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之所以這麽說,因為朝廷雖然取消了鑄造鐵器的禁令,可礦藏依然是朝廷控製的。


    換句話說,這鐵礦的發現需要上報朝廷。


    這個時代鐵與金銀一樣,是硬通貨。


    張士衡搖搖頭道:“殿下誤會了,以殿下救災使杭州百姓活命無數的功勞,原本下官可以當作不知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便是。可此事關乎餘杭百姓的福祉,下官不敢私相授受。”


    李沐與魏征眼神一碰,魏征問道:“那依你的意思,該當如何?”


    “下官隻有兩個請求。”


    “講。”


    “一是礦藏須有償招募本縣百姓開掘,二是本縣在籍百姓每年都將在此礦中得到分紅。”


    魏征看了李沐一眼,問道:“還有嗎?”


    “沒了。”


    李沐突然問道:“你就不想要點錢財?”


    “錢財不過身外之物,下官不是戀棧之人。殿下到任前,下官就已經向朝廷提交了辭呈,原本兩月前就該告老還鄉,隻是被天災所阻。如今托殿下之福,災情平定,朝廷的旨意估計不日便會到來,下官便要返迴瀛州樂壽了。”


    李沐有點喜歡上這個年過花甲的老頭了,看著他不卑不亢的眼神。


    “張縣令,若孤想留下你,為杭州百姓做些事,是不是有些勉為其難啊?”


    張士衡一愣道:“下官年事已高,已經半截入土之人,還能為百姓做什麽?”


    “張縣令在武德朝時,應該是崇賢館學士吧?”魏征突然問道。


    張士衡一怔道:“正是,魏公知道?”


    李沐道:“孤有心在杭州興辦學館,以求教化江南萬民。張學士如果願意,何不居館講授。”


    張士衡猶豫道:“可下官年邁……。”


    李沐仰首道:“孤會在杭州各縣設立縣學,十歲以下的孩子,無論貧富人人皆可進學,一切學費皆由官府承擔。孤要興辦的學館將是江南最大的學館,從縣學中以科試選拔頂尖學子入學,如此學府,張縣令也無意嗎?”


    張士衡躬身道:“下官願意。”


    李沐衝魏征一笑道:“你放心,你方才所提請求孤都準了,此鐵礦開掘之後,每年每戶都將分得五貫以上的錢財。”


    “下官替餘杭百姓謝殿下大恩。”


    如果鐵礦被朝廷收為國有,那餘杭縣百姓除了提供免費勞役,恐怕連一文錢都得不到。而現在,李沐提供了付費勞役的基礎上,承諾給予餘杭百姓每戶每年五貫錢。


    這五貫錢如果省吃儉用,足夠一家人一年的花費了。


    也正因為如此,讓張士衡感覺到李沐的與眾不同之處。


    一般官員遇上這種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向朝廷稟報,因為這能讓他的仕途變得暢通。


    很少會想到當地百姓的得失。


    “大恩稱不上,但讓餘杭百姓都富起來,這一點孤還是能做到的。張縣令不妨在孤身邊監督著。”


    “臣雖然老邁,可但凡一息尚存,定不負殿下厚愛。”張士衡顫巍巍地跪下道,這是君臣之禮,以示上下尊卑名份。


    李沐生受了此禮之後,攙扶起張士衡。


    張士衡激動道:“老朽晚年得遇明主,此生無憾。老朽別無用處,可底下有幾名弟子,還可入殿下眼,老朽會修書,令他們前來杭州,為殿下效力。”


    “孤得張公,實為意外之喜。”


    “老朽交接完餘杭縣衙門事務,便去錢塘府投奔殿下。”


    ……。


    過了兩天,沈界等人如約而來。


    李沐由此與鄉紳們確定了在餘杭縣閑林修建鐵器工坊。


    鐵器工坊占地三千畝,投資額高達五十萬貫,招募的人員高達萬人之多。


    說它是大唐最大的鐵器工坊,絲毫都不為過。


    整個餘杭縣,也才六千戶,三萬餘人。


    如果不是旱災聚集了各州災民,單餘杭的人口不足以招募到如此龐大的雇工。


    辦妥了鐵器工坊之後。


    李沐開始將精力專注於辦學。


    李婉順三姐妹和秦心,已經將軍營邊上的災民收容所變成了學堂。


    李沐再次按排人員,對其進行改造。


    加大了範圍、增加了學舍,增添了器械。


    追隨李沐而來的學子們,皆被安置於此。


    不過,李沐還是在學子中選了幾人成為自己的幕僚。


    孔惠元、李義府等人皆在此列。


    之後,魏征以州府衙門的名義向轄下八縣下發了興辦縣學的通告。


    由各縣提供學館場地,州府提供錢糧。


    將轄下八縣的適齡兒童一概納入學堂。


    由此瑯瑯誦讀聲,傳遍整個杭州。


    ……。


    於誌寧迴京,向李世民遞交了李沐的親筆手書。


    還將李沐的話一字不漏地轉稟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完聽完之後,將李沐書信遞給房玄齡,轉而問於誌寧道:“以於愛卿的觀察,李沐可有謀反之意。”


    “臣不敢妄言。”


    “無妨。此不是朝會,殿中隻有朕與中書令,愛卿不必諱言,有什麽就說什麽?”


    “那臣鬥膽直言了。”


    於誌寧道:“臣觀李沐言行,不得不說,此人乃臣生平僅見之能臣、良臣。且臣可以肯定,李沐今時並無不規之意。”


    李世民點頭道:“有愛卿這句話,朕就安心了。”


    “臣還有話未詳。”


    “講。”


    “但臣以為,李沐手中神機衛過於強悍,任何人手中掌握著如此利器,都會迷失,臣請皇上還須妥善應對處置。”


    這話李世民、房玄齡都聽懂了。


    於誌寧很肯定地說李沐沒有反意,可轉眼之間,一句話就否定了前麵所說的。


    套路啊。李世民歎道,於誌寧說了這麽多,等於啥也沒說。


    如果能將神機衛從李沐手中剝奪,朕還用得著你下江南嗎?


    可李世民無法對於誌寧明說,“於愛卿旅途勞頓,先下去歇息吧。”


    “臣告退。”於誌寧退下。


    李世民看著房玄齡道:“人朕已經派了,可迴來複述的話,卻未能達到目的,玄齡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置?”


    房玄齡道:“雖然未能達到預期目的,但有一點臣深以為然。”


    “哪一點?”


    “於誌寧轉稟李沐的話。”房玄齡指著那幅江山萬裏圖道,“李沐所圖者與陛下所圖者沒有分岐,臣絲毫不懷疑這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