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在遊玩之後,周銓與王俁迴到大殿,此時雙方已經達成協議,那協議上也蓋好了高麗國璽印與東海商會大宋海州沿海製置使印。


    這麽一來,和約算是完成,高麗人也可以鬆了口氣了。


    按照約定,雙方將開始交接錢糧與俘虜,交接的地址定在了木浦。此地距離濟州甚近,若是順風順水,甚至不需一日,青鳥號便可以抵達。即使是那些載人量大的慢船,有個兩日左右,也足夠靠岸。


    所有的近四萬俘虜,一共換得贖金六十萬貫,再加上他們的兵甲戰船抵價四十萬貫,故此這份和約達成之後,高麗人要拿出一百萬貫來。


    不過考慮到高麗的統治有些不穩,東海商會同意,先將三千俘虜直接送至江華島,用於保護江華島上的行宮。


    這協議達成之後,王俁的使者立刻飛奔而去,先至開城,將高麗國庫幾乎搬空。隻不過東海商會不要絹帛之類的東西,高麗實在拿不出足夠的宋製銅錢,便以銅銀和金替代,再不足者,則以高麗參皮貨木材苧布等充抵。


    莫說高麗是個小國,因為承平較久,未經大亂,所以其國庫倒還算是充盈,周銓在江華等了五天,便見一船船從其國庫中搬來的東西被運來,然後又運上青鳥號玄鳥號等船上。


    經此一事,周銓才知道,原來高麗銀礦不少,雖然比不上日本,卻也是一個貿易的好對象。


    經過十餘個賬房計算,這些貴金屬價值約是三十萬貫,玉器之類的周銓是不要的,但是皮貨人參他很歡迎,而且在給這些貨物定價時,所用的市場標準並非大宋汴京標準,而是高麗開京標準——離產地近,其價格總會便宜。


    將之運迴汴京發賣,價格至少要加一倍,若是運至日本賣,有些貨物的價格甚至會翻上兩倍,這些就不是周銓操心的事情了,如今掛靠在東海商會名下的海商有二十餘位,他們自然會將之處理好。


    這麽算來,加上此前金富轍所言的賠款,實際上從高麗人手中弄到的財貨,價值應當在二百萬貫左右。這還不包括高麗人答應的一百五十萬石糧,鑒於高麗麵臨戰事,糧食上周銓沒有逼迫太急,今年隻要五十萬石,另外一百萬石,可延至明年交付。


    見高麗人交出財物交得爽利,周銓心中不免有些遺憾,或許自己該開個更大的口。


    他卻不知,高麗王室篤信佛教,長期承平,又無甚大災,除了修建佛寺,幾乎沒有太多的用處,故此才積得國庫充盈,能夠短時間內拿出這一筆來。但若他真的開了大口,高麗王室要籌措起來,也殊為不易。


    正想此事,卻聽得外邊葉楚來稟:大郎,高麗使臣金富轍來訪!


    金富轍這段時間沒少往周銓這裏跑,所以對他的到來,周銓並不意外,迎請入帳之後,寒喧一番,金富轍卻說要與董長青一會。


    他們都是讀書人,想來有些共同語言,周銓不以為意,便請董長青前來招待。


    董長青領著金富轍在海邊走了幾步,金富轍忽然道:如柏兄,有一事向兄台請教。


    金郎中請講。


    不知周製置如今可曾婚配?


    董長青聽得這個問題,當時愣了一下,心念電轉,口中說道:製置今年不過十九,尚未婚配。


    十九,那可正好!金富轍道。


    董長青似笑非笑:莫非金郎中家中有女,意欲聯姻?


    正是!


    金富轍答得這麽痛快,讓董長青吃了一驚,忍不住停下腳步:金郎中,莫不是說笑?


    此等事情,我哪敢說笑,我所說之女,其實非我家中,乃是當今大王幼妹,先王幼女,芳齡十八,性情端莊淑惠,姿容國色天香,正合為周製置良配!


    董長青聽到聯姻對象竟然是高麗王妹,腦子裏頓時嗡的一聲響,千百個念頭幾乎同時浮了出來。


    十八歲雖然稍大了些,但也不算太大,性情姿容若都可以,以其高麗王妹的身份,倒也配得上自家主公。


    隻不過,以周銓身份,去娶一位他國公主,合適還是不合適?


    而且董長青很清楚,雖然周銓接受了他們為賓客幕僚,但若說信任,他與白先鋒在周銓心目中,還比不得葉楚李寶王啟年等陣列少年。象婚姻之事,極為重大,絕非他這個賓客幕僚能做主。


    但是,若能娶得高麗公主的話,周銓的東海商會對外擴張進程,就會大大加快,有了高麗一國的支持


    此事重大,非我能定,不過我會盡力勸說,爭取玉成此事!董長青斷然道。


    既是如此,我就恭候佳音了!金富轍鬆了口氣。


    他終究是文人習性,沒有弄清楚周銓部下的組成。在他看來,身邊周銓幕僚的董長青白先鋒二人,因為是大宋太學生出身,算是周銓的左膀右臂,二人對周銓的影響力肯定比起那些隨從少年要大。


    卻不知董長青自己並沒有十足把握,想了想,請金富轍暫時休息之後,自己來尋白先鋒。


    這個功勞,明顯不能獨吞,要找得白先鋒才成。


    白先鋒聽得金富轍的來意,當時呆了一呆,然後道:此事有一樣不妥,明公與大遼蜀國公主之事,舉世皆知,若是迎娶高麗王妹,明公豈可同意?


    這便是我尋你的原因了,我一人勸說未必有用,銳之與我一起去,定然有用。大遼蜀國公主雖是對明公有情,但以大遼天子之尊,豈可將愛女嫁與明公!便是他願嫁,咱們大宋豈願明公去娶敵國公主?高麗向來事大稱臣,若明公娶了高麗王妹,可斷遼國一臂,為我大宋獲一助力,朝廷內外,必定會樂觀其成!


    董長青說得白先鋒連連點頭,確實,娶高麗王妹的難度,比娶大遼公主的難度可要低得多了。


    但是蜀國公主可是撥給了明公一千精銳


    若能娶高麗王妹,何愁不得幾千精銳?莫要忘了,蜀國公主能給的支持終究有限,而高麗這邊,隻要替他們防住女真,莫說一千精銳,五千一萬,又有何難?


    白先鋒對此有些不以為然,遼國的皮室騎兵還算有戰力,高麗人的戰力麽,實在不敢恭維。


    你便是信不過高麗精銳的戰力,也當信得過明公的練兵之能!董長青稍稍放低了些聲音:那些怯懦如雞的高麗人,在明公麾下半年,也能成精兵強將!


    白先鋒最後一點疑慮也沒有了,不過略一沉吟,他又道:此事隻靠你我二人去勸,還略顯單薄,我有一計,可請武陽出麵相助,若得他言,事半功倍!


    董長青霍然驚覺,自己竟然將此人忘了。


    武陽年過而立,周銓一向以叔視之,甚得信任,托以心腹,若能得到他的支持,確實能夠增加說服周銓的可能性。


    二人立刻又同來尋武陽,隻不過武陽向來在周銓左右,所以他們先請葉楚去喚,過了會兒,武陽才出現在他們麵前。


    聽二人說了來意,武陽撓了一下頭:不妥,我觀大郎不是那種會在此事上受人左右者。


    說服武陽,白先鋒自然也有說辭:武兄,你為明公之叔,乃是長輩,你覺得明公如今基業已成,卻無子嗣,是否妥當?


    武陽神情一凝,又有些黯然。


    當初周侗之子陣亡,就是因為沒有留下子嗣,讓武陽自覺對不起周侗,消沉了很長時間。


    明公有時會輕身犯險,比如此次高麗之行,大可不必,但他還是來了,若有子嗣在家坐鎮,則上下心安,內外無事。明公與大遼公主之事,三年五載間,隻怕見不得結果,武兄,你身為世叔,怎可不過問?此非為私,亦是為公!


    武陽撓著頭,他向來寡言少語,論起舌辯之才,肯定是比不得白董二人,因此已經被二人說服了。


    你們要我如何去說?他問道。


    也不必如何說,過會兒我們去說,明公向來樂於傾聽眾人意見,到時你幫敲敲邊鼓即可!白先鋒精神一振。


    他們商議已定,便一起來見周銓,周銓此時正在查看賬簿,聽董長青說有正事,便將賬薄放到一邊,笑著問道:方才金富轍來了,然後董先生說有事,和高麗有關?


    有些關係,明公,我有一事難決,想要請明公指點。董長青道。


    哦?


    私情與國事,何者為大?董長青道。


    周銓聽得愣了一下,他完全沒有想到與自己有關,隻是琢磨著,董長青與金富轍交往久了,莫非有了私誼?


    因此他道:國事為大,董先生何必問我?


    昔日霍去病以匈奴未滅而不成親,若是當時漢軍上下,盡皆如此,郎君以為妥否?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雖是壯烈,但若人人如此,匈奴民口滋孽,漢人則斷代滅種矣!此事為勵誌警句可也,卻不能逼迫人人行事,限華夏之嗣而壯胡虜之種,豈可久之!周銓心中一動,莫非董長青是要成家了?


    大善。既然明公如此說,那麽恭喜明公,賀喜明公,高麗國王欲嫁王妹與明公!董長青笑道。


    周銓頓時愕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風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聖者晨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聖者晨雷並收藏大宋風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