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legion”、“智者無為”投的月票,感謝書友“清夢純風”的打賞,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房玄齡一聽,大概猜到了兩個人。


    因為這兩個人,都是李沐以前向李世民請求過的。


    隻是李世民不允,李沐沒法罷了。


    如今李沐挾神機衛破長安之威,立下平叛大功之勢,如果再次提出,那皇帝就不得不鄭重考慮了。


    房玄齡想了一會,想不出第三人來。


    於是問道:“老夫猜想殿下想要息王妃、楊氏二人,隻是不知第三人是誰?”


    李沐搖搖手道:“不,不,楊氏有我二弟照撫,畢竟二弟是她的親生兒子嘛。”


    房玄齡訝然,“那殿下所要何人?”


    “息王妃、孫華。”


    房玄齡聽了之後,想了一會兒,才想起孫華是何人。


    扣留息王妃其實是象征意義居多,就象此次李承乾篡位自立,李沐奉旨平叛,李承乾也沒將息王妃怎麽樣,最後讓李沐派人救出了長安城。


    而一直服侍太上皇的孫華就更沒有什麽意義了,這不過是個老太監,如今太上皇已經過世數年之久,孫華根本無足輕重,如果硬要說,也就關係到皇帝一絲微微的自尊心罷了。


    所以,李沐說出要帶走這兩個人,房玄齡並不為難。


    “不知道殿下要的第三人是誰?”


    李沐緩緩吐出二字:“常何。”


    “常何?”房玄齡聞言大驚,“殿下要他何意?”


    李沐端杯輕啜,挑眉道:“房公明知故問。”


    房玄齡心中一震,李沐的話意很明白,這是要清算舊帳了。


    或許朝堂上新晉的官員不知道,可象房玄齡這般從龍老臣,豈會不記得常何是誰?


    房玄齡震愕之餘,喟歎道:“事情過去十多年了,殿下何必念念不忘呢?”


    李沐放下杯子,平靜地說道:“七情六欲之中,恨總是比較持久的。況且所有人都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常何自然不能例外。”


    房玄齡苦笑道:“此事老夫作不得主,還得稟報陛下才是。”


    李沐微笑道:“那就不留房公了。”


    聽李沐下了逐客令,房玄齡還想努把子力。


    “常何是涇州刺史,遠在數百裏之外……。”


    李沐臉色一冷,“同意不同意自然由陛下決斷。可房公出言欺蒙本王,可是輕視本王年幼乎?常何兩年前入朝為右屯衛將軍,此次陛下北伐高句麗,便在隨行之列。如今常何隨陛下迴京,正在長安城內。”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手中權力的越來越大,李沐的氣勢確實在不知不覺中增強。


    連皇帝李世民都能清楚地感覺到,房玄齡自然感覺更甚。


    “殿下息怒,老夫記憶日漸退化,竟是糊塗了。”房玄齡訕訕道,“老夫這就迴宮複命,將殿下的話原原本本轉稟陛下。”


    “不送。”


    ……。


    承慶殿中,李世民聞聽房玄齡的稟報,怒火中燒。


    常何確實無關大局,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但李沐提出索要此人,卻是重重地在李世民臉上打了一耳光。


    按照李世民對外的說法,如果沒有常何,當時李世民麾下數百著甲武士就無法進入玄武門。


    雖然這數百武士並未發揮重要作用,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隨尉遲恭擊殺了李淵在北海池數十宿衛。


    因為李世民發動宮變的地點原本是在北海池,後來因李建成、李元吉在臨湖殿察覺不對,倉促在臨湖殿發動。


    而這數百武士也在之後東宮、齊王府數千府衛的圍攻中基本喪生。


    常何能活下來,算是幸運的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常何無疑是從龍功臣中,第二梯隊的代表人物。


    象他一般歸附李世民的人很多。


    如果李世民真將他交給李沐,被李沐虐殺,那麽人心就冷了。


    隊伍就更不好帶了。


    李世民於是斷然道:“朕絕不會將常將軍交與這混帳。否則朕如何麵對當初那些擁戴朕的舊臣。”


    房玄齡深以為然,他心中對湧起一股對李世民的敬意。


    確實,李世民這些年來對曾經從龍舊臣的關照和愛護有目共睹。


    雖然對象尉遲恭、程咬金這些悍將有所壓製,但這隻是在兵權上,在其它爵位、實封上李世民都是優待有加的。


    可房玄齡並不真正了解當日事變時所發生的一切。


    他所知道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聽李世民述說。


    其實當日之事,除了親曆者,真正了解的人並不多。


    畢竟那是內廷宮禁,有資格進去的沒有幾個。


    房玄齡智謀和情商確實遠勝於長孫無忌,可對於李世民的了解卻遠遠不如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從李世民的話中聽出了一些不尋常的東西。


    同時,長孫無忌是知道內情之人。


    李世民話中之意,說的是不會將常何交給李沐,為得是不使得那些從龍舊臣心寒。


    對於長孫無忌來說,此時對李沐的忌憚遠超過李世民。


    李沐一日不離開長安,長孫無忌就覺得如劍懸在頭頂。


    所以,讓李沐盡快離開,成了他與李世民共同的願望。


    至於一個有“大功”的常何,長孫無忌根本不在考慮之內。


    “陛下,臣有話說。”


    “講。”


    “臣以為如今最急迫的是令李沐盡快離京。李沐所提三人之中,息王妃、孫華無關輕重,給他就是,隻是交出常何確實不妥。”


    頓了頓,長孫無忌悄悄留意了一下李世民的神情。


    見李世民並沒有發火,反而有傾聽的意思。


    長孫無忌心中便有了底。


    “臣以為常何與陛下有功,且這些年來素有建樹,應加官進爵,以示皇恩浩蕩。”


    李世民幽幽問道:“那以輔機的意思,該封賞何官爵合適?”


    “臣竊以為,將常何爵位由縣伯晉為縣候,並遷為蘇州刺史。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聞言想了想道:“輔機所言甚是,朕自然不能虧待了這些舊臣。”


    常何原是四品武水縣伯、涇州刺史,調入朝中為四品右屯衛將軍。


    涇州是小州,五品刺史。


    如今晉為三品縣候。


    加上蘇州原為江南東道治所,屬大州,刺史為四品。


    加官進爵之說確實沒錯。


    可邊上房玄齡聽了,心頭一陣發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