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府和杭州府的主要官員都在場,這一點他們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馬周。


    馬周穩步至李沐身前,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臣之所學,不敢自比孔明,但臣可效仿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沐笑了,是真笑。


    馬周在他心中的份量很重,特別是從馬周入交通監之後。


    二人的關係其實變得已經很玄妙。


    亦師亦友,互為先生。


    隻是一直沒有捅破這層紙。


    如今這一拜,定下了君臣名份,李沐哪能不喜出望外?


    李沐上前攙扶馬周笑言道:“賓王言重了,我不是玄德,你自然也會不是孔明。況且,你就算想做孔明,我也沒有地方去找一個阿鬥托付啊?”


    場內的氣氛迅速轉變。


    官員們圍著李沐和馬周,一齊哄堂大笑起來。


    李沐的話亦真也假。


    馬周自然是聽懂了,他躬身道:“臣失言了,臣的意思是,此生隻為殿下謀。”


    李沐自然是懂的,拍拍馬周的肩膀,說道:“我明白。”


    頓了頓,李沐再次道:“我真的明白!我保證,未來的大唐都將與杭、越兩州一樣,隻會更好。”


    馬周熱淚湧出,深深一揖道:“臣盼著那一天早日在殿下手中實現。”


    李沐也動容道:“不!應該說在你我與諸位手中共同實現。”


    滿堂官員齊齊長揖道:“我等必同心協力,輔佐殿下。”


    ……。


    貞觀十五年三月。


    李世民頒布親征詔書。


    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軍六萬,以及蘭、河二州歸降的胡人,向遼東進軍。


    又以李沂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神策衛及沿途各州府兵共計六萬,從萊州走海路向平壤進軍。


    令安東都督李孝恭及新羅王共同向漢州發起攻擊。


    四月中旬,兩路大軍抵達指定地。


    李世民在四月底離開長安北上,房玄齡等一眾大臣隨行。


    詔令太子李承乾監國,長孫無忌輔之。


    在李沐看來,李世民是過於輕敵了。


    曆史上李世民第一次北伐是無功而返的。


    但現在比當初有利的是,一是李沂的神策衛參戰了,以神策衛的戰力,擊敗高句麗軍應該不是難事。


    另外,百濟事實上已經覆滅,存在的過大唐的傀儡,李孝恭在熊津的兵力雖然不多,但有一擊之力,況且還有新羅軍配合。


    上、中、下三路夾擊,取勝並不困難。


    但,高句麗可不是百濟和新羅,它的疆土麵積比百濟、新羅總和的兩倍以上。


    人口更是有七百多萬人,而大唐也不過二千多萬人口。


    以十二萬軍隊去攻滅一個七百多萬人口的國家,這無疑是戰略輕敵。


    這麽大片的土地,十二萬人投入其中,杯水車薪。


    另外,高句麗疆土與北麵的靺鞨相連。


    靺鞨,便是以後的渤海國前身,也就是女真人的前身。


    靺鞨人的體格強健,雖然軍械落後,但他們善於騎馬射箭。


    如果靺鞨人受高句麗人之邀參戰,那便是個不小的禍患。


    李沐讓魏征上了個折子,提醒李世民當心靺鞨人。


    不過李沐並不擔心唐軍會戰敗。


    如果李勣、李沂如此陣容還會受挫於半島,那高句麗的實力真就是逆天了。


    ……。


    一個月後,李勣率軍自通定渡過遼水,到達玄菟。


    高句麗非常害怕,城邑都閉門自守。


    李道宗率五千人到新城。


    張儉率軍渡過遼水,向建安城進軍,擊敗高句麗兵,斬首數千級。


    李勣攻占高句麗的蓋牟城,俘獲兩萬多人,糧食十餘萬石。


    李沂率軍從東萊渡海,進攻卑沙城。


    程名振率軍在夜裏到達,王大度為先鋒。


    次月,唐軍攻占卑沙城,俘獲男女八千人。


    總管丘孝忠等聚兵於鴨綠水畔。


    李世民與李勣在遼東城匯合。


    之後,唐軍進軍白岩城。


    高句麗烏骨城派一萬多軍隊支援白岩城。


    契苾何力奉命率八百騎兵從側翼襲擊。


    契苾何力親自殺入敵人的陣地,被亂槍刺中腰部。


    薛萬備奮力救出契苾何力,契苾何力以腰帶捆住傷口,繼續作戰,跟隨他的騎兵奮力進攻,打敗高句麗軍,追殺數十裏,斬首千餘級,至日落天黑才停止追擊。


    七月,唐軍占領白岩城。


    李世民改白岩城為岩州,改蓋牟城為蓋州。


    之後,李世民親率大軍進攻安市城。


    正如李沐所言,此時靺鞨人出現了。


    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率高句麗、靺鞨兵十五萬來救安市城。


    李世民令阿史那社爾率一千騎兵誘敵深入,然後在安市城東南邊八裏的地方,依山設伏。


    大敗高句麗、靺鞨聯軍。


    延壽等人率殘部依山固守,被唐軍包圍。


    最後延壽等人率殘部投降。


    由此唐軍掃清了安市城外圍,對安市城完成了包圍態勢。


    八月,唐軍強攻安市城,卻遭到高句麗頑強抵抗。


    攻了一個月,未能取得進展。


    唐軍已經連續進攻半年之久,兵疲馬乏,戰力已經接近極限。


    李世民下令,全軍休整,待恢複體力、士氣再一舉拿下安市城。


    可惜,接下來的事,宣告了此次北伐必將半途而廢。


    齊王李祐反了。


    李祐是李世民的第五子,生母陰妃。


    雖說李祐是李世民的兒子,可陰氏卻與李家有著血海深仇。


    陰妃的父親,也就是李祐的外父陰世師,隋末與代王楊侑留守長安。


    李淵太原起兵後,幼子李智雲被陰世師所殺,年僅十四歲。


    陰世師又讓京兆郡訪李淵家族的五廟墓葬所在並發掘。


    李淵入長安後,亦以陰世師拒義兵為由將其殺害。


    李祐在這種背景下出生長大,性情自然而然就怪異了,和李承乾一樣,這個李祐也是一個飛鷹走馬的紈絝子弟。


    李祐之所以突然造反,是因為他殺了王府長史權萬紀。


    王府長史是朝廷任命,輔佐並監督藩王日常的。


    可偏偏權萬紀又是一個性情偏狹、極端嚴厲之人。


    於是,李祐和權萬紀便經常死磕,雙方矛盾越演越烈,李祐一怒之下殺了權萬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