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進軍羅馬(3)
克拉蘇將起義軍趕出薩莫尼亞,在派出兩個軍團尾隨起義軍後,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貝內文托。[]免費文字更新!貝內文托的望族起初對他十分反感,擔心克拉蘇提起他們向斯巴達克斯屈服上貢的事,相處幾天後,他們現克拉蘇應對得體、滴水不漏,紛紛讚頌“不愧來自帝都”,爭相討好於他,盼望他早日結束這場暴*。
對於貝內文托的“好意”,克拉蘇來者不拒,不僅名目張膽地收受賄賂,還主動要求薩莫尼亞各地支援錢糧,支持他的討伐行動。來自坎佩尼亞的望族追到貝內文托,同樣遭到克拉蘇的索賄,克拉蘇完全擺出一副商人的嘴臉,仿佛坎佩尼亞不給開撥費,他就不理會坎佩尼亞了。
坎佩尼亞人暗暗叫苦,他們時刻探著帝都的風向,知道塞內加公爵不過是個過渡,沒有給予多少支持,卻沒想到正牌的統帥來了,卻獅子大開口,吃定他們了,早知道這樣,他們還不如搏一把,在塞內加公爵身上多花點錢呢。
卡普亞的基西烏斯拍著胸脯保證,依靠卡普亞軍能平息坎佩尼亞暴*,但卡普亞人被破城之難嚇破膽,極力阻止他帶走卡普亞軍。坎佩尼亞的地方貴族,他們得不到基西烏斯的幫忙,隻能打掉牙肚裏吞,盡量滿足克拉蘇的胃口。
克拉蘇收了一圈的好處費,勉強做到了上任以後的收支平衡,如果不是路-科家族派人催促,他還不急著出兵。不過這也由不得他了,他想賺錢,路-科家族卻想借著這個機會收買意大利南部,擴張自己的勢力,路-科家族決不能讓克拉蘇把意大利南部的望族得罪狠了。
“可惜卡普亞人自己收複了城市,否則,不能劫掠城市,搶奪劫掠過城市的奴隸,也能有不少錢哪。”這是克拉蘇的遺憾,不過,這個遺憾很快可以得到彌補了,坎佩尼亞的起義軍應該搶了不少好東西了吧?
克拉蘇將四個軍團兵分兩路,兩路大軍通過軍用馳道進入坎佩尼亞後,南北合圍,務必將起義軍斬盡殺絕。在這樣強大的兵勢下,帕布多斯自知難以幸免,依照斯巴達克斯的劃分,將坎佩尼亞的萬餘起義軍分成三個部分,他、埃瑪諾伊、尤米各領一支,各自為戰,苦苦支撐,希望拖到討伐軍主力離開的那一天。
尤米在維蘇威山附近活動了很長時間,繼續留在這裏;埃瑪諾伊作戰勇敢腦子卻不靈活,帕布多斯不放心他,想留他在身邊,但埃瑪諾伊拒絕了,這個日耳曼大個子清楚當前的形勢後,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帕布多斯不知道埃瑪諾伊的決定,勸說無果後,鄭重與這個同伴道別,領軍南下,希望能竄入盧卡尼亞。
埃瑪諾伊的部下有很多日耳曼人,他告訴這些同族人(注)說,他要帶著他們迴家,願意跟著他的就跟著,反正要死,他寧願死在迴家的路上。日耳曼人紛紛同意了,他們信服驍勇善戰的埃瑪諾伊,願意同他慷慨赴死。
達成統一的意見後,埃瑪諾伊付出了行動,仿照日耳曼人的習慣,他們燒掉多餘的財物,以免影響他們的戰鬥決心,他們聚集在一起,哼唱著讚頌祖先的歌謠(一般是民族神話,如中國的黃帝蚩尤之戰),邁開大步向著北方前進。
不到兩千人的進軍,慷慨赴死的氣魄影響了很多人,沿途不時有人加入他們,埃瑪諾伊來者不拒,讓這些後來者跟在身後。斯巴達克斯的戰敗和討伐軍的血腥鎮壓,讓參加過起義軍,或與起義軍有過牽連的人大為恐懼,這些人的不斷加入,讓埃瑪諾伊的隊伍滾雪球一樣地規模越來越大。
克拉蘇聽到一支人數過三萬的起義軍向他逼近,大驚失色,完全不明白坎佩尼亞怎麽還有這麽多起義者。克拉蘇當前手上隻有兩個軍團,為了兜住起義軍的殘餘,他還將這兩個軍團拆分了,一時之間湊不起來。
“退迴去退到卡普亞讓討伐軍向卡普亞靠攏”克拉蘇掂量一番手上的力量,艱難地做出決定。
埃瑪諾伊不知道克拉蘇的應對策略,也沒有派出斥候偵查,他就這麽以兩千日耳曼人為先導,帶著三萬多人的大軍一路直愣愣地北上,沒有人阻止他們,就這樣一直地向北進軍。
卡普亞城裏亂成一團,克拉蘇帶迴來一萬多人,再三向卡普亞人解釋,但卡普亞人根本不相信他,紛紛傳言說討伐軍全軍覆沒,克拉蘇帶迴來的隻是殘軍。卡普亞人釘死在城外大道上的起義奴隸的血尚未流幹,他們在驚恐中擔心起義軍打破城市,對他們血腥報複,不少人歇斯底裏地逃亡北方,散播著暴動奴隸的可怕之處。
“這樣下去,我的聲譽就全完了。”卡普亞的恐慌謠言衝擊著克拉蘇的神經,他不知道起義軍的北上意圖,但他必須將起義軍阻擋在卡普亞城外,甚至不能讓起義軍出現在卡普亞人的視野之內,否則,真不知道驚弓之鳥的卡普亞人會做出什麽瘋狂舉動。
為了加強自己的力量,克拉蘇強行將卡普亞軍編入討伐軍作戰序列,基西烏斯很不滿,但克拉蘇有卡裏魯斯公爵的親筆信,心中交代他配合克拉蘇,他也無可奈何。
克拉蘇在距離卡普亞城三十裏的地方紮下兩座大營,互為犄角,堵住起義軍的北上之路,將手上的兩千騎兵派出去,打探起義軍動向的同時,騷擾起義軍征集糧草,在蘇拉軍中的服役經曆,他很清楚蠻族也好,起義奴隸也好,他們根本不懂得後勤管理,必須隨時保持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軍隊在籌糧,才能保證全軍不被餓死。
克拉蘇這次看走眼了,埃瑪諾伊根本不考慮籌糧的事情,他不懂這麽多,他讓領頭的兩千日耳曼人帶足糧食,按照日耳曼人的習慣,一路走一路吃,路上搶到的糧食一律打包平分,後麵跟著的幾萬人,他根本不管。
騎兵看見大踏步前進的日耳曼人,覺得不好惹,繞過去攻擊後麵的人,他們戰果輝煌,沒人管的三萬起義軍被騎兵殺的落花流水,要不是騎兵們沒有單獨進攻大軍營地的思維,兩千騎兵足以擊潰這三萬人了。後麵的起義軍向埃瑪諾伊求援,埃瑪諾伊毫不理會,對方求到他的頭上,他就隨便任命過來哀求的人為後麵軍隊的指揮官,將後軍交給他們。
克拉蘇嚴陣以待,他認為起義軍看到他的決心,即使不會知難而退,也會在他的軍營前撞的頭破血流。埃瑪諾伊再次出乎他的意料,日耳曼人仿佛看不到互為犄角的軍營,他們在阻止他們北上的工事前停下來,吃了頓午飯,飯後,這些日耳曼人還唱了會歌。
然後,仿佛就是那麽突然地,日耳曼人將身上多餘的東西全部扔掉,包括他們的軍糧、軍帳、被褥,在做完這些後,他們瘋一樣地向著討伐軍的防線衝過來,不管兩邊的軍營可能攻擊他們的側翼,不管綴在後麵的騎兵可能抄他們的後路,他們就這麽直接衝上去,拚命的架勢仿佛嫌命太長,巴不得被工事上的討伐軍長矛殺死一樣。
在日耳曼人的影響下,後軍的起義者跟著一擁而上,沒有章法卻悍不畏死,很快就從多個地段突破了攔截,湧入防線的後方。
克拉蘇對這個狀況明顯認識不足,他隻是象征性地將半個卡普亞軍放在兩個軍營間的攔截工事後,沒有交代基西烏斯在遭遇這樣突然、猛烈的進攻後該怎麽做,在他反應過來,決定接受這場莫名其妙的決戰時,起義軍已經全線攻破攔截工事了。
基西烏斯死的極為悲壯,在全線失陷後,他和身邊的兩百守衛者戰鬥到最後,沒有後退一步,這位伊特魯尼亞人不知道有沒有為自己的選擇後悔過,他不希望作為農夫老死田園,結果卻死在了戰場上。
克拉蘇的兩翼出擊晚了一步,僅僅留下了起義軍的尾巴,騎兵的追擊被攔截的工事擋住,等他們繞過工事,起義軍已經從激戰中迴過神來,反而向追趕而來的騎兵出挑釁的唿喝,騎兵竟不敢進攻。
克拉蘇試探性地進攻起義軍,起義軍反身作戰,不僅遏製住討伐軍的進攻勢頭,還起反擊,擊潰了幾支衝的太遠的小部隊,迫使克拉蘇不得不退迴營地,重整旗鼓。
埃瑪諾伊在這場硬碰硬的戰鬥中失去了六百多個日耳曼戰士,其他人幾乎人人帶傷,但他們已經闖過了最難的一關,他們將繼續向北前進。
巨大的挫折感讓克拉蘇很受傷,隱隱間,他竟然被起義軍壓製住了,擔心起義軍進攻卡普亞城,他顧不上研究如何擊敗起義軍,他急忙派騎兵返迴卡普亞城,提醒卡普亞加強城防,竭力保衛城市。
克拉蘇反思自己的失敗,根本的原因在於,他不相信起義軍真的敢進攻他,如果早知道起義軍有膽量跟他正麵會戰,他根本不需要做這麽多無用功,哪怕手上隻有兩個完整的軍團,他也不怕跟起義軍決戰
派出騎兵後,克拉蘇手上隻剩下不到萬餘步兵,他自信跟起義軍有一拚之力,但他眼皮直跳,不知道又有什麽可怕的事情要生,在這個不詳的預感下,他遲遲不敢過於迫近,隻好不斷催促南麵的兩個軍團盡快趕上來。
埃瑪諾伊在克拉蘇的眼皮底下休整了一天,從後軍那裏要來幾天的軍糧,帶著日耳曼人繼續出,後軍仍然跟著他們,這些人不知道埃瑪諾伊要去哪裏,但除了依靠這個起義軍的最強者,他們無路可走,這些天來,盡管日耳曼人對他們不理不睬,但他們的戰鬥力卻是有目共睹,跟著他們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隨著距離卡普亞城越來越近,後軍中開始出現了歡唿,他們認為這次的目標是卡普亞城,甚至猜測斯巴達克斯就在前麵不遠處等著,他們即將與大軍會合。
“卡普亞城,我在城裏隻留下兩千守軍,加上騎兵也不過四千,要是被起義軍再次攻下城市,我就完蛋了。”起義軍的進軍是那麽明顯,克拉蘇恐慌了,理智上,前有堅城,後有追兵,起義軍不敢攻城,但是,前麵的起義軍,他們都是瘋子啊,卡普亞人的抵抗決心又靠不住,萬一……
注:
羅馬時代沒有民族主義,也沒有同族這個說法,除了同伴、同鄉,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國家,日耳曼人也好,希臘人也罷,他們絕不會因為都是日耳曼人/希臘人,就會有親切感,而且,那時候的地方方言比現在嚴重的多,隔一座山,也許交流就很困難。日耳曼人是帝國對生活在北方黑森林的蠻族的統稱,當時的日耳曼人自己不這麽認為,他們自稱法蘭克人、勃艮第人,但絕不會自稱日耳曼人。
克拉蘇將起義軍趕出薩莫尼亞,在派出兩個軍團尾隨起義軍後,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貝內文托。[]免費文字更新!貝內文托的望族起初對他十分反感,擔心克拉蘇提起他們向斯巴達克斯屈服上貢的事,相處幾天後,他們現克拉蘇應對得體、滴水不漏,紛紛讚頌“不愧來自帝都”,爭相討好於他,盼望他早日結束這場暴*。
對於貝內文托的“好意”,克拉蘇來者不拒,不僅名目張膽地收受賄賂,還主動要求薩莫尼亞各地支援錢糧,支持他的討伐行動。來自坎佩尼亞的望族追到貝內文托,同樣遭到克拉蘇的索賄,克拉蘇完全擺出一副商人的嘴臉,仿佛坎佩尼亞不給開撥費,他就不理會坎佩尼亞了。
坎佩尼亞人暗暗叫苦,他們時刻探著帝都的風向,知道塞內加公爵不過是個過渡,沒有給予多少支持,卻沒想到正牌的統帥來了,卻獅子大開口,吃定他們了,早知道這樣,他們還不如搏一把,在塞內加公爵身上多花點錢呢。
卡普亞的基西烏斯拍著胸脯保證,依靠卡普亞軍能平息坎佩尼亞暴*,但卡普亞人被破城之難嚇破膽,極力阻止他帶走卡普亞軍。坎佩尼亞的地方貴族,他們得不到基西烏斯的幫忙,隻能打掉牙肚裏吞,盡量滿足克拉蘇的胃口。
克拉蘇收了一圈的好處費,勉強做到了上任以後的收支平衡,如果不是路-科家族派人催促,他還不急著出兵。不過這也由不得他了,他想賺錢,路-科家族卻想借著這個機會收買意大利南部,擴張自己的勢力,路-科家族決不能讓克拉蘇把意大利南部的望族得罪狠了。
“可惜卡普亞人自己收複了城市,否則,不能劫掠城市,搶奪劫掠過城市的奴隸,也能有不少錢哪。”這是克拉蘇的遺憾,不過,這個遺憾很快可以得到彌補了,坎佩尼亞的起義軍應該搶了不少好東西了吧?
克拉蘇將四個軍團兵分兩路,兩路大軍通過軍用馳道進入坎佩尼亞後,南北合圍,務必將起義軍斬盡殺絕。在這樣強大的兵勢下,帕布多斯自知難以幸免,依照斯巴達克斯的劃分,將坎佩尼亞的萬餘起義軍分成三個部分,他、埃瑪諾伊、尤米各領一支,各自為戰,苦苦支撐,希望拖到討伐軍主力離開的那一天。
尤米在維蘇威山附近活動了很長時間,繼續留在這裏;埃瑪諾伊作戰勇敢腦子卻不靈活,帕布多斯不放心他,想留他在身邊,但埃瑪諾伊拒絕了,這個日耳曼大個子清楚當前的形勢後,做出了自己的決定;帕布多斯不知道埃瑪諾伊的決定,勸說無果後,鄭重與這個同伴道別,領軍南下,希望能竄入盧卡尼亞。
埃瑪諾伊的部下有很多日耳曼人,他告訴這些同族人(注)說,他要帶著他們迴家,願意跟著他的就跟著,反正要死,他寧願死在迴家的路上。日耳曼人紛紛同意了,他們信服驍勇善戰的埃瑪諾伊,願意同他慷慨赴死。
達成統一的意見後,埃瑪諾伊付出了行動,仿照日耳曼人的習慣,他們燒掉多餘的財物,以免影響他們的戰鬥決心,他們聚集在一起,哼唱著讚頌祖先的歌謠(一般是民族神話,如中國的黃帝蚩尤之戰),邁開大步向著北方前進。
不到兩千人的進軍,慷慨赴死的氣魄影響了很多人,沿途不時有人加入他們,埃瑪諾伊來者不拒,讓這些後來者跟在身後。斯巴達克斯的戰敗和討伐軍的血腥鎮壓,讓參加過起義軍,或與起義軍有過牽連的人大為恐懼,這些人的不斷加入,讓埃瑪諾伊的隊伍滾雪球一樣地規模越來越大。
克拉蘇聽到一支人數過三萬的起義軍向他逼近,大驚失色,完全不明白坎佩尼亞怎麽還有這麽多起義者。克拉蘇當前手上隻有兩個軍團,為了兜住起義軍的殘餘,他還將這兩個軍團拆分了,一時之間湊不起來。
“退迴去退到卡普亞讓討伐軍向卡普亞靠攏”克拉蘇掂量一番手上的力量,艱難地做出決定。
埃瑪諾伊不知道克拉蘇的應對策略,也沒有派出斥候偵查,他就這麽以兩千日耳曼人為先導,帶著三萬多人的大軍一路直愣愣地北上,沒有人阻止他們,就這樣一直地向北進軍。
卡普亞城裏亂成一團,克拉蘇帶迴來一萬多人,再三向卡普亞人解釋,但卡普亞人根本不相信他,紛紛傳言說討伐軍全軍覆沒,克拉蘇帶迴來的隻是殘軍。卡普亞人釘死在城外大道上的起義奴隸的血尚未流幹,他們在驚恐中擔心起義軍打破城市,對他們血腥報複,不少人歇斯底裏地逃亡北方,散播著暴動奴隸的可怕之處。
“這樣下去,我的聲譽就全完了。”卡普亞的恐慌謠言衝擊著克拉蘇的神經,他不知道起義軍的北上意圖,但他必須將起義軍阻擋在卡普亞城外,甚至不能讓起義軍出現在卡普亞人的視野之內,否則,真不知道驚弓之鳥的卡普亞人會做出什麽瘋狂舉動。
為了加強自己的力量,克拉蘇強行將卡普亞軍編入討伐軍作戰序列,基西烏斯很不滿,但克拉蘇有卡裏魯斯公爵的親筆信,心中交代他配合克拉蘇,他也無可奈何。
克拉蘇在距離卡普亞城三十裏的地方紮下兩座大營,互為犄角,堵住起義軍的北上之路,將手上的兩千騎兵派出去,打探起義軍動向的同時,騷擾起義軍征集糧草,在蘇拉軍中的服役經曆,他很清楚蠻族也好,起義奴隸也好,他們根本不懂得後勤管理,必須隨時保持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軍隊在籌糧,才能保證全軍不被餓死。
克拉蘇這次看走眼了,埃瑪諾伊根本不考慮籌糧的事情,他不懂這麽多,他讓領頭的兩千日耳曼人帶足糧食,按照日耳曼人的習慣,一路走一路吃,路上搶到的糧食一律打包平分,後麵跟著的幾萬人,他根本不管。
騎兵看見大踏步前進的日耳曼人,覺得不好惹,繞過去攻擊後麵的人,他們戰果輝煌,沒人管的三萬起義軍被騎兵殺的落花流水,要不是騎兵們沒有單獨進攻大軍營地的思維,兩千騎兵足以擊潰這三萬人了。後麵的起義軍向埃瑪諾伊求援,埃瑪諾伊毫不理會,對方求到他的頭上,他就隨便任命過來哀求的人為後麵軍隊的指揮官,將後軍交給他們。
克拉蘇嚴陣以待,他認為起義軍看到他的決心,即使不會知難而退,也會在他的軍營前撞的頭破血流。埃瑪諾伊再次出乎他的意料,日耳曼人仿佛看不到互為犄角的軍營,他們在阻止他們北上的工事前停下來,吃了頓午飯,飯後,這些日耳曼人還唱了會歌。
然後,仿佛就是那麽突然地,日耳曼人將身上多餘的東西全部扔掉,包括他們的軍糧、軍帳、被褥,在做完這些後,他們瘋一樣地向著討伐軍的防線衝過來,不管兩邊的軍營可能攻擊他們的側翼,不管綴在後麵的騎兵可能抄他們的後路,他們就這麽直接衝上去,拚命的架勢仿佛嫌命太長,巴不得被工事上的討伐軍長矛殺死一樣。
在日耳曼人的影響下,後軍的起義者跟著一擁而上,沒有章法卻悍不畏死,很快就從多個地段突破了攔截,湧入防線的後方。
克拉蘇對這個狀況明顯認識不足,他隻是象征性地將半個卡普亞軍放在兩個軍營間的攔截工事後,沒有交代基西烏斯在遭遇這樣突然、猛烈的進攻後該怎麽做,在他反應過來,決定接受這場莫名其妙的決戰時,起義軍已經全線攻破攔截工事了。
基西烏斯死的極為悲壯,在全線失陷後,他和身邊的兩百守衛者戰鬥到最後,沒有後退一步,這位伊特魯尼亞人不知道有沒有為自己的選擇後悔過,他不希望作為農夫老死田園,結果卻死在了戰場上。
克拉蘇的兩翼出擊晚了一步,僅僅留下了起義軍的尾巴,騎兵的追擊被攔截的工事擋住,等他們繞過工事,起義軍已經從激戰中迴過神來,反而向追趕而來的騎兵出挑釁的唿喝,騎兵竟不敢進攻。
克拉蘇試探性地進攻起義軍,起義軍反身作戰,不僅遏製住討伐軍的進攻勢頭,還起反擊,擊潰了幾支衝的太遠的小部隊,迫使克拉蘇不得不退迴營地,重整旗鼓。
埃瑪諾伊在這場硬碰硬的戰鬥中失去了六百多個日耳曼戰士,其他人幾乎人人帶傷,但他們已經闖過了最難的一關,他們將繼續向北前進。
巨大的挫折感讓克拉蘇很受傷,隱隱間,他竟然被起義軍壓製住了,擔心起義軍進攻卡普亞城,他顧不上研究如何擊敗起義軍,他急忙派騎兵返迴卡普亞城,提醒卡普亞加強城防,竭力保衛城市。
克拉蘇反思自己的失敗,根本的原因在於,他不相信起義軍真的敢進攻他,如果早知道起義軍有膽量跟他正麵會戰,他根本不需要做這麽多無用功,哪怕手上隻有兩個完整的軍團,他也不怕跟起義軍決戰
派出騎兵後,克拉蘇手上隻剩下不到萬餘步兵,他自信跟起義軍有一拚之力,但他眼皮直跳,不知道又有什麽可怕的事情要生,在這個不詳的預感下,他遲遲不敢過於迫近,隻好不斷催促南麵的兩個軍團盡快趕上來。
埃瑪諾伊在克拉蘇的眼皮底下休整了一天,從後軍那裏要來幾天的軍糧,帶著日耳曼人繼續出,後軍仍然跟著他們,這些人不知道埃瑪諾伊要去哪裏,但除了依靠這個起義軍的最強者,他們無路可走,這些天來,盡管日耳曼人對他們不理不睬,但他們的戰鬥力卻是有目共睹,跟著他們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隨著距離卡普亞城越來越近,後軍中開始出現了歡唿,他們認為這次的目標是卡普亞城,甚至猜測斯巴達克斯就在前麵不遠處等著,他們即將與大軍會合。
“卡普亞城,我在城裏隻留下兩千守軍,加上騎兵也不過四千,要是被起義軍再次攻下城市,我就完蛋了。”起義軍的進軍是那麽明顯,克拉蘇恐慌了,理智上,前有堅城,後有追兵,起義軍不敢攻城,但是,前麵的起義軍,他們都是瘋子啊,卡普亞人的抵抗決心又靠不住,萬一……
注:
羅馬時代沒有民族主義,也沒有同族這個說法,除了同伴、同鄉,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國家,日耳曼人也好,希臘人也罷,他們絕不會因為都是日耳曼人/希臘人,就會有親切感,而且,那時候的地方方言比現在嚴重的多,隔一座山,也許交流就很困難。日耳曼人是帝國對生活在北方黑森林的蠻族的統稱,當時的日耳曼人自己不這麽認為,他們自稱法蘭克人、勃艮第人,但絕不會自稱日耳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