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感謝書友“夜、獨醉癲”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李世民心裏確實失望,京兆韋家竟也身陷泥沼,無法自拔。


    雖說這事是自己授意劉洎安排的,可畢竟自己沒有讓他們借貸買地啊,更沒有讓他們借那麽多錢買地。


    李世民原本的意思,隻是想泄露消息給世家,讓他們搶地阻礙李沐新政。


    隨便賣世家一個好,使他們站在自己一邊,為自己效力。


    可結果,被李沐區區一個調息令,折磨得死去活來。


    看著韋珪梨花帶雨的淒慘樣,李世民心中一軟道:“愛妃且起來說話,朕想想,讓朕想想。”


    踱了幾步,李世民朝袁仁國道:“傳朕口諭,讓李道彥去贖迴史暕。所需錢財,由朕內帑支取。”


    袁仁國應道:“奴遵旨。”


    “切莫走漏了風聲。”李世民叮囑道。


    “是。”


    韋珪聽聞李世民下旨救史暕,激動地撲上去,掛在李世民身上,“妾謝陛下隆恩。”


    李世民拍拍韋珪的臉,也有些動情。


    這二人加起來都快一百歲了,滿口的情話,讓人肉麻寒顫不已。


    韋珪原本是不想說起韋匡伯暗殺李沐的計劃,可此時心情激蕩。


    便脫口說了出來。


    李世民聞聽,從開始的震驚,慢慢有些認同。


    確實,如果真讓韋匡伯等得了手,朕豈不除了眼中釘肉中刺了嗎?


    再說了,就算韋匡伯失了手,如果李沐追查,也查不到自己身上來。


    所以,李世民警告韋貴妃,此事不得向任何人說起。


    韋貴妃說出此事,也是一時衝動,她已經不是小姑娘了,自然知道此事輕重。


    於是便點頭應了。


    等韋珪迴了內宮。


    李世民傳了劉洎來,雖然厭煩劉洎,可李世民實在想不到還有何人適合幹這事。


    岑文本太迂腐,房玄齡如今可能是老朽了,遠不及往日善謀,而且李世民越來越感到與房玄齡之間有了一種莫名的隔閡,親近不起來了。


    劉洎來後,李世民屏退了所有人,然後將韋匡伯欲暗殺李沐之事,與劉洎說了。


    劉洎一聽,正中下懷,剛剛被李沐扇了一巴掌,這種羞辱總得找迴來不是?


    “陛下,這正是天賜良機啊,若韋匡伯得手,陛下從此便可高枕無憂,若韋匡伯失手,也與陛下無關。”


    “朕也是這麽想的,隻是朕考慮到李沐王府守衛極強,韋匡伯想要強攻王府,恐怕不易。而李沐如今除了在王府,就是在政事堂,再有就是入宮見朕。皇城之中,發生韓相遇刺之事後,再要故伎重演已是不可能了。故朕猜測韋匡伯應該是選李沐離開王府,進政事堂時動手。”


    劉洎點點頭道:“陛下所言有理,隻是王府與含光門之間,也就二、三十裏路,先不說李沐有親衛相護,就說守衛含光門的禁軍,恐怕也非韋匡伯區區殺手可能施為的。”


    李世民點頭道:“朕也是這麽想的。召愛卿前來,也是為了此事。朕是這麽想的,如今含光門的衛戍由李沂的神策衛負責,你私下去告訴李沂,最近三天,暫時停止含光門外的巡邏,隻要衛戍含光門內即可。”


    劉洎聽聞眼神一閃,“陛下妙計,如此一來,就算韋匡伯失手,追究起來,李沂也逃脫不了幹係。如此,兄弟兩人就算之前在演戲,之後也必定假戲真做了。”


    李世民輕哼道:“朕也想看看,李沂究竟是不是真的效忠朕。”


    劉洎一愣,轉而恍然道:“陛下聖明。”


    ……。


    李沐並沒有為難史暕。


    史暕罪不致死是其一。


    其二,李沐的目的也已經達到。


    史暕的拘押,令觀望的世家豪族失去了底氣,開始拋售田產。


    其實,李沐也不想把他們逼入絕路。


    而史暕,就被李沐引申成一個風向標,政策要開始轉向了。


    李道彥交納了欠款之後,史暕就放迴去了。


    可如今的地產市場,已經積重難返。


    史暕的釋放並未達到李沐預期的效果,人人選擇性地忽視了此事。


    在他們心裏,史暕的釋放不過是因為交清了欠款。


    三天之後,長安的地價再跌二成。


    勉強維持在十二貫左右。


    世家豪族不但要麵對田產的巨額虧損,還要麵對由神機衛監督的銀行催債。


    隻能拋售手中田產和持有的工坊,還來還債。


    而工坊的拋售直接使得大批的雇工失業。


    這種恐慌的情緒已經從世家豪族傳染至大小官員和普通百姓身上。


    路上行人的臉上再無往日的笑容。


    熟人相見,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家地賣了沒?”


    第二個問題是“你失業了嗎?”


    李沐麵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不但是來自宮中和朝堂上的。


    也來自效忠於自己的官員。


    畢竟人人皆有私心,田地的利益同樣牽扯著這部分官員的利益。


    如果不是他們心中還想著擁立和從龍之功,如果他們還有著齊心將新政繼續到底的信念,恐怕就真的站到李沐的對立麵上去了。


    此時,天下真有了大亂的征兆。


    大小世家、士族、僑姓,共計十五姓、五十七家聯名向朝廷上書。


    抗議調息令乃與民爭利、盤剝壓榨百姓之惡政。


    言詞之激烈大有視調息令如寇仇的意思。


    疏中抨擊了皇家銀行、大總管韓仲良、攝政王李沐等人。


    但令人奇怪的是,尚書左仆射劉洎也在彈劾之列。


    疏中直言劉洎為圖私利,讒言煽動天下世家士族豪門,假傳聖人口諭……。


    並一一列清了劉洎何時時、派何人去何家。


    此疏到達政事堂時,隻有李沐和劉洎在場,看到這份奏疏。


    劉洎臉上的表情很精彩。


    而李沐的表情卻是自然多了。


    他意味深長地衝劉洎一笑,直接扣下不發。


    此舉有違朝廷律例,劉洎雖然不知道李沐扣下此疏是為了什麽。


    但同病相憐、唇亡齒寒還是懂的。


    劉洎選擇性地忽視了李沐的舉動,強迫自己忘記此事。


    此疏是雙刃劍,可傷李沐,也會傷自己。


    關鍵是自己會傷得比李沐重。


    因為李沐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而自己僅僅就靠著皇帝的青睞生存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