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丘比特的死對頭”投的月票,感謝書友“炎焱若邪”的打賞,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李世民聞言眼睛一亮,房玄齡也迅速迴過味來。


    二人眼神交流,臉上浮現出一抹微笑。


    李世民搖搖頭道:“李沐擅自出兵倭國,確實有罪,可瑕不掩瑜,這點小過在滅國之功麵前,算不得什麽?如果朕以此掩煞其功,豈不讓天下恥笑朕賞罰不明?”


    房玄齡立即奏道:“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是為賞罰分明。天下豈敢恥笑陛下?如果陛下認為嗣王確實功大於過,可額外賞賜。依臣之見,嗣王為會稽郡王,不如加授越州,如此也可名至實歸。”


    李世民浮現笑意,嘴上卻問道:“這……二位愛卿認為妥當乎?”


    房玄齡、李孝恭一齊躬身道:“臣等以為妥當。”


    李世民這才點點頭道:“既然二位愛卿都作如此考量,朕也以愛護李沐計,就這麽辦吧。”


    “李孝恭。”


    “臣在。”


    “你攜朕旨意返迴百濟,向李沐宣旨。”


    “是。”


    “令他安排妥當石見之事後,即刻返迴杭州,不得拖延。”


    “臣遵旨。”


    房玄齡道:“如今百濟戰事已平,朝廷還須安排善後事宜,加上大軍長期駐紮遼城、百濟,也需要撤迴,臣想請問陛下可有考量?”


    李世民突然看了一眼李孝恭道:“按李沐所說,百濟的消亡對大唐並無益處。百濟王已被新羅所殺,朕的意思是,在扶餘王族中另選一人,冊封為百濟王。”


    房玄齡道:“臣無異議。隻是朝廷是否在百濟駐軍,還須陛下決斷。”


    李世民道:“駐軍是題中之意,隻是這人選嘛……。”


    說著眼神飄向李孝恭,意思不言而明。


    李孝恭突然道:“臣願意領軍駐紮百濟,為陛下和朝廷分憂。”


    李世民嗬嗬大笑道:“卿果然是國之棟梁,那就辛苦你了。”


    “臣不敢陛下言辛苦,身為皇室一員,當為陛下分憂。”


    “如此,卿便兼領安東都督之職,領兵二萬,駐紮熊津城,監管百濟。”


    “臣領旨謝恩。”


    ……。


    李孝恭退出永安門後,臉上浮現出一抹詭異的笑意來。


    他微微搖頭輕歎,兩個加起來都一百多了,竟被一個十多歲的孩子玩得團團轉。


    李沐竟然連二人給出的反應都預料到了。


    這讓李孝恭心中震驚。


    可也正因為如此,讓李孝恭下定決心,踏上李沐的戰車。


    將自己與李沐捆綁在了一起。


    ……。


    而李孝恭退出之後。


    房玄齡道:“不知陛下為何要選河間郡王為安東都督?”


    李世民對房玄齡道:“李孝恭此人,朕還是信得過的。加上方才李孝恭諫言治李沐擅自出兵倭國之罪,心意一目了然。”


    房玄齡點頭道:“陛下說得是,如果今日李孝恭所諫,傳到李沐耳朵裏,二者之間就算不至於翻臉,也會產生隔閡。況且李沐畢竟是晚輩,以河間郡王都督百濟,等於在杭州和石見之間埋下了一根刺。”


    李世民不置可否,眼神望向殿外。


    ……。


    在大唐,大臣是個統稱,稱唿那些位高權重的官員。


    可在倭國,大臣是個倭皇之下的官名。


    大臣統領百官,下設左大臣、右大臣、內大臣。


    不過大臣一般都有一個封號。


    有些類似於大唐親王稱唿前的封號,“魏王”、“江陰王”之類的。


    蘇我蝦夷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臣,他的大臣名前,也有特定的前設——豐浦大臣。


    他此次代表倭皇前來談判,主要的目的便是希望唐軍不再東進。


    要知道,此時如果神機衛繼續東進,倭國恐怕會有滅頂之災。


    這不誇張。


    此時倭國的疆土並不包括現在的九州和北海道,兩處還是蠻荒之地。


    總人口僅五百餘萬人。


    如果算上登陸百濟的五萬倭軍,這短短一個多月,倭國已經損失了十五萬大軍。


    這可都是壯丁啊,雖然有相當一部分逃迴了家鄉,可陣亡和被俘者占了大部分。


    以神機衛的戰力,隻要補給完備。


    攻下飛鳥岡本宮是極有可能的事。


    李沐自然也知道,可他不會去做。


    因為神機衛如今僅剩一萬餘人,繼續作戰,消耗實力,不是智舉。


    就算攻下倭國,以他的身份也無法統治倭國。


    況且李世民未必願意自己攻下倭國。


    想要得到朝廷後援的可能性不大,以神機衛萬人想要鎮守倭國,絕非易事。


    都說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守一個異族之國了。


    李沐沒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覺悟。


    對蘇我蝦夷的到來,李沐是歡迎的。


    隻要達到占領石見的目的,其實李沐對倭國土地的占領並不感興趣。


    連大唐百姓都還缺吃少穿,再攤上一個比大唐更窮的倭國,想想李沐的頭就大了。


    所以,此時對李沐來說,倭國做為一個傾銷掠奪對象,更符合自身的利益。


    讓李沐吃驚的是,蘇我蝦夷的唐語說得很好。


    如果不是穿著和標誌性的矮個,李沐真很難想象對麵坐著的是倭人。


    蘇我氏是倭國大姓。


    蘇我蝦夷在擁戴舒明倭皇登基前,就是推古朝末期的大臣。


    他的父親蘇我馬子是推古朝的大臣,他父親死後,蘇我蝦夷便繼任了大臣的官位。


    “聽聞閣下是大唐前太子之子?”


    蘇我蝦夷的開場白讓李沐有些意外。


    “沒錯。”李沐不動聲色,專心沏茶。


    李沐的平靜讓這個曆經兩朝的老倭人心中很震驚。


    聽聞唐軍主帥是個年輕人,可如今見了,才發現年輕的可怕。


    雖然身材高大,可這張娃娃麵,總讓人覺得不象是個片刻間屠戮了一萬倭軍的殺人惡魔。


    說實話,蘇我蝦夷心中是恐懼的。


    他不是沒有見過死人,甚至他親手殺死的不下十人。


    可在見過城牆前那片土地時,蘇我蝦夷恐懼了。


    雖然神機衛已經將土地中的彈坑推平,可泥土中的血肉、肢體卻偶爾可見。


    泥土的顏色更是與普通的不同,有一種詭異的黑。


    蘇我蝦夷強忍著幹嘔的衝動,使勁地掐著自己的大腿,用劇痛使自己不再去想那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