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過後,馬上就是立夏了。


    朔方的天氣已經有點炎熱,城外農莊的麥苗子仿佛一麵翠綠的海洋。


    站在城門樓上俯瞰過去,迎著帶著淡淡青草香的微風,讓人不自覺的心曠神怡。


    延州知州張端展開雙手,雙眼微微眯著,腦子裏幻想著自己此時此刻就站在延州的土地上。


    “唿,若當真如此,我張守仁此生足矣。”


    作為土生土長的延州人,他一時希望能夠親手帶領鄉親們走出困境。


    猶記得當初突厥大兵南下,一路從延州越境而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張端雖是寒士出身,但一身肝膽也不輸給軍中將士,帶領民兵與突厥人周旋於山野之中,即便死傷慘重,也要拉上幾個突厥人一同陪葬。


    渭水之盟後,延州百廢待興,張端被舉薦為一州知州,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兩年過去,如今的延州百姓依舊是食不果腹,再看朔方,原本在梁師都兄弟倆的暴政下奄奄一息,誰又能想到,這才多久,朔方就成了整個大唐最富裕的地方。


    去年寒冬之際,延州便是借助朔方產出的地瓜和土豆,才度過了饑寒交迫的冬天。


    張端此時有感而發,心中不無羨慕,但更多的則是憧憬。


    遠處,一道濃煙滾滾而來,嗚嗚的汽笛聲仿佛為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屈突通老將軍忽然哈哈大笑起來:“諸位,你們看到了吧,一來一迴隻要小半個時辰,鐵道之便關乎重大,此次會談,你們一定要站在老夫身後,決不能輕易妥協啊。”


    張端幾個知州麵麵相覷,都是苦笑不已,若是真能將鐵路修到本州,那肯定是好的,但他們聽說朔方這位郎君很不好說話,心中已然惴惴不安起來。


    嗚嗚!~


    火車帶著轟鳴聲漸漸駛入車站,不多時,來自全國各地的貨商紛紛而下,將偌大的火車站擠得水泄不通。


    火車站門口,電動觀光車已經排成了長隊,恭候這些原來的客商們搭乘,一切都是那麽的井然有序。


    幾個來迎接親手的百姓在人行道拉起了橫幅,上麵寫著親友的名諱,生怕對方錯過了找不到迴家的路。


    叫賣的貨郎拿出用硬紙板卷起來的話筒,不知疲倦的重複著有趣的吆喝聲。


    有賣糖果的,有賣地圖的,還有一些是專門當導遊和翻譯的,大唐麵積之廣,各地方言之多,不下於百十種,其中各地方言又有不同。


    這些導遊和翻譯便充當起了中間商,帶著新來的客商領略朔方風光的同時,再從商會那邊賺一份不菲的抽成。


    張端就從人群裏聽到了延州本地的方言,一時間感覺親切了不少。


    同時有升起一絲感歎,若是鐵道能夠直接修到延州的話,那百姓們是不是就更方便了。


    要知道,現在鐵道隻修到了延州北境的白石城,距離州府還有一段距離呢。


    再想想白石城這兩年的變化,張端心中更是火熱。


    一行人觀覽朔方盛況的時候,馬周這邊已經擬定了一份邀請函。


    按照席雲飛的意思,將此行的官員進行了初步的篩選,並不是所有州府都能夠享受鐵道便利的。


    如今大唐的勞動力還十分的有限,而建設鐵道又是一個需要人力堆積的大工程,出於這點考慮,馬周選擇的都是人口較多的州府。


    臨近午時的時候,一個護庭隊員找到了屈突通等人。


    “老將軍,我家郎君有請。”


    隊員送上一份請帖,而後,看了一眼屈突通身後的各位官員,有些為難的說道:“下麵,我念叨名字的大人請上前接取邀請函。”


    “這……”張端在人群中一怔。


    其他官員知州亦是眉心緊蹙,少數幾個脾氣火爆的,差點就怒喝出聲。


    若不是屈突通當場,隻怕他們就要上前質問一番了。


    隊員就知道會是這種情況,客氣的抱拳一禮,直接開始讀道:“靈州趙大人……”


    “老夫在此!”原本還有點不爽的靈州知州猛的上前一步,有些滄桑的眉眼轉怒為笑。


    隊員看了他一眼,將一份邀請函遞給他,又念道:“會州鄭大人、蘭州周大人……”


    “到!”


    “有我,哈哈。”


    又有兩人上前。


    隊員手中的邀請函突然變得薄了幾分,在場官員一下子緊張起來。


    張端看了一眼拿到邀請函的各州府官員,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一副關中的堪輿圖來。


    會州、蘭州,幾乎臨近吐穀渾與大唐的邊界線了,這其中難道有什麽用意?


    這時,護庭隊員又念:“並州樸大人、趙州陳大人……”


    張端眉心微蹙,這次又往東去了,再過去不就是青州海港了嗎?


    就在這時,隻聽到隊員揚了揚手中最後兩份邀請函,道:“最後兩位,晉州王大人,以及,延州張大人,其餘大人請迴吧,我家郎君說鋼鐵產量有限,他也愛莫能助。”


    張端欣喜的上前接過邀請函,身後幾個沒有拿到邀請函的同僚紛紛上前。


    “小兄弟,還請幫忙引薦一番,鐵道不行,航空站也可以啊,我蒲州往北就是朔方,西南是長安,往東邊是洛陽,乃是涇河渭水汾水三河交匯之地……”


    “抱歉,郎君已經吩咐過了,小的也是無能為力,還請這位大人莫要為難,當然,您也可以自行前往商會進行諮詢,朔方商會歡迎各種形似的合作,其中就包括水運。”


    “哦!”那蒲州官員一喜,連連拱手致謝,“好好好,本官這就去商會,多謝小兄弟指點迷津了。”


    “不客氣。”


    蒲州官員再次一禮,轉身與張端看來,見到他手裏的邀請函,有些羨慕的說道:“守仁兄,陶某就先告辭了,事關重大,你我來日再聚。”


    張端急忙拱手迴禮:“景豐兄快去吧。”說著,指了指樓梯口,好幾個懷揣同樣心思的官員已經爭先恐後的跑下了城門樓。


    “豈有此理,你們等等我。”


    目送老友離去,張端苦笑不已,看了看手中邀請函,又深感慶幸。


    “如此,老將軍,幾位大人,請你們隨我來吧,車輛已經備好,郎君會在莊中親自宴請諸位。”


    屈突通點了點頭:“勞煩了,這就走吧。”


    隊員抱拳一禮:“不礙事,諸位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橘貓囡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橘貓囡囡並收藏大唐第一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