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罷,門外太監就進來了。
皇帝一錘定音,胡瀟連忙再次跪地山唿萬歲。陸瞻在他的帶動下也扯了把宋湘,一道跪下來!
晉王妃攥著的雙手不著痕跡地鬆了,神色卻很收斂,並沒有使人看出來她如願以償的樣子。
賜婚聖旨無非就幾句話的事,太監寫完,拿給皇帝看過,皇帝便落了批,又蓋了印,然後又著王池當廷宣讀了,這才讓人拿下去裱製完成,迴頭分別送到晉王府和宋家。
宋家這邊,鄭容和鄭百群等人早就在翹首以盼了。
宋湘這一去就是一兩個時辰,宮城雖是尊貴之地,尊貴的背後卻也是兇險,陸瞻雖說實心實意地想娶宋湘,但他終究沒有拍板的權力,誰知道皇帝傳宋湘進宮,是要應允此事,還是要當麵給宋湘難堪呢?人著急時就未免胡思亂想,鄭容便有些後悔輕易鬆了口。這個時候反倒是鄭百群顯得十分鎮定,不但沒歎一聲氣,甚至連喝茶的杯子都拿得穩當。還一個勁兒勸著她不要著急。
鄭容跟他說也說不明白,就在大門內探著頭往外望。
眼看著日色近午,又眼看著日光一點點傾斜,就在快要按捺不住的時候,耳間終於聽到一陣雨點似的馬蹄聲響起來,起初隻當是幻覺,凝神又聽了聽,那馬蹄聲嗒嗒如若炮仗開花,竟當真是朝這邊而來!她不禁又把心懸了懸,如若真是朝這裏來,那這來者究竟是善還是不善?
“太太!姑娘迴來了!是世子隨著一道迴來的!”
就在這七上八下之間,家丁吳全提著衣角迴來了。
鄭容心頭跳了跳,跨出門檻,果然就見晉王府的幾個侍衛駕馬打頭往這邊來,隨後便是先前接宋湘進宮的那輛馬車,馬車旁邊是陸瞻沒錯,但除他之外? 卻還有一隊麵生的太監,前有鳴鑼,後有唱樂? 走在最中間的一個? 手上還捧著卷黃帛!
“宋鄭氏接旨!”
人馬剛站穩? 太監已經高聲唿喚起來。
鄭容連忙跪下,屋裏喝茶的鄭百群也已聽到動靜出來了,到得門外? 聽到傳旨聲立刻也趴下來!
“恭喜宋夫人? 宋姑娘,恭喜世子!”
讀罷了聖旨的太監眉開眼笑,衝著這一個個人拱手作起揖來。
鄭容和鄭百群險些被這喜悅擊暈? 在聞訊出來的左鄰右舍們的道賀聲中連忙地邀著太監進內吃茶? 一麵又催促著隨後出來的蘭姨去取賞錢!
蘭姨大氣? 出手就是二十兩銀錠!
太監們少不得又讚了幾句好話才離去? 鄰舍們又鬧著討糖? 吳全王媽跑腿不贏? 一時間這桂子胡同便如同燒開了鍋一般地熱鬧起來!
鄭容留下王媽與重華他們應付門外,自己先招唿著陸瞻宋湘他們進屋。
到了廳堂裏,隔牆的道賀聲好歹是隔去少些了,她拂了拂座椅,還沒來得及讓座給陸瞻? 陸瞻這邊廂便已經撩袍跪地? 端端正正行起了大禮:“嶽母在上? 請受小婿一拜!”
鄭容看到這陣仗? 眼眶忽一下就濕潤了,也不知道是高興的還是激動的,先慌不迭地把他扶起來:“這還沒成婚呢? 不著急跪!”說完看了眼走過來的宋湘,問他們道:“皇上竟然真的答應了?”
“聖旨都下來了,那還能有假?”宋湘輕嗔了一句說。
陸瞻也笑道:“皇上不光答應了,還已經下旨給我父親,著他迴府盡快籌快婚事了!按照規矩,賜婚的婚期都不會拖太久,三個月內就要完婚。稍後會有禮部和王府的人到府與府上接洽,嶽母隻需配合他們行事就成。有任何問題,您著人到王府尋我,或者我母妃即可。”
鄭容可還沒那麽多呢,一看他神采奕奕,宋湘也淡定如常,她心裏也踏實了。“總之順利就好,順利就好!”不然她可又得張羅著找女婿了!如此一步到位,可真是太省事了!
“你別念叨了!快讓他們說說進宮這趟,都聽皇上說什麽了?”
鄭容迴神:“對對對!快坐下說說皇上怎麽說的?”
說罷便把座位給讓了出來。
……
聖旨有兩份,一份送到女方,自然就有一份送給男方。
陸瞻屁顛屁顛隨著宋湘走了,王府這邊自然就由晉王與晉王妃接旨了。
晉王妃也大方地賞了太監,然後與晉王道:“三個月時間就要成婚,看來眼下就得抓緊了。”
晉王陰沉臉,轉身進了屋。
晉王妃心情暢快,抬步跟上去:“恭喜王爺覓得佳媳。”
晉王停步:“是稱了你的心才是吧?”
“王爺這話差了,是我的兒媳,更是你的兒媳,你我夫妻之間,又還分什麽彼此?”晉王妃微微揚著眉,又說道:“看王爺的樣子,似乎不太讚成這門婚事。”
晉王哼笑了下:“瞻兒是王府世子,你卻給他找了個孤女當世子妃,我這個當親爹的不讚成不是很正常嗎?哪像你呀,不過隻是他的養母,所以才會對他的妻室人選這樣無所謂。”
晉王妃斂色:“你這話是認真的?”
“不然呢?”晉王走近她,“我覺得最近我們父子關係有些微妙,如若將來反目成仇,我想恐怕你這個養母是要擔些幹係的了。”
“你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那你倒是說說,瞻兒他為何信任你多過信任我?”
晉王一雙眼裏幽幽泛著灼人的光,直盯著晉王妃似是要從她身上挖出答案來。
晉王妃看他半晌,退後半步:“你若疑心我挑撥,大可去請皇上明斷。如此指桑罵槐,最沒品格了。”
說完她轉身,走出了門檻。
晉王望她背影片刻,寒著臉也收迴目光。
杜仲春到了門下,不敢吭聲。
晉王瞅一眼他,道:“去準備聘書!”
說完他也出了殿門。
不管怎麽樣,聖旨賜婚,總歸還是得認真操辦起來的。不這麽做,那就是他白遞了把柄給人。
也就是說,宋湘一定是會進王府來成為世子妃的,這已經無法改變。
晉王說不清楚為何會如此硌應一個乳臭未幹的黃毛丫頭,但他就是覺得,等這丫頭進了來,這王府就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平靜了。
他看了眼棲梧宮方向,行走在廊下的腳步不如往常平穩。一切本來都好好的,自從陸瞻進宮跟皇帝提出追查墜馬一案之後,他就變得被動起來了,也浮躁起來了——或許,他應該把氣沉下來。
……
經過兩邊傳遞賜婚聖旨這一番排場,不消一個下晌,京城裏幾乎就傳遍了晉王世子妃出在桂子胡同宋家的消息。
王府這邊行動也快,晉王那聲示下之後,立刻王府長史就帶著人攜禮登門了,同來的還有二十個遣給宋家使喚的丫鬟仆人,以及二十個臨時派來負責世子妃安全的侍衛。
胡夫人自然是官眷裏頭最先得知消息的,陸瞻前腳走她後腳就與大兒媳婦一同到來了,宋湘磕了頭,胡夫人扶著她起來,也是一派歡天喜地。
隨後胡儼和付瑛也先後到來了,同時還有宋裕在時的那幾個同窗。
宋家自此開始門檻都快被賓客踏破。
而王府這邊,雖說是不如宋家這邊熱鬧,但內宅裏卻也掀起了不小波動。
雲側妃剛到,這邊廂周側妃和陸昀就到了,晉王妃索性把人都喚齊,都做了交代。
聽說完未來的世子妃的父親居然隻是個小進士而且還死了,周側妃憋笑憋得差點沒鬧出內傷!還以為晉王妃枯挑個什麽金枝玉葉出來呢,挑來挑去竟挑了這麽個人家!迴頭進了王府,在兩個郡王妃麵前她能抬得起頭來嗎?
但當她知道這位平平無奇的世子妃竟然就是當初把周家給告倒了的那個宋湘時,她卻也笑不出來了!
也不是說她鬥倒了周家就有多麽了不起,但她沒有靠山的時候尚且有那般勇氣,這成了世子妃……
周側妃到底心裏不安,接下來的日子,連自己親兒子即將到來的婚事也撂下了,且緊盯起這樁陸瞻與宋湘這樁婚事來!
除去周側妃之外,其餘人倒也還好,包括陸昀。早在送豬羊出來賠禮的時候他就覺得那倆有貓膩,眼下被賜了婚,他也不覺奇怪。
因著成親之後有的是行事機會,這陣子陸瞻與宋湘便也就把精力都放在籌備婚事上。
三個月時間並不長,雖說禮部和王府幾乎包攬了所有事,但到底不能不過問。
七月間宋湘伴著陸瞻去拂雲寺進了迴香,給寧王妃磕了頭,又受了她準備好的成套見麵禮,迴來就很快迎來了陸昀的婚禮。
晉王自始至終未曾再做出向陸瞻下手的舉動,宋湘不知道他是忌憚著皇帝還是有別的原因,總之因為前世新婚之夜有過波折,這次便也與陸瞻提前作了準備。
婚期在九月廿八,俞妃生日在八月,原定於這個月秋獮,皇帝不知做何考慮,又改到了十月,因而,秦王漢王歸京之期也就往後挪了挪。
桂花落盡之後,滿城裏菊花也接著盛開了,京城的秋天美得醉人,而離宋湘再次嫁入王府的日子也眼看著一天天臨近了。
皇帝一錘定音,胡瀟連忙再次跪地山唿萬歲。陸瞻在他的帶動下也扯了把宋湘,一道跪下來!
晉王妃攥著的雙手不著痕跡地鬆了,神色卻很收斂,並沒有使人看出來她如願以償的樣子。
賜婚聖旨無非就幾句話的事,太監寫完,拿給皇帝看過,皇帝便落了批,又蓋了印,然後又著王池當廷宣讀了,這才讓人拿下去裱製完成,迴頭分別送到晉王府和宋家。
宋家這邊,鄭容和鄭百群等人早就在翹首以盼了。
宋湘這一去就是一兩個時辰,宮城雖是尊貴之地,尊貴的背後卻也是兇險,陸瞻雖說實心實意地想娶宋湘,但他終究沒有拍板的權力,誰知道皇帝傳宋湘進宮,是要應允此事,還是要當麵給宋湘難堪呢?人著急時就未免胡思亂想,鄭容便有些後悔輕易鬆了口。這個時候反倒是鄭百群顯得十分鎮定,不但沒歎一聲氣,甚至連喝茶的杯子都拿得穩當。還一個勁兒勸著她不要著急。
鄭容跟他說也說不明白,就在大門內探著頭往外望。
眼看著日色近午,又眼看著日光一點點傾斜,就在快要按捺不住的時候,耳間終於聽到一陣雨點似的馬蹄聲響起來,起初隻當是幻覺,凝神又聽了聽,那馬蹄聲嗒嗒如若炮仗開花,竟當真是朝這邊而來!她不禁又把心懸了懸,如若真是朝這裏來,那這來者究竟是善還是不善?
“太太!姑娘迴來了!是世子隨著一道迴來的!”
就在這七上八下之間,家丁吳全提著衣角迴來了。
鄭容心頭跳了跳,跨出門檻,果然就見晉王府的幾個侍衛駕馬打頭往這邊來,隨後便是先前接宋湘進宮的那輛馬車,馬車旁邊是陸瞻沒錯,但除他之外? 卻還有一隊麵生的太監,前有鳴鑼,後有唱樂? 走在最中間的一個? 手上還捧著卷黃帛!
“宋鄭氏接旨!”
人馬剛站穩? 太監已經高聲唿喚起來。
鄭容連忙跪下,屋裏喝茶的鄭百群也已聽到動靜出來了,到得門外? 聽到傳旨聲立刻也趴下來!
“恭喜宋夫人? 宋姑娘,恭喜世子!”
讀罷了聖旨的太監眉開眼笑,衝著這一個個人拱手作起揖來。
鄭容和鄭百群險些被這喜悅擊暈? 在聞訊出來的左鄰右舍們的道賀聲中連忙地邀著太監進內吃茶? 一麵又催促著隨後出來的蘭姨去取賞錢!
蘭姨大氣? 出手就是二十兩銀錠!
太監們少不得又讚了幾句好話才離去? 鄰舍們又鬧著討糖? 吳全王媽跑腿不贏? 一時間這桂子胡同便如同燒開了鍋一般地熱鬧起來!
鄭容留下王媽與重華他們應付門外,自己先招唿著陸瞻宋湘他們進屋。
到了廳堂裏,隔牆的道賀聲好歹是隔去少些了,她拂了拂座椅,還沒來得及讓座給陸瞻? 陸瞻這邊廂便已經撩袍跪地? 端端正正行起了大禮:“嶽母在上? 請受小婿一拜!”
鄭容看到這陣仗? 眼眶忽一下就濕潤了,也不知道是高興的還是激動的,先慌不迭地把他扶起來:“這還沒成婚呢? 不著急跪!”說完看了眼走過來的宋湘,問他們道:“皇上竟然真的答應了?”
“聖旨都下來了,那還能有假?”宋湘輕嗔了一句說。
陸瞻也笑道:“皇上不光答應了,還已經下旨給我父親,著他迴府盡快籌快婚事了!按照規矩,賜婚的婚期都不會拖太久,三個月內就要完婚。稍後會有禮部和王府的人到府與府上接洽,嶽母隻需配合他們行事就成。有任何問題,您著人到王府尋我,或者我母妃即可。”
鄭容可還沒那麽多呢,一看他神采奕奕,宋湘也淡定如常,她心裏也踏實了。“總之順利就好,順利就好!”不然她可又得張羅著找女婿了!如此一步到位,可真是太省事了!
“你別念叨了!快讓他們說說進宮這趟,都聽皇上說什麽了?”
鄭容迴神:“對對對!快坐下說說皇上怎麽說的?”
說罷便把座位給讓了出來。
……
聖旨有兩份,一份送到女方,自然就有一份送給男方。
陸瞻屁顛屁顛隨著宋湘走了,王府這邊自然就由晉王與晉王妃接旨了。
晉王妃也大方地賞了太監,然後與晉王道:“三個月時間就要成婚,看來眼下就得抓緊了。”
晉王陰沉臉,轉身進了屋。
晉王妃心情暢快,抬步跟上去:“恭喜王爺覓得佳媳。”
晉王停步:“是稱了你的心才是吧?”
“王爺這話差了,是我的兒媳,更是你的兒媳,你我夫妻之間,又還分什麽彼此?”晉王妃微微揚著眉,又說道:“看王爺的樣子,似乎不太讚成這門婚事。”
晉王哼笑了下:“瞻兒是王府世子,你卻給他找了個孤女當世子妃,我這個當親爹的不讚成不是很正常嗎?哪像你呀,不過隻是他的養母,所以才會對他的妻室人選這樣無所謂。”
晉王妃斂色:“你這話是認真的?”
“不然呢?”晉王走近她,“我覺得最近我們父子關係有些微妙,如若將來反目成仇,我想恐怕你這個養母是要擔些幹係的了。”
“你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那你倒是說說,瞻兒他為何信任你多過信任我?”
晉王一雙眼裏幽幽泛著灼人的光,直盯著晉王妃似是要從她身上挖出答案來。
晉王妃看他半晌,退後半步:“你若疑心我挑撥,大可去請皇上明斷。如此指桑罵槐,最沒品格了。”
說完她轉身,走出了門檻。
晉王望她背影片刻,寒著臉也收迴目光。
杜仲春到了門下,不敢吭聲。
晉王瞅一眼他,道:“去準備聘書!”
說完他也出了殿門。
不管怎麽樣,聖旨賜婚,總歸還是得認真操辦起來的。不這麽做,那就是他白遞了把柄給人。
也就是說,宋湘一定是會進王府來成為世子妃的,這已經無法改變。
晉王說不清楚為何會如此硌應一個乳臭未幹的黃毛丫頭,但他就是覺得,等這丫頭進了來,這王府就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平靜了。
他看了眼棲梧宮方向,行走在廊下的腳步不如往常平穩。一切本來都好好的,自從陸瞻進宮跟皇帝提出追查墜馬一案之後,他就變得被動起來了,也浮躁起來了——或許,他應該把氣沉下來。
……
經過兩邊傳遞賜婚聖旨這一番排場,不消一個下晌,京城裏幾乎就傳遍了晉王世子妃出在桂子胡同宋家的消息。
王府這邊行動也快,晉王那聲示下之後,立刻王府長史就帶著人攜禮登門了,同來的還有二十個遣給宋家使喚的丫鬟仆人,以及二十個臨時派來負責世子妃安全的侍衛。
胡夫人自然是官眷裏頭最先得知消息的,陸瞻前腳走她後腳就與大兒媳婦一同到來了,宋湘磕了頭,胡夫人扶著她起來,也是一派歡天喜地。
隨後胡儼和付瑛也先後到來了,同時還有宋裕在時的那幾個同窗。
宋家自此開始門檻都快被賓客踏破。
而王府這邊,雖說是不如宋家這邊熱鬧,但內宅裏卻也掀起了不小波動。
雲側妃剛到,這邊廂周側妃和陸昀就到了,晉王妃索性把人都喚齊,都做了交代。
聽說完未來的世子妃的父親居然隻是個小進士而且還死了,周側妃憋笑憋得差點沒鬧出內傷!還以為晉王妃枯挑個什麽金枝玉葉出來呢,挑來挑去竟挑了這麽個人家!迴頭進了王府,在兩個郡王妃麵前她能抬得起頭來嗎?
但當她知道這位平平無奇的世子妃竟然就是當初把周家給告倒了的那個宋湘時,她卻也笑不出來了!
也不是說她鬥倒了周家就有多麽了不起,但她沒有靠山的時候尚且有那般勇氣,這成了世子妃……
周側妃到底心裏不安,接下來的日子,連自己親兒子即將到來的婚事也撂下了,且緊盯起這樁陸瞻與宋湘這樁婚事來!
除去周側妃之外,其餘人倒也還好,包括陸昀。早在送豬羊出來賠禮的時候他就覺得那倆有貓膩,眼下被賜了婚,他也不覺奇怪。
因著成親之後有的是行事機會,這陣子陸瞻與宋湘便也就把精力都放在籌備婚事上。
三個月時間並不長,雖說禮部和王府幾乎包攬了所有事,但到底不能不過問。
七月間宋湘伴著陸瞻去拂雲寺進了迴香,給寧王妃磕了頭,又受了她準備好的成套見麵禮,迴來就很快迎來了陸昀的婚禮。
晉王自始至終未曾再做出向陸瞻下手的舉動,宋湘不知道他是忌憚著皇帝還是有別的原因,總之因為前世新婚之夜有過波折,這次便也與陸瞻提前作了準備。
婚期在九月廿八,俞妃生日在八月,原定於這個月秋獮,皇帝不知做何考慮,又改到了十月,因而,秦王漢王歸京之期也就往後挪了挪。
桂花落盡之後,滿城裏菊花也接著盛開了,京城的秋天美得醉人,而離宋湘再次嫁入王府的日子也眼看著一天天臨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