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恭聞知此事之後,勃然大怒。


    他下令,敢向禁軍動手的,直接抓捕,拿下問罪。


    這命令本來並沒有什麽不妥。


    禁軍是朝廷、皇室的顏麵,就算學子、生員再占理,也不能動手不是?


    可這在平時很正確的命令,到這個時候就變了味了。


    不知道是誰第一聲喊出,“朝廷殺讀書人了……!”


    之後,就亂套了。


    這就象一個火把扔進了火藥桶,不炸了才怪。


    學子、生員義憤填膺地開始衝擊承天門。


    引帶著原本老老實實靜坐的百姓也來了勁了,他們開始還受各自主事人統屬,到了後來場麵一亂,誰還在乎誰啊?


    生來吃瓜觀熱鬧的人啊,到了這個時候,就不嫌事大了。


    騷亂漸漸演變成了暴亂,承天門橫街的住宅、衙門、店鋪等開始被波及。


    被波及的人又被裹挾其中。


    那邊李孝恭慌了。


    怎麽辦?


    殺?殺不盡,而且也不敢殺,畢竟麵前的是學子、生員,還有京城百姓。


    不殺?頂不住!


    麵對著發瘋般衝擊承天門的數萬人,禁軍將士隻能擋,不能還手,這樣如何頂得住?


    李孝恭隻能進宮,請示太後。


    鄭觀音聽聞情況,大急。


    這要是讓亂民衝入宮中,豈不成了笑話,關鍵是宮中女眷如何麵對騷亂?


    鄭觀音做了個錯誤的決定,下了道懿旨。


    原本鄭觀音是想先與朝堂達成統一,再以懿旨的形式確定太子人選,等皇帝迴京,再正式頒布聖旨。


    可這個時候鄭觀音心亂了,她隻想盡快平息騷亂。


    既然事情的起因是冊立太子,那麽隻要立了太子,就能平息事態。


    可誰能知道,事情的起因,往往不是解決事情的結果。


    何況,這事背後有人。


    鄭觀音的懿旨,隻是讓騷亂暫時停頓了大概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之後,意猶未盡的人們,掀起了更大的騷亂。


    過了午時,瘋狂的人們開始打砸搶。


    繼而放火,直至傷人。


    這其中,絕不乏讀書人。


    人類的集群運動一開始,無論是凡夫走卒還是飽讀詩書的學子,就成了一個樣,都會不可控製地行惡。


    人性本惡!


    ……。


    衝天的火光和濃煙。


    讓宮中的鄭觀音和後妃十分恐懼。


    這事演變成這樣,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鄭觀音命令常綠雲調集長林衛戒備的同時,緊急傳召李沂、李師。


    因為此時神機、神策兩衛,就在這二人的掌控之中。


    鄭觀音打算召二衛進宮衛戍了。


    可問題來了,宮中有規矩,除皇帝之外,宮內不得與外臣勾連。


    不過規矩是人定的,鄭觀音隨便一招就給破了。


    她傳懿旨讓李婉順、李明達進宮,再讓傳旨太監囑咐二女,讓各自夫君隨行。


    “哀家打算調神機、神策二衛拱衛皇宮,二位愛卿以為可行麽?”


    李沂和李師互視一眼。


    他們做為軍機重臣,一個是現任、一個是候補。


    怎會對京城發生之事不了解?


    哪怕今日太後傳見,對鄭觀音的用意也是了如指掌。


    問題是,神機、神策二衛,沒有皇帝旨意,不得妄動。


    李沂年紀已經不小了,年紀不小了,自然不能再象往日那般任性而為。


    李師更是不敢忤逆。


    這道禁令,特別是在李恪、段誌玄謀反之後,變得如泰山般沉重。


    誰敢違抗?


    李師相較於李沂,與鄭觀音的關係更近些。


    畢竟尚了長公主,是鄭觀音的女婿。


    所以,李師答道:“太後,沒有陛下的旨意,神機、神策二衛絕不能擅調,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必定社稷震動。依臣之見,宮外騷動者人數雖多,卻也是烏合之眾,有長林內外兩衛,足以對抗。”


    鄭觀音自然知道李師說得有理,但女人嘛,特別是經曆過二十餘年前,玄武門之變的女人,總是膽寒的。


    鄭觀音道:“長林衛人數不足,麵對宮外數萬人,哀家心中不安啊。”


    李師看了李沂一眼,李沂微微點頭。


    李師道:“太後勿須擔憂,臣在進宮前,就與榮國公商議過,聚集我等兩家府衛、親衛,在承天門防守,以助長林衛一臂之力。”


    鄭觀音聽了,覺得心中稍安了些,點點頭道,“如此也好。”


    ……。


    李沂和李師離宮。


    李師對李沂道:“陛下離京時,可對你有過交待?”


    李沂搖搖頭道:“我說過了,真不知道。你覺得事情都到了這份上,我還能瞞你不成?”


    李師憂鬱道:“此事越鬧越大,眼看已經不可控,陛下如今不知道在何處,難道真要舉刀兵與學子、百姓相向不成?”


    李沂沉聲道:“我不知道什麽學子、百姓,我隻知道軍人就得服從命令,陛下說殺就殺,說不殺便不殺,何須你我多慮?”


    李師臉容一正,向李沂一揖道:“榮國公所言,如醍醐灌頂,師受教了。”


    李沂點點頭道:“李大哥言重了,陛下的心性比你我都沉穩,他離去之時,請願之事已經發生,他絕不會對此不管不顧,你我隻須做好份內之事,等待即可。”


    李師拱手道:“那就依榮國公所言。”


    ……。


    宮外騷動,終究衝不破高聳的承天門。


    這沒什麽意外的。


    大軍都難攻破的宮門,怎麽可能讓這群烏合之眾攻破?


    加上駐守宮門的禁軍和長林內外衛,想破宮門都登天還難。


    不過數萬人的氣勢,確實令常綠雲震驚。


    常綠雲這些天是忙得焦頭爛額。


    她下令長林外衛急查這些請願者背後主事者。


    從底層開始,一條線一條線地順藤摸瓜。


    可每一條線都在中途斷掉。


    但所有匯總起來的線索,都證明了此事與大唐財團有關。


    這也不奇怪,能發動數萬人來逼宮的,大唐除了它,還能有誰?


    可關鍵是,證據呢?有了證據,沒有皇帝下旨,常綠雲依舊沒法動它。


    常綠雲下了一道命令,抓捕。


    與李孝恭不同的是,常綠雲下的抓捕令是暗中進行。


    相對於正鬧得火熱的承天門外,長林外衛的抓捕動作,根本沒有人注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