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甄隨在將兵先行之初,就壓根兒沒打算隻是行至城下,迷惑和牽絆新平兵馬,在他想來,己方最怕竺恢發兵去騷擾運路,甚至於襲擊長安城,竺恢既稱能戰,自然也會意識到這一點——否則他到美陽去幹嘛?那麽站在竺恢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驟見一支小部隊冒雨前來,他會如何思忖,如何應對?竺恢自然以為,官軍急於來攻美陽,因為逢雨導致前後隊分散,前鋒先到,則最佳應對之策,當然是要開城出戰,爭取先把這部官軍給吃掉嘍,如此才能振奮本軍士氣、隳敗對方戰心,對於接下來的守城戰更為有利。


    所以我隻要不多張旗幟,進抵城下,紮下營來,明天一早正不必前去攻城,八成竺恢自己就會出來的。野戰爭雄,老爺還真沒有怕過誰,況且所部都是精銳,即便贏不了,也肯定扛得住啊。若能在城下擊退敵軍,等到裴嶷率大軍殺來攻城時,勝算便能大上幾分。


    那若是竺恢不出城又如何處?甄隨心說那就是我高瞧他了,這般庸怯之輩,即便有堅城為憑,打起來也必無難度。到時候我隨便找個借口,不著急攻城,難道謝風你還能咬我不成麽?很大的可能性,明日一早,謝風還要前來勸阻,老爺就坡下驢,繼續跟營裏呆著就是了嘛。


    半夜時分,雨便停了,但翌晨仍然陰霾密布,似乎隨時都還會掉下點來。甄隨起身後便即聚將,謝風以下,眾人都以為不宜攻城,還是繼續鞏固營壘,以待大軍來合為好。甄隨一撇嘴:“小小的美陽,有何難攻?”招唿謝風:“先隨我出營去看城壁。”


    二人帶領護衛,策馬而出,朝著城頭遠遠眺望,隻見城上旌旗招展,但守城之兵卻似乎並不太多。謝風暗自吃驚,對甄隨說:“城中五六千兵馬,既知我來,為何不盡數上城防守?我看賊人有出城襲我之意啊。”


    甄隨心中暗喜,當即一拍大腿,說:“他若肯出來,倒省得老爺去攀牆了。”當即下令:“營前列陣!”


    之所以於營前列陣,是因為昨日紮營時間比較晚,加上士卒遠來疲憊,雨也還沒有停,滿地泥濘濕滑,故此營寨設置得相對簡易一些,實在難以憑堅而守。對於這一指令,謝風自然也無異議,於是層層分派下去,兩千人馬除少數留於營中守備外,大半出城列陣。


    果然這裏官軍陣列尚未齊整,隻聽城上一通鼓響,美陽南門緩緩打開,新平兵呈兩列縱隊開出,然後沿著城壁左右兩分,開始布陣……


    竺恢本人並未親自率兵出城,而是高踞城上,俯瞰戰場。隻見官軍之數雖然不足兩千,但陣列尚算齊整,不象自己這邊,歪七扭八,有如狗啃一般……乃是因為雨停不久,地上濕滑之故。隨即就見一名敵將縱馬在陣列中穿插,不時揮舞鞭子,抽打部卒,他不禁心道:此人如此不恤士卒,故能冒雨先至——今日便要使汝知道,軍法當嚴,兵卒卻須善待,否則緩急之時,誰肯為汝效死啊?


    鞭笞士卒的自然就是甄隨了,雖說他素來習慣亂戰,對於軍容和陣形的要求,一直在老徐州軍中墊底,但今日之陣,就連他都瞧不過眼了,故此往來穿梭,見到有站不到位的,當即兜頭就是一鞭抽將過去。謝風勸他:“遍地泥濘,陣而後戰本便為難,何必苛責士卒?”揚鞭一指城下,那意思,你瞧對麵的比咱們還不如呢。


    甄隨瞪眼道:“都督曾與我說孫子兵法,有雲,無恃敵之不我攻,恃我什麽有所不可攻也……大意如此。我哪管賊人如何,隻看本軍,地上滑些有甚要緊?難道下著雨便不能作戰了麽?”瞥一眼謝風:“汝也是南人,落雨、泥濘,難道昔日還見得少了?”


    在他的嗬斥之下,官軍陣列逐漸成形,而對麵新平兵則拖拖拉拉的,良久難以成列。甄隨以鞭敲腿,心中甚是急躁——若在平原之上,他早就帶兵衝殺過去了,偏偏對方背靠著城壁,而城頭也不是全然放空了,必然伏有弓箭手,就算再怎麽莽撞,在這種環境下,他甄老爺也不敢硬著頭皮愣朝前衝啊。


    怕隻怕對方耽擱時間太久,結果沒等兩軍交鋒,裴嶷便率領大軍趕到了,新平兵必然縮迴城去——倘若如此,那自己白忙活半天,究竟是為的何來?


    其實他著急,竺恢一樣著急,他知道官軍論人數要多過己方,論素質可能也不遜色——終究七千新平兵,多數是臨時從地頭揪來的農民,本身就缺乏訓練,加上秋收在即,莫不思歸……真正能打的,也就親信部曲和漆縣戍卒不到兩千人而已。那麽倘若拖延時間太久,不等交戰,敵軍主力便即匯聚,便隻有撤迴兵馬,專心守城一途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怕兩軍正在廝殺,勝負未分之際,敵大軍便來增援,到時候想撤都撤不迴來。好在本日天光未亮,竺恢便遣人出西門沿路哨探,直到此刻尚無還報,估計官軍主力還在十餘裏之外。


    所以啊,趕緊列陣趕緊打,不能再拖了!竺恢提起槌來,親自擂鼓,鼓聲隆隆,催促部下。城下的新平兵聞聽鼓聲,當即緩緩前出——竺恢給他們下達的指令很簡單,我軍幾近三倍於敵,城前又很曠闊,正不必什麽策謀,以堂堂之陣殺將過去便是;隻是敵若潰散,千萬勿追,整兵退返城中即可。


    新平兵緩步而前,甄隨瞧著直起急:你們走快一點兒會死啊?!好不容易對方脫離了城頭弓箭遮護範圍,甄隨便即親自領兵迎上前去。相距五六十步時,雙方各自放箭,隨即新平兵便加快了前進的速度。


    甄隨見狀大喜,當即一抬手:“取我大鐵……”猛然反應過來,特麽的老爺的大鐵戟被人給偷了……“……大鐵、鐵矛過來!”親隨當即奉上一柄騎矛,此矛鐵頭頗大,本是裴該用來武裝具裝甲騎的,甄隨多方求告,借了一支——用下個月薪水質押——但他捏在手裏,仍然覺得輕飄飄的,比原本的鐵戟差若雲泥。


    騎矛在手,甄隨便即長嘯一聲,身先士卒,衝殺過去。對麵新平兵全是步卒,即便各層級將領也皆步行,因為以目前的地麵狀況而論,戰馬實在難以馳騁。甄隨卻偏要騎在馬上,本為的是視野開闊,方便指揮,可是衝出去才剛數步,馬蹄一滑,就把他給顛下來了……


    因為這年月尚無蹄鐵一說——指中國地區,而根據考古發掘,大約公元前一世紀的古羅馬率先發明了此物,但普及也要等到五世紀左右——蹄鐵的主要目的固然是為了保護馬蹄,減少磨損,但對於防滑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裴該曾經考慮過“發明”蹄鐵,卻擔心實驗過程中會傷及寶貴的馬匹,暫且隻用驢、騾測試,未能成功。


    倘是別將,這一骨碌從馬背上跌下來,可能就摔得七葷八素了,但甄隨跳馬本是練熟了的,本能地把腰一躬,便即穩穩立定,隨即借勢朝起一躥,衝得更快。謝風在陣後望見,不禁搖頭:你是主將,哪有撇下全軍指揮之任,自己衝殺到第一線去的道理啊?偶一為之還則罷了,你迴迴這麽做,我身為副將,真是壓力山大啊……


    當即喝令親信蘇峻:“我在此立馬指揮,汝速速前去衛護甄督。”


    蘇峻躬身領命,其實心裏卻想:我去衛護甄督?他需要我衛護嗎?


    當日蘇峻率七百人歸入“劫火營”,不但部下全被分拆、打散,而且本身也不過任一隊長,統領百餘人而已。他心中雖然不滿,卻絲毫也不敢有怨言:一則新附之人,受到輕視很正常,身在矮簷下,豈敢不低頭啊?二來家眷、鄉人都在東莞,如同人質,他又豈敢妄起叛心?


    當然最關鍵的,是裴該一直在打勝仗,使得蘇峻隱約間瞥見了光明前途,則此時必然不肯棄之而去。他平素作戰極其勇猛,於營中日常事務也任勞任怨——包括兩次進抵敵城下叫門,那都是他主動向謝風請的令——加上常不顯山、不露水的恭維謝風,很快便得到了謝風的信重。如今“劫火左營”已然擴充為兩千餘人,下轄十多個隊,難以垂直管理,於是又析分為上下二“部”,謝風在得到裴該首肯後,就委任蘇峻做了下部校。


    所以蘇子高覺得,自己的前途基本上還是光明的。隻是為什麽偏偏入了“劫火營”呢?他自詡陣前之勇,與謝風不相上下,統馭之能,或許反在謝風之上,但人家是上官,你是屬將,你在他麵前隻能展現勇猛啊,不能獨立領兵作戰,如何顯示將兵之能?問題是若論勇猛,始終有個甄蠻子遙遙在前,難以超越……領導太厲害,你讓下屬怎麽冒得出頭來?


    故此蘇峻常盼著甄隨陰溝裏翻船,哪天就折在他這個“勇”字上。方才甄隨跌落馬下,他在後麵瞧得分明,險些鼓掌喝彩,好不容易才忍住了。可是隨即就見甄隨穩穩立住,然後繼續前衝,蘇子高這個失望啊……耳聽謝風吩咐,他隻得揮舞長刀,拔足從後猛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勒胡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軍並收藏勒胡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