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和尚向書友們作揖了,新書《漢明》正在試水推,求點擊收藏推薦票。


    李師說得沒錯。


    朱邪克勒已經陷入了一種自我欺騙,自我強化的循環。


    三十萬大軍,到玉門關時,除去傷兵,能戰的隻剩下十六萬餘人。


    這絕對是出乎朱邪克勒意料的。


    這種戰損失,照理肯定需要撤退、休整,至少也該原地駐囤下來。


    但朱邪克勒不準備休整,這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突厥大軍的編製和構成與唐軍有所區別。


    他們是許多部落或者被征服小國一支支小軍隊集合起來形成的。


    除了聽從朱邪克勒由上至下的命令之外,相互間互不統屬。


    仗打到現在,這剩下的十六萬人,很多連一次戰鬥都沒有參加過。


    前軍的失利,除了在士氣上有些影響,其它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其二,前軍和朱邪克勒所率五萬中軍的覆沒,是在一個特定的,幾乎沒有與後軍聯係的區域,後軍甚至還不知道當時的情況。


    朱邪克勒已經在大言不慚地宣揚他此戰的勝利。


    他是這麽宣揚的,從龜茲一路逃竄的大唐精銳神機衛近二萬人,被自己追上之後,雙方暴發了激烈的戰鬥,而後,唐軍援兵至少有五萬人,由玉門關方向而來。


    在經過殊死拚殺之後,自己全殲了敵軍五萬精銳,隻有少部分援兵逃迴玉門關。


    蒼天為證,這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隻要再打這麽一場勝仗,玉門關就會洞開,涼州就在我軍的兵鋒之下。


    飲馬黃河的日子就在眼前……!


    突厥大軍被朱邪克勒煽乎地如癡如醉。


    完全忽略了被朱邪克勒收攏的殘部和傷兵。


    大軍在向玉門關進發之時,朱邪克勒向碎葉城派出了使者,勒令駐防碎葉城的五萬大軍,迅速趕往玉門關,與自己會合。


    這五萬人,是朱邪克勒最後的家當。


    朱邪克勒這是打算孤注一擲了。


    ……。


    見到李師,李沐的眼睛一熱。


    一腳踹出,生生將李師踹倒在地。


    “二萬人,你就這麽給丟在了伊州?”


    “他們跟了我多少年,你不知道?”


    “你就這麽想得到軍功?伊州城外那一萬條人命,什麽樣的軍功能抵償?五萬突厥人嗎?”


    李師被一腳腳地踹著,默不作聲。


    他希望李沐踹得更重一些。


    心裏對那些死去的人的愧疚,在他的心裏已經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縱然不悔,但,痛!


    李沐終於累了,他狠狠地瞪著李師。


    上前去,擁抱著他,“能迴來,就好!”


    是啊,能迴來,就好!


    李師的淚終於落下,那上萬條人命,卻迴不來了。


    雖說戰爭總會有人死,但如果真是從自己的手上送走,任憑再合理的理由,都是一種心理負擔和創痛。


    李師的哭聲響起,漸漸聲大,以至於侍衛紛紛探頭,以為裏麵發生了不測之事。


    李沐看著李師嚎嚎大哭,沒有阻止。


    這種心情,李沐有過。


    當年百濟的夜裏遭遇戰,李沐到今日依舊記憶猶新。


    這世上沒有戰神,戰場的形勢,千變萬化。


    沒有人可以掌控一切。


    在很多時候,主帥隻能憑著本能和猜測,去指揮軍隊。


    數萬條人命,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什麽都可能發生,什麽都沒有絕對。


    李沐在聽聞這場伏擊戰時,一直擔心李師緩不過來。


    能哭出來,就好。


    李沐心裏很痛,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一股能護佑自己、護佑大唐的中堅力量。


    那麽非神機衛莫屬。


    十年了。


    當年追隨自己的三百護衛營士兵,活著的已經不多了。


    時光就如大浪淘沙,總會有新陳代謝。


    可當年護衛營的軍魂卻一直在。


    這個魂,是當年李沐親手種下的。


    那就是誠信、友愛、堅韌、敢死八個字。


    當年護衛營剛剛成立,將士們對李沐這個主帥並不看好。


    如果不是李沐有錢,出手大方,好肉好飯地招唿著這群大爺,或許那三百人中,很多人都跑了。


    發生第一次轉變,是李沐給了他們上戰場、立軍功的承諾。


    之後,鬆州之戰。


    李沐兌現了承諾,帶著護衛營和當時的禁軍騎兵,在鬆州以西一處無名峽穀,以少擊寡,完勝了黨項人,並擒獲了敵酋拓跋赤辭。士兵心中,有了第二次轉變。


    但真正讓士兵能對李沐產生信任,是李沐將鬆州之戰的首功,拱手讓於了當時以六千人死守鬆州近月之久的韓威所部。


    這讓士兵知道了,李沐是個可以托付之人。


    一個能對素不相識的同袍都坦誠的人,怎麽可能對自己人不好呢?


    這是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而讓士兵真正領悟到敢死二字,還是百濟的那場遭遇戰。


    從那樣一場地獄般地惡戰中幸存下來,讓他們明白了,敢死才能不死的道理。


    這隻隊伍一直秉承著這種軍魂。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隻要一人尚在,軍魂不死。


    李沐可以將自己的後背,交於神機衛。


    可現在,一戰就是近乎於全滅。


    李沐的心焉能不痛?


    他有心責罰李師,可他明白,李師絕對不會比他好受。


    李師是從三百護衛營時,就追隨自己的。


    李沐還清楚的記得,當年李靖帶著李師來到自己家裏的情形。


    清楚地記得,李師稱自己為主將的窘迫。


    清楚記得李師將李靖數十年作戰心得交給自己的情景。


    這是一種血肉相連的情感,就算距離相隔再遠,彼此都一樣心有靈犀。


    ……。


    李大亮確實沒有想到,朱邪克勒會來得這麽快。


    任何人都想不到。


    剛剛折損了五萬精銳的朱邪克勒,居然連一日都不休整,行軍數百裏,兵臨城下。


    李大亮對李師的判斷,產生了一絲佩服。


    或許將與將,帥與帥之間的彼此了解,才是成為一代名將的基礎吧?


    突厥大軍的進攻很瘋狂。


    李大亮抵抗得很累。


    雖說雙方如今的兵力相差並不多。


    李大亮麾下西北軍團還有五萬多人,加上還有三萬神機衛。


    加起來,尚有八九萬人。


    而城外突厥,此時也不過十六萬人。


    可李大亮明顯感受到這次的壓力,甚於龜茲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