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確實是個人才。


    不是因為他長得俊郎,玉樹臨風。


    也不是因為他出身名門,精通戰法戰術。


    更不是因為他與李沐交情深厚。


    說他是人才,是因為李師善於模仿。


    不管是模仿古人,還是模仿他祖父李靖,亦或者是模仿李沐。


    不,不,這一點李師是打死也不願意承認的。


    模仿之所以為模仿,是因為形似而非神似。


    神不似,那就是贗品。


    如果是古董,就不值錢。


    但在官場上或者戰場上,卻很值錢。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亂拳打死老師父。


    說得就是這一點,兵法戰術的精要之處,在於出其不意。


    每個人的心氣脾性和作戰風格,都會有跡可尋。


    有跡可尋,就是破綻。


    李師沒有破綻。


    沒有破綻自然無跡可尋。


    甚至在離開伊州城時,李師都不曾想過要在此設伏。


    可在那一瞬間,他就果斷地下令停止迴撤。


    這,便是出其不意。


    決定了這點之後,李師才開始籌劃、盤算該如何打,怎麽去打贏,打不贏會有怎樣的後果,打贏了能得到怎樣的迴報。


    這就是未戰先慮敗。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


    朱邪克勒率大軍東進。


    既然李沐已死,他就再無對手。


    李大亮可以算作半個對手,可李大亮帶兵撤了。


    朱邪克勒能理解,李大亮隻是個臣子,左右不了大唐朝局。


    一百人個,有一百種心思。


    沒有了李沐,大唐朝廷短時間內,就沒有一個能將百種心思擰合成一股的人。


    就算大唐人口再多,國力再強,有何可懼?


    戰爭從來就不是比人多。


    此時的朱邪克勒心中,很大方地將李師的份量提升了許多,他認為李師經過此戰,也可以成為他的半個對手。


    一個能克製貪欲的人,內心一定強大。


    朱邪克勒看重內心強大的人,就象他看重李沐一樣。


    他認為李沐的內心有他一樣強大。


    都是從涼州一步步走出來的人,沒有強大的內心,活不到現在。


    所謂惺惺相惜,說得就是這個理。


    但李師也撤了,撤了是說的好聽,難聽則是逃了。


    就算之前是半個對手,可逃了,自然是心無戰意。


    心無戰意之人,就算再強大,那無法進入朱邪克勒的眼中。


    逃就逃了吧,如果敢反抗,那就輾碎他們。


    這一路上,朱邪克勒不斷地在分析李師和李大亮。


    他認為他已經分析得非常清晰。


    李大亮是個攻防兼備,且很固執的不可多得的主帥。


    可問題就出在李大亮攻防兼備。


    要麽攻,要麽防,何須攻防?


    朱邪克勒堅信,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所以,李大亮不足為慮,特別是沒有了李沐支持的李大亮,更不足為慮。


    而李師是個心性堅韌、狡詐似狐狸的將領。


    在朱邪克勒看來,李師此生也隻能是個將領,這樣的人,不可為帥。


    聰明人,起步早,進境快,可往往最後的成就不如資質平庸之人。


    因為他們習慣了自己的聰明。


    就象一個知道使用杠杆的人,絕不想再去用蠻力一樣。


    可無論是根基,還是閱曆、經驗,需要得是慢慢地沉澱和積累。


    聰明人往往根基不穩。


    他們嚐過了以奇勝的甜頭,就不會想去嚐以正合的辛酸。


    聰明人永遠不會去想,夜路走多了,總會遇見鬼。


    用奇無法左右戰爭的走向。


    沒有一場戰爭,可以被陰謀決定勝敗。


    在朱邪克勒看來,李師就是那個夜路走多了,遇見鬼的人,亦不足為慮。


    果然,伊州城證實了朱邪克勒的判斷,這又是一座空城。


    甚至沒有在伊州城進行修整,朱邪克勒就下令繼續東進。


    沒有了作戰士氣和意誌的唐軍,曾經再強大,也隻是一堆散沙。


    就象沒有了李沐的李大亮和李師一般。


    但朱邪克勒依舊謹慎。


    伊州東南三、四百裏地,就是他東進的第一目標——玉門關。


    所以,他決定,在離玉門關百裏地時,停止前進,紮營等待後軍會師之後再進攻。


    兵不血刃,連下三州之地,突厥人士氣高漲。


    所有人都認為,拿下伊州之後,玉門關擋不住自己。


    恐怕真正的抵抗,會在涼州。


    這是突厥大軍上下,一致的認知。


    可他們不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裏。


    一致認同的共識,隨時會被否定、推翻。


    ……。


    李師站在沙丘上,用望遠鏡看著伊州城方向。


    這望遠鏡,整個大唐湊在一起,隻有十二個,而且不是統一製式。


    十二架中,沒有一架是相同大小的。


    李家莊所產的玻璃,雖然已經接近於無色透明。


    但畢竟還不是有雜色的,更到達不了光學玻璃的要求。


    好在這世上隻要有足夠的錢和人,很多困難的事都辦得到。


    從波斯商人的手中購買大量透明水晶,進行挑選後,能工巧匠以人力打磨弧麵。


    製成的鏡片顯然達不到後世民用的標準。


    但在這個世上,足矣。


    冷兵器的戰場上,勝負之間的距離不會超過兩裏地。


    兩裏地,以步兵衝鋒的速度是一柱香。


    以騎兵衝鋒的速度是一瞬間。


    隻要早於敵人兩裏地發覺對方,就足以決定勝負。


    突厥人也有騎兵,而且單兵作戰能力與唐軍騎兵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任何騎兵作戰,都需要有一定距離的準備和加速。


    否則,就是還不如步兵來得反應快。


    騎兵的衝鋒也絕不是排成縱向直線。


    那等於是自殺。


    衝刺的過程中,往往前後騎兵是交叉開的,否則高速的情況下,稍有不慎,就會引起撞擊和踩踏。


    這個準備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根據訓練的不同,和士兵素養的不同,時間會有長短。


    但顯然,兩三裏外,神機衛騎兵已經進入衝刺狀態。


    這個距離,根本不會給突厥騎兵,留下排兵列陣的時間。


    反應快的突厥騎兵頓時向左右散開,但左右都是人馬,又怎能散得開呢?


    胡族單兵能力強,但缺少的是訓練。


    訓練是要花費巨資的,胡族從來就沒想花這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