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兒間眼前一株老,或是因為雪花掩蓋,開的花極是清淺,在滿園的絕艷中靜靜綻開。齊粟娘努力掂起腳尖,用中指尖輕輕觸了觸一片花瓣。花瓣上的兩粒雪一瞬間便融成了水,順著齊粟娘的手指尖輕輕緩緩地流了下來,竟是暖洋洋一片。
陳演伸手將那枝高高的梅花折了來,送到齊粟娘麵前。齊粟娘抿嘴笑著不接,陳演一怔,含笑凝視著她。
從刑部大牢裏到幹清宮書房,一個接一個的問話從未讓他動搖過。他已經不是清河縣裏那個因著她退婚,因著她上京,因著她哥哥成了九爺府管事而惶惶不安的演官兒了。
清河縣的孤燈下,他看著那退婚的書信,滿腔的悲傷,宮裏的衣食行在比高郵要得富足得多罷?皇阿哥的跟前人比八品小官的妻室更體麵罷?
他離得太遠太久,粟娘已經不記得他了麽……
孤燈下,花梨長盒中的如意金釵泛著寂寞的光。粟娘明明說過喜歡……
還是因著,她現在眼中再也看不上這支金釵?
留不住的人,便任她去罷……
退婚書遲遲不能下筆,床角疊放的青葛布棉衣是她一針一線縫出,床帳上的蓮枝紋是她細細繡成,枕箱裏還有她新製未穿過的兩雙鞋,他尤記得她雙手上微微的粗繭……
於是,他便相信,終不動搖。
陳演笑著伸出手,撫順齊粟娘微微散亂的髮髻,替她將梅花簪上。如意金釵與梅花兒交相互映,都不及齊粟娘的笑臉。
「粟娘,天津衛不是揚州,民風尚武,女眷們不好那些詩文,你盡可以多多走動。」陳演微微笑著,對齊粟娘說道:「蓮香隔得遠了,她還得自個兒過日子,那府裏的事你就不要再管了。」
齊粟娘還未來得及點頭,中門外雲板敲響了。
陳演匆匆出了後宅去忙公事。齊粟娘看著他的背影,微微嘆了口氣,:「早知道,就不傻愣著,多和他說幾句話兒了……也沒來得及問一聲哥哥……」
齊粟娘正一邊獨自賞景,一邊琢磨齊強怎的去了山東辦差,沒來接她。枝兒捧著兩張大紅貼兒走了過來,卻是直隸漕幫幫主夫人和長蘆鹽場總商查家夫人拜貼。
齊粟娘看著拜貼兒,在石徑上停駐了半會,思考著道:「我記得宋大當家捐了五品職,他這位夫人卻沒有官稱兒,怕不是正室嫡妻。」
枝兒連忙道:「奶奶說得是,奴婢也聽說過,這位宋大當家嫡妻已是仙逝,幾個妾室也沒有給他生下個一兒半女,如今——如今好似是把翁公子當了親生兒子——很是看重——」
齊粟娘瞟了枝兒一眼,「從連漕府裏聽來的?也虧得連大當家一直看重翁白,不然你怎麽會知道這些?連京城裏的事都打聽到了,倒在我耳邊說這些。」
枝兒嘻嘻笑著,「奶奶……」
齊粟娘看著手上的貼子,「這位如夫人總歸不會是光來請安。」不自禁嘆了口氣,「我原想著,翁白不過是孩子氣,過了一陣也就好了,如今看來竟是認真上了心。宋大當家倒確是看重翁白。
」
枝兒跟在齊粟娘身邊慢慢走出花園子,小心看著齊粟娘的臉色,「聽說這位最得寵的如夫人,名字叫道升,還是大爺府裏出去的舊人,說起來和奶奶也算有些淵源,不比別家——」
齊粟娘遠遠聽得比兒招唿河台衙門裏的人放置箱籠的聲音,終是停下了腳步,扭頭對枝兒說道:「你比兒姐姐平日裏可提過翁白
枝兒搖著頭,「一個字也未提過,奴婢原還想和她說笑幾句,都不敢。」比兒看著齊粟娘,小心翼翼道:「奶奶,奴婢聽小連哥哥說,那位翁公子看著是個實在人……」
齊粟娘嘆了口氣,「比兒的心思我也隻是半猜著,這算是怎麽迴事?—請這位如夫人三日後來府裏罷。」
第六章 有了跟前人的翁白
海河從天津城內貫通而過,河上還未結冰,河東一列列鹽幌。河西沿岸胡同裏是長蘆鹽商們的住宅。
方是掌燈時分,滿城裏南腔北調的雜談笑語和天津麻花、狗不理包子的香味兒還未消散,河西嫁衣胡同漕宋府的門燈剛剛挑起,宋清便迴了府。
宋清掃過照壁根下的一沿隻餘枯根的白玉大花盆兒,過了前堂四合院,走向二門內左跨院。
院裏一片大花圃積著雪。道升迎住了宋清。她一身銀白青波紋祆兒,白緞滾青皮子寬裙,頭上不過點點珠釵,甚是素淨。
道升一邊侍候宋清換衣,一邊道:「妾身今兒去督台府裏遞了貼兒,三日後去給督台夫人請安。」微微笑著,「自打新督台大人來了,這河道官府裏的飲宴便少了,偶有一迴,也盡是早散的,爺正要歇歇才好。」
宋清點了點頭,「陳大人在揚州想是吃足了飲宴的苦頭。」又嘆了口氣,轉頭吩咐道,「去,看看少爺迴來沒有。」
道升聽著下人應聲而去,道:「爺且慢和白哥兒說親事,督台夫人雖是容妾身進門請安,難說不是看在妾身原是齊府裏出來的舊人,這事兒還難說得緊……」
宋清嘆了口,走到左牆供著的佛龕前,「我何嚐不知道是這樣?隻是翁白他爹娘走了,他雖是下心跟我辦事,應酬時也滿臉帶笑的知道他心裏難受得緊,總得想法子替他排解排解。」
道升無奈,「爺是把白哥看得太重。」轉身接過丫頭遞上來的茶,奉給宋清,「妾身是個婦道人家隻覺著這事兒若是細細籌劃,未必不成,隻是不能急。那丫頭原在揚州,白哥兒原在高郵,各自千裏迢迢到了京城,已是奇事。此後分了開來,便也罷了。沒料到白哥兒跟著爺來了天津,她居然也跟著主子來了天津,要說他們倆沒些緣法,妾身實在不信。」
</br>
陳演伸手將那枝高高的梅花折了來,送到齊粟娘麵前。齊粟娘抿嘴笑著不接,陳演一怔,含笑凝視著她。
從刑部大牢裏到幹清宮書房,一個接一個的問話從未讓他動搖過。他已經不是清河縣裏那個因著她退婚,因著她上京,因著她哥哥成了九爺府管事而惶惶不安的演官兒了。
清河縣的孤燈下,他看著那退婚的書信,滿腔的悲傷,宮裏的衣食行在比高郵要得富足得多罷?皇阿哥的跟前人比八品小官的妻室更體麵罷?
他離得太遠太久,粟娘已經不記得他了麽……
孤燈下,花梨長盒中的如意金釵泛著寂寞的光。粟娘明明說過喜歡……
還是因著,她現在眼中再也看不上這支金釵?
留不住的人,便任她去罷……
退婚書遲遲不能下筆,床角疊放的青葛布棉衣是她一針一線縫出,床帳上的蓮枝紋是她細細繡成,枕箱裏還有她新製未穿過的兩雙鞋,他尤記得她雙手上微微的粗繭……
於是,他便相信,終不動搖。
陳演笑著伸出手,撫順齊粟娘微微散亂的髮髻,替她將梅花簪上。如意金釵與梅花兒交相互映,都不及齊粟娘的笑臉。
「粟娘,天津衛不是揚州,民風尚武,女眷們不好那些詩文,你盡可以多多走動。」陳演微微笑著,對齊粟娘說道:「蓮香隔得遠了,她還得自個兒過日子,那府裏的事你就不要再管了。」
齊粟娘還未來得及點頭,中門外雲板敲響了。
陳演匆匆出了後宅去忙公事。齊粟娘看著他的背影,微微嘆了口氣,:「早知道,就不傻愣著,多和他說幾句話兒了……也沒來得及問一聲哥哥……」
齊粟娘正一邊獨自賞景,一邊琢磨齊強怎的去了山東辦差,沒來接她。枝兒捧著兩張大紅貼兒走了過來,卻是直隸漕幫幫主夫人和長蘆鹽場總商查家夫人拜貼。
齊粟娘看著拜貼兒,在石徑上停駐了半會,思考著道:「我記得宋大當家捐了五品職,他這位夫人卻沒有官稱兒,怕不是正室嫡妻。」
枝兒連忙道:「奶奶說得是,奴婢也聽說過,這位宋大當家嫡妻已是仙逝,幾個妾室也沒有給他生下個一兒半女,如今——如今好似是把翁公子當了親生兒子——很是看重——」
齊粟娘瞟了枝兒一眼,「從連漕府裏聽來的?也虧得連大當家一直看重翁白,不然你怎麽會知道這些?連京城裏的事都打聽到了,倒在我耳邊說這些。」
枝兒嘻嘻笑著,「奶奶……」
齊粟娘看著手上的貼子,「這位如夫人總歸不會是光來請安。」不自禁嘆了口氣,「我原想著,翁白不過是孩子氣,過了一陣也就好了,如今看來竟是認真上了心。宋大當家倒確是看重翁白。
」
枝兒跟在齊粟娘身邊慢慢走出花園子,小心看著齊粟娘的臉色,「聽說這位最得寵的如夫人,名字叫道升,還是大爺府裏出去的舊人,說起來和奶奶也算有些淵源,不比別家——」
齊粟娘遠遠聽得比兒招唿河台衙門裏的人放置箱籠的聲音,終是停下了腳步,扭頭對枝兒說道:「你比兒姐姐平日裏可提過翁白
枝兒搖著頭,「一個字也未提過,奴婢原還想和她說笑幾句,都不敢。」比兒看著齊粟娘,小心翼翼道:「奶奶,奴婢聽小連哥哥說,那位翁公子看著是個實在人……」
齊粟娘嘆了口氣,「比兒的心思我也隻是半猜著,這算是怎麽迴事?—請這位如夫人三日後來府裏罷。」
第六章 有了跟前人的翁白
海河從天津城內貫通而過,河上還未結冰,河東一列列鹽幌。河西沿岸胡同裏是長蘆鹽商們的住宅。
方是掌燈時分,滿城裏南腔北調的雜談笑語和天津麻花、狗不理包子的香味兒還未消散,河西嫁衣胡同漕宋府的門燈剛剛挑起,宋清便迴了府。
宋清掃過照壁根下的一沿隻餘枯根的白玉大花盆兒,過了前堂四合院,走向二門內左跨院。
院裏一片大花圃積著雪。道升迎住了宋清。她一身銀白青波紋祆兒,白緞滾青皮子寬裙,頭上不過點點珠釵,甚是素淨。
道升一邊侍候宋清換衣,一邊道:「妾身今兒去督台府裏遞了貼兒,三日後去給督台夫人請安。」微微笑著,「自打新督台大人來了,這河道官府裏的飲宴便少了,偶有一迴,也盡是早散的,爺正要歇歇才好。」
宋清點了點頭,「陳大人在揚州想是吃足了飲宴的苦頭。」又嘆了口氣,轉頭吩咐道,「去,看看少爺迴來沒有。」
道升聽著下人應聲而去,道:「爺且慢和白哥兒說親事,督台夫人雖是容妾身進門請安,難說不是看在妾身原是齊府裏出來的舊人,這事兒還難說得緊……」
宋清嘆了口,走到左牆供著的佛龕前,「我何嚐不知道是這樣?隻是翁白他爹娘走了,他雖是下心跟我辦事,應酬時也滿臉帶笑的知道他心裏難受得緊,總得想法子替他排解排解。」
道升無奈,「爺是把白哥看得太重。」轉身接過丫頭遞上來的茶,奉給宋清,「妾身是個婦道人家隻覺著這事兒若是細細籌劃,未必不成,隻是不能急。那丫頭原在揚州,白哥兒原在高郵,各自千裏迢迢到了京城,已是奇事。此後分了開來,便也罷了。沒料到白哥兒跟著爺來了天津,她居然也跟著主子來了天津,要說他們倆沒些緣法,妾身實在不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