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感謝書友“等我迴家”、“夜、獨醉巔”、“逍遙匕”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商人們以購買金陵城住宅、進行高額固定資產投資,來換取大唐海軍複航。


    經過三天激烈地討價還價。


    各國商人和大唐商人以每人在金陵城購買一畝以上住宅的條件,換取了朝廷提早四個月的複航。


    金陵城的房產價格再次直線上升。


    直至突破八萬貫,方才穩定下來。


    十萬的價格也成了曆史記錄,直到十年之後,再次被突破。


    可那時,物價已經飛升。


    李沐沒有想到的是,因為他的一次無良操作,使得各國商人與大唐商人之間產生了一個“世界商貿協會”組織。


    而這個組織,在解決了這次危機之後,竟被保留了下來。


    漸漸地這個組織變得嚴密,甚至有了專人的職務。


    直至有一天,這個組織被更名為“世界貿易組織”時,李沐才驚愕地發現,古人真得不缺乏智慧和惡搞的能力。


    戶籍改革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金陵城的民宅幾乎消失不見,整個金陵城都在改建造房。


    這可以理解,花了數萬貫,誰也不願意住破屋不是?


    這是又一波的額外收入,至少對金陵城百姓如此,對各個工坊也是如此。


    接下來的改建重造,再次使得金陵城一夫難求。


    百姓的薪酬幾乎在數日之內,到達了一個恐怖的數字。


    一天三百文,依舊雇不到人。


    有人潮的地方有錢潮,這句話反過來,也成立,有錢潮的地方有人潮。


    周邊的人口急劇往金陵湧來,這是虹吸效應。


    金陵城頓時人滿為患。


    這個時候,朝臣們才發現,當今天子無於倫比的前瞻性。


    遷都前,興建金陵城時,做為大唐首都,原本是必須要建造巨大城牆的。


    可李沐當時堅決不同意。


    除了皇城、宮城,金陵城沒有一寸城牆,城內和城外,其實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分界。


    不過就是按通往金陵城的四條道路上設置隘口,來區分城內和城外。


    當然,李沐不是預料到了今日的困局,而是李沐知道,戰爭進入火器時代,城牆的意義已經不大。


    花費巨額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城牆,收益與得利相差太過懸殊。


    可現在,被朝臣們誤以為天子在數年前就預料到今日之事。


    一時,皇帝的偉岸彰顯得前無古人。


    到這個時候,朝廷其實並沒有得到多少實質性的收益。


    因為各國商人們購買的大部分是金陵城內的民宅。


    投資司購買囤積的大量土地皆是城外閑散土地。


    隻能說,藏富於民。


    相反,朝廷還麵臨著一個困局。


    那就是數十萬貪圖富貴,賣了房子的百姓,沒了居住之所。


    金陵城的客棧幾乎是一天一個價格。


    原本以為賣了房子可以住客棧的人傻眼了。


    於是,一場請願再次上演。


    “我們要房子!”


    李沐等得就是這一刻,一道旨意,金陵城兼並周邊。同時在投資司所囤積的土地上,迅速蓋起了一幢幢漂亮的三層小樓。


    這種小樓,占地同樣是一畝,但它的建築占地,卻隻有三分之一畝,因為有三層,所以總的建築麵積也是一畝,剩下的土地是院子。


    非常適合百姓居住。


    但它的售價也不低,四萬貫。


    且隻對京城失去房子的百姓售賣。


    要知道,當時投資司收購之時,城內的一畝民宅才五、六百貫,何況是城外?


    這是一場財富轉移,也可以說是掠奪。


    朝廷借百姓之手,從各國商人處以劫掠的方式,得到了巨額財富。


    然後再由百姓,名正言順地迴到朝廷國庫中。


    百姓以更高的價格賣掉了他們的住房,接受這四萬貫的房子,手中還有不少的盈餘。


    所以,百姓願意接受。


    因為他們不用再離開京城,去往偏遠的各州安家。


    對於一個唐人來說,能生活在天子腳下,無疑是幸運的。


    京城與其餘數百州相比,至少更安全,生活更好些。


    李沐沒有狠心剝奪光百姓手中的結餘。


    讓百姓手中保留結餘,是對他們從城中遷往城外的補償。


    金陵城百姓一般都集中在當時價格在六萬以上拋售的,所以,將城外房子賣四萬貫,也是另一種變相的藏富於民。


    可李沐沒料到的是,他的這番對百姓善意的舉動,引起了另一波請願。


    “我們也要房子!”


    無數城內沒有賣掉房子的民眾,認為自己吃虧了。


    他們覺得,自家在城內的房子能賣八萬貫,如果賣了,去城外買一幢三層小樓,還可以有四萬貫的盈餘。


    四萬貫啊,一家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


    加上兩地不過相差四、五十裏,如果駕上馬車,也就半個時辰的路程。


    所以,群體訴求,也要購買城外小樓,請求朝廷一視同仁對待。


    李沐聞聽樂了。


    他需要的就是這個。


    城市的發展,在於不斷地擴張。


    人口和土地同時擴張。


    但任何城市的核心圈,永遠不歡迎平民。


    拆遷也好,移居也好,最多的補償都掩蓋不了,驅逐平民的本質。


    於是,朝廷又一道政令發出,城外又一批小樓豎起,這次它們的數量更多。


    不過,價格稍微上漲了一些,四萬五千貫。


    這給了民眾一個暗示,城外房價還會漲,很可能漲到與城內房價相差無比。


    於是,在這種焦灼的意識下,百姓開始紛紛拋售城內的房子,然後轉買城外房子。


    李沐用了這麽一招,意外地完成了一次,順利將京城百姓遷移些中心圈的任務。


    由此,京城中心圈,全是新改造的房子,非常地漂亮,非常地壯觀。


    金陵城終於有了一種首都的氣派。


    在這場房產轉換的遊戲中,李沐順利地完成了籌措財富的目標。


    不僅僅是完成,而且是超額數倍。


    但天量的金銀,不代表著真正的財富。


    它們隻是死物。


    就算朝廷將這筆巨額財富分散給每一個唐人,所帶來的最大後果,也是通貨膨脹。


    隻有戰爭、軍備,才能將這筆巨財,真正轉化為軍力、國力。


    於是,南征計劃開始實施,戰略、戰術方案提上軍機閣日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