,不敢怨裴該,他怨的是老天不公——隨即在帳前瞧見拂竹真了,當即就把氣全都撒在了此人頭上。
於是伸手一扳拂竹真的肩膀,欲將對方按倒在地,仔細訊問——真要是發現了一個奸細,又能多給自己減輕一分罪責不是?孰料拂竹真似乎是本能地就把肩頭一塌,甄隨這一扳才剛落空,就見那鮮卑人曲膝矮身,然後又瞬間挺起,肩頭一晃,正中自己胸腹之間。甄隨還沒能反應過來,拂竹真已經反手揪住了他的束甲絲帶,隨即臂膀發力,就是一個過肩摔——
甄隨偌大的軀體,當即朝前直飛了出去!
隻是未能尋見喬泰主力,雖然殺俘守壘胡軍不下三千之數,但估計喬泰手裏還有六七千甚至更多兵馬,倘若逡巡於郃陽附近,則裴該必不敢全師南下,去追趕劉粲哪。
判斷喬泰的去向,陶侃就說了:“若其向南,與劉粲相合,自不必說,我軍急南下追擊可也。若其西遁,或者北歸,乃可命郭將軍分一部軍以牽絆之。唯恐其去向西南方向,且不甚遠,仍然威脅郃陽,則我軍不可妄動。”
於是熬到天明,急遣哨探往覘,並遣使郭默軍中,要他謹惕喬泰的動向。裴該留傷勢未愈的莫懷忠等守備郃陽,自率大軍於郃陽南麵十裏外紮下營寨,同時命陶侃仍率舟船順流而下,去封堵蒲阪渡口,並尋機策應大荔城。
他在營中,心急火燎地等到近午時分,突然探馬來報,說喬泰果然遁向西南方向,當道立壘,但——“已為甄將軍擊破矣!”裴該聞言大驚:“甄隨如何在此處?!”
他原本想不到甄隨為了躲避胡軍的耳目,特意繞路來援郃陽,可是細細一琢磨,也便明了其意了。就兵法而言,甄隨此舉是明智的,而且也不算違反了將令——倘若前線將領連這點兒自主性都沒有,那真成牽線木偶了,有電報、電話甚至於飛機的年代,某運輸大隊長偏要微操,都瞬間喪失了半壁江山,何況如今的裴該呢?即便自命用兵如神,天下無對,他也不敢這麽胡來啊!
隻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甄隨如此行事,就等於放空了大荔,若被劉粲攻奪下大荔,戰局便會徹底逸出裴該的掌控,就此變得萬般艱難起來。大荔若能守住還則罷了,倘若有失,固然裴該要付一定的領導責任,難道甄隨就沒責任嗎?
裴該慣常愛護部下,最痛恨諉過於人之舉,總喜歡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扛,但麵臨如此危局,他也不禁拉下臉來,當即下令,命甄隨急忙統軍來合,午後申時之前必須趕到,不得延誤!
他打算在此地好好休歇一下兵馬,等甄隨到了,略加申斥後,便命其戴罪立功,急拔營南下去救大荔城。喬泰既破,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從郃陽城中運送糧秣、物資到軍中來,待準備萬全後,方可南下,以求一舉摧破劉粲主力……
陶德自然跟隨在裴該身邊,不時奉命跑腿,到各營去監督整備工作。來來迴迴的,他覺得自己馬腿都跑細了——路程雖不長,奈何總不得歇啊。某次才從劉夜堂軍中而出,忽見有一小隊晉卒押著一個人過來,其將遠遠地便招唿道:“陶兄且慢行!”
陶德勒停坐騎,掃了被俘那人一眼,見他辮發皮衣,不似晉人裝扮,便問:“可是拿獲了奸細,要請大都督發落麽?”
招唿陶德之將,乃是一名隊副,本為隴上氐人,孤身投入軍中——晉軍中除姚羌外,成建製的氐、羌從來都是不收的,但若二三人零星而來,則都等若晉人般考核、收納——想當年陶德跟著遊子遠巡遊各戎部的時候,便見過陶德數麵,因此認得。
那隊副小跑到陶德馬前,拱手稟報說:“確乎拿得一人,但自稱並非胡人,而是拓跋鮮卑的使者,欲待求見大都督……”
陶德皺了皺眉頭,說:“大戰方息,如何有鮮卑使者來此,這般湊巧?不要是胡人的刺客吧……既雲是使者,可有公文、書信啊?”
那隊副道:“我等也是如此詢問,此人卻道,因途中為胡騎所逐,正使被俘,他孤身逃出,不但無公文、書信,且無信物。我等便欲斬之,他卻說,乃是陶兄的故人,先求見陶兄也可。”
陶德聞言,不禁打馬過去,上下打量那人——此人身高在七尺左右,生得尚算雄健,年歲不大,最多也就三十掛零,一張麵孔極其普通,毫無特色可以使人記住——卻沒印象,便即問道:“我便是陶德,汝說是我故人?”
那人被反綁了雙手,略瞟陶德一眼,便即垂下頭去,說:“小人名叫拂竹真,實非陶將軍故人,但所從拓跋正使,卻與陶將軍有故,命我可通過陶將軍,拜會裴大司馬。”
“汝家正使,喚作何名啊?”陶德心說既是拓跋使者,自然是鮮卑人啦,我這輩子都沒能見過幾個鮮卑人嘛……除非是那家夥。
拂竹真迴答道:“正使名喚拓跋頭,相貌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曾說於薊城時救過陶將軍,還有一位盧誌父先生的性命……”
陶德聽對方描述拓跋頭相貌分毫不差,當即便信了幾分,便命那名隊副道:“可即隨我同往大帳,我去稟報大都督。”
等來到大帳門前,陶德翻身下馬,才待進入迴稟,突然想起來,對那隊副說:“可先下了此人綁縛……”終究拂竹真是拓跋鮮卑的使者,繩捆索綁地押著去見裴該,實在太不合禮數,再者說了,如今帳內、帳外,全是部曲護衛,也不怕他逃跑,也不怕他暴起傷人。
於是拂竹真便即解脫了束縛,就靜靜立在帳前等候。可是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裴該下令傳喚,身後倒聞馬蹄聲響,隨即數名頂盔貫甲的將領就在其側翻身下馬。其中一人貌似與裴該部曲都非常稔熟,才下馬就先逐一招唿,然後問道:“大都督此刻心情如何?”
有部曲笑道:“大都督慣常喜怒不形於色,但今日聞得甄督之名,卻往往蹙眉——甄督可仔細了。”
那將摘下頭盔來,五官略略一擠,道:“既如此,先不必通報——距離申時尚有半刻,我且再候一陣,說不定大都督心情就能好了……”隨即轉過頭來,瞥了一眼拂竹真,問道:“這胡兒如何在此?”
旁邊兒有人解釋,說此人非胡,乃是鮮卑,前來求見大都督的。那將冷哼一聲:“鮮卑與胡,有啥區別?我看他定是胡人的細作,假冒鮮卑,欲圖謀刺大都督!汝等為何不上綁縛啊?或者我先來問一問他看。”說著話,伸手便來扳拂竹真的肩膀。
——————————
此將非他,自然是蠻子甄隨了。
且說甄隨渡過上洛水後,兼程西進,軍行五十裏地,紮營一宿,預計翌日午後便可抵近郃陽城下胡壘。可是等再拔寨起行,不多時便有探馬來報,說西南方向二十裏外,有一支胡軍屯紮。
甄隨尚且不知劉粲主力南下,隻是奇怪,圍城胡軍為何會分出一支兵馬來,距離郃陽如此之遠下寨啊?詳細探問對方情狀,探馬迴稟道:“其部不足萬眾,看似初來,營壘尚不完全,軍中高打‘左車騎將軍喬’的旗號。”
甄隨便對王澤道:“劉粲遣這喬某西來,難道是防堵郭默所部麽?既然其壘未全,我等便可直殺過去……”王澤說且慢——“此處距離郃陽,不到二十裏路程,則知我軍與喬泰交鋒,劉粲必自城下更遣大軍殺來,數刻便至。此行太過兇險,甄督慎勿浪戰啊——還是就此下營,候頻陽大軍前來,同進共退為宜。”
甄隨撇嘴道:“我等在洛西時,並不聞郭默消息,可見其軍所距尚遠。且大都督之命,要我等南、西夾擊胡壘,若候郭默前來合軍,攻其一點,反倒是違了將令……我軍既已東渡,身前一馬平川,既然偵知胡軍所在,彼等多半也知我來,難道我不往攻,原地下營,劉粲便不會派發大軍來攻麽?何如直前,趁喬某立足未穩,一舉而摧破之,然後轉道南向,誘劉粲大軍來追,可以分薄圍城之勢……”
王澤勸諫道:“大都督約期五日,夾擊胡壘,今止四日,尚有一天,豈可驟然與胡交鋒,壞了大都督全盤謀劃?”
甄隨搖搖頭:“軍爭之勢,瞬息萬變,似汝這般膠……膠什麽的,如何能打勝仗?且大都督之命,燃烽五日後夾擊胡壘,我今隻在野外破敵,不及其壘,算不得違令。”
就此下令全軍急行,直迫喬泰大營。
他們雖是遠道而來,士卒難免疲累,但喬泰所部胡軍此前激戰半夜,然後又忙著下營,到天明時才得稍稍歇息,卻又被將官用鞭子抽打,驅趕起來,整軍列陣,精神隻有更加疲憊,而且滿肚子的怨氣。
更重要的是,胡軍士氣,已將要降至穀底了。
士氣、人心,無形無質,最難把握,但在名將眼中,終究有跡可循。原本胡軍據壘而守,士氣還算高昂,但激戰半夜,不能卻敵,卻反而被迫放棄營壘而退——尤其原本護守三座大營的數千同袍,等於全都被徹底拋棄了——就難免產生出嚴重的挫敗感來。等到才立營寨,歇息不久,卻又被斥喝起身,說是晉人將至,而且還是從西麵殺過來的……東方郃陽城下,本有晉軍,如今西方亦見敵蹤,那咱們不是被人兩翼包夾了麽?誰曉得東麵晉軍何時趕到啊!再加上喬泰對於此來的不是郭默,卻是甄隨,大出意料之外,猶疑之情難免形之於色,影響到身邊將士,就此胡兵多懷怯意。
相比之下,晉軍的士氣卻極高昂。甄隨、王澤既至大荔,每日整訓士卒,大家夥兒都知道大戰在即,將要去郃陽援救大都督,而且——大都督貌似身陷危城,其實智珠在握,此戰必可大敗胡軍。原本還擔心強攻胡壘,傷亡必大,如今聽說胡下平原,當道立寨,且未完全,則除少數臨戰經驗還不充足的新兵外,餘皆踴躍。
若使久練之卒能夠看到勝利的希望,則其瞬間爆發出來的強大衝擊力、破壞力,將是非常可怕的。
甄隨將統籌全局之任委托給了王澤,自己果然親率五百銳卒,冒著箭雨,當先衝陣,瞬間便即撕開了胡軍的陣列。譬如投石入水,形成一道道的漣漪向外擴散,胡兵的膽氣便被這道道漣漪逐步褫奪,陣列愈戰愈亂。喬泰見勢不妙,便不顧親信勸阻,親身上陣來戰甄隨——他知道這是唯一的機會了,若能擊敗甚至斬殺甄隨,猶有轉敗為勝的可能,否則必覆無疑!
喬泰知道自己沒有援軍,甄隨可不清楚,生怕郃陽城下胡軍主力會派發增援,急欲用最短的時間擊破當麵之敵,故此一見喬泰大旗向己方馳來,不禁大喜。他為了發揮自己的長處,幹脆下了馬,挺矛便朝喬泰殺去。喬泰以騎矛當胸直刺,被甄隨橫矛架開,隨即戰馬便即躍過了甄隨身側。甄隨所使步矛略短,但運用起來更為靈活,當即轉過矛杆來,反手朝著喬泰後背便是狠狠砸下——
“啪”的一聲,矛杆折斷,喬泰口中當即鮮血狂噴,再不敢圈馬而迴了,直接雙腿一磕馬腹,便即斜向落荒而逃。甄隨再想上馬去追,已經不趕趟了。
喬泰既走,胡軍乃徹底崩潰。王澤還想追殺敗兵,卻被甄隨阻住,說你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啦,倘若胡軍派發大部前來,我等又如何應對啊?趕緊收攏部眾,向南方且戰且走吧。
然而部眾才集,就傳來了裴該的將令,甄隨這才知道,原來劉粲先一日便已統率主力南下了……王澤急道:“如此一來,大荔危矣!”甄隨也道:“我等當急迴救大荔,大都督卻為何要我軍前去與他相合?”這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王澤瞥一眼甄隨,苦笑著道:“恐是大都督不放心甄督……”你都已經捅了一個簍子了,大都督還敢放你自領一軍,獨斷專行嗎?
甄隨這個鬱悶啊——這純屬天意,不算我籌劃失當,或者違令不遵吧?但若能斬下喬泰首級,腰懸著胡漢名將的腦袋前去謁見大都督,肯定功過相抵,如今卻被喬泰逸去,我雖然斬殺了十數名敵將,都是小角色,分量不夠啊!
無奈之下,隻得率部向裴該靠攏,他與王澤等則先騎快馬去見裴該——還特意帶上了那十多顆胡將的腦袋。甄隨正是一肚子怨氣無處發泄——不是怨自己,不敢怨裴該,他怨的是老天不公——隨即在帳前瞧見拂竹真了,當即就把氣全都撒在了此人頭上。
於是伸手一扳拂竹真的肩膀,欲將對方按倒在地,仔細訊問——真要是發現了一個奸細,又能多給自己減輕一分罪責不是?孰料拂竹真似乎是本能地就把肩頭一塌,甄隨這一扳才剛落空,就見那鮮卑人曲膝矮身,然後又瞬間挺起,肩頭一晃,正中自己胸腹之間。甄隨還沒能反應過來,拂竹真已經反手揪住了他的束甲絲帶,隨即臂膀發力,就是一個過肩摔——
甄隨偌大的軀體,當即朝前直飛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