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家裏頭實在沒這個條件同時供兩個學生上學,自家兒子就算是當不了秀才公,或許考個童生也是能夠做到。
不過,他爹說有道理,與其讓兩個孩子都隻能讀書讀到半路,還不如專心供有天分那個孩子上學呢,說句不太好聽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在這個大家庭裏頭隻要有一個人能出息,其他人日子也就跟著好過了。
兒子以前也是贊同這個想法,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這日子過得多紅火,哪裏像現在,鬧得一家人分了家,爹娘心裏不舒服,他這心裏頭也不痛快。
“既然都已經分家了,那就好好過,別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都是一家人,等咱們家攢夠了銀子,你想去送楓兒上學堂,誰也不會說什麽。”
不就是孩子上學堂這點事兒嗎,才四歲大孩子,晚兩年去上學堂又能怎麽樣,他侄子當年也是7歲才去了學堂。
讀書這事兒不是說越早進學堂就越好,關鍵還是得看天分。
一兩銀子都沒分到,至於分到糧食就隻能讓一家人撐到秋後,賣了糧食,人就得餓肚子,他又不能平白無故把銀子變出來。
“家裏沒銀錢,這半年還是我自己教楓兒讀書,等什麽時候有了銀錢,什麽時候再把孩子送到學堂去。”
正好趁這個功夫,他也能多讀讀書,否則話,拿什麽名頭去參加科舉。
一想到那96兩銀子事兒,林石雖然沒覺得他爹做不對,但還是忍不住有些心虛,人一心虛了,這氣就短,說話相當沒底氣。
“反正家裏人都聽你,你想怎麽弄就怎麽弄。”雖說是分了家了,按理來說,他應該是這一家之主。
但一來,家裏人確實都不聽他,不管是媳婦還是兒子和兒媳婦,這就連最小孫子那也都是聽兒子。
二來,當家作主這事兒他還真沒幹過,不知道怎麽安排,也不是這塊料,還不如趁早把這一家之主位子讓給兒子呢,也省得操這一份心。
林澤這輩子順竿爬本事還是蠻厲害,“爹,這可是你說,以後咱們家事我來拿主意,你以後可別出爾反爾,這既然分了家了,那重心就應該放到咱們這個小家上,別去摻和別人家事兒,也別想著沾人家光,就像跟爹你之前說,‘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咱們這個小家心得聚在一塊兒才行。”
至於這心往哪一處想,勁兒往哪一處使,就是他這個一家之主說了算了。
這話聽起來沒毛病,林石很是痛快就應下了,現在他們大房傷了老爺子心,鬧騰著把家分了,等過兩個月侄子中舉消息傳過來,他們家要是再都圍上去沾光,那可就太不地道了,不能那麽辦。
兒子這方麵想還是挺明白,林石這段時間或許一直都挺壓抑,,這會兒總算是輕鬆了些,過去都已經過去了,分了家以後,可不能再鬧騰了。
人嘛,總得往前看。
往前看不隻是林石,還有李氏,這會兒抱著孫子,跟兒媳婦說著話,就已經開始考慮搬出去事兒了。
眼不見心不煩,哪怕分家已經分利索了,但是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低頭不見抬頭見,瞧了也讓人覺得心裏不痛快,還是早點搬出去好。
要是公公那邊能把公中銀子平分,那他們家現在立馬就能另起一處房子,但是現在話,最起碼也要兩三年才能攢夠銀子。
李氏還真有些等不及了,想要多攢銀子,無疑就隻有兩個辦法開源和節流,後者不好弄,兒子前段時間還病了一場,哪怕每天一隻雞吃著,也不一定就把身體完全養迴來了,所以不能省吃省喝。
省穿就更是不能夠了,她們大房這邊原本就分不到什麽布料,好幾年才能有一身新衣服,小孩穿也都是用大人衣服改出來,所以在衣服上原本就沒有什麽花費。
能想到法子就隻有開源了,她多養幾隻雞,兒媳婦多幹點針線活,還有當家,做完自家地裏農活,就出去幹零活,也省整天惦記些有沒。
兒子身體不好,還是別出去找零活幹了,自家地收拾好就成,有時間多教楓兒識幾個字,也算是把上學堂錢給省下來了。
“從明天起,我來照顧楓兒,家裏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這些活你都不用管,專心做針線活就成,咱們早一點攢夠銀子,就能早一點搬出去。”李氏跟兒媳婦道。
黃氏倒是能夠理解婆婆想法,她也想早一點搬出去,不管二房小叔子這次能不能中舉,眼瞅著人家那邊還有幾個月就要生孩子了,人最怕就是比較。
夫君跟小叔子待遇不能比,日後兩邊孩子待遇相差恐怕會更大,她可不想讓孩子整天生活在這樣氛圍裏。
還是早一點搬出去好。
“我明天就讓當家陪我去繡莊裏看看,多接點活。”黃氏甚是乖巧道,比起老爺子、老太太,還有二房和公公,還是更喜歡跟婆婆相處,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會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讓人防不勝防。
如果能早一點搬出去,也就遇不到 那麽多糟心事兒了。
“也別太累了,悠著來,顧著自個兒身體,別跟澤子似,硬生生暈倒在地裏頭,那是幹嘛,不值當。”
李氏不是那種一味壓榨兒媳婦惡婆婆,把人累病了,還不得是花銀子請大夫吃藥。
</br>
不過,他爹說有道理,與其讓兩個孩子都隻能讀書讀到半路,還不如專心供有天分那個孩子上學呢,說句不太好聽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在這個大家庭裏頭隻要有一個人能出息,其他人日子也就跟著好過了。
兒子以前也是贊同這個想法,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這日子過得多紅火,哪裏像現在,鬧得一家人分了家,爹娘心裏不舒服,他這心裏頭也不痛快。
“既然都已經分家了,那就好好過,別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都是一家人,等咱們家攢夠了銀子,你想去送楓兒上學堂,誰也不會說什麽。”
不就是孩子上學堂這點事兒嗎,才四歲大孩子,晚兩年去上學堂又能怎麽樣,他侄子當年也是7歲才去了學堂。
讀書這事兒不是說越早進學堂就越好,關鍵還是得看天分。
一兩銀子都沒分到,至於分到糧食就隻能讓一家人撐到秋後,賣了糧食,人就得餓肚子,他又不能平白無故把銀子變出來。
“家裏沒銀錢,這半年還是我自己教楓兒讀書,等什麽時候有了銀錢,什麽時候再把孩子送到學堂去。”
正好趁這個功夫,他也能多讀讀書,否則話,拿什麽名頭去參加科舉。
一想到那96兩銀子事兒,林石雖然沒覺得他爹做不對,但還是忍不住有些心虛,人一心虛了,這氣就短,說話相當沒底氣。
“反正家裏人都聽你,你想怎麽弄就怎麽弄。”雖說是分了家了,按理來說,他應該是這一家之主。
但一來,家裏人確實都不聽他,不管是媳婦還是兒子和兒媳婦,這就連最小孫子那也都是聽兒子。
二來,當家作主這事兒他還真沒幹過,不知道怎麽安排,也不是這塊料,還不如趁早把這一家之主位子讓給兒子呢,也省得操這一份心。
林澤這輩子順竿爬本事還是蠻厲害,“爹,這可是你說,以後咱們家事我來拿主意,你以後可別出爾反爾,這既然分了家了,那重心就應該放到咱們這個小家上,別去摻和別人家事兒,也別想著沾人家光,就像跟爹你之前說,‘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咱們這個小家心得聚在一塊兒才行。”
至於這心往哪一處想,勁兒往哪一處使,就是他這個一家之主說了算了。
這話聽起來沒毛病,林石很是痛快就應下了,現在他們大房傷了老爺子心,鬧騰著把家分了,等過兩個月侄子中舉消息傳過來,他們家要是再都圍上去沾光,那可就太不地道了,不能那麽辦。
兒子這方麵想還是挺明白,林石這段時間或許一直都挺壓抑,,這會兒總算是輕鬆了些,過去都已經過去了,分了家以後,可不能再鬧騰了。
人嘛,總得往前看。
往前看不隻是林石,還有李氏,這會兒抱著孫子,跟兒媳婦說著話,就已經開始考慮搬出去事兒了。
眼不見心不煩,哪怕分家已經分利索了,但是同在一個屋簷下住著,低頭不見抬頭見,瞧了也讓人覺得心裏不痛快,還是早點搬出去好。
要是公公那邊能把公中銀子平分,那他們家現在立馬就能另起一處房子,但是現在話,最起碼也要兩三年才能攢夠銀子。
李氏還真有些等不及了,想要多攢銀子,無疑就隻有兩個辦法開源和節流,後者不好弄,兒子前段時間還病了一場,哪怕每天一隻雞吃著,也不一定就把身體完全養迴來了,所以不能省吃省喝。
省穿就更是不能夠了,她們大房這邊原本就分不到什麽布料,好幾年才能有一身新衣服,小孩穿也都是用大人衣服改出來,所以在衣服上原本就沒有什麽花費。
能想到法子就隻有開源了,她多養幾隻雞,兒媳婦多幹點針線活,還有當家,做完自家地裏農活,就出去幹零活,也省整天惦記些有沒。
兒子身體不好,還是別出去找零活幹了,自家地收拾好就成,有時間多教楓兒識幾個字,也算是把上學堂錢給省下來了。
“從明天起,我來照顧楓兒,家裏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這些活你都不用管,專心做針線活就成,咱們早一點攢夠銀子,就能早一點搬出去。”李氏跟兒媳婦道。
黃氏倒是能夠理解婆婆想法,她也想早一點搬出去,不管二房小叔子這次能不能中舉,眼瞅著人家那邊還有幾個月就要生孩子了,人最怕就是比較。
夫君跟小叔子待遇不能比,日後兩邊孩子待遇相差恐怕會更大,她可不想讓孩子整天生活在這樣氛圍裏。
還是早一點搬出去好。
“我明天就讓當家陪我去繡莊裏看看,多接點活。”黃氏甚是乖巧道,比起老爺子、老太太,還有二房和公公,還是更喜歡跟婆婆相處,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會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讓人防不勝防。
如果能早一點搬出去,也就遇不到 那麽多糟心事兒了。
“也別太累了,悠著來,顧著自個兒身體,別跟澤子似,硬生生暈倒在地裏頭,那是幹嘛,不值當。”
李氏不是那種一味壓榨兒媳婦惡婆婆,把人累病了,還不得是花銀子請大夫吃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