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個身穿五品官服、留著一撮山羊胡子的壯年官員上前來,向李沐施禮道:“下官杭州府別駕黃晟拜見都督、拜見魏刺史。”


    雖說未曾謀麵,但李沐的王服和魏征的國公服說明了一切。


    李沐點頭道:“那就煩請黃別駕替孤引見諸位同僚吧。”


    黃晟一一為李沐引見了杭州府長史沈樂文、司馬郭義,加上黃晟自己,這便是杭州府衙三大僚屬了。


    不過,這不是李沐的僚屬,而是刺史魏征的僚屬。


    黃晟特意為李沐引見了越州刺史寧純。


    這是個年過半百的老者,麵目清瘦但雙目有神。


    整個人看起來很幹練,在李沐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之後,黃晟又介紹杭州府轄下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縣令,餘者便不再一一介紹了。


    這八人中,李沐唯獨對錢塘縣令張仁願印象深刻,不僅僅是錢塘縣是州府所在地的關係,而是李沐發現錢塘縣令張仁願的眼神中帶著一抹焦慮。


    一陣寒喧之後。


    兩州官員紛紛邀請李沐赴宴洗塵,說是早已備下了接風宴。


    李沐笑道:“感謝諸位同僚不畏酷暑前來迎接本王,不過這洗塵宴請就免了吧。到時等本王行署建好,本王再宴請諸位同僚吧。”


    說完對黃晟道:“煩黃別駕前麵帶路,魏公年長,旅途勞頓,先去府衙安置。”


    官員們連聲稱讚李沐禮賢下士。


    一行數百人向州府衙門行去。


    可越走李沐心中越奇怪,道路兩旁的百姓個個挑著木桶,往返道路兩側。


    人流之甚,如同兩條長蛇一般。


    “停。”李沐大聲喊道。


    官員們詫異地看著李沐,不知道發生何事。


    李沐跳下馬,在路邊攔住一個挑擔的百姓詢問道:“你們挑著木桶去做什麽?”


    那百姓惶恐不安答道:“迴官爺話,草民是去挑水。”


    說完一溜煙地跑了。


    挑水?李沐心中奇怪,難道錢塘無水嗎?


    “誰來與孤解釋一下,百姓所為何事?”李沐大喝道。


    這時錢塘縣令張仁願急步上前道:“稟都督,杭州府今年有旱情,已半月有餘,尤其以錢塘縣為最。若不設法,不僅百姓無人飲用,地裏莊稼也會欠收。”


    李沐皺眉道:“那為何不上報朝廷?”


    張仁願低頭不語。


    李沐正要斥責,這時魏征上前來,拉了拉李沐衣袖。


    魏征低聲道:“上報災情,本是州府的權限,但上報災情,考評必差。如今杭州府刺史調任,僚屬豈會有上報之心。”


    李沐明白了,這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刺史不在,僚屬自然不會搶這個黑鍋背。


    而眼前這個錢塘縣令,他的權限是上報州府,真要追責於張仁願,那就有點苛責了。


    李沐掃了一眼州府的別駕、長史、司馬三人,後者皆低頭赫然。


    這不是追責的時候,李沐也不想一來就與地方官搞僵了關係。


    於是向張仁願問道:“災情嚴重到何種程度?”


    張仁願:“錢塘縣由於海水倒灌,打井所取的地下水都是鹹水,無法飲用。不用說地裏的莊稼缺水幹枯,連百姓日常的生活用水都十分缺乏。百姓們隻能挑著水桶前往數十裏外的吳山取澗水飲用。可天氣炎熱,一來一迴,除去途中喝的,挑迴家的也就隻有一半了。”


    李沐轉頭對魏征道:“看來孤要鳩占雀巢,征用魏公的府衙一用了。”


    魏征道:“殿下請便。”


    ……。


    州衙其實與縣衙相差無比,也就是放大了的縣衙。


    座落在錢塘縣的杭州府衙與錢塘縣衙僅相距不足十裏地。


    此時以北為尊,故在縣衙的北方。


    州衙不與民居相連接,獨占一個街區。


    故衙門前的街道被稱為“州前街”、“州東街”、“州西街”。


    讓李沐驚訝的是,州府衙門灰暗邋遢,說它破敗也不為過。


    看到李沐的表情,身邊的魏征低聲解釋道:“殿下不必驚訝,除了新建的衙門,大唐各處衙門都是這副景象。”


    “這是為何?”


    “州縣想要修繕衙門,無非兩條路,一是想上申報,雖然十有八九上得到撥款,可這就在官員考核中落下一筆靡費的評語,與升遷不利。二是在地方向鄉紳募款,可這對於鄉紳沒有什麽好處,自然不被擁護,而得罪鄉紳,由當地鄉紳操縱的輿情就對官員不利,最終還是會影響官員的仕途。所以,每一任官員無論清還是貪,都沒有動力去修繕它。”


    李沐恍然,他知道魏征還有一種沒有說,那就是自掏腰包修繕,可為官一任,也就三至六年,自己掏腰包修繕衙門,便宜後來者的事,恐怕沒幾個會做。


    看來民間所謂“官不修衙”的諺語出自此處啊。


    府衙前最顯眼的是正對大門的照壁。由磨磚細砌而成,牆頂覆蓋頂瓦。


    照壁朝北的牆麵一般有磚雕,中心是一個怪獸圖像,這個怪獸形狀有一點象麒麟,它的周圍有不少金銀財寶,可它還是張開大嘴,企圖吞吃天上的一輪紅日。


    這種怪獸名不見經傳,在照壁的北麵雕上它的尊容,據說就是為了提醒進出衙門的眾人不要貪得無厭。


    照壁朝南的牆麵是官府的公告欄,經常貼滿了官府的告示、批詞、判語等等,供人閱讀抄錄。


    大門兩側的牆麵有個轉折斜向大門,以突出大門的位置,這就是所謂的“八字牆”。


    大門的形製受到法律、禮製的嚴格限製,無論多大的州縣,大門都隻能是三開間。


    每間各安兩扇黑漆門扇,總共有六扇門,這也是“六扇門”叫法的由來。


    “衙門六扇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的俗語,恐怕便是出於此。


    進了大門,看到的是一堵和大門外照壁相對的屏牆,遮擋進入大門人的視線。


    這道屏牆就是所說的“蕭牆”,到此之人就應脫帽整裝,算是進入了衙門正式辦公的區域了。


    整個府衙有大大小小數十個院落組成。


    這些院落都被高高的圍牆隔絕,以此彰顯內外有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隱龍驚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無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無和尚並收藏隱龍驚唐最新章節