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發,以三折配售,現價賣出。


    古人的腦子確實聰明,可謂無師自通。


    李世民雖然心底也覺得不妥,這錢來得太容易,就說明一定有其不合理之處。


    當了那麽多年皇帝,就算不懂金融,經驗還是有的。


    可二千多萬貫啊,能不心動嗎?


    這筆錢足夠支撐一場大型戰爭了。


    李世民思慮了一會道:“茲事體大,要不輔機先去向直道衙門露露口風,聽聽有多少人讚成,多少人反對,再作定奪。”


    長孫無忌一聽心中嘀咕起來,敢情李世民是想掩耳盜鈴啊。


    不用問也知道,直道持股人都不是傻子,攤薄自己的股權,等於割肉給李世民,如果明捐還有人情在,照擴股的方法,那等於平白無故損失了一大筆錢。


    長孫無忌心中歎息了一聲,他搖搖頭道:“不用問就可知道,馬周等人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為何?”


    “當初李沐擴股,是向全體股東,所以占著理,如今隻對陛下擴股……。”


    李世民懂了,正如自己所擔心的,此事不占理。


    可心中彰顯武功的欲望是強烈的、不可遏製的。


    李世民道:“此事就按你說的辦,告訴馬周,待朕攻滅高句麗後,會給予直道股東補償。”


    長孫無忌心中暗喜,躬身道:“陛下英明。”


    李世民長歎道:“朕不英明,朕這是與民爭利啊。”


    說完揮揮手道:“此事交與你去辦,退下吧。”


    長孫無忌應道:“臣遵旨。”


    ……。


    次日,朝廷下旨,直道應建設需要,以現價三折,向中書省擴股一成。


    此旨一頒布,朝野一片嘩然。


    如今隨著股票交易所的開設,在長安就算是個乞丐,都能對股市聊上半天。


    誰不明白李世民這是在明搶啊?


    直道與錢莊不同,它的開設還是在李沐剛剛從涼州進京的時候,經營還是半官方的性質。


    雖然也有股權分置,但畢竟是隸屬於中書省的衙門。


    加上朝廷和李世民所持有的股份對直道有著絕對的控股權。


    所以,這道旨意明知是收割韭菜,五姓世家也隻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咽。


    馬周是個直臣。


    他無法理解皇帝殺雞取卵的行徑,一次次地上疏,勸諫李世民收迴成命。


    前兩次,李世民還好言相對,甚至對馬周說明了他取這筆錢的用途。


    可不說還好,一說馬周就更不答應了。


    搶錢去發動戰爭?這顛覆了馬周的人生觀和道德觀。


    所以,馬周聯絡了房玄齡、張玄素、劉洎等有識之士,聯名上書阻止此事。


    結果李世民怒了,下旨罷免馬周一切官職,如果沒有房玄齡一力擔保,馬周的爵位恐怕也留不住,直接就被廢為庶人了,甚至可能被李世民一怒之下流放。


    同時也罷免了韓仲良民部尚書之職,僅保留了韓仲良皇家銀行大總管的職務。


    令光祿大夫唐儉接任民部尚書。


    房玄齡以同意李世民擴股之事,保下了馬周。


    隨即,李世民任命了長孫無忌兼交通監正。


    當天,直道擴股方案被實施。


    其實也就是帳房走了一下帳,改動了幾個數字。


    於是,在李世民交納了一千二百萬貫之後,名下就多了二百萬股直道股份。


    當然,這一千二百萬貫並非真金白銀。


    李世民甚至連將自己內帑的錢財運往交通監的樣子都懶得做,直接通過皇家銀行,將國庫的錢走了一下帳。


    次日,李世民直接將這二百萬股在交易所拋售了。


    得錢三千四百多萬貫,除去交易稅,實得三千四百萬貫。


    還掉走帳的皇家銀行一千二百萬貫,獲利二千二百萬貫。


    而直道股價因此直接被打落到六貫,與四年前的五貫股價相比,僅一步之遙。


    因此引起的股市動蕩,有數十人自殺家破人亡,數百人破產。


    無數百姓血本無歸。


    一時間,長安城內哀聲一片。


    與去年陸氏、於氏一案不同的是,這次的始作俑者是皇帝。


    中書省,無非是皇帝的扈從室。


    利益受到侵害的世家和百姓,紛紛上書狀告中書省。


    可誰敢接,誰敢問?


    馬周心灰意冷之下,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長安。


    而四姓在秘這個啞巴虧之後,加強了與崔尚的聯絡。


    長安城中暗流洶湧。


    李世民有些後悔,他無法預料到事情會演變成這樣。


    原以為,這算收割這波韭菜,隻是針對五姓世家,以五姓世家的家底,這筆錢無非是少賺些。


    可他不知道,這二百萬股的集中拋售,會將二十貫的股份直接打壓到六貫。


    他更沒有想到的是,交易所的開設,股票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


    百姓們看著直道年年分紅,分紅遠比存錢莊的利息高,而且股價不停地上漲,所以將一家省吃儉用的存銀全部買入了股票。


    一天時間,財富縮水了七成,一家人數年的積蓄化為了灰燼。


    但到了此時,李世民已經沒有辦法停下來了,隻能將錯就錯。


    他認為,隻要獲得對高句麗戰爭的勝利,這一切的詆毀和怨恨,都將被不世之功所掩蓋。


    其實這些年來,他都是這麽認為的,包括玄武門之惡。


    李世民隨即下旨,親征高句麗。


    此時滿朝文武已經明白李世民的決心已定,再上書勸諫便是自討沒趣了,說不定丟官罷職,甚至遺禍家人,所以無人勸諫。


    大唐的戰爭機器開始轟隆隆地啟動了。


    ……。


    馬周來到江南,並未直接去見李沐。


    他從揚州而下,一路巡視杭越兩州轄下各縣,發現所看到和聽到的,與長安截然不同。


    這裏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微笑。


    他們的步履輕快,仿佛有著忙不完的事要去做。


    這裏的百姓不怕官,敢與官員理論。


    在長安,百姓也敢與官理論。


    但不同的是,這裏的百姓眼中有著一抹與眾不同的神色——自信。


    這種自信很能感染人,就象上現在的馬周。


    從長安離開,馬周整個心都是空落落的。


    他一心報效朝廷,為民謀利。


    可結果發現,一切法律在皇權麵前,竟是一坨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