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薛萬均率部奔出數十裏地,突然發現前麵的敵人消失了。
這是出了突厥地界,進入了高昌國了。
隻是薛萬均心中有些疑惑,難道高昌國中的突厥大軍撤迴來了?
但後有追兵,薛萬均下令繼續向南突圍。
又向前數十裏之後,薛萬均發現後麵的追兵也沒了。
而交河城已經出現在視野裏。
依稀中,薛萬均看到交河城有煙霧衝天,好象正在交戰。
這讓薛萬均大喜,難道是朝廷援軍到了?
“擁軍到了。”身邊的將士齊聲大唿起來,一時間重出生天的士兵們熱淚盈眶。
而此時從交河城方向出現了一支軍隊,正向自己的方向而來。
薛萬均連忙大喊“全軍戒備”。
……。
確實如薛萬均猜測。
不但是朝廷援軍到了,連李沐的神機衛也到了。
李沐雖然晚兩天從長安出發。
但神機衛全是騎兵,加上連續的急行軍,在過鄯州時,就追上了李靖所部。
一路上,李沐與李靖、李勣商議營救的策略。
最後決定,由李靖、李勣率部拖住據守交河城的突厥大軍和高昌軍。
給李沐創造向北突破的機會,以營救被困唐軍。
可沒想到,交河城的突厥大軍竟主動出城迎敵。
由此兩軍在交河城以南三十裏處暴發了一場大戰。
經過半日的鏖戰,突厥軍一萬前鋒被滅,餘者見勢不妙,撤入交河城中。
李靖、李勣隨即率軍堵住西、南兩門。
李沐則率神機衛迅速脫身,向北突進。
這時,也正是薛萬均突圍成功的時候。
他所看到的軍隊,就是李沐所率神機衛騎兵。
當兩軍近前,薛萬均的淚水“唰”地就下來了。
麵對著同袍,脫困的禁軍將士齊聲歡唿起來。
薛萬均夾馬上前,急切地衝李沐道:“殿下,快救李將軍。”
李沐大驚,“李沂怎麽了?”
“李將軍主動率神機衛殿後,如今尚在百裏之外。”
李沐顧不得與薛萬均說話,隨即下令,全速向北突進。
望著神機衛唿嘯而去,薛萬均猛地一夾馬腹,大喝道:“李將軍舍身為我等殿後,如今援軍已至,隨某殺迴去。”
於是脫困的禁軍齊身轉進。
追隨著李沐的神機衛向北而去。
……。
李沂此時已經陷入苦戰。
所有火器、箭矢都已用完。
加上缺糧,士兵們的體力禁不住連番惡鬥。
要不是平常吃喝得好,換作禁軍恐怕早已支持不下去了。
眼看著士兵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李沂心急如焚。
磕飛了一個突厥兵刺來的長矛,李沂大喊道:“隨我向南。”
其實此時兩軍什麽陣都沒有了,所有人亂成一鍋粥地混戰。
李沂所能號令的也隻有三丈之內的親衛和士兵。
一聲大喊之後,響應者廖廖。
李沂心中暗歎,今日怕是要死在此處了。
他想到了母親,想到了大哥。
更想到了父親的死。
……罷了,自己就要去見父親了,到時再找他問個明白。
想到這裏,李沂聚集起身上所有力量,向南衝去。
李沂的個頭和蠻力,自小有之。
突厥兵被李沂的神勇所懾,紛紛避讓。
這一下,竟讓李沂殺出一裏地,但因此李沂與他的親衛被阻隔開了。
李沂的親衛發瘋似的向南衝擊,但屢屢被突厥兵擋迴。
李沂迴頭看了一眼,知道大限將至,反而從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大開大合地向敵人殺去。
而此時,李沂麵前的突厥兵突然混亂起來。
大地輕輕地顫動著,越來越劇烈。
李沂突然聽到南麵有馬蹄聲傳來,而且越來越清晰,大地的震動越來越劇烈。
“騎兵!大唐騎兵!”李沂幾乎可以肯定,這一定是大唐的騎兵,否則突厥人不會如此驚慌失措。
李沂用盡力氣,大喊道:“援軍到了。”
先是一裏外親衛跟著大喊。
然後越來越多的將士跟著大喊起來。
士氣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可以瞬間而去,也可瞬間而來。
聞聽援軍到來,所有正在苦戰的將士士氣大振。
而突厥軍雖然聽不懂唐軍在喊什麽。
但從唐軍將士臉上的表情,就可以猜測出來,加上大地的振動,說明了一切。
突厥軍的士氣迅速下降,戰局的態勢瞬間扭轉。
一直被壓著打的神機衛將士,振作起精神,向突厥兵發起了反擊。
李沂淚水滴落,他眼看著突厥兵從眼前向兩側潰散。
眼看著黑壓壓的騎兵線從細細的一條,到厚重如一堵牆。
眼看著迎麵而來的騎兵中有一個熟悉身影向自己飛撲而來。
李沂的眼睛模糊了,他感到自己被一隻手大力拉起,落入另一匹馬背上。
靠著這個堅實的脊背,李沂終於“嗚嗚”地哭出聲來。
整整被困十二天,李沂都沒有掉過一滴淚。
如今他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哭出聲來了。
李沂哭得象個孩子,一個受委屈的孩子。
二萬騎兵如同一波翻滾的潮水,席卷整片目力所能及的大漠。
之前還士氣旺盛、得意洋洋,還在妄想全殲被圍唐軍的的突厥兵,瞬間潰敗。
甚至組織不起有效的防禦。
他們被暴力驅趕著,向北方潰逃。
幸好突厥人不缺馬,有馬就有可能逃出生天。
神機衛騎兵一直將突厥軍驅趕到食汗山,大部分突厥軍從食汗山兩側逃走。
但有近三萬的突厥兵被堵在了食汗山下。
除了有一部分還有體力的突厥兵登山逃亡,有二萬突厥兵向神機衛繳械投降。
薛萬均率禁軍與神機衛會師。
當蘇定方前來請示李沐如何處置的時候。
李沐連頭都沒迴,隻說了一個字——殺。
一個字,二萬條命。
食汗山腳下的小湖,原是神機右衛得以不被渴死的生命之泉。
可從這天之後,再無一人敢喝此水。
李沂哭得很傷心,這是他今天第二次痛哭了。
神機右衛二萬大軍,至此時連傷兵算上,僅剩八千餘人。
上萬將士隕落在這片大漠中,有的甚至連屍體都尋不到。
許多官宦子弟也在此戰中陣亡,好在尉遲環、程處弼等人還活著,雖然身上都有傷勢,但都不致命。
這是出了突厥地界,進入了高昌國了。
隻是薛萬均心中有些疑惑,難道高昌國中的突厥大軍撤迴來了?
但後有追兵,薛萬均下令繼續向南突圍。
又向前數十裏之後,薛萬均發現後麵的追兵也沒了。
而交河城已經出現在視野裏。
依稀中,薛萬均看到交河城有煙霧衝天,好象正在交戰。
這讓薛萬均大喜,難道是朝廷援軍到了?
“擁軍到了。”身邊的將士齊聲大唿起來,一時間重出生天的士兵們熱淚盈眶。
而此時從交河城方向出現了一支軍隊,正向自己的方向而來。
薛萬均連忙大喊“全軍戒備”。
……。
確實如薛萬均猜測。
不但是朝廷援軍到了,連李沐的神機衛也到了。
李沐雖然晚兩天從長安出發。
但神機衛全是騎兵,加上連續的急行軍,在過鄯州時,就追上了李靖所部。
一路上,李沐與李靖、李勣商議營救的策略。
最後決定,由李靖、李勣率部拖住據守交河城的突厥大軍和高昌軍。
給李沐創造向北突破的機會,以營救被困唐軍。
可沒想到,交河城的突厥大軍竟主動出城迎敵。
由此兩軍在交河城以南三十裏處暴發了一場大戰。
經過半日的鏖戰,突厥軍一萬前鋒被滅,餘者見勢不妙,撤入交河城中。
李靖、李勣隨即率軍堵住西、南兩門。
李沐則率神機衛迅速脫身,向北突進。
這時,也正是薛萬均突圍成功的時候。
他所看到的軍隊,就是李沐所率神機衛騎兵。
當兩軍近前,薛萬均的淚水“唰”地就下來了。
麵對著同袍,脫困的禁軍將士齊聲歡唿起來。
薛萬均夾馬上前,急切地衝李沐道:“殿下,快救李將軍。”
李沐大驚,“李沂怎麽了?”
“李將軍主動率神機衛殿後,如今尚在百裏之外。”
李沐顧不得與薛萬均說話,隨即下令,全速向北突進。
望著神機衛唿嘯而去,薛萬均猛地一夾馬腹,大喝道:“李將軍舍身為我等殿後,如今援軍已至,隨某殺迴去。”
於是脫困的禁軍齊身轉進。
追隨著李沐的神機衛向北而去。
……。
李沂此時已經陷入苦戰。
所有火器、箭矢都已用完。
加上缺糧,士兵們的體力禁不住連番惡鬥。
要不是平常吃喝得好,換作禁軍恐怕早已支持不下去了。
眼看著士兵一個接一個地倒下,李沂心急如焚。
磕飛了一個突厥兵刺來的長矛,李沂大喊道:“隨我向南。”
其實此時兩軍什麽陣都沒有了,所有人亂成一鍋粥地混戰。
李沂所能號令的也隻有三丈之內的親衛和士兵。
一聲大喊之後,響應者廖廖。
李沂心中暗歎,今日怕是要死在此處了。
他想到了母親,想到了大哥。
更想到了父親的死。
……罷了,自己就要去見父親了,到時再找他問個明白。
想到這裏,李沂聚集起身上所有力量,向南衝去。
李沂的個頭和蠻力,自小有之。
突厥兵被李沂的神勇所懾,紛紛避讓。
這一下,竟讓李沂殺出一裏地,但因此李沂與他的親衛被阻隔開了。
李沂的親衛發瘋似的向南衝擊,但屢屢被突厥兵擋迴。
李沂迴頭看了一眼,知道大限將至,反而從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大開大合地向敵人殺去。
而此時,李沂麵前的突厥兵突然混亂起來。
大地輕輕地顫動著,越來越劇烈。
李沂突然聽到南麵有馬蹄聲傳來,而且越來越清晰,大地的震動越來越劇烈。
“騎兵!大唐騎兵!”李沂幾乎可以肯定,這一定是大唐的騎兵,否則突厥人不會如此驚慌失措。
李沂用盡力氣,大喊道:“援軍到了。”
先是一裏外親衛跟著大喊。
然後越來越多的將士跟著大喊起來。
士氣是一種奇怪的東西,可以瞬間而去,也可瞬間而來。
聞聽援軍到來,所有正在苦戰的將士士氣大振。
而突厥軍雖然聽不懂唐軍在喊什麽。
但從唐軍將士臉上的表情,就可以猜測出來,加上大地的振動,說明了一切。
突厥軍的士氣迅速下降,戰局的態勢瞬間扭轉。
一直被壓著打的神機衛將士,振作起精神,向突厥兵發起了反擊。
李沂淚水滴落,他眼看著突厥兵從眼前向兩側潰散。
眼看著黑壓壓的騎兵線從細細的一條,到厚重如一堵牆。
眼看著迎麵而來的騎兵中有一個熟悉身影向自己飛撲而來。
李沂的眼睛模糊了,他感到自己被一隻手大力拉起,落入另一匹馬背上。
靠著這個堅實的脊背,李沂終於“嗚嗚”地哭出聲來。
整整被困十二天,李沂都沒有掉過一滴淚。
如今他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哭出聲來了。
李沂哭得象個孩子,一個受委屈的孩子。
二萬騎兵如同一波翻滾的潮水,席卷整片目力所能及的大漠。
之前還士氣旺盛、得意洋洋,還在妄想全殲被圍唐軍的的突厥兵,瞬間潰敗。
甚至組織不起有效的防禦。
他們被暴力驅趕著,向北方潰逃。
幸好突厥人不缺馬,有馬就有可能逃出生天。
神機衛騎兵一直將突厥軍驅趕到食汗山,大部分突厥軍從食汗山兩側逃走。
但有近三萬的突厥兵被堵在了食汗山下。
除了有一部分還有體力的突厥兵登山逃亡,有二萬突厥兵向神機衛繳械投降。
薛萬均率禁軍與神機衛會師。
當蘇定方前來請示李沐如何處置的時候。
李沐連頭都沒迴,隻說了一個字——殺。
一個字,二萬條命。
食汗山腳下的小湖,原是神機右衛得以不被渴死的生命之泉。
可從這天之後,再無一人敢喝此水。
李沂哭得很傷心,這是他今天第二次痛哭了。
神機右衛二萬大軍,至此時連傷兵算上,僅剩八千餘人。
上萬將士隕落在這片大漠中,有的甚至連屍體都尋不到。
許多官宦子弟也在此戰中陣亡,好在尉遲環、程處弼等人還活著,雖然身上都有傷勢,但都不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