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該自然不會把徐州徹底放空嘍。隻是此前忙於在關中鏖戰,無暇東顧,同時也考慮到曹嶷既已反正,石勒方定河北,不大可能輕易對徐方用兵,而江東就想要用兵,也缺乏足夠的名義,故此才暫且擱置迴援之議。
可是等到聽說石勒攻殺王浚,更將勢力伸入幽州,裴該終於坐不住了。他記得在原本的曆史上,石勒占據幽、冀後,便即逾越太行,去擊敗了劉琨,然後掉過頭來再打曹嶷——徐州,且提不上議事日程哪。
然而曆史已然改變,好比說原本石勒攻三台、逐劉演,就是在滅王浚和取並州之間事,但在這條時間線上,那廝卻先攻占了臨漳,然後才奇襲薊城——可笑的是,侄子都讓人打跑了,劉琨竟然還為其卑辭所惑,以為石勒會肯降晉……
再加上裴該自從北伐後,與程遐的暗中聯係次數便疏,而若沒有他的親筆信,你以為誰都能從程子遠嘴裏掏出重要情報來的麽?遑論施加以影響。裴該知道自己拉石勒、張賓——尤其是張孟孫——仇恨拉得挺穩,深恐那二位寧可冒著天時不對、地利不足、人和不附的風險,先下徐方,要把自己根基給鏟嘍,僅靠卞壼、熊遠等書生,必然難以抵禦啊。
說實話,即便郗鑒在徐,裴該都未必有那麽擔心。郗鑒好歹從前在嶧山就領過兵,見過仗,在原本的曆史上,他南渡之後便即召聚江北流民,平定過祖約、蘇峻之亂。卞壼呢?史書記載,他領兵上陣之日,便是父子同隕之時……
裴該麾下兵馬,如今正在大換血的時候,大量關中兵被納入其體係之中,開始整編、訓練,同時也豎旗招募雍州各國郡青壯,或入伍,或軍屯,西兵的比例日益增高。相比之下,東兵——主要是徐州軍,也包括了部分司、兗等州兵馬——則有不少因傷退伍,而且除了部分應命,改在附近司、兗、豫置地安家外,其餘的思鄉之情日盛。
照道理來說,裴該的主力多為半職業兵,基本上脫離了土地,是可以長期遠征的。漢樂府有雲:“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就肯定也是所謂的“六郡良家子”,而不會是臨時服役的農兵。這一去六十五年(當然啦,必有誇張),轉戰何止萬裏,心中有怨嗎?必然有怨;但迴得來嗎?誰放汝歸?重要的是,即便已成普遍現象,漢軍的戰鬥力衰弱得很厲害嗎?不見得吧。
正所謂“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並非虛語。
可問題是,那必須有一個足夠穩固的後方,有強大的中央政權為其依靠。如今徐方空懸於外,強敵在側,危機頻現,你怎麽可能長期維持那些徐州老兵頑強的作戰心態呢?其家人子女多在徐州,一旦徐州——尤其是淮南地區——遇警,他們必生逃亡之心啊!
所以部分徐州兵,是一定要放迴去的,讓他們守備家鄉,比帶著馳騁關西更讓人放心。因而當雍州各郡國基本平定後,裴該便即揀選士卒,做好了歸徐的準備。
隻是,他手下兵雖不多,暫時也足敷用了,別說首批挑選出來的隻有兩千人,即便兩三倍於此數,也不至於捉襟見肘;問題是手下合格的將領數量有限,他誰都不舍得放走啊。
於是即召諸將商議,末位一人當即站起來說:“某不才,願為大都督守備徐州!”
裴該定睛一瞧,不是旁人,正是才剛升了下部校不久的蘇峻蘇子高。
蘇峻說:“石勒虎狼之輩,曹嶷反複小人,若相苟合,徐方必危。若彼等謀侵徐州,首取東莞,而末將鄉人都在東莞屯墾,每思念之,憂心若焚——敢請大都督允可,容某迴去守備東莞,必不使一賊踏入境內!”
裴該原本對蘇峻這個曆史上著名反賊的印象並不大好,但隨著曆史因為自己的插腳而越發變得麵目全非,他那點點芥蒂也便逐漸煙消雲散了。終究查蘇峻原本曆史上的所作所為,雖然暴虐、兇殘,也屬晉廷逼迫下泄憤之舉——這年月的武夫嘛,誰骨子裏還沒有點兒殘暴因素存在?主要是,若非晉廷——主要是庾亮——的步步緊逼,蘇子高或許就隻有立功往上爬的渴望,而沒有造反奪權的野心。
這跟後來那位“宇宙大將軍”,終究是不盡相同的。
再者說了,蘇峻造反,很大誘因是晉廷虛弱——明明虛弱,還要迫將,也算庾元規腦子裏有屎——而我若能把這個長安小朝廷撐起來,實力起碼不弱於胡,蘇子高他敢輕易言反嗎?庾元規駕馭不了他,未必我裴文約也不成啊。
再加上謝風也見天兒地說蘇峻的好話,說這家夥既老實,又能幹,我故簡拔為下部校——大都督你留心一下,這人可用。裴該心說老實肯定是假象啦,但蘇峻麵對強勢肯暫時夾起尾巴來,也算他明智。
如今裴該手下十多位營督、副營督,他是都不肯撒手,那麽退而求其次,就隻好在部校一級選人了。部校之中,能戰者無過蘇子高,而就曆史記載來看,此人起碼有統馭萬軍之能。因而在蘇峻一再懇請之下,裴該終於應允,提拔蘇峻為副營督,率領兩千徐州老兵返迴故鄉。
迴去的這一路上,蘇子高這個得意啊,有若虎歸深林,龍入大海。他原本窩在長廣那種偏僻地方,井底望天,還以為自己挺了不得的,等進了徐州軍,才發現猛將濟濟,多數不在自己之下。當然啦,經過仔細觀察,他覺悟到不是天下英才俱會徐方,而是裴大都督統馭得法,更重要的是,有徐州強兵扶持,即便庸將也能比旁人猛上三分哪。
隻是人傑終究還是存在的,比方說甄隨,蘇峻對那蠻子真是又敬又怕,又恨又畏。他心說我怎麽就入了“劫火營”了呢?有那蠻子鎮在上麵,我要多努力才有可能出頭啊?至於後來居上,超越甄隨,他壓根兒想都不敢想。
故此常生換營之念——好比說“蓬山”,猛人就不多嘛;最好是“武林”,除了營督陸和能耐苦戰外,你瞧下麵一個賽一個的怯懦。其實高樂、熊悌之之流,放在別部裏或許也能混成個名將,但在徐州軍中,純屬大都督人手匱乏,否則早把他們扒拉去任閑職啦。則我若在“武林營”,一副督唾手可得也,進而超越陸和,也非空想!
當然啦,一則為了維持自己老實人的假麵具,二則謝風也待其不薄,蘇峻到目前為止還隻是想想而已,沒敢真的去活動換營之事。
誰想天降福緣,他竟然被晉升為副督,得以率老兵迴鄉——這幾乎就等同於大都督允其自將一營啊!蘇子高這一路上,天天咧著嘴,樂得都快找不到北了。
此去徐方,我大旗一揚,千軍萬馬瞬息可得。大都督在關中奮鬥,我若能為其守得徐方始終不失,甚至於還有餘力進取青、冀,那將來的前途還可限量嗎?即便甄蠻子,他若是一直呆在大都督身邊,估計都不會有我蹦躂得高吧!
好比韓信,若始終依傍在劉邦身旁,雖號大將軍,不過一高級參謀加前部督而已;一旦自將一軍,破趙、滅齊、逼燕,乃得裂土封王!
可是雖然喜出望外,蘇峻同時也仍然顧念著東莞屯墾的鄉人——那是他起家的基本盤啊——生怕自己還沒走到地兒呢,東莞就被石勒或者曹嶷給端了,那些鄉人若是盡為所俘所殺,可有多肉痛?因而他催促士卒,急急趕路。好在麾下的徐州老兵也皆歸心似箭,根本不用主將催,一個個跑得飛快。
近三千裏地,才一個月便即走過,途中還接到了裴該的快馬傳信,說曹嶷已然易幟,可能很快便會侵入東莞,那蘇峻就走得更快了。這一日來到泰山,郡守祖濟遣人相迎,並且告訴蘇峻,曹嶷派劉巴圍郗鑒於公來山上——“我本待前往救援,惜乎境內山寇作亂,忙於平定,不克發兵。今將軍來,則東莞有救矣。”
蘇峻當即通告全軍,並且問:“汝等可知曹嶷何如人麽?”眾人都說不知。蘇峻說了:“反複小人,且自命虎豹,其實不過豺犬耳。青州兵亦皆怯懦,有若婦孺,豈是我徐方精銳可比?今我率汝等前往與戰,如鷹隼啄兔、猛虎餐羊,敗之易若反掌——汝等勿懼。”
眾人都笑:“蘇督玩笑話了,我等連胡兒都不怕,豈懼他青州兵?”至於青州兵來了多少,比咱多是比咱少,大家夥兒都不惜得問。
蘇峻見士氣可用,即在泰山歇兵一日,然後輕裝,沿路直奔公來山而去。劉巴自然也擔心泰山兵會來救援公來山,因此一方麵厚齎錢財,煽動泰山境內的山賊鬧事,一方麵當路下營,阻斷西途。可是他坐鎮蓋縣,才剛接到稟報,說有一支兵馬,約數千人,自泰山方向洶湧殺來,急命再探,敗報旋即便傳到了。劉巴急忙穿戴衣甲,命士卒整列,準備前往迎擊,還沒出城呢,就見無數敗兵沿路奔來,後麵跟著氣焰熏天的徐州老兵……
劉巴立馬門洞之中,急命關閉城門,隻見一將策馬而來,遠遠地拉弓一箭,他就覺得肩上劇痛,不自禁地翻身落馬——那將自然便是蘇子高了。
蘇峻就此生擒劉巴,奪取了蓋縣城,隨即也不守城,率軍直取公來山,一日之間連破青州兵十六壘,所殺不下千數。郗鑒在山上望見,知是援軍趕到,也當即率兵殺下,並且遣人通傳來將,說請稍候,郗府君即來相見。
蘇峻立馬山下,四處一望,不禁仰天大笑,便問左右:“汝等看今日之戰若何?”眾人都撇嘴說:“果如蘇督所言,易若反掌。”蘇峻笑道:“大都督昔日攻克扶風,有‘遊山賞花,投石打鬧’之語,而我等今日之戰,但賞花耳,連石都未曾投得幾枚,敵便敗矣!”
這也是意料中事。蘇峻帶過來的都是徐州百戰老兵,跟著裴該從淮陰一路殺到關中去的,戰技既熟,器械也良,加上為保徐方老家,人人奮勇,士氣亦極高昂。相比之下,青州兵本來素質就不高,而又頓兵公來山下一月有餘,師老兵疲,哪還能剩下多少鬥誌啊?
尤其蘇峻從前跟曹嶷打過多年交道,那家夥有幾斤幾兩,青州兵什麽水平,他是一清二楚啊。自從見了裴該,蘇子高領悟出一個道理,從來有強將才有強兵,好比韓信所部兵馬,多次被劉邦褫奪,他照樣一翻身又是一條好漢,連天下精勇的楚軍都能頻頻殺給你看。所以說了,即便裴大都督把徐州人全放迴來,他光召雍人從軍,不用半年,又是天下無雙之旅;曹嶷這貨哪怕擁兵百萬,哪怕足食足用、天天訓練,照樣不堪一擊。
而對於這般弱旅,就必須長驅直入,直接打斷他們的脊梁骨;若是步步為營,讓他們緩過氣兒來,反倒徒增傷亡。
且說郗鑒遣人追殺青州敗兵,同時親自前來會見蘇峻。蘇峻聽說對方已被卞壼署了東莞郡守,不敢怠慢——卞使君所署,裴大都督豈有不肯實授之理啊——搶先見禮。郗道徽反複致謝,蘇子高便命人將劉巴押解上來,交給郡守處置。郗鑒用眼角瞥了瞥劉巴,笑對蘇峻說:“豎子耳,殺之恐汙將軍之刀,我意縱其北歸,以警告曹嶷不得再來侵擾——將軍以為如何啊?”既然是蘇峻逮住的人,他不能自作主張,得聽聽對方的意見。
蘇峻說也無不可,當即伸手指著劉巴,厲聲喝道:“我有數言,汝為我轉告曹嶷——我乃掖縣蘇子高,今歸來矣!本因曹嶷反正,同朝為臣,舊怨難報,每常切齒,天幸那廝今又重返胡營。汝可勸曹嶷每日清洗臉麵,梳理須發,善保首級,候我往取,不必再行裝扮,便可懸首示眾!切切,毋自害頭麵,使我煩難。”
隨即下令,將劉巴剃盡須發,換穿牛衣,給他一匹瘸馬,放他迴廣固去啵。
可是等到聽說石勒攻殺王浚,更將勢力伸入幽州,裴該終於坐不住了。他記得在原本的曆史上,石勒占據幽、冀後,便即逾越太行,去擊敗了劉琨,然後掉過頭來再打曹嶷——徐州,且提不上議事日程哪。
然而曆史已然改變,好比說原本石勒攻三台、逐劉演,就是在滅王浚和取並州之間事,但在這條時間線上,那廝卻先攻占了臨漳,然後才奇襲薊城——可笑的是,侄子都讓人打跑了,劉琨竟然還為其卑辭所惑,以為石勒會肯降晉……
再加上裴該自從北伐後,與程遐的暗中聯係次數便疏,而若沒有他的親筆信,你以為誰都能從程子遠嘴裏掏出重要情報來的麽?遑論施加以影響。裴該知道自己拉石勒、張賓——尤其是張孟孫——仇恨拉得挺穩,深恐那二位寧可冒著天時不對、地利不足、人和不附的風險,先下徐方,要把自己根基給鏟嘍,僅靠卞壼、熊遠等書生,必然難以抵禦啊。
說實話,即便郗鑒在徐,裴該都未必有那麽擔心。郗鑒好歹從前在嶧山就領過兵,見過仗,在原本的曆史上,他南渡之後便即召聚江北流民,平定過祖約、蘇峻之亂。卞壼呢?史書記載,他領兵上陣之日,便是父子同隕之時……
裴該麾下兵馬,如今正在大換血的時候,大量關中兵被納入其體係之中,開始整編、訓練,同時也豎旗招募雍州各國郡青壯,或入伍,或軍屯,西兵的比例日益增高。相比之下,東兵——主要是徐州軍,也包括了部分司、兗等州兵馬——則有不少因傷退伍,而且除了部分應命,改在附近司、兗、豫置地安家外,其餘的思鄉之情日盛。
照道理來說,裴該的主力多為半職業兵,基本上脫離了土地,是可以長期遠征的。漢樂府有雲:“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就肯定也是所謂的“六郡良家子”,而不會是臨時服役的農兵。這一去六十五年(當然啦,必有誇張),轉戰何止萬裏,心中有怨嗎?必然有怨;但迴得來嗎?誰放汝歸?重要的是,即便已成普遍現象,漢軍的戰鬥力衰弱得很厲害嗎?不見得吧。
正所謂“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並非虛語。
可問題是,那必須有一個足夠穩固的後方,有強大的中央政權為其依靠。如今徐方空懸於外,強敵在側,危機頻現,你怎麽可能長期維持那些徐州老兵頑強的作戰心態呢?其家人子女多在徐州,一旦徐州——尤其是淮南地區——遇警,他們必生逃亡之心啊!
所以部分徐州兵,是一定要放迴去的,讓他們守備家鄉,比帶著馳騁關西更讓人放心。因而當雍州各郡國基本平定後,裴該便即揀選士卒,做好了歸徐的準備。
隻是,他手下兵雖不多,暫時也足敷用了,別說首批挑選出來的隻有兩千人,即便兩三倍於此數,也不至於捉襟見肘;問題是手下合格的將領數量有限,他誰都不舍得放走啊。
於是即召諸將商議,末位一人當即站起來說:“某不才,願為大都督守備徐州!”
裴該定睛一瞧,不是旁人,正是才剛升了下部校不久的蘇峻蘇子高。
蘇峻說:“石勒虎狼之輩,曹嶷反複小人,若相苟合,徐方必危。若彼等謀侵徐州,首取東莞,而末將鄉人都在東莞屯墾,每思念之,憂心若焚——敢請大都督允可,容某迴去守備東莞,必不使一賊踏入境內!”
裴該原本對蘇峻這個曆史上著名反賊的印象並不大好,但隨著曆史因為自己的插腳而越發變得麵目全非,他那點點芥蒂也便逐漸煙消雲散了。終究查蘇峻原本曆史上的所作所為,雖然暴虐、兇殘,也屬晉廷逼迫下泄憤之舉——這年月的武夫嘛,誰骨子裏還沒有點兒殘暴因素存在?主要是,若非晉廷——主要是庾亮——的步步緊逼,蘇子高或許就隻有立功往上爬的渴望,而沒有造反奪權的野心。
這跟後來那位“宇宙大將軍”,終究是不盡相同的。
再者說了,蘇峻造反,很大誘因是晉廷虛弱——明明虛弱,還要迫將,也算庾元規腦子裏有屎——而我若能把這個長安小朝廷撐起來,實力起碼不弱於胡,蘇子高他敢輕易言反嗎?庾元規駕馭不了他,未必我裴文約也不成啊。
再加上謝風也見天兒地說蘇峻的好話,說這家夥既老實,又能幹,我故簡拔為下部校——大都督你留心一下,這人可用。裴該心說老實肯定是假象啦,但蘇峻麵對強勢肯暫時夾起尾巴來,也算他明智。
如今裴該手下十多位營督、副營督,他是都不肯撒手,那麽退而求其次,就隻好在部校一級選人了。部校之中,能戰者無過蘇子高,而就曆史記載來看,此人起碼有統馭萬軍之能。因而在蘇峻一再懇請之下,裴該終於應允,提拔蘇峻為副營督,率領兩千徐州老兵返迴故鄉。
迴去的這一路上,蘇子高這個得意啊,有若虎歸深林,龍入大海。他原本窩在長廣那種偏僻地方,井底望天,還以為自己挺了不得的,等進了徐州軍,才發現猛將濟濟,多數不在自己之下。當然啦,經過仔細觀察,他覺悟到不是天下英才俱會徐方,而是裴大都督統馭得法,更重要的是,有徐州強兵扶持,即便庸將也能比旁人猛上三分哪。
隻是人傑終究還是存在的,比方說甄隨,蘇峻對那蠻子真是又敬又怕,又恨又畏。他心說我怎麽就入了“劫火營”了呢?有那蠻子鎮在上麵,我要多努力才有可能出頭啊?至於後來居上,超越甄隨,他壓根兒想都不敢想。
故此常生換營之念——好比說“蓬山”,猛人就不多嘛;最好是“武林”,除了營督陸和能耐苦戰外,你瞧下麵一個賽一個的怯懦。其實高樂、熊悌之之流,放在別部裏或許也能混成個名將,但在徐州軍中,純屬大都督人手匱乏,否則早把他們扒拉去任閑職啦。則我若在“武林營”,一副督唾手可得也,進而超越陸和,也非空想!
當然啦,一則為了維持自己老實人的假麵具,二則謝風也待其不薄,蘇峻到目前為止還隻是想想而已,沒敢真的去活動換營之事。
誰想天降福緣,他竟然被晉升為副督,得以率老兵迴鄉——這幾乎就等同於大都督允其自將一營啊!蘇子高這一路上,天天咧著嘴,樂得都快找不到北了。
此去徐方,我大旗一揚,千軍萬馬瞬息可得。大都督在關中奮鬥,我若能為其守得徐方始終不失,甚至於還有餘力進取青、冀,那將來的前途還可限量嗎?即便甄蠻子,他若是一直呆在大都督身邊,估計都不會有我蹦躂得高吧!
好比韓信,若始終依傍在劉邦身旁,雖號大將軍,不過一高級參謀加前部督而已;一旦自將一軍,破趙、滅齊、逼燕,乃得裂土封王!
可是雖然喜出望外,蘇峻同時也仍然顧念著東莞屯墾的鄉人——那是他起家的基本盤啊——生怕自己還沒走到地兒呢,東莞就被石勒或者曹嶷給端了,那些鄉人若是盡為所俘所殺,可有多肉痛?因而他催促士卒,急急趕路。好在麾下的徐州老兵也皆歸心似箭,根本不用主將催,一個個跑得飛快。
近三千裏地,才一個月便即走過,途中還接到了裴該的快馬傳信,說曹嶷已然易幟,可能很快便會侵入東莞,那蘇峻就走得更快了。這一日來到泰山,郡守祖濟遣人相迎,並且告訴蘇峻,曹嶷派劉巴圍郗鑒於公來山上——“我本待前往救援,惜乎境內山寇作亂,忙於平定,不克發兵。今將軍來,則東莞有救矣。”
蘇峻當即通告全軍,並且問:“汝等可知曹嶷何如人麽?”眾人都說不知。蘇峻說了:“反複小人,且自命虎豹,其實不過豺犬耳。青州兵亦皆怯懦,有若婦孺,豈是我徐方精銳可比?今我率汝等前往與戰,如鷹隼啄兔、猛虎餐羊,敗之易若反掌——汝等勿懼。”
眾人都笑:“蘇督玩笑話了,我等連胡兒都不怕,豈懼他青州兵?”至於青州兵來了多少,比咱多是比咱少,大家夥兒都不惜得問。
蘇峻見士氣可用,即在泰山歇兵一日,然後輕裝,沿路直奔公來山而去。劉巴自然也擔心泰山兵會來救援公來山,因此一方麵厚齎錢財,煽動泰山境內的山賊鬧事,一方麵當路下營,阻斷西途。可是他坐鎮蓋縣,才剛接到稟報,說有一支兵馬,約數千人,自泰山方向洶湧殺來,急命再探,敗報旋即便傳到了。劉巴急忙穿戴衣甲,命士卒整列,準備前往迎擊,還沒出城呢,就見無數敗兵沿路奔來,後麵跟著氣焰熏天的徐州老兵……
劉巴立馬門洞之中,急命關閉城門,隻見一將策馬而來,遠遠地拉弓一箭,他就覺得肩上劇痛,不自禁地翻身落馬——那將自然便是蘇子高了。
蘇峻就此生擒劉巴,奪取了蓋縣城,隨即也不守城,率軍直取公來山,一日之間連破青州兵十六壘,所殺不下千數。郗鑒在山上望見,知是援軍趕到,也當即率兵殺下,並且遣人通傳來將,說請稍候,郗府君即來相見。
蘇峻立馬山下,四處一望,不禁仰天大笑,便問左右:“汝等看今日之戰若何?”眾人都撇嘴說:“果如蘇督所言,易若反掌。”蘇峻笑道:“大都督昔日攻克扶風,有‘遊山賞花,投石打鬧’之語,而我等今日之戰,但賞花耳,連石都未曾投得幾枚,敵便敗矣!”
這也是意料中事。蘇峻帶過來的都是徐州百戰老兵,跟著裴該從淮陰一路殺到關中去的,戰技既熟,器械也良,加上為保徐方老家,人人奮勇,士氣亦極高昂。相比之下,青州兵本來素質就不高,而又頓兵公來山下一月有餘,師老兵疲,哪還能剩下多少鬥誌啊?
尤其蘇峻從前跟曹嶷打過多年交道,那家夥有幾斤幾兩,青州兵什麽水平,他是一清二楚啊。自從見了裴該,蘇子高領悟出一個道理,從來有強將才有強兵,好比韓信所部兵馬,多次被劉邦褫奪,他照樣一翻身又是一條好漢,連天下精勇的楚軍都能頻頻殺給你看。所以說了,即便裴大都督把徐州人全放迴來,他光召雍人從軍,不用半年,又是天下無雙之旅;曹嶷這貨哪怕擁兵百萬,哪怕足食足用、天天訓練,照樣不堪一擊。
而對於這般弱旅,就必須長驅直入,直接打斷他們的脊梁骨;若是步步為營,讓他們緩過氣兒來,反倒徒增傷亡。
且說郗鑒遣人追殺青州敗兵,同時親自前來會見蘇峻。蘇峻聽說對方已被卞壼署了東莞郡守,不敢怠慢——卞使君所署,裴大都督豈有不肯實授之理啊——搶先見禮。郗道徽反複致謝,蘇子高便命人將劉巴押解上來,交給郡守處置。郗鑒用眼角瞥了瞥劉巴,笑對蘇峻說:“豎子耳,殺之恐汙將軍之刀,我意縱其北歸,以警告曹嶷不得再來侵擾——將軍以為如何啊?”既然是蘇峻逮住的人,他不能自作主張,得聽聽對方的意見。
蘇峻說也無不可,當即伸手指著劉巴,厲聲喝道:“我有數言,汝為我轉告曹嶷——我乃掖縣蘇子高,今歸來矣!本因曹嶷反正,同朝為臣,舊怨難報,每常切齒,天幸那廝今又重返胡營。汝可勸曹嶷每日清洗臉麵,梳理須發,善保首級,候我往取,不必再行裝扮,便可懸首示眾!切切,毋自害頭麵,使我煩難。”
隨即下令,將劉巴剃盡須發,換穿牛衣,給他一匹瘸馬,放他迴廣固去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