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感謝書友“藍色芥末2015”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大哥,反賊段誌玄呢?我要將他千刀萬剮。”


    “那倒不必了,裴行儉已經將他梟首,朕已經驗看過,是段誌玄沒錯。”


    “裴行儉?就是那個蘇帥舉薦的弟子?”


    “倒是便宜了他。”李沂有些遺憾,“陛下要如何處置對麵的兩衛?”


    李沐輕歎道:“朕原本想一勞永逸。”


    “正該如此,什麽罪都可以寬恕,就謀逆罪不能赦。”李沂義憤填膺地說道。


    李沐搖搖頭,“可綠雲說得對,你我都已經為人父了,得給孩子們積點福。朕想過了,派他們去西北,讓他們將功折罪,能活著迴來,朕就赦免他們。”


    李沂聞聽精神一振,道:“陛下這是要對突厥動手了?”


    李沐轉向西北方向,看著遠處飄忽的雲彩,悠悠道:“原本朕想再等兩年,可如今再等,那就違背了天意了。”


    李沂不解,問道:“這話何意?”


    李沐古怪地一笑道:“動不動手,還得看天意。如果朕預料的不差,今明兩天,李大亮就會派人求援。”


    李沂大驚,“陛下的意思是……突厥要發起進攻?”


    “或許吧。”李沐長吸了一口氣道,“朕還在等河間郡王到來。等他到了,再與你說如何動手。”


    ……。


    安西都護府,行轅。


    李大亮一臉凝重神色。


    李師坐在他對麵,指著地圖道:“李都督,突厥大軍已經有異動,龜茲、焉耆兩城首當其衝,應該調西州、伊州兩地大軍西進,否則,突厥一旦增兵,龜茲、焉耆兩城危矣。”


    李大亮卻沒有理會,他怔怔地看著屋外的天空。


    “陛下三天前就該到了。”李大亮莫名其妙地說道,完全是答非所問。


    李師慢慢地直起身來,一樣神色陰沉地說道:“或許是路遠,中途有事耽擱了吧。”


    可二人心裏都清楚,這不可能。


    遲一天,可以理解,遲三天,就必有大變故。


    皇帝的輦駕,怎會可能出現這種拖延?


    就算中途有事耽擱,早該有傳信的使者前來說明。


    況且,突厥兵臨城下,這可是頭等軍情,陛下怎會無故耽擱?


    “你有沒有發現,突厥大軍的異動很突兀?”李大亮背著身問道。


    李師一愣,道:“或許是朱邪克勒等不及了吧,想以大軍催促我方……。”


    “哼。”李大亮迴過身來,看著李師。


    李師見到李大亮陰沉的雙眼,止住了話頭。


    “朱邪克勒此去東進,隻帶了十萬人,而我西北軍團,加上神機、神策兩衛各一部,龜茲、焉耆、西州、伊州兵力達十六萬之眾。朱邪克勒想做什麽?”


    李師道:“正如朱邪克勒陳請的,要與大唐重議邊界。”


    “那為何僅僅延誤三日,朱邪克勒就等不及了呢?”


    李師沉默下來,確實,西域離長安數千裏地,就算經直道快馬急馳,一個來迴也得十來天,延誤三日,根本不足以立馬刀兵相見。


    “難道你沒明白,眼下突厥大軍異動,太過巧合了嗎?”李大亮的聲音有些空洞。


    可在李師聽來,如同雷霆震動。


    他心裏靈光一閃,混身打了個激零,是啊,這太巧了。


    長安離此數千裏地,就算皇帝遲了三天,突厥人也不可能比自己更快得到消息。


    還有,就算朝廷裏有突厥細作,這消息傳到朱邪克勒耳朵裏,那也得數天之後。


    為什麽突厥大軍會恰好在此時異動?


    李師幾乎脫口而出,“都督,這必定是突厥事先就已經預料到陛下不能如期到達。”


    李大亮就這麽定定地看著李師。


    李師大駭,“陰謀,這必定是陰謀,陛下……怕是有危險。都督,得趕快派人往南迎接陛下。末將願意即刻前往。”


    李大亮搖搖頭道:“晚了。該發生的,都已經發生,你還是專心麵對眼下突厥大軍吧。”


    李師一凜,他知道李大亮說的是實話,已經遲了三天,就算自己立刻率軍出發,到涼州就已經需要兩三天了,那時什麽都來不及了。


    李師眼中熱淚湧出,他嘶吼道:“可難道就這麽眼睜睜地看著陛下遇險,而不管嗎?我做不到。”


    李大亮沉聲道:“慌什麽?陛下當年在涼州不滿十歲,就已經敢率軍以寡擊眾,斬落敵酋伏允之首級。這十年過去,哪天不都在危險之中?要相信陛下,一定能逢兇化吉。”


    李師情緒漸漸穩定下來,“那都督作何打算?”


    李大亮道:“何須打算?什麽事,都比不過突厥來犯更重要。某相信,如果陛下在,他也是這麽想的。龜茲、焉耆、西州、伊州,四州城防不比涼州,幾近無險可守,某原本是想,邊打邊退,將突厥引至涼州城,再峙機無敵決戰。可眼下……卻是不能了。”


    李師皺眉道:“這兩年,我等對四州城池皆進行了加固,雖說比不上涼州堅固,但據城固守,應該不成問題。”


    李大亮道:“如果僅是一、二萬人的攻防,確實不成問題,可眼下一旦開戰,便是二三十萬人攻防,這四州的城池太小了。況且,既然你我已經想到,此次突厥東進是個陰謀,朱邪克勒自然不會隻帶十萬人前來,說不定,突厥援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


    李師點頭道:“都督所言極是,那按都督之意,該如何應對。”


    李大亮歎息道:“唯有死戰。”


    二、三十萬大軍的攻防,絕不可能是象龜茲、焉耆兩個屁大的小城可能容納的。


    而西域大都是一馬平川的沙漬。


    這種地形,最吃虧的是唐軍。


    突厥人天生就是騎兵,而且善射。


    這對於以甲具、訓練和陣戰為長的唐軍來說,野戰非常不利。


    據城而守,才是化解突厥騎兵最好的方法。


    但李大亮不得不作出野戰的決定。


    因為他知道,如果龜茲、焉耆一線的防禦鬆動,那麽就會給朱邪克勒一個清晰的訊號,那就是大唐內部真出問題了。


    而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突厥大軍傾囊南下,到時長安危矣,大唐危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