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中都鳳陽的消息傳到南京令大明欣喜鼓舞,但鳳陽一戰同時也引來諸多非議,尤其是朱一貴在戰場上下令用火炮直接朝著蟻附百姓開火,最終導致鳳陽大崩潰,從而至百姓死傷無數。


    為此,都察院眾禦史聯名上書彈劾朱一貴,以行糾察之職,就連朝中其他官員也對此極為不滿,尤其是各部大小官員數十人各自上書朱怡成,彈劾朱一貴視百姓如草芥,殘暴狼性,要求召朱一貴迴京,奪職下獄,嚴厲處置。


    這些彈劾奏折堆的如同小山一般,可以說朱一貴此舉犯了眾怒,甚至有幾個鳳陽籍的官員還跑到宮門外磕頭泣血,聲聲切切,懇求朱怡成為鳳陽百姓做主。


    對此,朱怡成把彈劾朱一貴的奏折全部留中,但同時取消了拿下鳳陽對朱一貴的犒賞,此外還給鳳陽發去了一份訓斥,狠狠在聖旨裏把朱一貴臭罵一頓,奪了他總兵職降為副總兵,這才和了把稀泥,把這件事給強按下來。


    朱怡成不是什麽都不懂的皇帝,作為中興之主,他也是帶兵打過仗的,尤其在事後朱一貴第一時間就送來了請罪折,奏折中詳細講述了當時的情況,同時主動自請處置。


    在朱怡成看來,當時朱一貴的處置並無不當之舉,如果朱一貴那時候不這麽做,不僅明軍陣營會被清軍衝破,甚至還會給明軍帶來想象不到的損失。如果到那時,那麽別說拿下鳳陽城了,說不定明軍潰敗退迴淮安,而清軍就會趁勢反擊,在江北還未全部安定的情況下,整個戰局就會朝著無法想象的狀態發生變化。


    再者,一旦朱一貴臨陣退縮,主動撤退的話,那麽等於開了一個壞頭。要知道如今神州還未全複,清廷依舊占據著大片地區,假如清軍以這種戰法就能逼迫明軍撤退從而贏得戰爭的話,那麽今後的仗就根本不用再打了,到時候把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老百姓拉上戰場,明軍投鼠忌器之下還打什麽仗?不如雙手把城池全還給清軍得了。


    但道理歸道理,這種話朱怡成是萬萬不能直說的。畢竟,作為大明的皇帝,神州的百姓全都是大明的子明,大明是為了推翻滿清而讓天下百姓挺起腰杆不再做滿清的奴才,而做一個真正的明人的大明!


    從一個詞來表達,那就是“政治”而已,同樣對此事眾官員的彈劾也並沒有錯,尤其是禦史本就行糾察之職,在這種震動天下的事情麵前,如果他們不彈劾反而失職。


    所以歸根結底,這幾乎是一筆糊塗帳,最終也以糊塗而終結。說起來,虧也就虧了朱一貴一人,原本以他的功勞,加官進爵是顯而易見的,可是現在這事一出,不僅進爵是泡了湯,就連剛剛複職的總兵也又一次被降為副總兵,這短短不到三月的時間內連續起落兩次,也算是大明官場奇談了。


    “大人,此次彈劾朱一貴,皇爺留中究竟是何意?我等是否還需繼續上書?”在工部尚書蔣瑾的府中,幾個京官坐成一行,而在上首的自然是主人蔣瑾。


    “看來朱一貴聖眷憂在啊!”另一個官員歎道:“鳳陽一戰他幾乎捅破了天,皇爺還強行把他護了下來。”


    “朱一貴如何能同他人相比?範兄別忘了他可是宗室。”另一官員在一旁冷笑道。


    “如此看來,再次彈劾恐也無濟於事,蔣大人您說呢?”其中一個三品官員沉嚀片刻,轉而把目光投向了上首的蔣瑾。


    蔣瑾端坐著,神色並沒什麽變化,隻是靜靜看著眾人。在坐的人中有的是自己工部的親信,比如說最後說話的右侍郎,也有的是其他各部的中級官員,還有兩個官職雖然不高卻是禦史,這一次眾人彈劾朱一貴鬧得沸沸揚揚,就連那幾個鳳陽籍的官員在宮門磕頭泣血,也是他們找來的,其目的就是要拉朱一貴下馬,給天下一個“交代”。


    但沒想到,朱怡成強行按下了這件事,除了取消封賞,並且把朱一貴降為副總兵戴罪立功之外就再無其他處置了。這結果讓大家很是失望,為此這些人主動找到蔣瑾處討個主意。


    當聽到有人提起朱一貴是宗室身份的時候,蔣瑾心中不由得冷笑起來。旁人不清楚,他難道還不知道麽?作為大明重臣,尤其是自寧波就跟隨朱怡成的老人,蔣瑾自然清楚朱一貴這個所謂的宗室身份是打著引號的。


    實際上,朱怡成並沒有直接宣布朱一貴宗室的身份,但因為朱怡成也未有否認所謂朱一貴宗室的身份,這才會給予許多人一種誤解。說白了,朱怡成這麽做,主要還是愛才惜才,同時從政治方麵來考慮而已。畢竟前明滅亡後,大明宗室凋零,就連朱怡成一支也僅剩了他一人而已,在大明新複的情況下,為了平衡各方麵的力量,尤其是對軍中進行更好的掌控,默許朱一貴頂著宗室的名領兵是有好處的。


    何況,朱一貴的宗室名不副實,朱怡成隨時隨地也可以否定他的身份,並以此為罪名,這樣一來就等於死死捏著朱一貴的把柄,讓朱一貴成為朱怡成手中一把不錯的武器,而且從這些年的情況來看,這把武器也用的極是順手。


    作為皇帝,權謀之術自然不是他人可以猜測的,也隻有蔣瑾這樣的老人才會看得明白。說白了,這也是蔣瑾這一次主動拉幫結夥彈劾朱一貴的原因,如果說蔣瑾是出於為鳳陽死難者討個公道的目的話,恐怕蔣瑾自己都不相信。


    蔣瑾又不是讀死書的呆子,兵事無常他會不知道?在那種情況下別說朱一貴了,假如他領軍的話同樣也會這麽做。而他隻所以找人一起彈劾,因為他知道這樣做非但不會惹來朱怡成的怒火,相反還能用這種方式幫助朱怡成敲打一下朱一貴。


    而事實的發展也正是如此,朱怡成最終按下了此事,對朱一貴也是一番敲打和責罰。從這點來看,蔣瑾的判斷一點都沒錯,而他也達到了自己所要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叛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深並收藏大叛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