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這已是咱們碰到的第三個哼著那個的人了。”何玉柱穿著厚厚的衣服,他在臉上貼了假的鬍子,還特意壓低了聲音,倒是有模有樣的。
綰綰和胤礽同坐一個轎子,胤礽聽到何玉柱的稟告,他的臉又是嚴肅起來了。
“還是那個調子,還是那種話嗎?” 胤礽問。
“是,奴才,不,是小的聽了,都是差不多。”何玉柱小心地迴答道。他之前便被太子殿下吩咐,到車隊的外頭看看周圍的村莊有沒有什麽可疑的地方。這不,還真讓他找到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大清的海事也是很嚴格的,並不允許平民百姓居住得過於靠海。但除了這個,或許是因為大海的開放和包容性,這兒的民俗,相比於內陸而言,卻是更加的繁多和包容,有些外來的文化也不奇怪。
雖然如此,但進了這南方的地方,在短短一日內,便碰到三個哼著扶桑歌謠的人,這頻率,也是高得有些不同尋常。而且那些人哼著扶桑的歌謠,臉上並無任何不甘或者是憤恨,全然是一種高高興興,甚至是有些興奮之意,這便很是奇異了。
“下車,今日便在這裏休憩。”太子殿下吩咐道。這實在是太過於詭異,胤礽是非要把這事查清楚才好的。不是說倭寇橫行麽,怎麽這沿海的平民百姓,非但沒有對倭寇痛恨至深,卻是如此高高興興地哼著倭寇的歌謠?
第41章
經過十幾日的行程, 此時太子一行人已是到達了大江附近。越往南,這天氣便是越暖和, 大家便都換上了輕薄的春裝。
其實清朝一開始並不禁海,後來出現了反清抗清勢力在沿海的行動,清廷這才實行海禁。然而,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 二十二年收迴台灣,清廷便開了海禁,於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間設立閩、粵、江、浙四海關, 主管對外貿易事務。不僅如此,此次開海的範圍更大,也更為開放,不但開放東西兩洋,而且還開放了一向嚴禁的赴日貿易。如此便也帶起了東南沿海的對外貿易。
大江江闊水深,連通大清廣闊的內陸和一望無際的大洋,它是南方的交通樞紐,更有‘黃金道’美名。清廷的開海, 便是源源不斷地從海外吸引財富。流水帶來的肥沃耕地,更是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繁榮。江南是富庶的,江南的老百姓也是富庶的,那一排一排的青瓦房, 那平整的道路,那歡聲笑語,都在告示著這片土地的繁華。而這還隻是在近海的郊外。
太子攜著太子妃, 皇四子並一眾大臣,一路南下,一入這大江的邊界,卻是多次聽到了那詭異的歌謠。顯然,這歌謠唱的竟然是那扶桑的語言。
胤礽黑著臉,他把彭定求叫過來了。“定求可知這歌謠唱的是什麽?” 胤礽問道。
彭定求急急忙忙地趕過來,他之前也是有過注意,隻是聽了一下,並不十分清楚。“啟稟爺,我聽著這似乎是扶桑那邊的猿樂之能,即猿樂。這歌唱的是祭祀之禮,是讚美天皇大德的。隻是,”他有些遲疑,“這歌謠聽著熟悉,卻是有些不甚對勁…”彭定求搖了搖頭。他是一個對待學問很認真的人,但一直苦思冥想,他還是想不出其中的怪異之處。
“爺,不若問問那個唱歌謠的人,或可得知一二。”綰綰在旁邊提議道。
胤礽沉思了一下,於是眾人便下車了。此時正是正午,正好下車用膳。
胤礽他們停下的地方是一個村莊的村口,於是大夥兒便在旁邊的空地開始紮營。崔侍衛長自告奮勇,進了那個村莊,尋找哼唱歌謠之人。
原以為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哼唱異語歌謠之人,會是件花費時間的事情。誰知,一進入那個村莊,崔元寧便發現,幾乎整個村莊的人,都在唱著那支歌謠。與其說他們是在自在地哼唱歌謠,不如說他們是在‘練習’這歌謠。
有些人聚在一起,由著一個帶頭之人,唱一句便教一句。有的則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同唱。還有的是一個人,在邊做農活邊哼唱。
崔元寧心中的疑惑更是大了。最終,他還是決定上前詢問。
此時的崔元寧經過變裝,早已沒有了‘皇宮侍衛長’的英俊瀟灑,他把頭髮胡亂纏起,再把臉抹黑,戴上一副絡腮鬍子,加上他那個彪悍的身材,可不就是一個常年走南闖北的商戶麽。
“大爺,這大夥兒唱的是什麽歌呀,怎的這麽好聽?”崔侍衛長操著一口模糊不清的口音說道。
他最先‘下手’的是一個在屋簷下編製漁網的大爺。大爺看上去已經五六十歲,卻還是在精神奕奕地邊幹活邊唱歌。難為他這麽大歲數還要學這不懂的語言,他唱出來的‘歌謠’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大爺看到來了陌生人,是挺警覺的,但是他好像又想到了什麽,便又是高興起來。
“你交了庇佑費了沒有?”他說道。
崔元寧自然是沒有聽過這個東西,他搖了搖頭。
那個大爺看到崔元寧的搖頭,卻是更加興奮了。“行,行,我帶你去交。”說著,他便要把崔元寧給拉走了。
“等等,大爺,您也要告訴我,這庇佑費是什麽。”崔元寧趕緊把大爺拉住。
崔元寧不讓,大爺當然拉不動他那個大塊頭。於是大爺便隻得跟他說了,“你是從外地過來的。外地過來的也行,隻要錢交夠了,還是能領錢的,要是你能夠拉多一些外地的人過來交錢,你還會拿到更多的錢呢。說不定,等你當上了‘柳間大名’,你就能夠去蓬萊島了。”
</br>
綰綰和胤礽同坐一個轎子,胤礽聽到何玉柱的稟告,他的臉又是嚴肅起來了。
“還是那個調子,還是那種話嗎?” 胤礽問。
“是,奴才,不,是小的聽了,都是差不多。”何玉柱小心地迴答道。他之前便被太子殿下吩咐,到車隊的外頭看看周圍的村莊有沒有什麽可疑的地方。這不,還真讓他找到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大清的海事也是很嚴格的,並不允許平民百姓居住得過於靠海。但除了這個,或許是因為大海的開放和包容性,這兒的民俗,相比於內陸而言,卻是更加的繁多和包容,有些外來的文化也不奇怪。
雖然如此,但進了這南方的地方,在短短一日內,便碰到三個哼著扶桑歌謠的人,這頻率,也是高得有些不同尋常。而且那些人哼著扶桑的歌謠,臉上並無任何不甘或者是憤恨,全然是一種高高興興,甚至是有些興奮之意,這便很是奇異了。
“下車,今日便在這裏休憩。”太子殿下吩咐道。這實在是太過於詭異,胤礽是非要把這事查清楚才好的。不是說倭寇橫行麽,怎麽這沿海的平民百姓,非但沒有對倭寇痛恨至深,卻是如此高高興興地哼著倭寇的歌謠?
第41章
經過十幾日的行程, 此時太子一行人已是到達了大江附近。越往南,這天氣便是越暖和, 大家便都換上了輕薄的春裝。
其實清朝一開始並不禁海,後來出現了反清抗清勢力在沿海的行動,清廷這才實行海禁。然而,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 二十二年收迴台灣,清廷便開了海禁,於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間設立閩、粵、江、浙四海關, 主管對外貿易事務。不僅如此,此次開海的範圍更大,也更為開放,不但開放東西兩洋,而且還開放了一向嚴禁的赴日貿易。如此便也帶起了東南沿海的對外貿易。
大江江闊水深,連通大清廣闊的內陸和一望無際的大洋,它是南方的交通樞紐,更有‘黃金道’美名。清廷的開海, 便是源源不斷地從海外吸引財富。流水帶來的肥沃耕地,更是給這片土地帶來了繁榮。江南是富庶的,江南的老百姓也是富庶的,那一排一排的青瓦房, 那平整的道路,那歡聲笑語,都在告示著這片土地的繁華。而這還隻是在近海的郊外。
太子攜著太子妃, 皇四子並一眾大臣,一路南下,一入這大江的邊界,卻是多次聽到了那詭異的歌謠。顯然,這歌謠唱的竟然是那扶桑的語言。
胤礽黑著臉,他把彭定求叫過來了。“定求可知這歌謠唱的是什麽?” 胤礽問道。
彭定求急急忙忙地趕過來,他之前也是有過注意,隻是聽了一下,並不十分清楚。“啟稟爺,我聽著這似乎是扶桑那邊的猿樂之能,即猿樂。這歌唱的是祭祀之禮,是讚美天皇大德的。隻是,”他有些遲疑,“這歌謠聽著熟悉,卻是有些不甚對勁…”彭定求搖了搖頭。他是一個對待學問很認真的人,但一直苦思冥想,他還是想不出其中的怪異之處。
“爺,不若問問那個唱歌謠的人,或可得知一二。”綰綰在旁邊提議道。
胤礽沉思了一下,於是眾人便下車了。此時正是正午,正好下車用膳。
胤礽他們停下的地方是一個村莊的村口,於是大夥兒便在旁邊的空地開始紮營。崔侍衛長自告奮勇,進了那個村莊,尋找哼唱歌謠之人。
原以為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哼唱異語歌謠之人,會是件花費時間的事情。誰知,一進入那個村莊,崔元寧便發現,幾乎整個村莊的人,都在唱著那支歌謠。與其說他們是在自在地哼唱歌謠,不如說他們是在‘練習’這歌謠。
有些人聚在一起,由著一個帶頭之人,唱一句便教一句。有的則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同唱。還有的是一個人,在邊做農活邊哼唱。
崔元寧心中的疑惑更是大了。最終,他還是決定上前詢問。
此時的崔元寧經過變裝,早已沒有了‘皇宮侍衛長’的英俊瀟灑,他把頭髮胡亂纏起,再把臉抹黑,戴上一副絡腮鬍子,加上他那個彪悍的身材,可不就是一個常年走南闖北的商戶麽。
“大爺,這大夥兒唱的是什麽歌呀,怎的這麽好聽?”崔侍衛長操著一口模糊不清的口音說道。
他最先‘下手’的是一個在屋簷下編製漁網的大爺。大爺看上去已經五六十歲,卻還是在精神奕奕地邊幹活邊唱歌。難為他這麽大歲數還要學這不懂的語言,他唱出來的‘歌謠’簡直就是慘不忍睹。
大爺看到來了陌生人,是挺警覺的,但是他好像又想到了什麽,便又是高興起來。
“你交了庇佑費了沒有?”他說道。
崔元寧自然是沒有聽過這個東西,他搖了搖頭。
那個大爺看到崔元寧的搖頭,卻是更加興奮了。“行,行,我帶你去交。”說著,他便要把崔元寧給拉走了。
“等等,大爺,您也要告訴我,這庇佑費是什麽。”崔元寧趕緊把大爺拉住。
崔元寧不讓,大爺當然拉不動他那個大塊頭。於是大爺便隻得跟他說了,“你是從外地過來的。外地過來的也行,隻要錢交夠了,還是能領錢的,要是你能夠拉多一些外地的人過來交錢,你還會拿到更多的錢呢。說不定,等你當上了‘柳間大名’,你就能夠去蓬萊島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