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daphnes”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不得不說,長孫無忌是個深諳人心的人。


    他的話切中了李世民心中最深處。


    他說的幾點,正是李世民最為忌憚李沐之處。


    李世民頜首道:“太尉之言,老成謀國,那就按太尉的意思,不準李沐……。”


    話音未落。


    突然殿外傳來,“報……。”


    “甘州急報,突厥再增兵十萬,已經到達高昌交河城,離甘州僅兩日路程。甘州城牆三麵被圍,經曆數十次攻防之後,城牆多處坍塌,軍械物資毀損嚴重,兵員傷亡劇增,急待增援補給。”


    “報……。”


    “交河道行軍總管李沂急報,神策衛已經越過金山,途遇少量突厥軍隊,皆被殲滅。如今向曳咥河方向西進,離既定目標還有四天路程,隻是糧草缺乏,急需補給。”


    這兩道軍報,讓李世民的臉色陰沉起來。


    朝堂中所有人的臉色也不好看了。


    得益於直道的便利,這個月中,向甘州輸送的糧草軍械,已經不計其數。


    可突厥再次增兵,就迫使大唐還得繼續向甘州增兵。


    原定由李勣、李沂南北夾擊的戰略構想已經落空。


    甘州已經成了抵擋突厥人南下的唯一一道屏障。


    李沂遠在金山,李勣獨木強支,已經騰不出手去施展他的戰法。


    如今,隻能不斷地往甘州增援,徹底演變成添油戰術了。


    麵對著群臣期待的目光,李世民猶豫起來。


    此時銀青光祿大夫,兼太子左庶子張玄素出列道:“啟奏陛下,吳王沐麾下神機衛悍勇,藏著這麽一支虎賁之師不用,實在可惜。當日吳王率軍平叛,占據長安而奉迎陛下迴京,足以證明他並無異心。如今吳王既然上書請戰,陛下何不應允之。臣願意以身家性命為吳王擔保,懇請陛下召吳王北王抗擊突厥。”


    朝堂中與李沐親近者,在這幾年基本已經被清洗幹淨。


    留下的幾乎都長孫無忌的人、五姓世家的人,當然也有一批中立者。


    張玄素這麽一奏,許多心中認可李沐的中立官員都紛紛出列道:“國難當頭,臣願意為吳王擔保,懇請陛下召吳王北王抗擊突厥。”


    這擔保的說法可不是隨口說說,真要是李沐有異動,那這些官員可真都要被株連的。


    接著,五姓世家中有一部分人也站出來附議。


    人數已經接近了半數。


    其餘沒動的官員,都偷偷看向長孫無忌。


    可長孫無忌一言不發,低著頭看著自己的雙腳。


    李世民再次猶豫起來,過了一會,他看了長孫無忌一眼,開口道:“考慮到軍情緊急。既然眾卿都替李沐擔保,那朕就允了……。”


    此時,殿外再傳來稟報聲。


    “報……。”


    “鄧州急報,當地發生叛亂,反賊以吳王沐的旗號攻據轄下兩縣。”


    “商州爭報,發生叛亂……。”


    “許州急報……。”


    “毫州急報……。”


    就象是事先約好了一樣,短短一會兒,竟有十一州傳來急報。


    所奏之事完全一樣,那就是吳王李沐舉旗謀反。


    朝堂上人人臉色慘白,不僅僅是剛剛替李沐擔保的官員,連沒有替李沐擔保的官員,一樣驚恐。


    替李沐擔保的官員是恐懼因此而受到牽連,也擔心如果吳王沐謀反,那大唐危矣。


    沒有替李沐擔保的官員卻是恐懼如果李沐真反了,長安城中精銳有一半已經抽調甘州,以神機衛的戰力,攻入長安的機率就大增了。


    這要是真破了城,他們恐怕就是第一批被李沐拿來開刀的人。


    李世民的臉色陰沉地要滴下水來。


    李沐造反?李世民第一個反應就是不信。


    倒不是相信李沐的忠誠,而是李世民憑著這些年對李沐的了解,一樣認為李沐要反,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


    此子雖然懷有異心,可正象他所說的,更在意的是大唐天下。


    此時,長孫無忌緩緩走出隊列。


    “臣說過,李沐的狼子野心昭然欲揭,現在看來,果然如此。臣請陛下降旨詔令天下平叛。”


    張玄素臉色慘白地出列,急急道:“陛下切不可輕易決斷,臣以為此事有詐。”


    長孫無忌大喝道:“事實皆在,李沐謀反已成事實,任你巧舌如簧,也無用。”


    張玄素是被逼急了,一則他是真不信,二則如果李世民真下旨平叛,第一個挨刀的就該是他了。


    “陛下容稟。”張玄素急跨幾步,奔至廷中,跪倒在地。


    李世民眯著眼,看不出表情有任何波動,“講。”


    “如今得到的叛亂奏報,所在的州全在中原和江北。陛下試想,如果吳王謀反,自然應該是從江南東道起兵,然後蔓延至江北和中原才是。況且,吳王如果謀反,又何必多此一舉,向朝廷請戰?臣請陛下明察,千萬別中了賊人的離間計。如今國戰正烈,如果中原內亂,其禍遠甚於甘州,陛下三思。”


    張玄素的話讓所有朝臣眼睛一亮。


    確實,李沐的基業在長安和杭州,尤以杭州為甚。


    除了這兩地之地,別的州縣,特別是中原各州,李沐的影響力並不大。


    最多隻是一些之前數次大勝的傳聞。


    如果他真造反,豈會不從江南開始,反而選在離長安不遠的鄧、商、許、唐等州?


    李世民沉默不語。


    長孫無忌卻厲聲道:“光祿大夫的意思是,這十一州官府都是假報欺君了?老夫倒想問問,這天下,除了李沐,還有何人能有如此實力,令十一州一同造反?”


    這話確實也有道理,如果說一、二州造反,那可能是作假,可十一州同時造反,這造假的可能性就幾乎沒有了。


    控製一、二州刺史謊報軍情,在場之人,大多都有這能力,可要讓十一州同時謊報,這恐怕除了皇帝,或者長孫無忌,也就隻有李沐了。


    所有人的心中嘀咕起來,眼睛都看向長孫無忌。


    連李世民也瞄了長孫無忌幾眼。


    其意不言自明。


    可就象是為長孫無忌開脫一般。


    再次傳來急報。


    “鄭州、相州發生叛亂。”


    “楚州、揚州發生叛亂。”……。


    一下子又是六州叛亂,而這六州更是在一南一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