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現在不是追究胤俄的時候,還是和卓妹妹的病要緊!”佟懿兒看出胤禛的為難,趕緊牽了牽康熙的手圓場道,“咱們先去看和卓妹妹吧!”


    聽了佟懿兒的話,康熙果然將胤俄的事放下不表,胤禛不由向佟懿兒投去敬佩和感激的目光。


    “和卓,和卓——朕迴來了!”康熙走近和卓身邊時,已經能感到她的氣息相當微弱了。他握住她骨瘦如柴的手,在她耳邊低聲唿喚。


    “皇……皇上——臣……臣妾對不住您——”和卓的眼睛已經失去了光澤,完全凹陷下去,看見康熙,她沙啞著嗓子,欲哭無淚。


    “朕不怪你,朕也從來沒有怪過你阿瑪,你已經很好了。”康熙將嘴唇貼近和卓的耳朵,悄悄說了一句,盡管聲音很輕,但佟懿兒聽得一清二楚,她流下淚來。


    “謝謝皇上……是臣妾,是臣妾不了解您——臣妾這一生做錯的事……太多了,希望來世——”和卓現在說的話,讓佟懿兒不由自主聯想起塔娜在夢中所說的字字句句,她隻能默默地聽著,不發一言。


    “唉……還是,還是不要有來世了罷!”


    誰也沒想到,這個驕傲一生的女子竟在人生的終點說出這樣一句遺言。


    第191章 庭訓格言


    雙膝跪地, 向康熙叩首請罪。


    “懿兒你起來——”康熙原本沉湎於深深的自責之中,沒有半分責備佟懿兒的意思,現在她這樣的反應讓他嚇了一跳, 趕忙伸手將她扶起,“這些年你為和卓母子所做的一切, 倘若朕看不見, 便是睜眼的瞎子了!”


    “懿兒隻恨自己當初還是太心軟了,總以為胤俄是和卓妹妹所生, 懿兒幹涉太多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等懿兒意識到不得不幹預的時候已經太遲了。”佟懿兒當初也隻是拿著胤俄毆打滿都護的秘密做威脅約束了他一些時日,日子久了她才發現這對一貫無法無天的胤俄其實毫無效力。


    “身為皇後, 你自然有你的難處——幹預會惹麻煩, 不幹預又於心不安,朕明白你的難處。這事兒原該朕來管教更合適的。”康熙牽著佟懿兒的手,邊安慰邊思忖道, “現在悲劇已經發生了, 咱們在這裏追悔莫及, 和卓也不可能死而復生——依朕看,當務之急是如何教育胤俄他們懸崖勒馬,亡羊補牢, 這樣才能告慰和卓的在天之靈啊!”


    “您說的是, 懿兒這些日子一定好好思量, 爭取拿出個好法子出來。”康熙的話使佟懿兒意識到現在遠還沒有到隻能流眼淚的時候, 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她擦了擦眼角, 感覺自己更有力量了一些。


    “給額涅請安。”將和卓安葬至妃園寢的事情辦妥後, 佟懿兒方才得空與胤禛夫婦見麵,胤禛與鬆貞夫婦二人帶著一些滋補品來承幹宮請安,二人與佟懿兒一樣都有些疲憊。


    “鬆貞你剛生產完就遇上宮裏有喪事,這些日子真辛苦你了。”佟懿兒離宮時,身懷六甲的鬆貞還是珠圓玉潤的,膚色亦白裏透紅,如今她整個人似乎瘦了一圈,臉上的紅潤也不過是脂粉帶來的一抹亮色罷了,看得佟懿兒不免心疼。


    “鬆貞不礙事,倒是您看著清減了許多,要保重身子才是啊!”鬆貞聽胤禛說起佟懿兒一迴宮連氣都不曾喘一下便料理起和卓的喪事,心中便一直牽掛著,生怕佟懿兒吃不消,“阿瑪聽說您近日辛苦,特將汗阿瑪前些年賞賜的上好遼參托我送來。”


    “費揚古將軍這就是見外了——皇上賞賜遼參給將軍,是想著他過去為大清鞠躬盡瘁落下一身病,想讓他好好補補的。鬆貞丫頭你要是還肯聽我的話,就把這東西拿迴去!”佟懿兒擺了擺手,吩咐玉衡將收到的遼參原樣奉還,“你阿瑪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我實在是受之有愧。”


    “既然額涅執意不肯收,那鬆貞便帶話迴去了,多謝額涅對阿瑪的關懷。”鬆貞見佟懿兒不收,知道也強求不來,便讓侍女收好作罷了。


    “新出生的小阿哥還好吧,聽皇上說已經賜了名字上玉牒了?”皇宮中新喪的陰霾還得用新生命的誕生來驅散。佟懿兒喝了一口茉莉花茶,言語中有了一絲喜悅的口氣。


    “說來也巧,咱們家的二阿哥和二哥家的大阿哥也是有緣,竟都是四月二十八日生的,前後就差半個時辰,連生辰八字都一樣!”說起剛剛出生的小阿哥,胤禛的眼睛立刻變得神采奕奕,“咱們家的大些,叫弘音。二哥家的,汗阿瑪也賜了名字叫弘旻。”


    “那敢情好啊,這真是兩個孩子的好緣分了!”這兩個孩子的名字對熟悉歷史的佟懿兒來講完全是全新的了,但是現在她已經完全不介意,隻打心眼裏為兩個孩子高興,“弘暉和初霽還好吧?現在你們照顧三個孩子會不會太辛苦了,幹脆讓他們養在我身邊吧。”


    “弘暉和初霽常跟我念叨您呢!您要是不嫌孩子們吵肯帶在身邊,那真是我和四阿哥的福氣了。”鬆貞聽佟懿兒這意思,八成是想讓兒孫承歡膝下的。善解人意的鬆貞趕緊順著佟懿兒的話往下接,表示十分願意讓弘暉與初霽進宮陪伴祖母。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從懿而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琵琶桑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琵琶桑柔並收藏清穿從懿而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