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正旦以來,長安城內,朝野上下,都在亂紛紛討論著一個重大問題:是否應當遽奉天子還都?而裴公是否願意奉著天子還都?
洛陽是正牌的都城,長安連前朝西都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天子遲早都是要返迴洛陽去的,還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咱們幹脆別定都城,就留在長安不走了吧。可是要什麽時候才歸洛呢?是今年,是明年,或者等到猴年馬月天下底定了再說?
其實這個問題早就已經擺在了眾人麵前。自從前年歲末,裴該和祖逖收複了洛陽,並將胡漢勢力徹底驅逐去了黃河以北,朝中便有人提出,理當奉駕還洛。尤其那時候劉曜雖然北歸,馮翊、北地二郡還在胡人手裏,麴允頓兵萬年不敢北上,長安城岌岌可危,就有不少人琢磨著,咱們還是離此險境,迴歸河南為好啊。
然而這個提議被索綝硬生生地給踩下去了,其後雖然祖逖上奏請歸,索綝控製著尚書省,亦皆按下不發。如今則不同,祖逖在正旦賀表中重提前議,類似這種表章沒有什麽密級,流傳的範圍比較廣,而裴該又沒有刻意加以壓製,就此導致群議洶洶。朝中大老們尚未表態,中層官員倒是有不少都上奏以表達自己的觀點——有讚成還洛的,有反對遽歸的。
而且此前長安城中多為關中士人,象華恆那類關東出身的,數量很少。而自裴該執政以後,大召中原士人返鄉,主動來投和他特意簡拔的關東人士越來越多,故此請求還洛的唿聲就無形中高漲了起來。
裴該本人並不表態,由得各種議論發酵一段時間——他要先廣泛聽取各方麵的意見,然後再權衡利弊,做出決斷。
雖執晉政,但裴該實際上能夠控製的也僅僅雍州和半個徐州而已,再加上他不打算這就跟晉廷撕破臉,是不能不顧忌公議的。實話說,即便他有曹操的實力,有王莽的威望,倘若朝野上下一致要求還都,那也不能公然逆眾而行,否則必遭千夫所指。
不過就目前來看,遽歸派和緩歸派,比例相差不大,天平尚無徹底傾向哪一方的跡象。
等到石勒率師入並,劉琨兵敗北遁的消息傳來,長安城中大恐,天平遂開始向緩歸派傾斜——石勒、劉粲聯成一氣,則河南的壓力必然增大啊,關中好歹有山河之險,留在長安,比迴歸洛陽要多少安全一些……
與此針鋒相對的,祖逖再次上奏,請求盡快還都。
祖逖的理由很堂皇正大,正是因為劉琨喪敗,胡勢重熾,才需要天子返歸洛陽,正中而居,以振奮全國人心士氣。滯留長安,終究是偏安之局,倘若連天子都沒有直麵胡寇的勇氣,沒有必然收複失地的信心,還怎麽可能要求百姓歸附、將士奮戰啊?
劉琨不敗,他還未必著急,劉琨既敗,祖士稚更覺得還都洛陽必須提上議事日程了。而且很明顯的,他的建議得到了以荀組為首的洛陽諸將吏一致認同,奏疏上聯署二十多人姓名,懇請天子盡快答複。
在明奏的同時,祖逖也給裴該寫來了密信,不過內容還是從前談過的那些:你要是不放心,咱們可以互換,你奉天子於洛,我去長安鎮守,並且保證三年之內,底定秦、梁,到時候咱們便可以兩麵夾擊,渡河直取胡巢!
裴該知道這事兒不能再緩了,於是開始直接征求意見。他把長安群僚分成了幾個部分,逐一相詢。
第一部分為朝中重臣,主要是梁芬、荀崧、華恆、宋敞、梁浚等輩。不出意料,宋敞等關中出身者,是主張暫緩歸都為好,隻有華恆堅持在年內還洛。梁芬對此不置可否,不管裴該怎麽問,老先生都不肯明確表態;荀崧也差不多,說我沒主意,文約你自己決斷吧。
梁芬作為西人,其實梁浚的態度就是他的態度,但他比梁浚多留了個心眼兒,覺得倘若表態遽歸,恐怕不符合裴該的意願——裴文約是不是故意來試探我呢?
再者說來,留在長安,則他梁司徒是裴車騎之下第一人;若歸洛陽,裴該更需要利用他來製約荀組和祖逖——反正短時間內,我的官爵、權勢尚無動搖之虞,所以說了,隨便你吧。
至於荀崧,他如今跟裴該捆綁得非常緊密,因而雖然不肯輕易表態,卻暗中提醒裴該:“文約,吾孫即將降世,君既當考慮國事,也不可疏忽家事……”那意思:怎麽對你有利你怎麽來,切勿太為國家著想!
裴該第二組征詢意見的人群,是他幕下眾賓——也包括賓客出身,或者向來比較親近的部分朝臣。韋鴻、遊遐等關西人,當然希望朝廷長久滯留長安,殷嶠、李矩等關東人,則傾向於返都洛陽,雙方爭執不下。
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王卓卻站到了關西人一邊。
王文宣道:“長安本是千年古邑,自周武王即定都於此,形勝超逾洛陽。周為西戎所逐,始遷洛邑;其後秦亦自關中而起,掃平六國,一統天下;漢高祖本居洛中,因婁敬之議,改都長安。可見國家在長安乃可振奮,入河南則漸頹靡。今胡勢尚熾,歸洛為困守之勢,唯居長安,可西定秦、梁,北合涼州張氏,稍稍積聚,勝兵百萬,旋以高屋建瓴之勢東出,其誰能當啊?羯奴不足為慮也。”
我跟你們想的正好相反,不覺得留在長安是怯懦畏避,反倒覺得迴洛陽去,才是純取守勢,對國家不利呢。
李矩反駁道:“王公誤矣。昔漢光武定都於洛,居天下之中,遂能掃平割據,重光漢室——孰雲後漢為弱啊?後董卓棄洛陽而遷長安,身死族滅,可見長安不可久居。自後漢以來,至曹魏,及我晉,皆都洛陽,難道河南就隻成坐守之勢麽?”
王卓與之辯駁,引經據典,但他的話卻往往落不到重點上——也不知道是學識不足,還是不敢表述得太直白——讓裴該聽得很鬱悶。一直要到裴該征詢本族諸裴的意見,裴軫所言,才貌似可以徹底駁倒李矩李茂約。
裴軫道:“光武定都洛陽,而不住長安,緣由有二:其一,經赤眉之亂,長安殘破,關西亦多割據,則其形勢不若洛陽為佳;其二,光武起自南***據是在關東,豈可遽住關西?卿等不記‘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之語乎?”
這個典故,是說劉秀想要整頓田畝,但是偶爾在陳留官吏上奏的簡牘上見到一行小字,說:“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東海公劉陽(即後來的明帝劉莊)當時年紀還小,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在說度田問題——“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製,不可為準。”
南陽、河南,緊密相鄰,親信顯貴無數,這是劉秀起家的基本盤啊,他怎麽肯跑到根基不牢的長安去呢?
裴軫因此就說了:“若雲兵燹殘破,今河南不下於關中,則光武都洛之緣由,不可複議於當世。至於‘河南、南陽’之語……文約家鄉何在?根基何在?關中、河南,孰者為重啊?”
你……咱老家是在河東,目前尚且落在胡寇手裏;你起家的根基是在徐州,後來一路殺來關中,積聚也達一歲。你在河南又有什麽根基了?祖逖把司、兗、豫聯成一片,經營既久,樹大根深,倘若還都洛陽,你能夠鬥得過他嗎?
裴該笑笑,擺手道:“祖士稚非欲奪權之輩也,且……彼有與我東西更替之語。”
裴軫說那更糟啊——“倘若東西更替,則是文約與祖公共棄根基。關西士人能服祖公否?彼須多少年始可底定秦、梁?河南士人能服文約否?設胡寇年內即來侵擾,又當如何抵禦?”
到了一個新地方,必然需要花費相當大的精力和相當長的時間,去熟悉山川地理,去籠絡百姓、豪門,即便你再威名素著、天縱英才,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那麽換你去河南,祖逖來關中,雙方都在磨合期的時候,突然間胡寇大舉殺來,又該怎麽辦?這對國家而言,並非好事啊。
裴丕也在旁邊幫腔:“非止無益於國,且有害於家,還當謹慎從事。”
國家怎麽樣先不提,祖逖能否在關中站穩腳跟,咱也不必搭理。但是你呢?你跑到河南去,實力必然因此而弱上一分,遇有緩急,如何應變啊?
裴嶷笑著點點頭,說:“成方、盛功之言有理,文約不可不聽。”旋即正色道:“我昔日即與文約言,唯關中可以搖撼天下……”
裴通不失時機地插話:“我亦曾與阿兄說過哪。”
裴嶷不去理他,繼續自己的陳述:“河南之險,不若關中,田土之盛,亦相拮抗。若居長安,閉函穀而可退東兵,聯氐、羌而可息北虜,但取梁州,蜀無足論,可成王霸之業,也是複國之基……”
裴文冀終究是長輩,跟隨裴該時日亦久,加上今天在座的都是同族,他說起話來就更直白一些,不必太多顧忌——
“河南則不同,雖依山帶河,卻易三麵受敵。倘若羯奴自頓丘南下,斷兗、徐之道,劉粲複揮師渡河,則如成方(裴軫)所言,唯成坐守之勢。守不可久,賊若徐徐侵剝,荊、揚又未必可恃,難免重蹈東海武王之覆轍。”
裴該說我明白了,你們的意見,是說我居關中,方便積聚,一旦勢成,關東無可抵禦;我向河南,很可能身陷重圍……但不是還有祖逖呢嗎?他可以發兵出函穀關來救啊。
裴嶷搖頭:“文約,信人不可太過。且人心易變,焉知異日之祖士稚,即今日之祖士稚?且若文約蜷曲於河南,日受胡迫,捉襟見肘,而祖士稚卻在關中,得暇積聚,即能救洛陽,天下之大功屬誰?天下之權柄歸誰?”
這話就說得很赤裸裸啦。裴該不禁沉吟,良久之後才問:“今天下方亂,我等當戮力同心,始可消弭胡氛。若我不奉天子歸洛,則祖士稚將如何看我?天下人又如何看我?若雍、司不合,得利者唯劉粲、石勒而已……”
裴嶷道:“世事無兩全者也,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文約當思,如今麾下,西人為多,東人為多?新募將兵,皆為關中子弟,若徙之河南,心必不安,若留在長安,難道都拱手讓於祖士稚不成麽?”
就不提徐州老兵了,跟隨既久,又有種種手段加以約束,忠心是基本上可以保證的。但你難道光領著這些徐州老兵到河南去?那咱們這一年多在關中不都白幹了嗎?
裴該不禁苦笑,心道你們說了半天,倒是給出個主意,我要用什麽理由來拒絕祖逖啊?
——————————
諸裴開會的時候,裴詵一直坐在那兒眼觀鼻、鼻觀心,不發一語。為此裴該會後特意秘密召見他,單獨向他征詢意見。
裴詵拱手道:“於明公而言,居關中為宜,遷洛陽不便,文冀叔父與成方兄等,皆已詳述其由,詵無以加言。而如明公所說,若不歸洛,恐人心離散,則是對於國家而言,事無兩全,必須有所取舍……”
隨即話鋒一轉:“臣自領命以來……”他如今在車騎大將軍幕中擔任軍司(即軍師,避司馬師諱而改名),掌監察之權,列第五品——“即分命僚屬,探查內外動靜。今長安城內,百僚多雲裴公必不還洛,乃有東士欲以此事死諫者……”
裴該聽了,雙眼不禁一眯,心說究竟是誰這麽大膽?
然而裴詵並不說是誰有這意思,估計品級都低,還無需裴該親自過問——當他蒼蠅嗡嗡叫,不理就是了。
“……至於河南,唯祖公雲,裴公必不以私意而害國事;荀太尉及驃騎僚屬,則多雲裴公必不允,且欲祖公勒兵西向,‘迎’駕歸洛。”
裴該聞聽此言,不禁微微打了一個冷戰。
就聽裴詵又說:“明公麾下,西人多不願東,而祖公麾下,東人皆無西鎮之意。不過在臣看來,若明公定計,遊子遠、韋深之、胡子琰等亦必追隨——隻要明公立朝,在東在西,其實無關緊要;但即便祖公執意鎮西,料荀太尉、李世迴等,未必願從啊。”
裴該不禁撇嘴一笑:“是我之軍法,比祖士稚為嚴之故麽?”
洛陽是正牌的都城,長安連前朝西都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天子遲早都是要返迴洛陽去的,還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咱們幹脆別定都城,就留在長安不走了吧。可是要什麽時候才歸洛呢?是今年,是明年,或者等到猴年馬月天下底定了再說?
其實這個問題早就已經擺在了眾人麵前。自從前年歲末,裴該和祖逖收複了洛陽,並將胡漢勢力徹底驅逐去了黃河以北,朝中便有人提出,理當奉駕還洛。尤其那時候劉曜雖然北歸,馮翊、北地二郡還在胡人手裏,麴允頓兵萬年不敢北上,長安城岌岌可危,就有不少人琢磨著,咱們還是離此險境,迴歸河南為好啊。
然而這個提議被索綝硬生生地給踩下去了,其後雖然祖逖上奏請歸,索綝控製著尚書省,亦皆按下不發。如今則不同,祖逖在正旦賀表中重提前議,類似這種表章沒有什麽密級,流傳的範圍比較廣,而裴該又沒有刻意加以壓製,就此導致群議洶洶。朝中大老們尚未表態,中層官員倒是有不少都上奏以表達自己的觀點——有讚成還洛的,有反對遽歸的。
而且此前長安城中多為關中士人,象華恆那類關東出身的,數量很少。而自裴該執政以後,大召中原士人返鄉,主動來投和他特意簡拔的關東人士越來越多,故此請求還洛的唿聲就無形中高漲了起來。
裴該本人並不表態,由得各種議論發酵一段時間——他要先廣泛聽取各方麵的意見,然後再權衡利弊,做出決斷。
雖執晉政,但裴該實際上能夠控製的也僅僅雍州和半個徐州而已,再加上他不打算這就跟晉廷撕破臉,是不能不顧忌公議的。實話說,即便他有曹操的實力,有王莽的威望,倘若朝野上下一致要求還都,那也不能公然逆眾而行,否則必遭千夫所指。
不過就目前來看,遽歸派和緩歸派,比例相差不大,天平尚無徹底傾向哪一方的跡象。
等到石勒率師入並,劉琨兵敗北遁的消息傳來,長安城中大恐,天平遂開始向緩歸派傾斜——石勒、劉粲聯成一氣,則河南的壓力必然增大啊,關中好歹有山河之險,留在長安,比迴歸洛陽要多少安全一些……
與此針鋒相對的,祖逖再次上奏,請求盡快還都。
祖逖的理由很堂皇正大,正是因為劉琨喪敗,胡勢重熾,才需要天子返歸洛陽,正中而居,以振奮全國人心士氣。滯留長安,終究是偏安之局,倘若連天子都沒有直麵胡寇的勇氣,沒有必然收複失地的信心,還怎麽可能要求百姓歸附、將士奮戰啊?
劉琨不敗,他還未必著急,劉琨既敗,祖士稚更覺得還都洛陽必須提上議事日程了。而且很明顯的,他的建議得到了以荀組為首的洛陽諸將吏一致認同,奏疏上聯署二十多人姓名,懇請天子盡快答複。
在明奏的同時,祖逖也給裴該寫來了密信,不過內容還是從前談過的那些:你要是不放心,咱們可以互換,你奉天子於洛,我去長安鎮守,並且保證三年之內,底定秦、梁,到時候咱們便可以兩麵夾擊,渡河直取胡巢!
裴該知道這事兒不能再緩了,於是開始直接征求意見。他把長安群僚分成了幾個部分,逐一相詢。
第一部分為朝中重臣,主要是梁芬、荀崧、華恆、宋敞、梁浚等輩。不出意料,宋敞等關中出身者,是主張暫緩歸都為好,隻有華恆堅持在年內還洛。梁芬對此不置可否,不管裴該怎麽問,老先生都不肯明確表態;荀崧也差不多,說我沒主意,文約你自己決斷吧。
梁芬作為西人,其實梁浚的態度就是他的態度,但他比梁浚多留了個心眼兒,覺得倘若表態遽歸,恐怕不符合裴該的意願——裴文約是不是故意來試探我呢?
再者說來,留在長安,則他梁司徒是裴車騎之下第一人;若歸洛陽,裴該更需要利用他來製約荀組和祖逖——反正短時間內,我的官爵、權勢尚無動搖之虞,所以說了,隨便你吧。
至於荀崧,他如今跟裴該捆綁得非常緊密,因而雖然不肯輕易表態,卻暗中提醒裴該:“文約,吾孫即將降世,君既當考慮國事,也不可疏忽家事……”那意思:怎麽對你有利你怎麽來,切勿太為國家著想!
裴該第二組征詢意見的人群,是他幕下眾賓——也包括賓客出身,或者向來比較親近的部分朝臣。韋鴻、遊遐等關西人,當然希望朝廷長久滯留長安,殷嶠、李矩等關東人,則傾向於返都洛陽,雙方爭執不下。
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王卓卻站到了關西人一邊。
王文宣道:“長安本是千年古邑,自周武王即定都於此,形勝超逾洛陽。周為西戎所逐,始遷洛邑;其後秦亦自關中而起,掃平六國,一統天下;漢高祖本居洛中,因婁敬之議,改都長安。可見國家在長安乃可振奮,入河南則漸頹靡。今胡勢尚熾,歸洛為困守之勢,唯居長安,可西定秦、梁,北合涼州張氏,稍稍積聚,勝兵百萬,旋以高屋建瓴之勢東出,其誰能當啊?羯奴不足為慮也。”
我跟你們想的正好相反,不覺得留在長安是怯懦畏避,反倒覺得迴洛陽去,才是純取守勢,對國家不利呢。
李矩反駁道:“王公誤矣。昔漢光武定都於洛,居天下之中,遂能掃平割據,重光漢室——孰雲後漢為弱啊?後董卓棄洛陽而遷長安,身死族滅,可見長安不可久居。自後漢以來,至曹魏,及我晉,皆都洛陽,難道河南就隻成坐守之勢麽?”
王卓與之辯駁,引經據典,但他的話卻往往落不到重點上——也不知道是學識不足,還是不敢表述得太直白——讓裴該聽得很鬱悶。一直要到裴該征詢本族諸裴的意見,裴軫所言,才貌似可以徹底駁倒李矩李茂約。
裴軫道:“光武定都洛陽,而不住長安,緣由有二:其一,經赤眉之亂,長安殘破,關西亦多割據,則其形勢不若洛陽為佳;其二,光武起自南***據是在關東,豈可遽住關西?卿等不記‘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之語乎?”
這個典故,是說劉秀想要整頓田畝,但是偶爾在陳留官吏上奏的簡牘上見到一行小字,說:“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東海公劉陽(即後來的明帝劉莊)當時年紀還小,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在說度田問題——“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製,不可為準。”
南陽、河南,緊密相鄰,親信顯貴無數,這是劉秀起家的基本盤啊,他怎麽肯跑到根基不牢的長安去呢?
裴軫因此就說了:“若雲兵燹殘破,今河南不下於關中,則光武都洛之緣由,不可複議於當世。至於‘河南、南陽’之語……文約家鄉何在?根基何在?關中、河南,孰者為重啊?”
你……咱老家是在河東,目前尚且落在胡寇手裏;你起家的根基是在徐州,後來一路殺來關中,積聚也達一歲。你在河南又有什麽根基了?祖逖把司、兗、豫聯成一片,經營既久,樹大根深,倘若還都洛陽,你能夠鬥得過他嗎?
裴該笑笑,擺手道:“祖士稚非欲奪權之輩也,且……彼有與我東西更替之語。”
裴軫說那更糟啊——“倘若東西更替,則是文約與祖公共棄根基。關西士人能服祖公否?彼須多少年始可底定秦、梁?河南士人能服文約否?設胡寇年內即來侵擾,又當如何抵禦?”
到了一個新地方,必然需要花費相當大的精力和相當長的時間,去熟悉山川地理,去籠絡百姓、豪門,即便你再威名素著、天縱英才,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那麽換你去河南,祖逖來關中,雙方都在磨合期的時候,突然間胡寇大舉殺來,又該怎麽辦?這對國家而言,並非好事啊。
裴丕也在旁邊幫腔:“非止無益於國,且有害於家,還當謹慎從事。”
國家怎麽樣先不提,祖逖能否在關中站穩腳跟,咱也不必搭理。但是你呢?你跑到河南去,實力必然因此而弱上一分,遇有緩急,如何應變啊?
裴嶷笑著點點頭,說:“成方、盛功之言有理,文約不可不聽。”旋即正色道:“我昔日即與文約言,唯關中可以搖撼天下……”
裴通不失時機地插話:“我亦曾與阿兄說過哪。”
裴嶷不去理他,繼續自己的陳述:“河南之險,不若關中,田土之盛,亦相拮抗。若居長安,閉函穀而可退東兵,聯氐、羌而可息北虜,但取梁州,蜀無足論,可成王霸之業,也是複國之基……”
裴文冀終究是長輩,跟隨裴該時日亦久,加上今天在座的都是同族,他說起話來就更直白一些,不必太多顧忌——
“河南則不同,雖依山帶河,卻易三麵受敵。倘若羯奴自頓丘南下,斷兗、徐之道,劉粲複揮師渡河,則如成方(裴軫)所言,唯成坐守之勢。守不可久,賊若徐徐侵剝,荊、揚又未必可恃,難免重蹈東海武王之覆轍。”
裴該說我明白了,你們的意見,是說我居關中,方便積聚,一旦勢成,關東無可抵禦;我向河南,很可能身陷重圍……但不是還有祖逖呢嗎?他可以發兵出函穀關來救啊。
裴嶷搖頭:“文約,信人不可太過。且人心易變,焉知異日之祖士稚,即今日之祖士稚?且若文約蜷曲於河南,日受胡迫,捉襟見肘,而祖士稚卻在關中,得暇積聚,即能救洛陽,天下之大功屬誰?天下之權柄歸誰?”
這話就說得很赤裸裸啦。裴該不禁沉吟,良久之後才問:“今天下方亂,我等當戮力同心,始可消弭胡氛。若我不奉天子歸洛,則祖士稚將如何看我?天下人又如何看我?若雍、司不合,得利者唯劉粲、石勒而已……”
裴嶷道:“世事無兩全者也,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文約當思,如今麾下,西人為多,東人為多?新募將兵,皆為關中子弟,若徙之河南,心必不安,若留在長安,難道都拱手讓於祖士稚不成麽?”
就不提徐州老兵了,跟隨既久,又有種種手段加以約束,忠心是基本上可以保證的。但你難道光領著這些徐州老兵到河南去?那咱們這一年多在關中不都白幹了嗎?
裴該不禁苦笑,心道你們說了半天,倒是給出個主意,我要用什麽理由來拒絕祖逖啊?
——————————
諸裴開會的時候,裴詵一直坐在那兒眼觀鼻、鼻觀心,不發一語。為此裴該會後特意秘密召見他,單獨向他征詢意見。
裴詵拱手道:“於明公而言,居關中為宜,遷洛陽不便,文冀叔父與成方兄等,皆已詳述其由,詵無以加言。而如明公所說,若不歸洛,恐人心離散,則是對於國家而言,事無兩全,必須有所取舍……”
隨即話鋒一轉:“臣自領命以來……”他如今在車騎大將軍幕中擔任軍司(即軍師,避司馬師諱而改名),掌監察之權,列第五品——“即分命僚屬,探查內外動靜。今長安城內,百僚多雲裴公必不還洛,乃有東士欲以此事死諫者……”
裴該聽了,雙眼不禁一眯,心說究竟是誰這麽大膽?
然而裴詵並不說是誰有這意思,估計品級都低,還無需裴該親自過問——當他蒼蠅嗡嗡叫,不理就是了。
“……至於河南,唯祖公雲,裴公必不以私意而害國事;荀太尉及驃騎僚屬,則多雲裴公必不允,且欲祖公勒兵西向,‘迎’駕歸洛。”
裴該聞聽此言,不禁微微打了一個冷戰。
就聽裴詵又說:“明公麾下,西人多不願東,而祖公麾下,東人皆無西鎮之意。不過在臣看來,若明公定計,遊子遠、韋深之、胡子琰等亦必追隨——隻要明公立朝,在東在西,其實無關緊要;但即便祖公執意鎮西,料荀太尉、李世迴等,未必願從啊。”
裴該不禁撇嘴一笑:“是我之軍法,比祖士稚為嚴之故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