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打算開新書了,時間不夠用,所以元旦起每天兩更四千字,望書友理解。


    但和尚能保證此書按時更新,直到正常完本。


    “孔愛卿所言,自然是有些道理的,朕知曉了,好在朕不需要諸位愛卿去簡化漢字,汝等隻要將漢字列出來,之後……呃,然後諸卿就都迴家去吧,簡化漢字之事,朕自己能做。”


    這下,孔穎達與三十幾位大學士都石化了。


    他們是真的震驚了。


    震驚於眼前這個不滿二十的少年天子,臉皮厚到了何種境界。


    連說文解字不知為何物的人,居然敢狂言自己簡化漢字?


    在場哪一位不是飽字鴻儒?


    誰敢說憑一人敢修改漢字?


    就算合當殿三十幾人,都不敢妄言可以完成這份偉業。


    可偏偏眼前這少年說了,說得那麽輕鬆,就象是在說,我想喝口水,上趟茅房一般的輕鬆。


    這等於在“啪啪”地打眾大儒的臉啊。


    在場之人的臉色那叫一個精彩,赤橙黃綠青藍紫……什麽色都有。


    還是孔穎達比較老成,本來嘛,人家現在可是內閣七大臣之一。


    這點涵養總還是有的。


    孔穎達比較委婉地稟道:“咳……陛下,容臣說一句,這事陛下真打算幹下去?”


    李沐顯然是不明白眾人的反應怎麽會這麽古怪,他眉頭一皺,道:“都想啥呢?……君無戲言,諸位盡管把字列出來,剩下的事,就不必管了。”


    孔穎達心中有些惱了,本想給皇帝一個台階下,不想好心被當成驢肝肺了。


    於是,一躬身道:“臣等遵旨,三日之內,必將列好的漢字呈獻陛下禦覽。”


    李沐一甩手道:“早說嘛,朕先迴宮了,汝等再辛苦三天。完事就都迴去吧,不必再稟告朕了。”


    “恭送陛下。”眾臣揖身道。


    李沐自然是聽不出來,這四從此字的背後,有多少的腹誹和譏諷。


    或許心中不忿,亦或者是被李沐言語打擊到了大儒們的自尊心。


    孔穎達和三十多個大學士們,隻用了一天一夜,愣是將漢字整理出來了。


    可能會有些許遺漏,但這已經不重要了。


    孔穎達隨即將整理出的近三萬個漢字,呈送進宮中。


    “陛下,這是臣與眾學士匯聚起來的漢字,共計二萬九千三百三十一字。可能會有疏漏,但怕陛下等著用,便先取來,臣與眾學士還會繼續收錄,待匯總之後,再呈於陛下禦覽。”


    “不必了。”李沐揚揚手中紙卷。


    不必了?!孔穎達張口結舌。


    李沐撣撣紙卷道:“這些想必是足夠了。再說了,那些生僻字,朕也不識,要之何用?”


    “呃。”孔穎達是真服了,當著臣子的麵,能將不識字說得這麽理直氣壯的皇帝,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敢問陛下,這……這就夠了?”


    李沐奇怪地看向孔穎達道:“孔愛卿難道不知道,漢字之中常用的也就那麽幾千個,朕隻想簡化漢字,又不想做什麽高深學問,何須錙銖必較呢?”


    孔穎達被說服了。


    如果說無話可說,就是被說服,那孔穎達就是被說服了。


    李沐又垂頭翻了翻那疊紙,“朕很滿意,孔愛卿辛苦了,先迴去歇息吧,過些天,朕會將簡化好的漢字公之於眾,向天下推廣。”


    孔穎達又被石化,他不明白,到了這個時候,皇帝怎麽還如此大言不慚呢?


    簡化漢字,這是說簡化就能簡化的嗎?


    這可不是自造一字,或者造幾個字,拍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


    問題是,皇帝居然說,過些天。


    這是過些天就能完成的事嗎?


    看著李沐自信的神色,孔穎達隻想離得遠遠的。


    出宮門的那一刻,孔穎達仰天悲唿,“我隻想靜一靜!”


    ……。


    從孔穎達口中得知了皇帝究竟想幹什麽。


    內閣中一片沉寂。


    人人想笑,又想哭。


    能進內閣之人,哪個不是讀破萬卷書之人?


    簡化漢字?


    這是在座之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這不僅僅是文才的事,主要是體量太大。


    大到是人都認為,沒這個必要。


    可問題是,皇座上的那個人要幹這件事了。


    沒人看好。


    劉德威僅僅是長歎了一口氣,出門去了。


    劉弘基嗤了一聲,搖搖頭,嘀咕一聲:“荒唐。”


    馬周昨日不在,今日聞之大愕,愣了半天將頭埋在自己的公文裏,大有將板凳坐爛的意思。


    韓瑗想開口,遲滯了半天,愣是沒有說出話來。


    還好唐儉總算是說話了,他是真擔心皇帝不務正業,好高騖遠,荒廢了國政。


    唐儉對房玄齡道:“還勞請首輔,擇機進宮勸諫陛下,此事還須從長計議才是。”


    房玄齡點點頭,沒有說話。


    他其實很明白,這事李沐幹不成。


    簡化漢字,需要太多的人手了,這人手還須個個都是飽學之士。


    大唐飽學之士雖不少,但大部分已經征辟,在各地為官,剩下的要麽隱居不出世,要麽就在民間教授門生。


    如果真要為了簡化漢字,而抽調天下人才,那大唐就亂了。


    房玄齡自認為自己是最看得起李沐了,無論是之前為敵,還是現在為臣。


    論武功,房玄齡從不低估李沐,因為李沐手中有神機衛,有天雷。


    不管李沐做出何等驚天動地之事,房玄齡心裏都能接受現實。


    可現在,李沐要攻文了。


    房玄齡知道李沐有過幾句驚豔的詩詞,但這說明不了什麽問題。


    正象任何一個讀書人,偶爾都會有一兩句妙手偶得的絕句。


    李沐無非是多了兩、三句罷了。


    至少在房玄齡看來,李沐絕不是個有文才之人。


    就更不用說以飽學大儒去形容了。


    房玄齡不在乎李沐想做什麽,在他看來,現在這天下畢竟是李沐的。


    隻要不做危及大唐根基的事,房玄齡沒想去幹涉,也幹涉不了。


    如果是李沐走馬溜狗,哪怕是尋花問柳,房玄齡都可裝作不知。


    可問題是,房玄齡擔心李沐真要一意孤行,抽調天下大儒,為此事拚上國力。


    那房玄齡身為首輔,就必須去幹涉了。


    在其位,必謀其政。


    所以,房玄齡的看法與唐儉一樣。


    勸諫,是唯一的選項。


    但房玄齡知道,他的諫言起不了什麽作用。


    於是他喟歎一聲,起身,決定去找魏玄成魏老兒試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