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這場大雨來的快,去的也急。巨大的鬆樹下,殘留著許多人為痕跡。突然,三道黑影鬼魅般跳到化為灰燼的火跡前,其中一身材高大者,觸手一摸,餘溫繚繞,道:“灰燼尚有溫度,他們應該還未走遠。”


    一個黑衣人冷笑道:“此人中了赤蚊蠱毒,逃不出我們的手掌心,快追“罷,三人複又往北禦風而去。


    黃昏將至,殘陽似血,迤邐綿延的群山此刻鍍上了一層絢麗的金色,夏日晚風吹來,鬱鬱蔥蔥的層林“簌簌”搖擺。將枝頭掛著的一顆顆水珠搖落紛揚。


    雨後空氣清新芬芳,歸巢的鳥兒嘰嘰喳喳。瑤姬禦著白綾在林中悠悠飛行,乙坐在似軟非軟,似虛還實的白綾上悠然自得,輕哼曲,到是白緊閉雙眼,匍匐在白綾之上,甚為懼高。


    乙從懷中掏出了飛龍書筒,端詳良久,亦找不出破解門道,抱怨道:“這天子詔書果然有些門道,當真不是我這種人能夠一睹天顏的。”


    瑤姬站在白綾前首,倚風自立,衣玦飄舞,此刻聽了身後乙抱怨,不禁莞爾道:“乙,借我一觀。”乙早就習慣瑤姬姐姐凝思入定了,此刻聽聞瑤姬姐姐對此書筒也感興趣,忙不迭的奉過書筒,興高采烈地道:“瑤姬姐姐一定有辦法打開它,是也不是。“


    瑤姬舉起書筒,一吐蘭氣,書筒之上的蒼勁飛龍隨之嗡嗡自鳴,但半晌後書筒一如往前,紋絲不動。瑤姬微微笑道:“此書裏有北極青冥蟲封印,若非奉詔者本人親啟,裏麵青冥蟲便會自行毀了此書。“


    乙一聽還有這等奇事,笑罵道:“這宗周天子果真妙計,隻是他不知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若非遇到我們,這等事關天下蒼生的大事豈不要落空,當真迂腐不堪。”


    完,乙又從貼身懷裏摸出了那枚玉璧,心翼翼的捧在掌心,話鋒一轉道:“若非如此,我也就不能得到這枚玉璧,倘若有一日,我真能封侯拜將,我一定蓋一座金屋,讓瑤姬姐姐和白在裏麵住著。”


    瑤姬隻道他是孩心性,倒也不加評論,兀自禦使白綾疾飛而去。


    夜色降臨,暮蟬聲盡。瑤姬一行人落在了大江邊陲的一個鎮上,本來若按瑤姬禦風的速度,隻消下半夜便能抵達魯國境內,隻是一來乙白大喊腹饑,二來瑤姬隱隱覺得身後似有人一直尾隨自己。是以先行停下,再作打算。


    鎮本屬徐國,名”堯渡鎮“,相傳堯帝曾從此渡,故名”堯渡“。鎮上之人世世代代依靠捕魚為生,後來楚徐羽山一戰,徐國大敗。楚人水路並進,席卷徐國腹地三十六族,至今唯有“東海城”尚在苦苦支撐,“堯渡”這等鎮為躲兵災,精壯者不是參軍就是北渡躲難,餘下一些老者尚自堅守,故是鎮,其實不過七八戶人家,燈光寥若晨星,及其靜謐。


    二人一獸進了鎮,便瞧見一幢二層樓船泊靠在碼頭,上書“驛站”二字。碼頭邊還停了幾十條舢板,樓船內不時傳來轟笑豪爽之聲。


    剛一上船,進了艙門。船艙內幾十大漢的目光齊刷刷的瞧了過來,隻見一白衣絕美人兒和一隻黑白相間的熊獸走了進來,末了,還跟進了一個鬼頭,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乙眼見諸人愣愣的瞧著己方兩人一獸,手還伸向桌底似拿兵器一般,立馬咳聲連連,用徐都彭城方言道:“二仔,快給爺上好吃好喝的噻,對了,在給你貓爺上十盆上好的竹筍”


    眾人見那鬼頭所用乃是彭城方言,心底稍鬆,原來是徐國人氏,當下眾人立即恢複原狀,談笑風生,觥籌交錯。不時,還有一二大漢偷偷瞄向瑤姬,隻是俱被瑤姬寒冷的眼神所嚇倒,不敢再看。


    乙自落入空穀,雖常常吃到瑤姬姐姐做的瓊漿玉液,但畢竟空穀狹,食材有限,加上瑤姬姐姐素好清淡寡素,一年以來少見葷腥,此刻葷菜酒食一上來,立馬風卷殘雲,大快朵頤,熊貓白亦埋頭大啃竹筍,頗為享受。隻有瑤姬秀眉緊蹙,側耳細聽。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艙中眾大漢似頗為興起,其中一絡腮大漢高聲道:“今日我隨高大哥又捉了幾個舌頭,打聽彭祖大人的下落,這幫賊骨頭到硬,氣的我把他們全砍了。”


    又一黃衣大漢道:“彭祖大人渺無音訊,君上又向楚人納了降表,東海城聽聞被十五萬楚賊圍困,危在旦夕。我等奉命在大江上遊擊,實為逃避,還不如殺向東海城,殺他一個楚賊算夠本,殺一雙,那還賺了。”


    乙聽了他們言語,此刻心裏五味雜陳,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當真聽了徐國傾滅,心中悲痛莫名,當聽到他們徐國大英雄彭祖時,胸中仿佛又燃起一絲希望,是以強自打起精神,豎起耳朵往下聽去。


    場中眾大漢你一言,我一語、一會到彭祖大都督施展驚天巫法,困住楚賊二十萬大軍時,眾人無不拍手稱快,一會到彭祖大都督生死不明,五萬東夷大軍隻剩兩萬殘兵時,眾人無不低頭哀歎,一會又到徐侯縛手納降表時,眾人無不驚怒鄙夷,一會又到東海孤城,危在旦夕時,眾人無不捶胸頓足,急著要奔赴東海城與楚賊決一死戰。


    乙聽了一陣,心下對局勢已經了然:徐國傾滅在即,場中大漢俱是羽山逃生的東夷將士,隻是徐侯早降,東海城水路二道又俱被楚賊精銳封鎖,無國可歸,故而流落大江之上,做起遊擊楚人的買賣。轉念又想到自己懷中的這份天子詔書,難道是左右全局的關鍵


    乙畢竟年少木訥,瑤姬姐姐又不諳世事,天子詔書這等大事又不能當麵詳詢眾大漢,是以隻能急的團團轉,隻盼能早日趕到魯國,解開迷局。


    其時,楚徐大戰震驚九州,作為天下之宗的周天子更是寢食難安,奈何自周昭王伐楚失敗,周室再也經不起一場不能必勝的大仗。是以定下楚徐二虎相鬥,互相掣肘的國策。眼看楚賊在南方日益坐大,不能製止。是以發下天子詔書,強令楚賊退兵,又恐楚賊不服,才要從魯國調兵南下。正因如此,才有那日楚賊圍攻宗周司詔,意圖奪取詔書的事被乙誤碰上。


    夜風陰冷,烏雲密布,樓船被大風推搡的左右搖擺,吱呀作響。艙內燭光搖曳,忽明忽暗,一醉漢惱道:“今天天氣怎的如此邪門,真是月黑風高煞人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瑤池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大媽0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大媽01並收藏瑤池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